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檳郎相關資料集2014

(2015-03-25 04:48:08) 下一個

檳郎相關資料集2014
檳郎編 2015-3-1


目錄:

賞析檳郎詩歌《打秧草的小姑娘》
獨一無二的詩人檳郎
跟檳郎學旅遊文學
化灰撒江的詩人檳郎
永遠的詩人檳郎
檳郎的詠花詩歌
放浪山水的檳郎
檳郎不是傳說
檳郎愛情詩管窺
南京校園的詩人檳郎
不一樣的檳郎
百變詩人檳郎
寄情山水的檳郎
小憶可愛的人檳郎
跟檳郎遊方山
行走的詩人檳郎
我喜愛的檳郎詩歌
奇葩詩人檳郎
南京有個檳郎
旅遊者檳郎的文學
信仰上的追尋者檳郎
耐人尋味的檳郎
我所認識的檳郎
檳郎的故事
隱逸南京的詩人檳郎
多側麵的詩人檳郎
課堂上的肖像描寫
又有誰人識檳郎
檳郎訪問華僑小學
多情的詩人檳郎
檳郎的濟州島
檳郎是誰
櫻花般的詩人檳郎
我的檳郎老師
檳郎的風景
檳郎文學
方山的檳郎
點讚檳郎老師
檳郎與旅遊文學
記我的老師李檳
我眼裏的檳郎
亦師亦友的詩人檳郎
我認識的檳郎老師
始於情歸於詩的檳郎
南京一詩人檳郎
檳郎的旅遊文學
人間惆悵客檳郎
我身邊的真詩人檳郎
多味詩人檳郎
談檳郎的旅遊散文
畢業前的記念
櫻花中的詩人檳郎老師
淺談檳郎詩歌《鄉村醫院》
旅遊與詩歌中的檳郎
真性情的詩人檳郎
掠覽檳郎詩歌
檳郎詩歌印象
終於遇到你
檳郎在豁蒙樓
檳郎詩歌的情與真

 

 

賞析檳郎詩歌《打秧草的小姑娘》
  12小教理 戴芬

  這學期我們上“兒童文學”必修課,由於本專業的老師有事,檳郎老師友情幫忙,客串來給我們教授這門課。第一次課上,他便說是來和大家一道學習的。雖然以串講教材書本為基本方式,但出身“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他一旦展開延伸,東扯西拉,便可見他的文學和人文綜合修養,給我們豐富的知識和美學的感染。而且,他還給我們補充閱讀了大量兒童文學作品,還有兒童歌曲、兒童劇的視頻欣賞。檳郎老師還是一位詩人,寫了二百多篇隨筆散文和二千多首詩歌。其中有些寫他對兒時回憶的詩歌便可以屬於兒童文學,下麵賞析的檳郎詩歌《打秧草的小姑娘》便是其中之一。

  《打秧草的小姑娘》是一首充滿生活情趣的“兒童詩”。兒童詩是用最富於感情、最凝練、有韻律但又具有陳述性特點的文學語言來抒寫兒童情感的文學形式,既包括成人詩人為兒童創作的詩,也包括兒童為抒懷而創作的詩。而《打秧草的小姑娘》這首詩,就是詩人檳郎為自己,也是為兒童創作的詩。

  意境優美。隻有把真實的兒童感受通過形象含蓄地表現出來,而不是抽象地呼喊,這種兒童詩才具有童稚而優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動兒童。《打秧草的小姑娘》的前三小段,就構造出一個可愛機靈的小姑娘打秧草的情景。讀了前三段,我的腦中浮現出藍藍的天、綠綠的草、柔柔的風和漂亮活潑的小姑娘等一些畫麵,仿佛自己也被帶入了那個世界。家鄉樹下,哥哥與鄰家小妹一起打豬草、放牛,共度童年和美妙的青春。這種環境的描寫既有童話般的境界,又充滿盎然的童趣。

  想象豐富。兒童是最富於想象和聯想的,他們總是用自己創造性的想象來認識並詮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兒童詩必須以符合兒童心理的豐富想象創造優美的意境,抒發兒童的童真童趣,讓兒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裏,展開想象的翅膀,感悟詩的題旨。《打秧草的小姑娘》中的小姑娘與哥哥發生的事情就充滿了生活的趣味,他們就像現實中的兒童一般,他們羞澀、大膽而又純真。

  情感飽滿。抒情,是詩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兒童詩也不例外。但由於它的讀者對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詩歌的情感必須從兒童心靈深處抒發出來,逼真地傳達出孩子們那種美好的感情、善良的願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讀者感情上的共鳴。《打秧草的小姑娘》中小姑娘和哥哥之間純潔天真的感情,洋溢著盎然的兒童情趣,不僅能使兒童們從中獲得愉悅,也能把我們這些成人讀者帶回那童心萌動的情景中,重溫兒時的夢。詩人也將自己的情感寄托於詩中,那份珍貴的記憶讓人難忘,其中的甜與澀隻有詩人自己是最懂的。也許在不經意間,我們也會想起兒時純真的初戀,想起那一份珍貴的感情。

  充滿情趣。兒童詩的作者往往站在兒童的立場,以兒童的視角來抒發感情,從而營造出兒童詩獨有的境界。在《打秧草的小姑娘》中,詩人滿懷兒童的情思,用孩童的眼睛細致地觀察和思考世界。在第五小段中,詩人就以兒童的口吻寫道:“隻要三次親哥嘴,我的秧草盡你裝”。用兒童特有的天真、稚拙之語表達自己羞澀而又純真的感情,其活潑而抒情的詩性話語,帶給小讀者愉快的心情。不難發現兒童美好的情懷在這首詩中得到了生動的表達。

  語言恰當。詩是語言的藝術。深刻的思想、鮮明的形象隻有用凝練、形象、具有表現力的語言來表現,才能成為詩。從《打秧草的小姑娘》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檳郎駕馭語言、鑒賞語言的能力。詩句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精煉押韻。通過韻腳的變化、句式的錯落有致,既兼顧了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同時又可使詩歌具有較強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形成全詩的回環整齊的美感。整首詩大致以“ang”為韻腳,讀起來朗朗上口。

  我認為,這是一首敘事與抒情結合的兒童詩。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也為兒童擴大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兒童視野中的詩歌形象的塑造有賴於詩人兒童般豐富的想象、語言的功力和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的運用。讀著這首詩,我們也走進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詩人檳郎的心中也是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充滿童趣,有著對純真無瑕的愛情的渴望和珍惜。優秀的詩人總是適時的表現著兒童的天真、熱誠、活潑、敏捷和任性行為,總是以樂觀積極的筆調托起童心和童趣。“兒童文學”這門課結束了,檳郎老師的教學和他的詩歌創作已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2014-12-31


獨一無二的詩人檳郎

  12涉外文秘 李盼星

 

  我一直相信,生活中遇見的每一個人跟我都是有一種緣分,或深或淺。很榮幸,我能與檳郎老師共度過大學裏的一年半的時光。課上他是我們的老師,課外,稱之為深情的詩人,卻是更好。

  如果這樣還沒有引起你繼續了解他的興趣,那麽這樣一位老師,曾去韓國做過外教,也曾做過獄警,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還嚐試出過家,到底是經曆了什麽才會讓他想拋棄凡塵,做一個一心向佛的人。檳郎,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愛好:寫詩歌!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請學生寫關於他的文章,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學姐學長們寫過很多關於檳郎優秀的文章。之前一直遲遲沒有寫檳郎,是因為覺得寫好一個人很複雜,沒有頭緒,正在心情有些煩躁的時候,點開檳郎的博客,看到一些置頂的文章,靜心看了幾篇,然後概覽了其他一些作品。檳郎的作品多到驚人,沒想到的是檳郎居然已有作品過千篇。這是心中沉澱了多少情愫,才能寫下這行行文句。

  在置頂文章裏最先吸引我的是《我的公主小妹》。曾經看過一部台灣劇名叫《公主小妹》,還以為會和自己的寶貝千金有關,便點開看了。這裏的公主小妹其實並不是公主,反而是夜店裏那種女人。兩人是老鄉,感情很微妙,檳郎不僅沒有嫌棄她,反而能夠與她交心無一絲越軌行為。但我覺得檳郎十分憐憫公主小妹,最後公主小妹去世,檳郎作詩悼“小魚跳進了浪花”,願那河流供她回到故鄉。我從中看出了一位詩人心中的柔情,我不知道公主小妹這個人於檳郎而言寄寓了什麽,或鄉情,或憐惜,或糅合了一份詩人千萬思緒的心。和公主小妹題材相似的還看到一篇《東莞的技師》,當時東莞掃黃行動十分轟動,罵聲如潮,檳郎卻作詩:東莞挺住,技師不哭,今夜我與羞辱你們的為敵。看到這樣的文章,心裏感歎檳郎的那份辯證的平等觀,中國還是有正義之人!

  再者《無用的石頭》是置頂文章中最早的一篇,寫於三年前。他將自己比作不能補蒼天的石頭,被女媧神遺棄在大荒山無稽崖下,與另一塊後來化為賈寶玉的石頭在一起。顯然,詩人在改寫和利用《紅樓夢》的相關情節。雖然無用,但如果是人,反而比寶兄弟更厭世。假如沒有活得自由自在,隻被禁錮在這個散發銅臭味的時代裏,那倒不如做一塊石頭,不願被誰提及,遠離紛擾的紅塵。寶玉已經又化為石頭回到大荒山去了,而檳郎正在紅塵曆劫。照這樣看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檳郎最後變成南京隱逸的詩人也絕非偶然,他以布衣終身自傲,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的隱逸文化,也許這就是他最好的歸宿。

  在檳郎所作多的看不過來的詩歌裏,我被一首愛情詩深深的吸引。曾在剛上他的課上時我便想著,這樣一個奇葩的老師會不會到現在都還沒成家。讀了《南京愛情隧道》這首詩,我對檳郎整體形象的感覺頓時添了一份浪漫。詩歌寫的是一對戀人每年必去一次的他倆愛情見證的地方——南京江寧龍吉山麓的鐵路愛情隧道。詩中男子會與妻子重溫兩人最經典的姿式,各踏一條鐵軌向前,攜手走的更遠。他要的是與妻子攜手並肩一起走到老,並列的鐵軌是不離棄的諾言,在這遠離汙濁的童話般的樂園。很多年過去了,歲月在他們的外貌上留下了痕跡,可愛情的溫度從未冷卻,生活中還是有自己的小世界,激情不褪。詩末坦露心跡:此生不管是相守還是分離,生前還是死後,我們都共有一處守望,那便是南京愛情隧道。此生有一人能為自己如此足矣,讀到這裏,我想他的愛人該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了吧。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檳郎自己的故事,檳郎為自己的妻子寫過《秦淮河邊的女郎》《執手桃葉渡》《女神的小城》《我的七夕節2012》等。了解到檳郎的妻子在嫁與檳郎時,他還是個窮小子,我想值得一個女人如此付出的便應該是檳郎的真心與才氣了吧。

  本學期最後一次上檳郎的課時,恰巧是聖誕節前一天,當晚是平安夜。老師和我們說,以前在讀研究生時,常去金陵協和神學院上讀經班,雖然不是教徒,卻對聖經很熟悉。前麵的《我的公主小妹》部分情節便發生在這裏。當天晚上就看見檳郎的博客裏便發表了《平安夜想念耶穌》,全詩按一個人即將誕生到誕生後、逝世、和死而複生及其象征意義和詩人的感慨的順序寫下。字裏行間透露出檳郎對耶穌的理解和同情。也看得出檳郎是個堅持真理的人,他與耶穌、穆罕默德身在一個古怪的行列裏,作為天神的使者。但在詩的結尾卻筆鋒一轉,耶穌已經死後複活進了天國,而彼拉多又在嘲笑我“真理幾文錢一斤?”根據新約聖經所述,彼拉多曾多度審問耶穌,原本不認為耶穌犯了什麽罪,卻在仇視耶穌的猶太宗教領袖的壓力下,判處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這裏檳郎提到彼拉多的嘲笑,既包含了現如今現實中缺乏對真理的堅持的反諷,又有自己雖堅持真理但卻不被理解的無奈。我又繼續在檳郎的博客中向前翻,看到去年聖誕節前後檳郎也寫了《懷念耶穌》《耶穌找爹》等詩。本人才疏學淺,能夠領悟到的也隻有檳郎在這樣一個霧霾的時代熱望耶穌,心疼耶穌的慘痛經曆。結合現在,難道還要以什麽巨大的犧牲為宿命的獻祭?這是檳郎所不願意看到的。這樣的檳郎讓人憐惜,我是希望更多的讀者能夠去讀檳郎的詩歌,讀懂檳郎,但是也許於檳郎而言,是否反而不願懂得人太多,無需被大多數人理解。知音,一隻手能數的過來就行。

