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檳郎老師何許人也

(2018-05-28 18:56:24) 下一個

檳郎老師何許人也
  16秘書學 龍毅

  檳榔是熱帶一種植物的果實,味乃澀,其功能是讓人在疲倦時提神醒腦。而此處的“檳郎”並非檳榔。姓李名檳,乃是我校文學院的老師,檳郎便是他的筆名。
  記得初識於他是在我們上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第一節課上。那是2017年末夏的一個上午,從門外進來一個身材適中,衣著樸素,看起來親切儒雅的老師,給人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大學教授了,實則不簡單。所謂的第一節課不過是師生相互熟悉,不用跟進新課程。他便用多媒體給我們欣賞了學生寫他的文章和幾首現代詩,算作自我介紹。他點名學生上那三尺講台朗誦詩歌,心中不免顫顫發抖。當看到作者為“檳郎”時,就十分好奇,為什麽要給我們讀詩,這個自稱檳郎的詩人又是何許人也?當時沒有注意聽過他的自我介紹,也就自然不知道他便是檳郎。自從第一節課後,言歸正傳地上中國現當代文學,再也沒有給我們看過他寫的詩,卻讓我再一直心心念念於他的詩。
  於是便決定真正走近他,走近他的作品。在2018年大二下學期,我選修了他的“旅遊文學”這門課。拜讀了他的作品後,也更了解他的人,他的事。也是這門選修課才讓我知道他並非是一個大學老師這麽簡單而已。記生活日常於詩,遊記山水於詩,細讀他的詩,總是能直觸我最深處的心緒。那些寫他的於放浪山水名勝中含有鄉思之作,總是能激起一個在外求學遊子的內心情懷。他的詩雖看似平淡,但意蘊且深。或許在人當暮年時,再次翻閱詩集而回首,一切就變得有味,有意義。
  檳郎老師,何許人也?檳郎乃是方山腳下一介布衣詩人。為何如此說?先生出生安徽巢湖的農村,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父親是一名村醫,母親則是樸實的農婦。上過兩年製的大專師範,當過中小學語文教師。還做過監獄的獄警,任職過基層建築隊管教幹部。然而他認為這一生誌不在此。便遠離家鄉,隻身前往南京求學讀研究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大學的文學教師,唯情鍾於詩與文學。
  在檳郎自己隨筆中寫道“終生以布衣為傲,笑傲權貴,放浪金陵山水,自由揮灑性情”!以布衣為傲,終為布衣。他有一首詩《布衣之怒》:“我以布衣為傲,十年後果然是布衣。他以仕途為誌,十年後成為我的上司。曾經的勾肩搭背,逐漸甩開手臂。開始說忙著開會,接著說民有別。終於不再說話,我就避開與他見麵。突然以權力為劍刺來,我猝不及防地倒下。你手上有權力,我空手也有菜刀才平等。唐雎不辱使命,布衣之怒使我站起。從朋友到敵人,從平等到尊卑,你有了欺壓人的權力,我有了血濺五步的衝動。”從詩中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有著自己獨特的信念,那種不卑不亢以及堅持自我的精神處於這種現實和物欲橫流的世界實屬難得可貴。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堅持自己的初心,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卑不亢呢?已然是少之為少了。大多數人想的都是如何討好自己的領導,如何才能名利雙收。追求名利與物質的心埋沒了最初的那份堅持,到最後已不是最初。在字裏行間,我既感受到檳郎對昔日情感逝去的惋惜,也感受到“血濺五步”的無所畏懼。在《居士情懷》中寫到“功利在身邊翻滾,情欲在身上墜落。色相即空,隨緣任運,他傲然地扭過頭去,”也表明布衣居士的情懷,不與世俗名利拘泥 ,以詩為誌,與詩為友,生活亦詩,山水亦詩。因此布衣詩人由此而來。
  檳郎老師,何許人也?乃旅途中詩人。為何而說?因為他的詩大多與旅遊有關。生活不止於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檳郎擁有真正的詩和遠方。他喜歡行走遊曆各處,也喜歡用詩歌記錄所見所聞所感。他誌趣於詩,他喜歡寫詩,同時也欣賞自己的作品。他的詩是他最擅長的,也是他引以為傲的。
