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方山洞玄觀的群聊碎語
檳郎
看一般道教書籍,道觀方麵,提到南京的,都說到“朝天宮”,它應該恢複為南京的道教宮觀,提升南京的道教事業的檔次。南京地方誌如“金陵玄觀誌”,裏麵有不少關於南京道教和方山洞玄觀的信息。
看到政府清查有關儒學的省級保護物的新聞,那幫鼓吹重建儒教的蔣慶陳明們的努力結果吧。不知是否官方承認儒教並加入宗教協會,使五教變成六教?如果儒教重建,會與道教搶地盤的。特別是傳統儒學幾乎不言怪力亂神,儒教隻好到道教裏來搶神靈了。
一般寺廟道觀必有“藏經樓”,一般人可不指望能進去。免費讀物流通處也不錯,供結緣。希望還有一個“信眾閱覽室”,供信眾捐書,又提供“古觀閑坐讀道書”。畢竟道教書既昂貴又稀少。
不久以前,還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到道教場所及其禮儀。過去的巢湖和現在的南京都是被道教遺棄的地方。以後會改變吧。從小耳濡目染,才能潛移默化。
為方山洞玄觀的重建,捐了三百元款。一時匆忙,微薄之力啊。以後有機會再捐。永遠支持洞玄觀建設,敬畏祖宗神靈,弘揚民族文化。
今天被住持道長當麵確認:我正式成為南京方山洞玄觀的“義工”了,很開心!
孫道長展示的許多對聯都很好。我也為洞玄觀編幾個,供參考備用,可修改。古山出隱士,名觀多神仙
冷煙翻翠壁,古洞隱丹爐
十方散花香,燔煙栴檀馨;皇娥奏九韶,鸞鳳諧和鳴
天印樵歌金陵勝景,古觀仙影玄門重鎮
東吳立洞玄觀,葛翁飛升,後靈祥薦至;劉宋建崇虛館,陸公改製,今玄彩重輝
一個道觀應該有四大功能:1燒香拜神作法事,2旅遊休閑度假,3博物館和經書庫,4教育培訓。
洞玄觀的崇虛館?過去隻當都在方山或天印山(書上還說是城北的),卻不敢合起來。這點能落實,意義重大。到時一個偏殿可取名“崇虛館”了,以紀念陸修靜的南天師道改革。
昨天道長與我談起一件趣事,與大家分享:張三豐也與洞玄觀有關,他來借“龜蛇玄武壇”(道教聖物青銅鑄)去武當山展出,至今未還。我說能討要回來嗎?道長說:不能了,可去找原件複製一個。你們大家認為:財大氣粗的武當山道院 和張三豐的徒孫們 應該掏錢複製,和道歉信一起送到方山來哦?
一個設想。道觀裏設一個“信眾圖書室”,開放查閱,暫不外借。由觀方買一套2004年華夏出版社的《中華道藏》49冊作為鎮室之寶。其它書籍由信眾捐送,主要是道教類、一般人文類,大眾文化百科類。舊書和有筆痕都行,隻要可讀。純其它宗教類宣傳書籍則拒絕。我帶頭,先捐五十冊。
如果去道觀,燒香拜神和閑逛一遍之後,就走,不能再留住人,那不能真正繁榮。大道觀應該四大功能齊全:1燒香拜神作法事,2旅遊休閑度假,3博物館和圖書館,4教育培訓和義工。提升軟實力,特別要靠3和4兩大功能。
旅遊既是有司現實中的要求,也是民眾接觸傳統宗教的最主要方式。關鍵要減少弊,增大利。基教沒有旅遊價值方麵吃了虧。
學習和借鑒基教的一些方式,是應該做的。民族祖先神靈信仰要強化,當貫穿一切工序。當有人敢於區分辯論外邦神靈與原鄉神靈的優劣。教育培訓要多層 次,對大眾免費。義工活動服務社會,擴大影響。