  在不知道檳郎長什麽樣的情況下,我想每個人讀文章時腦海中都會想象出不一樣的檳郎,或柔情似水,或風度翩翩,或沉默寡言……但我現在描述給讀者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檳郎:個頭不高,體態偏胖,走路似一陣風,可能從身邊走上十遍那你都不會記住這個人。他的頭發不多,甚至有些淩亂,偏黑的皮膚上刻著小卻深邃的眼眸,架著一副老式眼鏡,笑起來會有虎牙和淺淺的酒窩,添了份孩子氣。我曾經和檳郎在他的辦公室談過話,說到課堂上為什麽視線總是停留在身體的前下方,不大直視同學?他和我說是老習慣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他講基礎課從來不用PPT之類的,總是拿著一本書在講台上激情澎湃地說。愛對某一作品展開分析,情到深處不僅會模仿小說中人物對白,還會忘了時間,很有趣。但每節課上課前,他都會來一次讓每個人提心吊膽的課前複習提問兼做抽點名。這些都是檳郎最真實的一麵,我們看得到他的缺點,但到現代文學基礎課持續的三個學期結束分別之際,留在腦海裏的,卻隻有真誠可愛有才華的檳郎。

  上過檳郎的課的人大概都知道,他最愛寫詩和旅遊。雖然他還是所謂詩壇的門外漢,詩作隻願發表在網絡上,也遠離批評家和文學刊物編輯們的眼線,但我希望並堅信檳郎會永遠寫自己的詩歌,遊自己的山水,愛自己所愛之人,在這浮世中活得平安幸福。這樣的檳郎是獨一無二的詩人,是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懷念的。

  2014-12-29

跟檳郎學旅遊文學

  13中文 張沛沛

 

  中國近年來最讓國人失望的事情就是旅遊。滿懷期待地前去,帶著失落和疲憊歸來。看自然景觀,因為遭破壞而不能有完全的滿足。如果去的地方是人文景觀,又缺少曆史、文化知識方麵的了解和說明。中國人文景觀的美,不知是不是因為中國近年來嚴重的環境汙染的關係搞得遊客很不能體會景點之美。自然不夠美,底蘊就要夠足。就拿秦淮河為例,秦淮河的自然美,我們在今天已經變得很難理解和體會了。一個美女,一個著名的美女除了衣衫破舊,還異味甚大!那麽即使她再美也終究難以讓人頓足流連。而臨河而不能暢想河的曆史,則愧對中華第一名河的深刻的人文內涵。

  說實話,我一直有些看不起江浙這一代的人文景觀。因為他們總是難以達到到我想象中的美的高度。但我又不沒什麽資格看不起他們,因為在我的家鄉蘇北,甚至連這些景致都是不得一見的。我的這種想法一致持續,直到我上了檳郎老師的課。檳郎老師教的“旅遊文學”是我大二上學期上的選修課,值得一提的是全班隻有我一個13級的學生,和我同班的都是我的學長學姐,我很幸運能上到檳郎老師的課,從這點上就能看出。這門課對我找到、理解旅行的意義很有幫助。檳郎是一個詩人,一個流浪詩人,一個有穩定經濟收入的流浪詩人。總之,在這個時代,他很特殊,很另類。說的官方一點就是與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有一定的衝突。邵建曾經說過:人是觀念的動物。私以為人最大的不同,除了相貌以外想必就是思想觀念了。我是好動之人,所以喜歡出去亂逛,但又愚笨並不能懂得人文景點的美。但是自從上了這門課,受到在旅遊中創作詩歌的檳郎老師的影響,我越來越能發現我生活中的美了。

  學校附近有一座方山,並不起眼,登過一次方山的我感覺方山不過爾爾。方山不高,登上山頂對於我這種熱愛運動的人來說實在簡單。山勢又不抖,並不刺激。山中景色也不美,水不清,山中顏色也很單一。但是有一次課,檳郎老師專門講說方山,除了圖片視頻,還有相關詩文,其中許多是他自己寫的。其中的《方山道姑》講了方山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地點是早已存在的,但是故事是他自己編的,編的還蠻有趣的。講的是王善與一個農家少女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典型的在封建社會,英雄救美的故事,但是細節卻非常精彩,結局出乎意料。獵戶王善與樵夫的女兒戀愛,山女被官二代看上而強搶,王善反抗而被害死在衙門裏,樵夫也被殺死。但女兒還是逃進了著名的方山洞玄觀,被靈官殿的金甲武士所救。故事的結局,帶有神話色彩,女孩成為道觀的道姑,金甲武士在深夜裏化為王善與道姑戀愛。實際上,道教的護法神王靈官本名就是王善。檳郎,一個老男人講故事,或許這就是赤子之心吧,還有他講故事時自己的洋洋得意的神情,總能令我會心地發笑。正是因為檳郎老師的課,身為學校的學生的晨鍾文學社社長的我也在社團裏組織了一次去方山的旅行。

  對於檳郎而言,旅遊對於他的意義是增長見聞,結交朋友,尋求創作靈感,認識更多的同學。檳郎經常會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出遊,以增進師生感情。從小到大,我幾乎沒和老師單獨吃過飯。但是在大學裏,在學生總是吐槽一年看不見班主任一次的大學裏,竟然老師會主動找學生吃飯。那次老師和我來到校南食堂北三樓,他要我點,我便點了一個自配炒菜,花了他二十多元錢。我們邊吃邊談,我們說了很多話,非常坦白,對我有益。沒錯,師生關係方麵,檳郎又做了一次另類。這也讓我越發感覺我是幸運的,能在曉莊學習是幸福的。檳郎和他的學生去過的地方很多,幾乎南京所有的景點都有檳郎和我師哥師姐們的足跡。很遺憾,我暫時還沒有和檳郎老師出去遊玩的經曆,不過我相信,在我畢業前的這兩年,隻要我能再選他的課,一定會有這樣的經曆的。

  每個人都喜歡既有美麗的景點又有動人的故事的地方,檳郎並不例外。旅遊文學選修課,邊介紹旅遊景點及相關詩文,邊講解旅遊文學理論。檳郎老師第一次課講的第一個旅遊景點,就是王獻之和他的愛妾桃葉發生流芳千年豔情的秦淮河邊的桃葉渡。那裏也是他與他的妻子的定情之處,他和他的妻子相識於秦淮河夫子廟,在那裏戀愛,在那裏的金陵春酒店舉行婚宴,多年來夫妻經常去秦淮河邊遊玩。他寫過相關的詩歌《秦淮女郎》《秦淮河邊的女郎》等。他在他的《執手桃葉渡》裏這樣寫道:“桃葉渡的傳奇,我們的戀愛作續篇”。這句詩道出了檳郎對於自己妻子的愛,對於王獻之美滿愛情的羨慕,也希望自己的愛情進入文學的美學的世界。當然了,一個愛情故事被傳說無非兩個原因,一個是這個故事真的非常動人,比如梁祝,劉蘭芝與焦仲卿,要不然就是愛情的主角是一個名人。但不管怎樣,他們的愛情故事已傳說在檳郎的詩歌裏,被他的學生和讀者所熟知。

  檳郎自己說自己願意當一位隱士,所以我推測檳郎想做一位如陶淵明那樣的詩人,當代不顯,卻能傳作與後世。檳郎是幸福的,不為名利所苦,能夠寄情於山水之間。我試著去體會那種人文的曆史沉澱的下來的美,這就像詩的美一樣,更強調的是一種意境美,而不是景色美的本身。正如他的詩歌《與陶淵明對飲》隻是詩人的浪漫想象,檳郎想去九江拜謁陶氏故居而沒有機會。而李白也有那首《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沒有去成天姥山,但是他在夢裏去了,並在夢中遊覽了天姥山,夢醒後留下了這首千古名篇。檳郎老師遊玩過李白在南京遊過的江寧東山等地,寫過《東山懷念李白》。他還專門去了當塗青山《拜謁李白墓》,以可樂飲料祭奠李白,花了三十元錢門票和近百元路費。他說李白是五千年中國寫詩寫得最好的,是他的同族的先人和超級偶像,也是他寫詩的緣由。

  詩人寫詩寫的是景,但是寫下的卻是自己的情。檳郎深諳此道,卻諱言不說讓我們自己去體會。這正是檳郎的做法,檳郎是老師,但是不好為人師,但是他好為同學之友。他很能清楚地分析出各個同學的特性,他也很能滿足於現狀,並對生活充滿熱情。而這股對於生活的激情,易於滿足的性格也是對於旅遊不可或缺的。因為對於生活充滿激情,所以不安於每天圍著生活轉圈圈,一有時間就會出遊。另一方麵,因為易於滿足,不會對旅遊景點的景色太過挑剔,從而發現其中的美,然後再以自己的激情以自己的旅遊、生活經驗創作出詩篇。然後又因為易於滿足,所以對於自己的創作不會過於挑剔,用欣賞美的眼睛去看自己的詩,從而讓自己對於生活更加充滿激情。然後周而複始……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自然的傑作!檳郎老師的美其實就是一種自然的美,沒有太多修飾,就像他的詩一樣。但是如果你潛心的去讀他,去理解他,你會發現其中有趣、美的地方。

  每個詩人的每次創作其實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試著去理解,然後去進行我們自己的創作。這不就是我們選擇文科、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原因嗎?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更多的應該是創作,我們不應該在結束考試機器的命運之後,再開始一段追求自己厭倦的、平淡生活的行程。我們需要“旅遊文學”這樣的課,我們也需要檳郎這樣的老師詩人。同學們,學著像檳郎老師一樣吧,充滿對於旅遊、生活與文藝的激情,溫暖的陽光很快就會充滿你們的生活!

  2014-12-7

化灰撒江的詩人檳郎

  11涉外文秘 周豔

 

  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我遇到過幽默風趣的老師,遇到過知識淵博出口成章的老師,也遇到過多才多藝的老師。但是與我接觸最多的,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檳郎了。這學期又選修了老師的旅遊文學課,感受頗深,不僅跟著老師在各處美景中“遨遊”,也更進一步的了解到了老師深厚的寫作才藝。

  說起與檳郎老師的相遇,也可用緣分二字形容。那時正好給我們授課的高老師出差,檳郎老師便被派來做我們的臨時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課的老師。對了,忘了介紹,此檳郎非比檳榔,且老師的原名叫李檳,“檳郎”隻是一個稟賦童心的老師給自己起的一個雅號,這種讓學生銘記的方式在大學老師中也是為數不多的。與檳郎老師相識這麽久,如果要我評價一下他的話,我想用兩個詞語。拋開老師自身的文學才華,我對檳郎的評價是:獨特、盡責。獨特的檳郎老師以他獨特的教學方式,吸引了不少學生粉絲。而我,便是其中一個。

  之所以說檳郎獨特,是因為其與眾不同的個性。在選修課上課前,他總是會先用他自己的作品拋磚引玉。可以說,每一篇作品都代表著他的心路曆程,而他也總是願意與我們分享他與這些作品的不解之緣。他樂在其中,我們也回味無窮。檳郎是一個敢於說真話的人,曾經自稱“民間左派”“自由左派”“魯迅左派”的他有著對社會的獨到見解,但這也卻讓他飽受爭議。他有著自己的信仰,不管別人怎麽評價,他依然堅持著自己。如今,迫於重重壓力,檳郎的一切思想與情感,都隻能借一篇又一篇作品,暗暗抒發。而我想對檳郎老師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說到老師盡責,這便讓我想起老師上課的提問方式。那時上現當代文學課時,每次課老師都會給我們精講一遍教學內容,讓我們回去複習。等到下次課上課時,他會對學生的複習進行提問檢查。每次我們都被嚇得緊張兮兮,勤翻著書尋找答案。想想真是好笑呢。而現在,檳郎老師對於我,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就是畢業論文指導老師。麵對毫無寫論文經驗的我,老師總是不忘提醒我多看點書。而當我把論文大綱交給他時,我感覺到老師看完很不滿意。但是老師沒有一句責怪的話語,而是耐心的給我講述,還為我詳細寫下論文綱要。其他同學也不停讚歎檳郎的細致,而我也暗暗自喜自己選了一位好的導師。旅遊文學課上,老師為我們講述的每一處景點,都是他自己親身體驗到的。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可以講得那麽激情昂揚,讓我們身臨其境。每到過一處地方,檳郎都會用一篇散文或者是一段詩歌來作紀念。而坐在講台下的我,喜歡他的文章勝於他鏡頭下的美景。

