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郎:一個無法量產的詩人
13小教語 李文
做了這麽多年的資深學生,這個身份使我們對大多數老師都免疫,尤其是進入大學生活之後。老師們“呼之則來,揮之則去”,除了所說的專業內容會讓我們在考試周內記憶猶新外,其他都印象平平。但這次,老辣如我們,一位老師的出現,為我們單調的大學生活增添了一份亮色。他就是——檳郎老師。
檳郎,本名李檳,安徽巢湖人。成長在巢湖邊上的農家小子,靠著天資與努力,成為村裏人人羨豔的大學生。最初巢湖師專畢業後,當過中小學老師。後遭遇坎坷,從三尺講台下至基層監獄,成為了一名獄警。五年的獄警生涯,反而造就了一個奮發向上的檳郎。一張南京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讓檳郎來到第二故鄉南京,這個他後來紮根、深深愛著的城市。現在的檳郎,供職在我校文學院,成為了一名大學教師。
歲月會將人精心雕琢,已入不惑的檳郎,已不是最初的模樣。我眼中的檳郎老師,一直是一張思考的臉。鼻梁上正正方方的黑框眼鏡,更給人一種學者風範。我們相遇已從末冬入初夏,檳郎的衣服隻隨季度變化。如此樸素的人,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顯得彌足珍貴。記得檳郎老師總是行色匆匆,一次在校園偶遇,他腳步飛快向我迎麵走來,我驚忙喊了聲“老師好”,沒想到他還是匆匆從我身邊溜走。雖尷尬卻仍讓人覺得可愛。
檳郎老師平凡又不平凡。作為一個普通大學教師,檳郎無疑是平凡的,教書育人如此而已。有緣的學生一直惦念,無緣的便隻是匆匆一眼。但檳郎老師又是不平凡的,他在努力詩化自己生活。檳郎的文學知識豐富、文學基礎深厚,這一點從他開設的課程上便顯而易見:“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寫作”、“新詩賞析”、“旅遊文學”、“魯迅研究”、“兒童文學”等,內容涵蓋文學的各種形式、方麵。而這學期,檳郎老師走進我的學習生活正是因為《新詩賞析》和《兒童文學》這兩門課。
檳郎老師,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我在大學遇見過的最較真的一個老師。較真,在這裏並不是一個貶義詞。檳郎老師上課很認真,也愛計較。在他的課堂上,有這樣幾個不成文的規定:愛坐最後幾排的同學要被指令坐到前排來、遠離投影的斜前排那一組桌子不能坐人、逃課的同學優先點名……他還有幾個小習慣:課前必點名、上節課內容要提問複習、愛講課過程中提問……這些看似嚴苛不講情理的習慣規定,很能體現出檳郎作為一名教師的原則——嚴格要求學生。課堂上的檳郎老師永遠飽含熱情,不用話筒的他,聲音仍然洪亮。與其說檳郎在教,不如說是在和學生分享探討他的課堂內容。時而慷慨激揚、時而沉思囈語,檳郎是在全身心投入課堂!
非常有緣,檳郎和我既是本家,又是老鄉。這學期有幸做了他的學生,也見識到他的風采。在我看來,檳郎老師身份多重,兒子、丈夫、父親、老師、學生、朋友、學者、作家、詩人……這麽多稱呼裏,我最喜歡詩人檳郎。不僅因為檳郎的詩歌,更因為他對詩歌的熱愛和執著。我覺得檳郎應該也偏愛詩歌,,喜歡讀詩,更喜歡作詩。翻開他的博客,零零總總,約有一千多首詩,自1986年到2015年,20年春秋寒暑之間,皆有詩文流於紙上,匯於博客,與知音共賞。
一早前,我就曾在那篇檳郎詩歌《那年元宵節夜》賞析文中抒發過個人拙見。記得那時,我在其中是這樣寫到檳郎:“檳郎,一位灑脫又不失風格的詩人。已入不惑之年,卻仿佛早知天命。多年來潛心創作詩歌,詩歌特色鮮明、風格多樣、極富想象。檳郎的詩歌,有的深入生活底層,暗諷現實;有的憶古談今,暢談個人觀點;有的借詩歌表達對故人、對往事的懷念;有的記錄山河美景……詩人檳郎是生活的有心人,一草一木盡入眼底,銘記於心”。
檳郎深入生活,諷刺現實的詩作有《聲援果敢華人》、《愛情隧道傳奇》、《陽光下的裸戲》等等。印象深刻的是《陽光下的裸戲》中的詩句“我聽到黑暗的黃土屋裏年輕人在叫嚷:讓我們出去,讓我們出去,外麵真好!我聽到老人的嗬斥:河蟹,外麵是洪水猛獸,誰在叫嚷,誰就是煽顛,功夫熊貓急急令!我聽到年輕人的痛苦哀吟。”、“我看到陽光下海灘邊,一群金發碧眼的包圍圈中,黃種人赤裸著的越來越多,最後隻剩下老人還被包裹著。看哪,他的長衫下露出什麽?陽光暴露一切:別墅豪車名表名煙性愛視頻存折綠卡,還有二奶小蜜各樣風騷的裸腿……”形象的比喻、生動的象征,加以直接的對比,檳郎寥寥數字就將現實的陰暗麵揭露,精彩至極!