  在旅遊文學的課堂上,檳郎在講台上地為我們介紹金陵各處景點,講授旅遊文學理論知識,講得自是精彩每處,深深吸引著我。在《秋遊佛手湖》這首詩介紹了佛手湖的具體的地理位置,佛手湖的形狀以及名稱的由來,也隱匿了一些曆史故事在裏麵。“我有我的事做,拜謁湖邊的荒涼的顧昊墓。明朝的嘉興府通判,抗倭有功,斬首180級,降者數百。也是詩人。最終歸故鄉長眠。我鞠躬,承載民族的痛,奉獻鄉人的尊敬。”同時也表達了他內心的對曆史英雄的無限敬仰。雖為遊記詩,但是在詩中蘊藏了檳郎的心緒,在旅途放飛自己的心境。如“丹桂飄香的初秋,我尋覓到一處山野的湖,老山下,珍珠泉邊。有山、有水、有豪傑,這就夠了,決不虛我此行。而一端的壩下獨坐,幽靜而又清涼,撫慰心靈的累累創傷。”旅遊的地方多了,自然領悟也多。
  他的詩以江南景色,名勝古跡為主題,具有中國元素,但也具有異國風采。這便要從他和出使韓國擔任外教老師有關。在《濟州島遊記》和《師生春遊韓國茂朱滑雪場》中,略知到一些關於異國的風情。在檳郎的詩中,我不僅能與詩人共同“旅遊”,還能知我不所知的一些知識。學習與旅遊而兼,何樂而不為呢?
  他的詩還有濃厚的思鄉情結。看到他《故山的杜鵑花》,我家鄉也有一片杜鵑花海,每處的杜鵑花都一樣。但他詩中的杜鵑花卻激起了我的思鄉情結,我和檳郎身處南京,同為異鄉人,心中的那份思鄉情愁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檳郎在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故鄉的濃思,而我的思戀隻能止於唇,匿於心。他思念故鄉的花《故鄉的葵花》。去到南京的湯山,卻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故鄉的那座湯山,在《故鄉的湯山》詩中也有想再次攀登故鄉的山。懷念生他養他的故鄉,懷念故鄉的舊時光;思念故鄉的人以及那份情,心係於故鄉的一切。是呀,作為一個異鄉的遊子,無論異鄉是多麽的美好,都不及故土萬一。作為詩人的他,他的情許多都給了巢湖故土。
  他還是禪道的虔誠者。他把那顆虔誠真摯向道的心抒於詩篇。對於道,他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然而關於這方麵的詩也是很多。在《朝天宮懷念劉淵然》中,他懷念道教領袖、大明的國師劉淵然,感歎大明的皇家的道觀卻變成了儒教景點和博物館。我記得他在《初遊茅山》中寫道:“以後每年的8月1日,一年一次的免費開放日,我都要到茅山朝覲。離我最近的道教聖地,可以當天回的路程,是我的麥加或耶路撒冷。”可見,他始終對道教充滿著一種向往和敬仰,他為初逢太上老君的巨大銅像而內心激動。他最愛三國時期的著名道士葛玄,學校附近方山洞玄觀的開創者。檳郎在《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洞玄觀的菊花》等詩中寫到,他的前生正是洞玄觀的小道士。檳郎更樂於為他人解說“道”之理。正是因為他對“道”的研究和敬仰,才使得他的詩人骨子裏具有一種悠閑自在,不為世俗所紛擾的精神。不在仕途中迷茫,去找尋自己真正的歸屬感。
  檳郎何許人也?是熱愛旅行的浪子,是道途的虔誠者,是生活詩人的化身者,更是愛情的忠貞者。對於師母,在《情係音樂台》中,檳郎寫到與師母看電影的南京中山陵音樂台景點。讓我最為深刻之處:“初識的女友在這裏,成為戀人,而今已是老妻。”簡短幾句詩讓我深刻領會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正含義。正值青春芳華的我,也羨慕檳郎這樣的愛情,也希望能遇到這樣的愛情。遇其一人,終其一生。在《執手桃葉渡》也同樣可以看出其對於愛情的態度。
  在我看來,他的身份是多元化的,角色也是應需應景而生。他的詩涉及多方麵的:關於山水、名勝古跡、愛情、鄉愁等。對於他的詩篇我至今還能細細品完,拜讀其詩對於我來說也是消耗時間的一場巨大旅行。我希望今後能繼續遊於他的詩海,午後泡上我愛的茶,品其一詩,探其蘊意,方知其味。我覺得檳郎的人生就是一場有趣的旅行,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將自己的人生旅途過成了一首詩,隨心而行,即行而詩。他的旅途中有山水,有花,有所悟,有情,更有故事。多年來堅持出行必有詩,數日一詩的習慣,實屬是難得,也讓我感受到他對詩的摯愛,對生活的熱愛。他的詩大都是旅行後真實的感受,沒有太多的矯揉造作。可以說,檳郎是當下難得的純粹詩人。他的人生正如他的詩,樸實平凡,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隻有來自心靈深處的無限滿足。雖然現在他的詩歌不太能引起當下人更多的關注,但誰又知道百年之後的形勢呢,也許有人欣賞到他的獨特之處呢?
  檳郎何許人也,安徽巢湖人也,吾之師也,一平凡人也,誌為詩者也!
  2018-5-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