  課外,檳郎既是一個著名的網絡詩人,又是一個十足的旅遊愛好者。檳郎遊玩了南京幾乎所有的景點,並寫了許多相關的詩文。比如南京城南的將軍山,他便已遊過三次,寫了四首詩:《將軍山懷念嶽飛》《將軍山池林棧道》《重遊將軍山》《再遊將軍山》等。還記得那最新一首《再遊將軍山》,詩中說:“初遊時的伊人,將重遊的我傷害,那時的思念太多情”。我不禁猜想,這該是一個怎樣的女孩,讓不拘一格的檳郎如此留戀。而檳郎又寫到:“再遊的佳人如良藥,醫治了過去的傷痛,稀釋了記憶中的魅影”。讓我深深感歎,物是人非,過去的終將是過去,說的不僅是感情,也正是人生的自然規律。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去一次將軍山,看看那裏的獨特之景,也尋覓一下檳郎走過的足跡。看見檳郎老師本人,我感覺這是一位不會被世俗牽絆,有著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灑脫的詩人。

  檳郎的作品很多,我更喜歡他筆下的愛情詩,也與旅遊有關。在《讓我們一起變老》中,對於他唯一的愛人,他好不吝嗇地表達自己對她的愛意:“十年前的秦淮河畔,河水映現相戀的身影。長發披肩嬌柔美麗,散發著無瑕的甜美與純真。跟著我走向秦淮人家,你接受了一個鄉巴佬的憧憬。在位於安德門的簡陋租屋,你給了我異鄉的安樂窩。浮華的都市我有何求,隻要你不嫌棄我的貧窮”。在文學創作中多情的檳郎,在生活中卻是一個如此癡情的男人,而詩裏也分明透露了他們相識戀愛的地點是南京美麗的秦淮河邊,結婚是在安德門簡陋的出租屋裏。而他的思鄉詩《懷念大力寺水庫》,回憶他的故鄉安徽巢湖的“山村最美的風景,在西山與試刀山的夾角,有一座大力寺水庫,青山與綠水相映。兒時在此放牛和戲水,那般快樂又混沌的童真”。 可是中年後的檳郎回鄉探親,發現“寺後的試刀山已被尼綸廠的采石料挖得千瘡百孔”。我讀出了一絲絲哀傷。懷念大力寺水庫,不僅僅是懷念家鄉的那一片景,而是對那一片故土以及對兒時的無盡思念與感傷。

  檳郎的旅遊足跡遍布國內外,這裏特別要提到他對自己的超級偶像李白的墓園的遊覽。上次在課上,檳郎講了他的一篇作品《拜謁李白墓》,我印象極為深刻。“沒有帶酒,將可樂灑在你的墓前,深鞠三個躬,完成了一樁心願。同族的先人,我還能堅持寫詩的理由”。在這個盲目追隨潮流明星的年代,檳郎也千裏迢迢地趕去看他的偶像。隻不過,他的偶像,是一位早已躺在曆史長河中沉睡不醒的大家李白。在李白的墓前,檳郎的所有激動與崇敬全都化為了遺憾。他遺憾沒有出版一本自己的詩集帶來獻給李白;自己沒能帶點酒過來以表祭奠,隻能把自己喝的可樂飲料當做酒,默默灑在李白的墓前。此時無聲勝有聲,我不知道老師當時心裏有沒有在想些什麽,而那深深的三鞠躬,足以表明其心意。“將三十元的門票,鄭重地收藏起,從金陵來一趟姑孰,看你一次不容易,我念念不舍地離去。可能再也不來了,但你墓上的青青草,必將伸根在檳郎詩歌裏”。他將那三十元的門票鄭重收藏了起來,可在我看來,他鄭重收藏起的更是他對偶像的無限敬重與哀思。雖然以後可能不會再有那麽多機會來拜謁偶像之墓,但檳郎會用無數種方式來綿延他對偶像的真誠。很喜歡詩中淡淡的情感,宛如輕風撩過人的臉龐,卻打動了人的心靈。如果李白泉下有知,一定會為檳郎這樣的同族後人的超級粉絲而深感欣慰。

  對於檳郎老師,我覺得他應該生活在古代。那樣,他便可以像李白那樣,斟一壺白酒,徜徉於他的詩歌世界,無拘無束,不受世俗社會的幹擾。也或許,生活在古代,江南幾大才子中,便會有“檳郎”一名。隻可惜,在這個時代,懷有一腔熱血的他,隻遭打擊和冷落,隻能用文字來抒發他的情懷。我也漸漸發現,不管讀多少檳郎老師的文章,都始終讀不懂他內心深處的看似在暴露其實一直隱藏的情感。他對待學生就像是朋友一樣友善,而麵對這個社會,他又是個十足的憤青。真正的他是什麽樣子的,我很想讀懂,卻終究不懂。在這樣一個年代,也許唯有隱藏,才能像他那樣瀟灑自由的生活。

  終於有個機會可以讓我寫下這個可親可敬的老師,太多的感情無法表達,是敬佩也好,是感激也罷,隻願檳郎老師能永遠那麽逍遙,不要被世俗所牽絆。也希望老師教育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的同時,有更多的學子用真心去感悟和讚揚這一位獨特的老師。老師在一些詩文中流露:年老死去之後,他要把自己的骨灰灑入揚子江,哺育兩岸的花草。而我想說,如果真是那樣,那麽,這揚子江就是永遠紀念詩人檳郎老師的流動的豐碑。

  2014-12-7

 

永遠的詩人檳郎

  11文秘 趙浣靚

 

  這是我第二次寫檳郎老師。不知不覺已然大四,回憶這四年的大學學習生活,機緣巧合上的最多的就是檳郎老師的課。從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課到公選課旅遊文學再到現在的新詩賞析,看到過檳郎老師上專業課的嚴肅,也看到過他上選修課的幽默詼諧。上課的風格在變,時間在變,唯一沒變的就是檳郎對於寫詩的執著與熱愛。

  在新詩賞析課上下,我又拜讀到了他更多的詩歌。有的精心雕琢,有的平鋪直敘,有的像散文,有的又像小說,無論是怎樣的筆法,但是思想永遠明確。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他的詩,或許他的詩不夠華麗璀璨,但是,我覺得屬於文學的魅力不應該隻局限於寫作技巧,能用簡短的文字記錄自己的生活和周邊的故事已實屬不易。說實話,原先我是抱著混學分的態度去上新詩賞析這門課的,上課也是得過且過,直到檳郎老師給了我寫作這項任務,其實,我從未嚐試過數次寫同一個人,因為要積累素材,我便真正用心去聽課,認真研究他的詩作。

  每次上課的時候,檳郎老師首先拋磚引玉,講兩首自己的詩。這些詩寫的大都來源於他的生活,還有一些關乎時事政治,講解自己的詩時,他總能侃侃而談,我覺得比以前上專業課時有趣很多。有人開玩笑說:“美女學生”可以為他詩歌的一個重要意象。仔細聽課的話,會發現除了“美女學生”以外他的生活,他有一顆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心,他愛我們的傳統節日,他認真的享受他的生活。小到生活細節,大到國際要聞,他都能以詩的形式描繪出來。每當他慷慨激昂的聲音突然嚇到在座上課開小差的同學時,都能讓大家感受到他對寫詩的熱愛,並且自豪於他的這些作品。

  在上課期間也聽說了有同學在帖吧發表了一些激烈的語言,抨擊檳郎老師的詩。其實仁者見仁吧,反過來想是不是我們先入為主的看法束縛了我們去評價一個人呢?他的詩我也不是每首都喜歡,有時候也看不懂他的世界,但這就是他的世界,我們沒辦法進入,不能代表他就是錯的,文人的世界,很難懂,文人中詩人的世界更加難懂。可是細品檳郎的這些詩,我又似乎懂了一點詩人的世界。

  如果要讓我說檳郎老師所作的一首讓我記憶深刻的詩,那便是《再遊將軍山》,這首詩裏就有傳說中的“美女學生”,這首詩與檳郎老師大多數作品一樣,背後有著一個故事。檳郎曾與一個女學生初遊將軍山,女學生畢業後,他又獨自重遊將軍山,創作好一篇詩作想那女學生分享時,卻被告知為她的男友不願再與其通電話。檳郎老師傷心,後來邀請另外一位女學生在2014年的初冬再遊將軍山,因此有了“新足跡掩蓋舊足跡,新遊人替換了舊遊人”,沒有換的隻有那相同的報衣翁——檳郎。這首詩中雖寫到“再遊的佳人如良藥,醫治了過去的傷痛,稀釋了記憶中的魅影”,也提到“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但是“初次的春遊豈能淡忘,去年的重遊宛如昨”。可見檳郎老師表麵上看上去似乎很灑脫,但是也難以忘記他記憶中的那次初遊。古人雲:“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這首詩讓我仿佛看到了跟課堂上那神采奕奕的檳郎老師完全不一樣的一麵,多了一點惆悵與感傷,也讓我覺得檳郎老師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檳郎老師也有他小資情調的一麵,《道旁桂花香》便將他享受生活的一麵展示出來。“道旁的一排桂花樹,璀璨星點般綻放,牢牢吸住匆匆的腳步”,就在我們經過了無數遍的行知組團,有著這樣一片桂花樹,平時無人問津,也隻有在檳郎老師的眼中,這仿佛變成了一個藝術品。他甚至專門去查閱了相關桂花品種的資料對其進行研究,再用簡潔筆調把它們描繪出來,這就是我們普通人和詩人的差別,當執著於一件事時,他們便會不斷探究。桂花如梅花一樣可以零落成泥碾作塵,而檳郎老師也可以隨著時光的流逝,在送走一屆又一屆學生時,隨之桃李滿天下。

  檳郎老師也曾被人說為“憤青”,他對於政治的敏感度也非常高,他經常用含蓄的筆法表達出自己的意願和看法。《朱元璋見李自成》一詩將永遠不可能見麵的兩個人會合,朱元璋對李自成的質問咄咄逼人,李自成對朱元璋的反駁鏗鏘有力,而他們最終的握手言和。檳郎也借助美國總統之口表達了對自由民主的崇尚,以及對專製統治的反對。而在檳郎所有表達他政治訴求的詩中,《情人的雨傘》是讓我最為欣賞的一首。從題目來看這首是完全就是一首描寫風花雪月的詩篇,而其實內容卻包含著最近剛發生的占中事件。事件在香港可謂鬧得沸沸揚揚,至今仍未平息,作為一名學生的我不讚成這樣的舉動,這嚴重影響到了別人的正常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訴求,但應該以一種冷靜理智的方式去解決更加重要。而檳郎老師則用一首詩表達出了他內心的看法,“雨傘”這個意象在文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詩中寫道:“突然間狂風暴雨,在雨中趔趄地行走,周身被亂雨打濕,雨傘被刮得東倒西歪。情人啊,道同誌堅,合打一把傘抵擋亂箭”,描寫了那些學生在堅持著自己的想法。詩中的最後一句“情人啊,為了自由,我們把雨傘打在史冊上”,“雨傘”始終被緊握在手中,同時也將被載入史冊裏。檳郎作為一個追求自由的虔誠者,始終不願放下“雨傘”,但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也隻能將這把“雨傘”記載在史冊裏,這被感性和理性同時牽絆住的檳郎老師想來定是無比糾結。

  檳郎老師所有詩作中讓我最為震撼的的一首詩是《我的公主小妹》。這是一首描寫檳郎老師認識的一位同鄉女孩悲慘遭遇的故事,讀完真是讓我唏噓不已。這個女孩高一輟學,房地被有司打白條地強征強拆,趕進筒子樓的貧病雙親盼你寄錢,不幸淪落風塵。如果你覺得這是那個女孩所遭遇到的一切不幸,那麽你錯了,最終,“直到一個巢湖的拆遷官員,來江城買春被殺,美豔女凶,在幹警圍堵中跳長江大橋溺死”,寥寥數筆,將一個女孩的一生寫盡,是那樣的震撼人心。這樣一個努力生活,麵對諸多困難都沒有放棄生命的人,又是怎樣的壓力讓她選擇走向死亡,溺死水中,我們都不得而知。我們隻知道最後她的死隻是被歸結為“一個賣淫女殺人後的投水”。我想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社會各界一定都會對她嗤之以鼻,沒有人會關心她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她讓我想到了霍達《紅塵》中燒炭自殺的女主角,好像無論在怎樣的年代,對於她們這樣一個職業的人從未有過寬容,也沒有人會關心到底是什麽讓她們走向死亡的深淵,一個死後還要被人謾罵的可憐女子也隻有在檳郎老師的筆下收獲慰藉,似乎這個世界上能理解她的也隻有檳郎了。假如沒有檳郎老師把她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也可能成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對她隻有鄙夷,沒有絲毫的同情的人。