憶古談今,檳郎有詩《遊覽明孝陵》、《朱元璋見李自成》、《給清溪小姑》等等。《遊覽明孝陵》有佳句:“我使勁地踩踩踩,跳跳又蹦蹦。朱元璋,朱重八,朱老人,朱先生,朱大大,朱皇帝,此時就躺在我腳下,你很榮耀嗎?”、“腳下的朱洪武:臭八股困死人才,封建集權加深,特務統治更是敗壞時風。更可氣,美女殉葬;更可歎,私家江山的宿命,把良民逼成了李自成。”、“我死後哪裏也不占,赤條條來,化灰撒江去”。“此時就躺在我腳下,你很難受嗎?”細細讀來,不難看出檳郎的觀點看法。但如此直白的對話,頗使人大吃一驚但印象深刻。
檳郎愛用詩表露情感,尤其對故人和舊事。代表作有《支支的校園》、《那年元宵節夜》、《故鄉的洗耳池》等等。《支支的校園》實在經典:“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再加上四十分鍾的公交車,從江寧大學城到浦口,從城南到城北,江南到江北,每次都經過大橋和揚子江,又來到了打工的校園。可我再也看不到支支了。”、“支支介紹我到鐵院代課,她也與我在此交往了一學期。後來,她找到更好地工作,我的打工路便孤寂起來。有次,紮著兩條長辮子的她叫我欣賞:民國女學生裝,藍布偏襟褂,及膝黑色大擺裙,從此這成了她定格的形象。引領我來的你卻離開了,這永遠的支支的校園!”與學生的相處,檳郎一直用心記憶,許多細枝末節的回憶,都在他心裏,都體現在他詩裏。
旅遊,一直是檳郎詩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主題。所到之處、所見所聞、此情此景,皆能詩之歌之、歎之詠之。作品有《詠南京城牆》、《看莫愁湖賽龍舟》、《登青龍山瞭望台》等等。檳郎的佳作多多,我喜歡他筆下的愛情旅遊詩。其中偏愛那首《那年元宵今夜》。優美的詩歌語言,浪漫的詩歌情景,令人讀之有意,品後動心。全詩不足四百字,主要描寫了詩人與妻子元夕相約的回憶。通過現與昔、今與古的變幻,“月”、“燈”、“佳人”等景象的使用,展現出甜蜜的詩景。利用奇特的想象,側重環境烘托,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與細節描寫,將初入愛河的情侶約會場景刻畫的生動形象,盡顯浪漫的詩意。景意交融,每一字、一句都用心琢磨,更凸顯了感人的詩情。多年前的約會,如今仍能銘記,從中不難看出詩人對妻子濃濃的愛意和深情。
這是一個充滿複製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文學作品不誇張、不奉承就沒有存在感,更談不上關注度。但看多了矯揉造作的文學作品,也讓人審美疲勞,冷不丁地冒出一個灑脫的檳郎,就像他那首詩,《雞鳴寺的櫻花》,有著自然的唯美。
記得檳郎回憶自己做小學老師和獄警的經曆,對過去,他坦然也從容。檳郎的氣質,能讓很多東西,都恢複它的本義。他無意於炸裂你的神經,卻總在喚醒你的記憶,他把不可追的詩意,拽到你麵前,這是一個奇跡,一個特異功能。詩人檳郎,無法批量生產。
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