道教先在知識分子中和學術界熱起來,也是好事。但學術與宗教界既可以互相促進,又有理性與信仰的矛盾。關鍵是宗教界要在話語權上壓過學術界。比如學術界的老子與道教界的太上老君或道德天尊,認識上肯定有曆史理性的與宗教神化的不同,誰說服誰?誰的聲音更大?當然,道教和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對本土道教應該是同情性理解和研究。
南京屬於道教的城隍廟有多處,皆毀。與明朝首都相配的南京的都城隍,在北極閣山,或叫雞籠山的南坡。紫金山西北的蔣王廟路,漢代蔣子文後來也做過城隍,傳說蔣王廟可能複建。
關於人群分析及比較。道教人群可分四大類:一是領導道士,二是一般道士。這兩個階層有符菉或道士證,是上層。三是本地基本信眾,信仰穩定,能經常參加活動。這一階層人數最多,其中一部分人為“誌願者”或“義工”。第四類為遊客,偶爾來的旅遊燒香客。
與基教比較的一個關鍵是他們的基本信眾受洗和定期聚會。作為借鑒:道教一二類高層,必須關愛培養和組織第三類基本信眾,給他們舉辦確信儀式,建立名冊和發證件,定期聚會(次數不在多),大聚餐。第四類偶爾旅遊燒香客,要宣傳教育,本地的促進提升到第三類。傳統道教的旅遊優勢,隻向到觀的旅遊散客做宣傳,也有巨大人群可轉化為基本信眾啊。不上門,但可否到公園舉辦活動?
今天翻看胡孚琛主編的《中華道教大辭典》,第86頁,說陸修靜:“宋明帝於北郊天印山建崇虛館、通仙台以居,於是道教法門大開”。以後隨著洞玄觀為世人矚目,這段話中的“北郊”,要改錯了。僅此備案。
四大宗教都有宮廟類建築。天下名山僧占多,指中土佛比道盛。但道更為中國文化根底。一個廟便是一個信仰的堡壘,體現人類超越世俗的理想,也是紅塵與天國的中介。
看羅元先生談到劉淵然,我才又注意到這個人。他是明代初期的南方道教大師,淨明派的,皇室把他發配到雲南,後又召回,去世於朝天宮,葬在西善橋。
前幾年,雲南道門還有人來南京祭拜他。由此,我也想到旅遊業,有宗教旅遊一說,南京的道教旅遊資源應是豐富的,但有待發掘。
體育隻是體育,勝利當然好,沒有必要太拔高。中國女排最後打敗的隻是塞爾維亞。它女排好,也是一個世界小國弱國而已。
我為什麽對道教熱心?首先,我好像生來就有宗教情結。其次,我出過家(佛教)未成功,進入基會讀經班,也沒找到感覺。再次,後來發現除了宗教情結,還有民族情結,而道教是唯一本土大宗教,中國文化根底。我對道教內部實際情形不了解。隻從書上讀了點道教史和神仙傳而已。最引我興奮的是,以原鄉的神靈與我曾經想親近而不得的外邦神靈對抗。我不知道與道教的緣分能走多遠,但我在自己的詩歌裏也有宗教,文學性的。
我為想象中的道經讀書興趣小組活動室編對聯:祖先神靈須敬畏,原鄉文化當複興。橫批:道法自然。
方山洞玄觀開發研究報告蠻好的,不是一個簡單的道觀,還有遺址公園,博物館,養生館等。佛廟藏經樓很突出,道觀沒寫。南京道教信眾才五萬人?肯定不對。一般中國人對道佛都是有景就遊,有神就拜,有香就燒。可以說,佛道的信徒是差不多的,二者隻取其一是極少數。由於傳統宗教一般信徒不像基教和伊教那樣有入教儀式,人數的確不要統計。但南京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某種程度的道教信徒,會到道觀旅遊燒香等。每一個漢族佛教徒本質上都同是道教徒。
從理論上,道教徒和佛教徒幾乎一樣多。關鍵是一般人接觸不到道觀,感到道士太遙遠太高傲太不易親近。而基教和伊教信徒則是單一教信者,排斥佛道為偶像崇拜。