  檳郎老師已經寫成的詩還有很多,相信以後創作的詩也會更多,閑暇時品品還是別有一番滋味的。約翰遜曾說:“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相信像檳郎老師這樣一個執著熱愛寫詩的人,一定會堅持創造出更多的詩篇,這樣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作品是最難能可貴的。

  2014-11-30

檳郎的詠花詩歌

  11文秘 周菲

 

  曾聽檳郎老師提起過,他是巨蟹座,和我一樣。都說巨蟹座的人善良、熱心、敏感、富有同情心,長於記憶、腦筋敏銳、領悟力好、有高度的想像力,有堅強意誌力和耐力,不屈不撓,忠於愛情,重視家庭的溫暖與安定;都說七月出生的人性情高雅,對人熱情洋溢,善談吐,好交際,喜助人,不圖報,辦事踏實不浮誇,謙虛謹慎純樸,富有同情心,易於接受新事物。我與他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翻看檳郎老師的詩集,又發現他與我一樣,都是惜花賞花愛花之人,都說愛花的人是心底善良的人,是熱愛生活、崇尚自然的人,是有責任心的人,是真誠善良的人。檳郎老師的很多詩作,都是圍繞花朵為中心,展開一係列的描繪與抒情,所以,我又給檳郎老師起了一個“花朵詩人”的美譽,不知他是否喜歡。

  第一朵,菊花。作為傲霜之花,有人稱讚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中“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陶淵明《飲酒》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表達了詩人超凡脫俗的隱逸風範。這些詩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

  而檳郎老師的《秋病念菊》中“便想到時令的菊花,小區裏沒有發現她。要是身在鄉下的草舍,東籬邊便有金黃黃的瀟灑,南窗寄傲,高山流水,南山秋菊慰我寂寞年華”。《洞玄觀的菊花》中“金黃的菊花,隻有一棵,蔑視著寒風的淫威,並怡然自樂。可曾想到它的孤獨?在這古道觀的廢墟上,在這曾經的名泉旁。”也是表達了他的一份孤傲,一份淡然,一份瀟灑,一份寂寞。秋雨過後,重感冒的檳郎老師撐著自己虛弱的身體,上樓頂散心,城市的喧囂,空氣的灰霾、日子的無奈與憂傷都使他喘不過氣來,想到金燦燦的菊花,在山野裏悠然自得。它是天慰隱逸之士的仙葩,是他創作的來源之一,是無窮無盡的生命力,是他情感的歸宿。待他病好後,不甘寂寞,將自己放逐到方山野嶺。沒有人類的自然,才能撫慰他的心靈,金黃的菊花迎著寒風傲然挺立,怡然自樂。藏著一個一千八百年的秘密,一份一千八百年的執著與守望,深陷紅塵的渾渾噩噩。檳郎老師的世界充滿了夢,無人的荒野有他無限的詩情。

  第二朵,桂花。宋之問《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又,《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氐村作》詩:“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詠桂花之香。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目釋其枯樹之歎》:“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容”,讚美桂花果實之美。蘇軾《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江雲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和李清照《鷓鴣天•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都是稱頌桂花的花色之美。

  檳郎老師的詠桂之作,也獨具自己的意味。《道旁桂花香》中“一陣香氣撲來,小徑交叉的對麵,道旁的一排桂花樹,璀璨星點般綻放,牢牢吸住匆匆的腳步。乳黃的四季桂,黃色的金桂,橘紅色的丹桂,淡白色的銀桂,群芳吐豔在教學樓邊。婷婷的枝幹,茂盛的枝葉,綠翡翠雕成的精致;還要錦上添花,還要濃香傳久遠” 。檳郎老師對不同品種的桂花都做了描繪,從顏色到香味,從枝幹到枝葉再到花朵,無不顯示了他細致的觀察。“梅花缺少綠葉嗬護,櫻花沒有香味,菊花隱逸在南山,牡丹深藏土豪的宅院;你是我平民的花朵” 。這裏讚美桂花的樸實平凡,讚美桂花默默奉獻,立足平凡,追求偉大的精神。《中秋桂花月》中“中秋的圓圓的月亮,皎潔的月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在我身邊的桂樹。金粟般的桂花芳香在月宮,也芳香在我的身旁” 。將中秋節與桂花結合在了一起,表達了思念親人之情,“地上的桂樹易衰朽,月裏的桂樹永遠不枯。人間的後羿終會死去,天堂的仙眷芳華永駐,究竟多遠的奔月的天路?來自天國的必回天國,隻是誰知我的期限?千古花月,千古人物,與寂寞殘生裏的我無關,且享用這倏忽的花好月圓!”月宮裏的桂樹千年不枯,但地上的人的生命卻有限,在寂寞殘生裏,好好享用難得的花好月圓。

  第三朵,櫻花。從古代況周頤的《沁園春•綠櫻花第三詠》“東都妙姬,南都石黛,傾國傾城。恁宜笑宜顰,盈盈晚翠,如煙如夢,冉冉春青。妒煞鸚哥,誤它鳳子,照影前池澹不勝。芳菲節,倩碧雲捧出,天外飛瓊。多情。更惜殘英,隻點上、蒼苔辨未曾。算何必成蔭,總然蔥茜,忍教結子,如此娉婷。淺暈鄉愁,濃分海色,回首東風第幾町。花知否,念荷衣慚綠,似我飄零”,到近代蘇曼殊 的《贈歌者》“ 一字新聲一顆珠,轉喉疑是擊珊瑚。聽時坐部音中有,唱後櫻花葉裏無。 漢浦蔑聞虛解佩,臨邛焉用枉當壚。誰人得向青樓宿,便是仙郎不是夫”,這些絕美的詩句都表現了美麗,絢爛,多姿。

  檳郎老師也是很愛櫻花的,如《雞鳴寺路的櫻花》“雞鳴寺路,櫻花盛開。遊人如潮的風景勝地,櫻樹盡花,花如雪,天女巧織的綢緞,錦簇成精致神奇的花朵;大片大片,如白沫的海洋,又如純白蒸騰的祥雲” 。他和長發及腰的美女遊覽雞鳴寺,陶醉在櫻花的海洋之中,櫻花之美讓人陶醉,她的氣勢和純粹令人折服。又如《櫻花的原鄉》“我不比國花梅花淩寒,我不比國花牡丹華貴,但在百花爭豔的和煦春天,華夏熱土該當有我榮耀的位置。請把我當做祖國的驕傲吧,我深深地摯愛著原鄉人! ”很多人錯誤地將櫻花當做日本的代表,將中日曆史恩怨聯係起來而敵視櫻花,檳郎老師指出櫻花的原鄉是中國,中國應該在櫻花的研究和培植上超過日本,把櫻花作為中華原鄉的驕傲。再如《文學院邊的晚櫻林》“不比早櫻的搶占先機,而你在它凋謝後默默開放;不比早櫻的純白如雪,你已有綠葉相間和扶持。粉紅色的花朵更加燦爛如雲霞,好似彩緞被精巧的手紮出,千萬朵在百花的凋殘中爭豔”,和《大學城的櫻花》“如任性的少女,盡情地展示青春的美,那樣濃,那樣豔,那樣的純粹和無瑕。櫻花盛開在春天,春天的江寧大學城,花枝招展的學生” 。這些讚美都表達了檳郎老師對櫻花的喜愛之情,他愛櫻花,把他當做祖國的原鄉之花,對櫻花有傳統文化情結,對美的熱愛、對美麗的短暫的緬懷,對詩心的寄托,美麗的櫻花使他忘卻了人世的陰暗,淨化了心靈,享受著浪漫的美好。

  第四朵,葵花。向日葵是我最喜愛的花,它們每天微笑著麵對太陽,麵對生活;坦率、堅持、昂然,傾注著對太陽無限的忠誠和對自然衷心的熱愛,它們帶著太陽的熱度,帶著一種永不言棄的執著,傲然的活著在這個世界,不卑不亢,不折不撓,永遠保持的一種向上的姿態,把背影留給黑暗的過去,而將一張笑靨朝向陽光。在《故鄉的葵花》中,“在故鄉的田塍邊溪塘旁,農田裏山坡上,到處都是。小樹一般亭亭玉立的苗條腰身,扇一般的葉子,天神一般的花盤。那黃色和綠色濃抹的世界,天高氣爽、藍天白雲的背景,還有什麽比你更誘人的伊甸園?”,但在這首詩中,檳榔老師更多的是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對父母的想念之情,對兒時生活的懷念之情,“葵花盛開的我故鄉的原野,母親在采摘棉花,紮著藍花圍巾,父親出診歸來,放下醫箱擔穀,葵花如衛兵,守護著家園和鄉親。我在外地流浪,巢湖故鄉的牽係,隻要回頭望,漂泊的心便踏實;因她的守望,我的歸宿必定圓滿。”

  在檳郎老師的詩作中,還有夾竹桃、油菜花等等花朵,她們不僅僅代表一種美好的植物,更表達了一種精神,展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姿態,傳達了一份濃濃的感情。期待更多檳郎老師的詩作。

  2014-11-30

放浪山水的檳郎

  11文秘 周菲

 

  古歐陽修曾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而我的檳郎老師,有著“寧願平民布衣,也不願做官”的執著思想,有著置身於虛名浮華之外,看淡俗世俗塵的精神,有著與學生同遊交談,共賞美好景色、暢談天地的習慣等。檳郎老師的詩作數千首,類型各異,有的表達濃濃師生情誼;有的吟誦櫻花、桂花、銀杏的浪漫美麗;有的表達思鄉思親的想念;有的針砭時弊,麵對時代的現狀發出擲地有聲的抗議;有的訴說一遊二遊三遊景點的心境的不同;有的敏感於時事,表達對貪汙腐敗的憤激等。我最喜歡檳郎老師的旅遊詩,所以我更樂意稱他為“山水詩人”。

  檳郎老師的旅遊詩歌多以南京的名勝古跡,山河大川為題材,在旅行間釋放自己的情感,在自然間找尋最真的自我,在遊曆間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再回首時一切記憶如新,再回首時卻也能找到新的感覺,這是他詩歌最大的魅力。他毫不吝嗇的與他最愛的學生們分享他的詩作,分享他的旅行,分享他的感情。旅遊文學選修課上課下,我通過閱讀他的詩作,傾聽他慷慨激昂的解說,好好地遊曆了我的家鄉南京,體會到了不同的感受。也許初看的時候,隻是覺得他的詩歌有些散文化,把一句話隔開分成了幾行,但細細品味之後,才發現那藏在背後的深刻的思想內涵。

  檳郎老師的詩作裏,有南京的許多座山。如《青龍山黑洞嶺》:“千山萬壑綠色森林,聯排的山頭次第東北去,古都在西側崛起”;《老山懷念張孝祥》:“天然氧吧,都市綠肺,揚子江北岸的青山為堤,古都金陵的西北壁壘” ;《再遊將軍山》:“綠楊灣的竹排,鏡平湖的舒鳧台,翠影湖畔的燒烤園,池林棧道上的杉樹林” ;《飛上紫金山》:“茫茫林海上飛過,千丘萬壑上飛過,化為恁風禦行的仙人,多來朝拜聖山,舒暢蒙塵的情懷” ;《遊石塘竹海》寫江南丘陵:“突圍喧囂的紅塵,把自己暫時放逐,在江南丘陵的褶皺裏。粉牆黛瓦的山村,滿坡翠綠的竹林,心靈不再煩躁,遙想的仙境鋪展眼前” ;更有《樓頂望方山》:“不高的山,深青色的梯形,這是完美的輪廓。……你的不虛華的沉潛,應是上蒼恩賜我的聖物”……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莫愁湖東堤》寫莫愁湖東堤在想象中的美麗和位置絕佳:“西邊是莫愁湖,東邊是外秦淮河,一條土埂和橋梁的長堤,擔起了兩分奇水。連杭州蘇堤也要折腰,薈萃了石城西部的春色” 。江北六合有純樸的金牛湖,《遊覽金牛湖》寫到:“古都金陵的勝景,江北六合區的西子湖,群山環繞的碧波。陶醉在你的意境裏,一汪大自然的美妙詩篇。還沒有被銅臭味腐蝕,環湖有山,山外是曠野。”山中有水,山上跳望近遠之水,山水是很難截然分開的。《春遊琵琶湖》開篇“誤入一片茂密的樹林,在城牆與鍾山之間,驚現一汪神奇的湖泊。”他靜靜地融進這山水之擁裏,讓清涼的湖水沐浴自己的身體和靈魂。也許此刻他想到了什麽,卻不敢多想,隻希望此刻在這山水的懷抱之中多停留一會,尋找理解、尋找安慰。“城牆和山林擁抱的水景,好優美寧靜的勝境。從此你時時入我夢中,從此更厭惡滾滾的紅塵。”

  方山可以說是檳郎最愛的山了,每天站在方山腳下,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從事著他所熱愛的教書事業,麵對著他愛的學生們,想想就是人生一大樂事。而方山自己獨有的魅力,也深深的吸引了檳郎。方山傳奇的來曆,玉皇大帝的金印,秦始皇鑿山通淮泄王氣,東吳——六朝的宏大工程,方山的山南洞玄觀和山北定林寺的宗教色彩……方山,對於檳郎來說,就是不竭的創作來源。

  《方山仙子》表達了檳郎與學生同遊方山的愉快心情,檳郎欣賞的美景是方山,更欣賞鍾萬般美景於一身的美女學生,方山因美女的同遊而增色,檳郎也因學生的同遊而年輕化了。《方山的月亮》表達了失眠的檳郎在月光下的思考,月光的深情愛撫著方山和他的靈魂,月亮是忠實的觀眾,默默關注著他所發生的一切,不論是快樂還是傷心,是光榮還是屈辱,而方山呢,已然成為檳郎最後的選擇,月光下方山的衣冠塚,是它新的守望。《躺在方山上》依然表達了他同樣的心境,“我已厭倦不再流浪,隨遇而安老死在方山旁。一身布衣洗滌滾滾紅塵,歸海之流匯入滔滔的揚子江”。經過大半生的喧嘩與騷動,此時的檳郎隻想隱逸在幽深的山穀之中,小溪潺潺,有一茅屋居住即可,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繁華,盡享美景的怡然自得。《樓頂望方山》也表達檳郎放棄一切世外之物,一心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然,歲月無情的流逝隻是為了他後半生的詩意棲居,堅毅、內凝與超然,就是方山精神給他的聖物。

  檳郎給方山做了太多的詩,甚至親自為方山創造了神話。《我在方山迷路》好似劉晨阮肇的故事,檳郎也在迷路的方山峽穀裏巧遇洞中仙府裏的小四妹。《檳郎前生為僧》,是在方山頂上的海慧寺。《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方山千秋嶺上》和《千秋嶺論道》《洞玄觀的菊花》四篇都與洞玄觀和東吳時代的道教天師葛玄有關。詩人想象自己的 “前世”,作為洞玄觀的小道士,有著漂亮的小師妹相伴,並被一朵野菊花單相思而守望千年。檳郎對前生的幸福生活的讚美,反襯當下現實生活的不如意。像《方山記事》裏,他在方山東坡上躬耕隴畝,“出校園,進菜園”, 猶如現代陶淵明。

  由這些詩歌可以看出檳郎身上傳奇的色彩,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檳郎曾說過年輕時候的他出家的經曆,如《棲霞問佛》《大學時的一次出家》《重遊棲霞寺》等,他頓悟了紅塵是非,看淡了世俗情愛,可廟裏的師傅說他紅塵未了,不得清淨。可在檳郎詩作的字裏行間,無不流露著他雲淡風輕的思想,執意丟下世俗的紛紛擾擾,一心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他不是消極悲觀的隱逸,不是倉皇狼狽的逃離,而是積極樂觀的隱士,不爭名奪利,寄情山水,在遠古與自然間找尋真我與寄托。方山、定林寺不過是他喜歡的地方而已,他已厭倦不再流浪,願隨遇而安老死在方山旁。

  浪漫多情的徐誌摩曾經說過:“每一首詩的產生都是一次分娩”。在我看來,詩歌是一項極其艱難的藝術,每一個用字,每一處用詞,每一段用句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細細斟酌。而對於才華橫溢的檳郎老師來說,無不是信手拈來,輕而易舉。是學富五車的知識,是豐富的生活經曆,是滿腔的熱情,是沉甸甸的才華,是多愁善感的感情,是真情實感的愛,是與眾不同的思想,是淡泊名利的態度,是浪漫熱情的性格,是細膩細心的溫柔,是不拘小節的狂放,是敢說敢言的放肆,是天馬行空的想象,是瀟灑恣意的灑脫,是悲天憫人的情懷,造就了這樣一位詩人,一位就在我們身邊,每天朝夕相處、平易近人的詩人。我們通過他的原創詩作,了解了他的真性情,與他產生精神上的共鳴與契合。

  在我心中,檳郎老師是執著的,是獨特的,他愛山水因為有寄托、因為無偏見。他那麽鍾情於方山、迷戀著自然,也正是因為自然的懷抱永遠為他敞開,也許也隻有那樣真實、溫柔而又永恒的關愛與包容才能讓他真正地感到滿足、溫馨。檳郎老師的才華很出眾,作為他的學生,我感到十分的驕傲與榮幸。也許很多年很多年之後,檳郎的名字會響徹大江南北、海內海外,我也會捧著《檳郎詩集》,回憶學生時代與檳郎老師的故事。

  2014-11-29

 

檳郎不是傳說

  11涉外文秘 李娜

 

  檳郎不是傳說。檳榔,眾所周知是亞洲熱帶潮濕溫熱地區廣泛栽種的一種植物,而我所說的檳郎,卻與此相差甚大。他是位大學老師,名叫李檳,檳郎是他的筆名。回想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是大二時他給我們班代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課。一進門,隻見他戴著副眼鏡,頭發有點蓬亂,衣著十分樸素,個子小小的,很和藹可親的樣子。在人群中很難被認出是位在大學裏教文學課的老師,但就是這位其貌不揚的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上課很有特點,他會時不時地點學生起來回答問題,雖然有人很不喜歡這種方式,但是我們一定會承認這樣做不僅會讓我們上課集中注意力,也能讓我們在學習上做到一絲不苟。他絕對是良師的典範。記得他上課時說,有什麽事情可以直接發信息跟他請假,也記得是一次很偶然的事情跟他請了假。也許緣分就是這麽巧妙,後來便經常在課前在教師休息室裏談話,自此就和檳郎老師結下了不解之緣,當然談天談地談人生與理想是必不可少的。

  之後由於老師不再帶我們班的課,以及我的課程緊張,我與他有一段時間沒有課外的交流。隻是有的時候緣分其實是真的很奇妙,大四上學期的選修課終於讓我選上了老師的旅遊文學課,激動之情真的是溢於言表。我也很慶幸老師還記得我,所以我更加認真的聽他的課。老師上課的特點我就不用多說了,因為他早已是大名鼎鼎了。在他的課上,他帶我們遊曆了許多自然景觀,當然南京肯定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更有他遊曆韓國的遊記,如濟州島的遊記。當然,景觀必不可少,而文學內容更加不可或缺,他在帶我們遊曆了名山大川之後,更不會忘了旅遊文學作品的欣賞和基礎理論的教授。

  檳郎老師本人是個詩人,也是旅遊文學創作的多產者。他是個徹徹底底的詩人,他的創作眾多,達二千餘首。我們學校邊上的山,在我們眼裏隻是不起眼的小山,卻得到老師的格外垂青。老師的詩描寫方山的特別多,也許是因為方山就在身邊,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原因吧。就如:《方山道姑》、《方山記事》、《方山千秋嶺上》、《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方山仙子》、《初冬的方山》、《方山的月亮》等等。這些詩介紹了方山的許多有趣的景點,談到了方山的曆史和典故,民間傳說,也加上他自己天才的想象和激情,完全表達出了他對方山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檳郎老師講授的景點主要是南京的,他非常熟悉這個第二故鄉的自然風貌、曆史人文,這都是靠他多次的身臨其境的探險。如他的《青龍山黑洞嶺》,這首詩描寫了他與學生共同探尋青龍山黑洞嶺的神秘幽深的山道,一個並不為眾人所知的小山在作者的筆墨下儼然披上了一層傳奇的薄紗,吸引我們前去膜拜。“幸福的登高遠眺,千山萬壑綠色森林,聯排的山頭次第東北去,古都在西側崛起。山凹裏的龍尚湖波光瀲灩,休閑農莊的屋舍儼然。東南方的五條嶺相對峙,四層赭紅的瞭望台,早已進入了我的詩篇”,這段詩句典雅卻不失質樸,遠眺下的綠色森林、連綿的山頭向東北延伸,古都、湖水、屋舍、山嶺和瞭望台,形影疊加的意象在作者的筆下仿若被賦予了生命,在我們眼前顯現。作者靈動的筆觸將那崇山峻嶺的身姿鐫刻在獨行者的心間。

  又比如他的《遊覽金牛湖》,這首詩是作者帶著他的歸夢逃離塵世的浮華,撲進淳樸的金牛湖畫框。金牛湖,“環湖有山,山外是曠野。”大筆點綴,卻可見意境的渺遠。作者眼中的金牛湖“還沒有被銅臭味腐蝕”、正是他歸隱者的神往之地。勝過“城市的洗腳盆”如莫愁湖,如今已“淪為高樓豪宅的妾侍”,作者為之心痛而神傷。由此可見,他似有陶淵明的隱逸情懷,和對這種物欲橫流世俗的鄙夷。“就這樣坐在/大堤的觀景台上,煙波浩茫,幾片帆板浪花上馳飛。”其壯闊的景象讓我不禁想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所展現的蒼茫意境。作者在這“勝水、名山與古寺”中,感受到了遠離城市喧囂的幸福,在“潮起潮落,晨鍾暮鼓”中,以一份隱逸者的姿態歎息這塵世的浮華變遷。

  檳郎也把他的熱愛獻給他的故鄉安徽巢湖。他為故鄉寫了許多詩歌,包括旅遊詩歌。如《故鄉的紫薇洞》《巢湖西壩口》《憶巢湖姥山島》《懷念大力寺水庫》《故鄉的半湯鎮》等。在《故鄉的洗耳池》詩中,多年未歸故裏的作者在若幹年後的重遊中,穿梭在曆史的長河裏,眼前的似曾相識的舊景在時間的洗滌下也萌發出嶄新的苗芽。“堯要禪讓帝位給許由,許由卻以聽之為恥,跑到巢湖邊的水池洗耳,正逢巢父牽牛來飲水。巢父說:你把池子洗髒了,我的牛不能再喝了。說完,憤怒地牽牛而去”;“那次回鄉的遊蹤,大力寺和水庫的後山,被尼綸廠采石得千瘡百孔;西壩口沒去姥山島的船;放王崗漢墓終於走進。可我最難忘的仍是洗耳池,許由跟著巢父隱逸了,還該加上檳郎同行!”作者靜坐在洗耳池旁悠悠地講述著,這段曆史仿佛在眼前重現,仿佛檳郎老師自己走入了曆史,與巢父許由同隱同遊。一汪池水,曆史在其中蕩漾出不可磨滅的波紋。也許真的是因為老師出過家,做過和尚的緣故,他在有的詩歌中流露出的是一種看破紅塵的心境。

  當然,曾經以“魯迅左派”自居,寫過許多雜文時評的他,也不免有針對現實的呐喊,關於南海的如《永暑礁的女郎》、《赤瓜礁印象》、《南海,我的夜鶯》、《黃土地上的南海夢》等,還有國內時事的反應,如《鴨綠江口大勢》、《魔域昆明》、《跟著賊老五》、《情人的雨傘》、《觀青奧開幕式彩排》、《別了,駱家輝》等。無不表達出他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以及對祖國早日複興的殷切期盼。老師在南京已經有多年,但老師好像與這種快節奏的城市有些格格不入,他喜歡遊蕩在山川這種脫離世俗的地方。他憤世嫉俗,他隱逸出世,他以出世之心入世,他的詩文裏回蕩著陶淵明的超然,更像李白的濟世與求仙間徘徊。對了,李白是他的先人,是他的偶像,他曾獨身遠行去安徽當塗的青山《拜謁李白墓》:“沒有帶酒,將可樂灑在你的墓前……我坐在你的墓邊,在草地上靜靜地發呆,我感到幸福”,李白墓上的青青草將伸根在檳郎詩歌裏。

  在讀完《詩人檳郎之墓》這首近乎他的墓誌銘之後,心裏不免有一絲感傷,一種遺世獨立無人解的落寞。我不知道怎麽樣去揣度檳郎老師的寂寞,他熱愛生活,思考人生,總希望能夠找到知音。可詩人終究是孤獨的,是憂慮的。“落了一千年的寂寞的/黃葉知道,這人默默無聞。他的詩稿散逸在網絡的旮旯,被人看到卻從未收集成冊,他的眼淚溢滿詩行間,漂流著苦難大眾的哀吟∕和一顆脆弱靈魂愛的顫栗”。檳郎臆想著死亡,心中千種風情無人訴說。陪伴他的隻能是那詩稿,那孤獨與寂寞。但他從詩意的想象裏得到了安慰:那等待了千年的黃葉和一個哭暈在他的衣冠塚前的少女。