新報告的主體部分談道教文化博物館,前麵也談了其它方麵。我就邊想邊寫幾點:1我作為普通旅遊者,最恨門票昂貴。所以洞玄觀燒香敬神區應該免費,隻在遺址公園和道文化博物館兩處收低價門票。2談點錢財。香火錢,壟斷經營,香火分不同價格。對外承包經營飲食住宿會所百貨圖書,有利潤。關鍵是人流,春秋季旺,夏冬蕭條,如何四季都能吸引訪客(此問題暫不討論)。3遺址公園。裏麵的煉丹井是南京著名山泉,讓專家評估價值。遺址公園有什麽可看?洗藥池煉丹井,掘出舊地基,建葛玄巨像,升仙台?4談道文化博物館。中外道教史,南京道教史,目前以展板上圖片文字為主,應該容易的。實物可慢慢來,廣泛收集或複製。5養生館的經營,不談。道路通暢,私家車和公交車都要方便。公交車晚上到十點。班門弄斧,就隨便先談這些吧。
時雨說得好。道教書畫名品可複製,收入博物館。發動道教界和南京書畫名家捐贈自己的作品,專室展覽。
洞玄觀是方山風景區的一部分。風景區對抗日隧道和櫻花穀嚐試收費,都失敗了。以後會不會整座山收費?最好不要。高價門票拒絕了人,後麵的產業鏈全廢了。
茅山門票貴,裏麵產業鏈少。一般遊客隻玩兩個小時就留不住了。我每年隻好免費開放日去。對了,方山也有景區交通車,從北大門開到洞玄觀上坡的山腰環山公路,再步行100米到洞玄觀。
暑假裏有空。再作為外行人專門談談遺址公園。上兩個文件裏對遺址公園談得不多。遺址公園作為收門票的重點,可分為三個區:一,遺址保護區,主要是煉丹井洗藥池,舊地基。二,葛玄等人像和玉皇大帝巨大塑像(獨此一家,中國的老天爺,比觀音好),升仙台(葛玄升仙,誰不想去升次仙)越高越好。三,遊樂和休閑區。新洞玄觀的南麵(左邊)是遺址公園。遺址保護區的南麵再擴大土地,作為升仙台廣場和遊樂休閑區。
再談商業區。商業區一律放在山門圍牆內,統一建房。放在哪裏好?不了解現在規劃。放在燒香拜神縱軸線的北麵(右邊)?北麵應是文化區,博物館區養生區宿舍區培訓區等。或者最好放在縱軸線的南麵(左邊),遺址公園區邊上。隻是沒事閑談。
到茅山道觀,道士禁止拍照,催人買香,再就是古板著臉。除了逛建築,就沒了。我喜歡的道觀,應該:1有“義工”熱情指點遊客正確的燒香拜神方式、姿勢手勢,免費講解如導遊。2有道士讀經講經唱經作法事(不是每天,也是次數越多越好)。3有圖書室可翻閱,有多媒體廳放映道教電影、專題片、道教歌曲mtv。4每一個遊客最後離開道觀大門時,都能被送一個小紀念品:小賀卡(道觀圖景,簡要說明,祝福語)。5應該每一個遊客在閑逛的時候,都能得到“義工”(穿馬甲或似道服)和道士的主動問候。
再記一個日記三則:1道觀不隻是一個旅遊景點,遊客也不隻是一個做買賣的對象。道觀首先是宗教信仰基地,每一個遊客都是信眾,或潛在的信眾,道觀的服務以各種方式含有本教的宣傳傳教的功能。2道觀各種營業都是慈善捎帶薄利的,道觀財力主要靠宗教服務和善信的捐助,來自功德。功德箱不會少,以自願為原則。你培養了信徒,服務了信眾,就會得到他們的功德善捐,這才算某種意義的成功。3職業服務人員容易給遊客唯利是圖的不好印象。而義工不同了,他們是不計報酬熱心公益的。穿上特別設計的義工服裝或馬甲,就會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給遊客以信賴感溫暖感。義工的主體當是在校的大學生(女生更好)和老人(跳廣場舞的大媽們,老年人離信仰的天國最近)。謝謝孫總讚同。
2016-8-25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