  這就是不一樣的檳郎,既是我的老師,又是一個朋友,更是一位詩人。不同於別的老師,不同於別人的經曆,更不同於世界任何人的檳郎,真是有幸能夠成為他的學生。也許現在他還不為很多人所熟知,但我相信,就在不遠處的將來,勢必會有更多人認識他,懂得他,敬佩他!檳郎不是傳說。

  2014-11-28

 

檳郎愛情詩管窺

  13中文 張沛沛

 

  研究一個詩人,我們當然需要從他的文本開始管窺。但是檳郎的創作量之大恐怕古往今來也隻有陸遊能及了吧。那麽我們應該選取怎樣的文本進行研究呢?我選擇切入的角度是愛情詩,這是為什麽呢?按照檳郎自己的話講,檳郎在自己讀大學期間是想出家的,也確實去過南京的某個寺廟裏希望能夠出家。可是當時寺廟裏的和尚沒有同意。但是檳郎並沒有堅持出家的理想,並且和常人一樣結婚生子了。由這點可以看出檳郎對於塵世尤其是愛情的看法是有過改變的。這個轉變應該是他的女神出現的時候。那麽各個時期檳郎對於這個愛情的態度又是怎麽樣的?從愛情詩的角度來切入深究,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時間的選擇我選擇由近及遠。從當下的角度,結合當下的時代背景,更容易讓當代的人們所理解的,在這個基礎上往前追溯我們可以看見檳郎的明顯的轉變與時代變遷的關係。那好,我們現在就拿檳郎最近的一篇文章開始分析。

  《南京愛情隧道》這是一首非常具有檳郎特色的詩歌,寫的是他與他的妻子在他們的愛情聖地也就是南京的愛情隧道的紀念的事情。本詩最大的優點在於將詩人即檳郎自己與他的妻子比喻成了兩條鐵軌。鐵軌是兩條平行線,很多人會將愛情中的兩個人以平行線為喻來比喻兩人之間沒有交集。但是檳郎反其道而言:說隻有我們是平行線我才能與你白頭到老。確實,我們冷靜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如果兩個線相交的話那麽這兩個線會在一個點上相交之後立馬分道揚鑣,最後老死不相往來。這很明顯不是檳郎想要的。當然其實這麽比喻也還是有很大的問題的。問題就在於沒有那個人會是一條筆直的線走下去的。如果有我倒是覺得這個人有一定的問題,但是我們現在不深究這個問題了。

  另外全詩倒數第二段提到:“並列的鐵軌是不離棄的諾言,在這遠離汙濁的童話般的樂園。”世事汙濁,詩人自憐,這是有精神追求者的常態。可見檳郎的思想中是把自己當做一個隱逸者來看的。

  詩味不濃、詩的特征不明顯

  全詩的結構脈絡是很清晰的,但是群篇讀下來給人的感受就是:這不是詩,而僅僅是一篇短的豎排散文。全篇唯一使用的押韻的地方在全詩的最後兩句,“我們都共有一處守望,便是南京愛情隧道的現場。”很可惜,檳郎唯一使用的韻律的美被他的使用的詞打了折扣。守望倒是不錯,可是現場二字是否有且欠妥呢?

  當然全詩值得推敲之處還有很多,比如全詩第四段的“這一切都凝固在永恒的定格裏”,倒數第二段的第一句“是我們流連的愛情走廊,是天賜有情人的婚禮教堂,環形的樹林如碧綠的錦帳。”這第一個“是”是否多餘了呢?檳郎的詩處處能體現他的隨意灑脫,那麽檳郎的詩除了這些瑕疵,又有哪些優點呢?

  畫麵與想象是亮點

  在檳郎的詩善於描寫自然的人文景致,這和他的很多旅遊經驗密切相關。他很能描寫出很有意境的畫麵。“翠綠的龍吉山,綠蔭如披,森林覆蓋到東邊的曠野,一條長長的鐵路穿過,留下綠色隧道的自然傳奇。”“各踏一條鐵軌前行,兩隻手卻在軌道上方握緊。”“或者,你在單軌上跑動,兩個手臂平展著舉起,亭亭玉立如弱柳搖曳,那攬風的花頭巾飄舞,回眸的笑容如春花般燦爛”。當然這些畫麵並不是很新鮮,但卻能給讀者帶來自己的想象。每個人的想象中都有自己的那位女神又或者是在別人眼中的自己。這樣優美的畫麵感正是檳郎詩歌散文的長處。

  畫麵當然要和想象聯係在一起。也許檳郎所描繪的那些畫麵都沒有發生過,而且很有可能沒有。那麽這些詩文就都是檳郎的腦海中對於美的印象在詩中的體現。詩中提到了的火車其實是一個可以很好意象。檳郎講到“在這遠離汙濁的童話般的樂園”,其實火車是可以使用的,其實詩人可以講火車來自塵世,開到這愛情隧道之中,而列車的目的地正是“遠離汙濁的童話般的樂園”,但是詩人的詩中卻將這“樂園”定義為“愛情隧道”又視乎缺少了一層美感。因為上過檳郎的課,所以我知道檳郎的想象力之豐富。他可以通過兩個傳說中的人物編出一整個的故事,細節方麵還能描寫的非常到位。所以如果是研究檳郎的詩歌,如果遇到什麽典故的出處難以查找,那麽這個故事八成的是他自己編造的。

  韻律之謎

  我選擇賞析的第二首詩是檳郎2008年創作的一首《愛情十四行》。這首愛情詩是一首回憶往事的詩。在韻律方麵比較值得注意,這首檳郎6年前的詩歌在前半首的詩歌中一直注意著詩歌的韻律,但是後半首卻又沒有了。並且“男孩”這個詞在韻腳的地方出現了兩次。因為本人讀這首詩的原版是沒有經過排版分段的,所以我覺得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如果說是“你可能記得那個自卑的男孩”是第二段的開始的話,那就不存在其他的問題,而隻存在第二段韻律感奇差的問題了。

  典型文人

  這首詩主要是回憶作者結婚前與其妻子的美好愛情初期的種種自己的內心感受。可以看得出來的是作者是一個十分含蓄、害羞、並且在自己喜歡的人的麵前不敢、並且不善於表現自己的人,甚至有很強的自卑的情緒在詩裏麵展現。其實這些都是文人在自己社會地位不高、沒有經濟收入或者說是經濟收入不穩定時候基本上都會有的思想。言行也是都是驚人的相似,敢愛不敢追。怎麽辦呢?滿肚子的話,最後隻好是寫情詩給心愛的人,希望她能夠理解自己的心意,也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展現自己的才華得到女神的青睞。不僅僅是檳郎,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的詩人。葉開、沈從文、包括徐誌摩等等等等的詩人作家都是在愛情的煎熬之中最後寫出了一篇又一篇真情實意的動人篇章。

  另外文人一般其實都是比較孤傲的,當然自卑是不希望被別人所看見的。所以將自己的內心的情感深藏。但是作為一個文人,檳郎也是極其有自信的。他常感歎自己的詩不被他人所懂、欣賞,但是他卻依然故我,堅持的創作,並讓他的學生讀他自己寫的作品,自己則陶醉其中。文人的風骨可見一斑,不為世俗所累,檳郎是幸運的。

  修改文章

  文人寫完東西之後,免不了要得意的,母不嫌兒醜,檳郎對於自己的詩歌當然是非常喜歡的。但是我卻不太了解對於自己的詩歌修改的一個態度。大家都知道很多大家寫完文章之後都是需要經過反複的修改的,但是檳郎是否會修改了呢?如果是從作品上來看,我覺的有一些地方是大概能夠看出檳郎對於自己創作的作品的一個態度的。比如全詩第二句“身比腿長相貌平庸目光癡呆”和“活潑爛漫,禮品與讚美”全詩除了活潑爛漫和禮品與讚美之間有一個逗號之外,還有兩個逗號。這個逗號如果必須,那麽是否第二句的頓號,亦或是逗號也是一種必須呢?當然也不止這一處可以體現出檳郎的不善修飾。當然這些文章我覺得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如果檳郎可以稍加修飾,我相信是會更好的!

  檳郎長期對於愛情如此激情的原因

  從這兩首詩進行管窺,六年之中檳郎的愛情詩的女主角都是始終是自己的妻子,這當然其實沒什麽好說的。因為檳郎的婚姻是非常幸福和穩定的。女主角不變,婚姻有很圓滿,現在生活的狀態也應該是非常不錯的,在這樣的幾乎一成不變的環境中還能如此的保持對於愛情的熱情,對於生活的激情,其實是非常難得的。這是否會和他們夫妻經常出遊的經曆有一定的關係呢?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猜想。每一次的旅行,其實都是雙方互相遷就的過程,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生活習慣不同,這些都會在很多方麵體現出來。但是又因為是兩個人的旅遊,不可能自己一意孤行。在這種有一定衝突,或者說是看似“艱苦”的條件下磨合出來的感情是堅固的、牢不可破的。因為都這麽說中國人可以共患難,不能同享福。用旅遊的形式來折騰自己的感情,倒很有可能讓這些折騰成為愛情的保鮮劑。

  2014年11月27日

南京校園的詩人檳郎

  12文秘 杭潔

 

  過去在網上看到過檳郎的詩文,沒想到他竟成了我的大三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課的授課老師。看到課表上寫著李檳時,是有些既驚也喜的,知道他與其他老師是有些不太一樣的。

  還記得開學第一節現當代文學課,檳郎老師夾著書本低著頭匆匆走入教室,也就像是尋常一樣的和藹的大學老師,不會想到他就是那位在網絡上發表了很多詩文的詩人。因為在我看來詩人多是清高而又孤傲的,但是李檳老師卻不像我想象的那樣,他麵帶微笑讓人感覺很親切。我們更通過他以前學生所寫的文章對他進行更深一步的認識,在那些同學們的眼裏李檳老師不僅是名可愛的老師,更是位多產而精神豐富的詩人檳郎。我在想這到底是一名怎樣優秀的老師,讓他過往的學生們無一不是對他充滿敬意。

  檳郎的基礎課教學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每次課初上課時,我們都是十分緊張的,因為他會隨機點同學來回答問題,以作為對上次課的複習。這麽一來雖然氣氛變得緊張,但是卻可以使我們充分複習了老師上節課所講內容,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效率。檳郎老師知道的東西很多,他給我們講課不僅僅隻拘泥於書本上麵的東西,還給我們講授了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老師的講課是生動不枯燥的,他也很樂於把他的所見所聞跟我們分享。檳郎的生活經曆也十分的豐富,他曾去韓國做過外教,也曾做過獄警,做獄警也是讓我萬萬想不到的,這麽一看文質彬彬看上去書生氣十足的一個人該怎麽做獄警。當然,更讓我想不到的是他竟然還做過和尚,到底是經曆了什麽才會想讓他拋棄凡塵,做一個一心向佛的人。不過大概檳郎是對文學還有未完成的夢吧,他選擇成為了一名大學老師,成為一名詩人。藝術來源於生活,我想正是因為老師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曆,才造就了這麽不一樣的檳郎。

  我和檳郎老師的緣分似乎不止於此,這個學期我有幸選到了李檳老師的兩門選修課,一門是新詩賞析,另外一門是旅遊文學。為此,老師特地約我談了話。還記得那天去辦公室找老師的時候,老師很親切的讓我坐下,看我帶了杯子,還問我要不要倒點水。做了十幾年的學生,對老師的敬怕好像成了本能,但是那天我卻感到很親切,就像是和家裏長輩的談話一樣。老師問我怎麽會想要選他兩門選修課的,我回答的是我選了好幾門課,剛好這幾門都選上了。檳郎笑了笑,自嘲般說道,就是說我的課沒人選咯,一選就能選到了。我說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老師的課想選的人很多,是我運氣好才會被選上的。老師這才笑了。不過這話也不是沒有依據的,老師的選修課人總是來得很多,每節課甚至都要提前過來用書占好位置,我想這也是李檳老師的魅力所在吧。那天,檳郎老師還說了以往有同學寫他,描寫他的外貌時,說他有些謝頂,為此,他還很不服氣似的說到我哪裏謝頂了,對我說著,還低著頭讓我看他頭頂,連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這樣的檳郎不正是之前同學們所寫的那個可愛的人嗎?由於臨近上課時間,所以這次談話並沒有時間很長,即便是這麽短的與老師的談話時間,也讓我對老師的認識更深了一點。在我的心裏,他不隻是一名老師,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輩。

  檳郎的新詩賞析課,來的人總是很多,稍微來遲那麽一點,自己心儀的座位就被其他的同學坐了。李檳老師總是說,他先給我們講點自己的詩,算是拋磚引玉,我們都知道老師那是太過謙虛了。老師寫過很多詩,有許多詩讓人印象深刻。如《懷念大力寺水庫》中寫了他故鄉巢湖半湯的大力寺水庫,現今因開采石頭而環境被破壞的狀況,引發詩人對心目中的故鄉山村最美風景的懷念;《故鄉的紫薇洞》寫了兒時在紫薇洞和王喬洞與鄰家女孩的幼稚而純潔的情約,後來成為著名風景區,而昔日的女友早已在外嫁後死於結紮。他寫故鄉的詩還有很多,他熱愛安徽巢湖故鄉,思念故鄉的山水和鄉親,寄托了遊子的深深的鄉愁。其它詩如《一對蝴蝶的傳奇》則是以一對蝴蝶來寫出了傳奇故事中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淒美愛情,表達對民族傳統民間愛情傳奇的喜愛。

  李檳老師熱愛南京,這我們可以從他所作的詩中看出來的。他寫了很多有關南京的詩,如《觀玄洞的菊花》、《初冬的方山》、《樓頂望方山》、《訪獅子嶺兜率寺》、《方山的月亮》、《飛上紫金山》、《雞鳴寺路的櫻花》、《考場外的莫愁湖》、《登獅子山閱江樓》、《重遊將軍山》、《詠江寧吉山》、《鐵心橋的懷念》、《幕府山天池》、《方山道姑》、《方山記事》、《千秋嶺論道》、《方山千秋嶺上》、《莫愁湖東堤》、《三山街哀悼金聖歎》等。他還作了一首歌叫《歡迎來南京》,很好地向我們展示了南京,表達了南京對外來人的歡迎。今年暑假創作的《詠南京城牆》,將南京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對比,寫到了南京在曆史上的起過重大作用,讚美了現在多處城牆上的美景,也談到自己參加七一七迎青奧而漫步城牆的感受。

  檳郎老師所作的詩不同於尋常的詩,他的詩通俗易懂,卻也不失細膩與文采。前幾日在宿舍時,有舍友提議說我們去南京愛情隧道玩吧,我之前隻知道在烏克蘭東部克萊文鎮有一段穿越森林的鐵路,由於被繁茂的樹枝綠葉所籠罩,形成了景色奇異浪漫、引人入勝的綠色隧道,成為了情侶們約會遊玩的好去處,遂被稱為“愛情隧道”,卻不知在南京江寧境內有一段數百米鐵路兩旁,繁茂濃密的這五枝蔓綠葉由於過往火車的削磨,形成渾然天成的綠色隧道,有如著名的烏克蘭“愛情隧道”。今年才被一小夥發現披露,立刻受到熱烈追捧的。當然這也是我後來才知道的,我心想著有這麽美麗的地方李檳老師去看過後一定是會引發詩興的吧。於是迫不及待的打開老師的博客,果不其然,老師為其作了兩首詩《南京愛情隧道》、《愛情隧道傳奇》。《南京愛情隧道》寫的詩人自己與愛人在愛情隧道的快樂遊玩,也介紹了愛情隧道的位置和特點,其中各種針對地況的玩法,簡直是關於此處的旅遊指南。

  《愛情隧道傳奇》是個小敘事詩,寫了段唯美淒慘的愛情故事。詩中男女在此相遇,後來隻有女子到此處懷念亡友。受到重大冤屈的女子,想在這個美麗的地方迎著火車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這個時候男子出現並救下她,並用安慰與支持使她獲得重生。後來他們在這裏相愛,這裏成了他們約會的聖地,這是屬於他們的天堂。現如今被人發現,成了我們眼中的愛情隧道,有如烏克蘭隧道那般聞名。誰知道後來詩中的男主角卻死了,代女子告禦狀而被截的途中,從此之後隻剩女子一人,她的心在那裏破碎。詩中告訴我們,這對戀人初逢的紀念日8月13日,正是男友過的國際左撇子節日。我們看到的隻是“愛情隧道”現如今的美麗風光,而檳郎老師卻能因此而聯想到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這也是老師的情感豐富心思細膩的體現了。

  老師也寫了很多有關花的詩,如櫻花的詩《李後主的櫻花》、《櫻花的原鄉》、《雞鳴寺路的櫻花》、《文學院裏邊的櫻花林》;菊花詩如《洞玄觀的菊花》;桂花詩如《中秋桂花月》、《道邊桂花香》;韭菜蘭如《詠韭菜蘭》等。說道各種名花,老師說他最近兩年才關注,以前很難看到,以後要將各種花都寫寫。老師曾說過國花的評選,牡丹派勢力大,有財團和地方政府支持。但他更傾向於梅花的耐寒、脫俗和高潔。他說清代慈禧太後封牡丹為國花,而誕生在南京的中華民國以梅花為國花,現在的牡丹派在學慈禧啊。大概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們也是一樣更傾向梅花的吧,古人常以花喻人,我想檳郎老師正如梅花這般高潔,不落凡塵。

  檳郎老師還有很多其他優秀的詩文,而以我鄙陋的語言文字是遠遠寫不完的。老師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生活方式,以教書謀生,熱愛詩歌創作而癡心不改,隻發到網絡上與網友和同學共享,而遠離文藝場上的名利和是非。或許這是為掌握官方半官方文藝資源的大人物所不能理解的,但是這又有什麽關係呢,這並不是他所在乎的,他隻是想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找尋到自己的一片小小天地。這就是我的老師,或者說我應該稱他為南京校園的詩人更為貼切吧!

  2014-11-25

不一樣的檳郎

  12文秘 朱紅

 

  初見檳郎是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上,他時常微低著頭講課,講到興奮時也會激動一番。比起稱他為李檳老師,他更喜歡別人叫他檳郎。原以為我們的交集就到這了,但意外同時選上了兩門他的選修課,新詩賞析和旅遊文學,讓我有了機會接觸到他。

  檳郎的不一樣首先在於在於他的現當代文學基礎課的授課方式不同於其他老師,他不僅僅會講書上的內容,而會拓展出一個個小故事,讓枯燥的課堂變得非常有趣。不同於其他老師的刻板地讀多媒體,這樣的方式不僅讓我們能集中精力上課,也掌握了不少的課外知識,豐富了我們的視野。聽著檳郎講故事中的人物情節,便覺得也如臨其境。

  在現當代文學課上,最開始,他會先複習,抽人回答問題,都是上節課講課的內容,這時候同學們都是挺緊張的。兼帶抽點名的複習提問後,他就開始講新課了。他給我們介紹的不僅僅限於教材,還有除教材之外的很多文章。對於教材,他會講的很仔細,幾乎倒背如流,熟悉程度幾近於好像這本書都是他寫的。而對於很多教材之外的知識,他也真是像百科全書一樣,無所不知,為我們帶來很多精彩的課堂瞬間。起初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的時候,還是有些不能適應的,充滿緊張感的課前提問,不一樣的教學方式,都在衝擊著上課的神經。之後,慢慢習慣了這種教學風格,便覺得也沒什麽不好的了。隻是個人的方式方法不同了,而這又是一個講求個性的時代。上課久了,便也覺得檳郎有著小孩般可愛的一麵,由這樣一個不一樣的老師,便也喜歡上了他的課。

  檳郎的不一樣在於他既是老師,又是詩人。一個拘束,一個自由。在工作時他傳道授業,為我們解惑。工作之餘他會進行創作,至今已經寫了非常多優秀的詩歌。而在他的新詩賞析課上與課下,我有幸拜讀到他的詩作。

  上新詩賞析課時,檳郎喜歡先“拋磚引玉”,講一些自己的詩作。比如最近的一次課上,他講了自己的作品《支支的校園》,令我印象深刻。支支是檳郎的一個女學生,“畢業後多年的支支已淡忘,忽然接到她的短信,昔日的師生又恢複了聯係。”後來,她介紹給了他代課的學校,“便有緣同在一處執教鞭”。回想過去,支支說檳郎上課時好拘謹,輔導畢業論文時隻看著稿本,可檳郎說:“遺憾全忘記了。”現如今回想起來,便覺得支支是那麽活潑美麗。而今在校園裏趕路時,“昔日的美好仍在腦膜上生動”,生動形象地寫出對往事的深深懷念。一同在代課的學校時,坐同一班車晚歸。“有次上課前遇著,到校門外的吉慶攤位群吃碗鴨血粉絲湯,”支支搶著買單。真的是再現了詩人與支支同代課的美好時光。最後寫道,支支讓“我”欣賞她的民國女學生裝,“藍布偏襟褂,及膝黑色大擺裙,從此這成了她定格的形象。”這個形象便成了檳郎對支支永遠的懷念。

  我覺得對於老師,檳郎更適合做一個詩人,可以無拘無束的生活創作。但可能迫於生活的需要,他必須用兩種身份活著。以前聽過一句話:“白天是為了活著,晚上是為了生活。”檳郎的生活在於詩。幸而課上有一群他的學生能聽他講講詩,道道情,也不枉作為一個老師和詩人了。

  檳郎的詩大多有些男女情愛的,除了《支支的校園》,還有《愛滿亭邊有座橋》、《江州上的丫頭妹》、《龍舟賽上的傻妹妹》、《一對蝴蝶的傳奇》等。印象深刻的《愛滿亭邊有座橋》飽含了檳郎對曉莊和陶行知先生的熱愛。“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了江寧大學城,才搬來陶校長和新校園?先有河才有橋,然後才有亭。我們倆的碰頭誰先到地點?”開頭以一係列的問句引出檳郎教書的學校,江寧大學城陶行知爺爺創辦的南京曉莊學院。“一條彎彎的小河,隔開學習區與生活區,隔開課上與課下,教室與餐廳”、“‘愛滿天下’的陶體字”,對學校進行了描寫。“愛滿天下”也同時暗示了檳郎作為老師對學生們的愛。前一段“老師,我又晚了。”後一段“老師,這次是您遲到哦。”交相輝映。垂柳與女學生,一學期的晚餐會,成為校園愛滿亭橋邊一道亮麗的風景。“你即將畢業遠去。我也終將化灰撒入揚子江裏。”檳郎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揚子江,也帶著些對學生即將畢業離校的淡淡的憂傷。這首詩將永遠記錄著愛滿亭邊他們的背影。

  檳郎對櫻花有種強烈的喜愛,寫了不少關於櫻花的文章,如《李後主的櫻花》、《櫻花的原鄉》、《雞鳴寺路的櫻花》、《大學城的櫻花》等。他曾說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原來日本人到中國想買桃花的種苗帶回國培育的,結果那商人拿了櫻花的幼枝混在小桃樹裏濫竽充數地給他,帶回日本後,發現櫻花也不比桃花差,便大批培育種植起來,最終成為了日本的國花。檳郎一直強調櫻花源產於中國,對中國櫻花文化更是極力推廣,譽為美化和牡丹後的第三名花,希望能在種植麵積和培育技術上超過日本。

  《李後主的櫻花》將櫻花與南唐後主李煜聯係起來,把大小周後比作是李後主的櫻花,佳人如花花易謝,故國似城城易塌。“江南春早,故國名花還有心開放嗎?”開篇寫了被囚禁在黃河岸邊的的李後主對溫暖江南的懷念。 “一樹樹的白玉,如琢如雲如霧如緞如雪。”春寒的蕭瑟,失國的李煜含著淚水由櫻花懷想到大小周後。伊人在蕩著秋千,風吹動著翠綠的衣袖和紅色的裙擺,花瓣飄下,好一幅美不勝收的佳人秋千圖。李煜又轉向那輪明月,想它定是在嘲笑我這孤苦的身影。說是明月的嘲笑,卻也是自己的嘲笑,想當初在金陵清涼山的南唐避暑宮的群芳爭豔和現如今被囚異鄉的自我的孤獨形成對比。不禁感歎最美的還是那櫻花,不變的盛放。而那櫻花般的大小周後,“好一對金陵的絕代雙驕”,又落得個怎樣淒涼的下場呢?連櫻花都在為她們惋惜吧。“補封你為中華聖花第三佳麗吧,梅花牡丹後。歸來吧,柔潔的花?何時能夢回南唐!”結尾,詩人讓李後主封櫻花為第三大名花,足以看出詩人對櫻花的喜愛。李煜借櫻花夢回南唐,也寄予了檳郎對第二故鄉南京的熱愛。

  檳郎的不一樣還在於他的人生經曆,具有曲折的傳奇性。他出生於安徽巢湖的一個小山村,二十歲師專畢業,走上社會,多經磨難。畢業後留在南京高校教書,也曾去韓國外教過。詩文多發表於網絡,且數量極多,真是一位多產的詩人啊。其中最讓我震驚的是檳郎曾去當過和尚,這實在是一段不凡的經曆。我不知道當時他為什麽要去,大抵厭倦了俗世,想去佛寺尋得一方的清淨。但後來離開了,也是,這麽視詩如命的檳郎,怎能屈居在佛寺,不去感受人間喜樂,寫出更多精彩的詩篇呢?

  這就是不一樣的檳郎,既是我的老師,又是一位詩人。不同於別的老師,不同於別人的經曆,不同於世界任何人的檳郎,真是有幸能夠成為他的學生。

  2014-11-20

 

百變詩人檳郎

  12文秘 王晶

 

  安徽巢湖,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養育了一位風格多變的現代詩人,他就是我們新詩賞析課的老師——檳郎,又是一位以為第二故鄉的南京的詩人。

  李檳老師不僅是我新詩賞析課的老師,也是我這學期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老師,作為學習委員,我所知道的他較之他人更為詳盡些。

  我們知道他還是一位在網絡上頗有名氣的詩人,而他的筆名喚作檳郎。自此我才知道當代的網絡上還活躍著這樣一位令人尊敬的詩人,試圖用自己的詩歌找到自己的誌同道合的盟友,以解世人所無法知曉的孤獨感。也許是出生於皖中這片土地上,所以老師也會帶有不同北方人的細膩情緒,一情一景皆可已成為他筆下的文字,他借用自己詩歌來抒發個人對文學、對社會、對國家以及民族的獨到見解。不理解他的人會覺得他的文字有些過於直白,缺乏詩歌的含蓄婉約之美,但是這恰恰是檳郎老師寫詩的獨具匠心之處。他的詩歌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優美的語句,而在於他所抒發的情感與意誌。所以他的詩歌才能直擊人的靈魂,引起人們的共鳴,才能在網絡上產生一定的影響。

  檳郎的詩歌可謂是博貫古今,別樹一幟,有的細膩婉約,有的氣勢恢宏,真可謂百變。他的詩歌有別於尋常的現代詩歌,既記錄著作者的日常生活,也承載了作者獨特的內心世界。他的詩歌語言或質樸,或古典,又或犀利,詩歌的體裁也是采取了將東方與西方的詩歌體裁融合的方式,因而造就了這為風格多變的詩人。比如《獨對爬山虎》裏以己自喻,將自己比作爬山虎,直抒不屈的奮鬥;而《詠韭菜蘭》一詩中則是詩人觸景傷情,慨歎自己的人生際遇;在《穿越老山獅平線》中則是以亦詩亦文的方式記錄了一次遊記,以遣遊興;《詠惠濟寺銀杏》中對樹吟詠,表達了對千年古樹的仰慕與讚歎;《詠南京城牆》則是對比南京的曆史與現實,喟歎今時今日南京的再次繁榮……檳郎情多且多愛抒發,所以他的詩歌不僅百變,還多產,無論走到哪裏、見到什麽,他都能有所感觸,據此成文。在此,我將從中挑選幾篇進行闡述自己的所思所感。

  檳郎老師有許多描寫自然景物的詩歌,《獨對爬山虎》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詩人在詩的開篇生動地描繪了身為百獸之王的老虎的形象,將其與“低賤的植物”的進行對比,引人猜想這究竟寫的是什麽,什麽東西“隻能在地上匍匐,任由踩踐”這樣令人心酸。設下懸念,充滿繼續讀下去的欲望,然後引出所作的主題爬山虎。接下來則是詩人將自己的意誌賦予在爬山虎的身上,暢所欲言,自信的認為自己的成功必將指日可待,盡管路途上有無數的艱難和嘲笑,那也無所畏懼,詩人隻為等待知音的到來。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然後詩人用爬山虎“叫裸牆變成綠帳,叫巉岩開出葉子和花朵”的綠意盈盈表現了成功,展現了即使成功是憑借誰獲得的,那也是你的成功,你努力的成果。在詩的最後詩人感歎這弱弱小小的爬山虎,突破自身的局限且能超越自己的成功是多麽的來之不易,在它能夠衝上雲霄的那一刻的喜悅和感慨似乎詩人能夠與它感同身受,爬山虎的努力奮鬥正是象征著詩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屈努力。詩人借用自然界裏的生物自喻,以小見大,將最普通、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爬山虎作為自己的抒情載體,展現了一位在嘲笑和挫折中仍然保持著奮進精神的詩人形象,表現了其自信與頑強。

  相比之下,《詠惠濟寺銀杏》則是檳郎另一種詩歌風格了。這首詩描述的是詩人在詠惠濟寺的賞遊中對古樹銀杏的吟詠,以及由它引發的深刻思考。銀杏作為“古老物種的孑遺”隻是為了根紮在這片土地上而拚命努力,生命力如此強悍的植物,使得詩人忍不住讚歎其為“中華最美的風景”。正是這三株銀杏的不平凡讓詩人的一次簡單的出遊變得不那麽普通了,在探尋它們的路上詩人收獲了屬於自己感悟。可以說這次的出遊一開始就顯得不那麽平凡,詩人先步行穿越貫穿南京老山南北的整個獅平線,再在湯泉鎮的惠濟寺邂逅這三株古樹,如若不是這之前漫漫的行進也就不會有詩人對初遇古樹的喟歎了吧。這次相遇,冥冥中仿佛是有神明的指引。詩人欽慕於這古樹的非凡生命力,認為劉裕、朱元璋身為帝皇又怎麽樣,還不是成為一抔黃土,而一千多年樹齡的古樹卻能夠綠意依舊。古代無數的文人騷客都曾經在筆下將銀杏的古老傳頌,曆史的滄桑和戰火的洗禮也無法撼動它們的堅守。在這千年裏古樹見證了多少的聚散離合、紅塵俗世,一切的一切都是它們無言的訴說,詩人才能知曉。詩人驚異於它們的倔強,一如詩人自己的堅守,詩人訴說對古樹的仰慕不正是驗證了詩人的堅持嗎?他所追求的正是這樣的浩氣長存。詩裏所說的“你們的堅韌已給我啟迪,從此結我一生的緣分”,暗示了詩人帶著世人不理解的異樣目光堅持自己的文學事業,而這次相遇更加堅定了在自己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念。

  多產的詩人檳郎所作詩歌數量很大,多達二千首,描述了檳郎老師的文字主張和自己生活的所思所感。除了詩歌之外他還著有不少散文和論文,但他本質上還是個詩人。他能見微知著,將自己的個人意誌和獨立思考融匯進他的詩歌中,因此他的詩歌中充滿了他個人的獨特風格。我想檳郎的詩歌魅力也許就是來自於他的智慧吧,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下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去思考了,而他的卻能在喧鬧中開辟一處靜地用作深思,因而才有了他的獨特之處。

  也許有人認為檳郎的詩歌大多是無病呻吟,是傳統文人的牢騷言辭,那都是世人的誤解。其實他來自於農村的小城卻紮根於城市裏,在浮世間經受著風吹雨打、霜劍雪刀的淬煉,於塵世間孤獨的艱難的行走。他的文人氣仍然保留著沒有丟失,也沒有失去農民兒子的本色,留念著兒時艱苦歲月時家人的點點滴滴,在紅塵間仍留赤子之心,心係家國。那時代的童年有著數不盡的苦難,卻也有著天真純淨的童年時光。就是這樣交織著快樂和困苦的童年,讓檳郎老師能夠發憤讀書,立誌苦學,希望能夠好好地報答父母有一天的養育與栽培。可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便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等到能夠報答父母這一天到來時老師卻已無法盡孝了,痛苦!無盡的痛苦!檳郎老師卻在無法自拔的痛苦中找到了未來的方向:既然不能盡孝,那麽身為一介教書匠就安心的偏居異鄉南京江寧的一隅——教書育人吧。燕雀也該有燕雀的尊嚴與理想,也不該放任自流、自甘墮落。教有餘力,從小就癡迷詩歌的他堅持自己的辛勞的創作,娛己又娛人。

  檳郎為他的故鄉皖中巢湖寫了許多感人的詩文。檳郎也熱愛第二故鄉南京,作為漂泊人生的歸老之地。而我卻是實實在在的地道南京人,聽了由他作詞的歌曲《歡迎來南京》,我的感觸頗多,可以說,他所創作的每一句歌詞都是對南京這個六朝古都的完美詮釋。夫子廟裏我曾鬧過花燈,秦淮河上我曾聽過古曲,總統府中我曾緬懷過曆史,牛首山上我觀過滿目春景。秋賞棲霞山紅楓絢爛,春望燕子磯江水連綿,夏遊閱江高樓,冬享古城寒意……檳郎不是南京人,卻對這個都市有著比我還深刻的體會,連我這個南京人都自歎不如。他對南京實在是有著濃濃的依戀。檳郎寫南京的詩非常多,《三山街悼念金聖歎》、《端午的燕子磯》、《春遊琵琶湖》、《木末亭懷古》等,可以說幾乎所有南京的名勝景點都留下他的足跡,寫入了他的詩文。

  對於我們,檳郎老師除了老師、詩人的身份之外,他還有著其他的身份,那就是朋友,他筆下的同學與他是亦師亦友的。還記得那活潑俏皮的支支(《支支的校園》)、還想得起的藏家格桑花金暘卓瑪(《致達蘭薩拉的卓瑪》)、仍可緬懷的公主小妹(《我的公主小妹》),與他同遊的方山仙子(《方山仙子》)、照亮他教書匠的夜空的阿籽(《學士服的風采》)……這些可愛的同學與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朋友,那就是檳郎。若是有那麽一天我們能相遇,隻要提起他,不管是否相識在那一刻怕是都會感到心有靈犀吧,檳郎就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密碼,是我們共同的朋友。這個朋友不是外表上的那樣古板單調,而是時而幽默詼諧、時而慷慨激憤,一位風格多變的現代詩人,無論是哪一個,他都是充滿文人氣息的。

  2014-11-18

 

寄情山水的檳郎

  12涉外文秘牛永駸

  再提筆寫檳郎已是又一年了,沒有做過查證,但總覺得不止一次的寫同一個人的不多,這已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緣分。如今已是大三的學生了,距離畢業已不是遙不可及了,回首過去的大學歲月,與檳郎真的是有太多的交集。

  在大一第二學期我有幸選到了檳郎老師為大類招生開設的“網絡文學”課,當時就頗感老師的特別與才情,當時因為需要交一篇關於網絡文學的作業,而我甚少涉及網絡文學作品,就寫了檳郎老師,他不正是個網絡詩人嗎?於是老師記住了我,也開啟了我們的緣分之旅,從那之後我們偶爾會一起吃飯,一起暢談。處在大一的我懷有一腔熱血與抱負,卻也是不諳大學與社會,而他的出現解決我很多疑惑,使我在迷惘中開始有了方向。記得在大一快結束的時候,他約我一起吃飯,見麵的第一句話就是跟我說“學期快結束了,最後在一起吃個飯吧”,或許當時的我們都認為緣已至此,之後也會慢慢疏離。

  時間回到大二開學的第一天,我拿到課表掃了一眼,周一的第一節課就是檳郎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基礎課。我很驚喜的發短信給他,他也表現的很高興。從此就開始了我們長達三個學期的相處。當時覺得這是一個很漫長的時期,可是轉眼,這已經是第三個學期了。之前閑談中得知他在另一個學校代課,一直開的選修課都是中規中矩的專業選修課,有次突發奇想,想開設關於旅遊類的課程,結果生意慘淡,無人問津。其實我一直很好奇這群學生,是因為我太不成熟,喜歡邊學邊玩的課,還是因為他們太專業隻想學習傳統的學問。今年在我的選修課表上終於也出現了這門“旅遊文學”課,我第一個便選了它。應該說我很多同學都選了這門課,隻是苦於學校限定人數和淘汰政策而失之交臂,而我是幸運的!

  因為“旅遊文學”課這是一門選修課,也因為我之前上過檳郎老師的選修課,比較熟悉他的上課方式,所以同學都問我“周四晚上能不能逃課啊,選修課而已”,我每次也隻能告訴他們:“別想了,別說逃課,就是你躲過了課前的抽點名,想上一半開溜也是沒可能的,因為兩節課上他會不斷的點人回答問題。”由於沒有誰能保證幸運之神會眷顧自己絕對不會被點到,所以他的課的出勤率還是很高的,絕不會出現每周上課人數越來越少,直至最後班裏隻坐幾個人的場麵。對他的此種做法隻想用兩個字評價:高明!但他的請假製度也是很開明的,給他發一條短信一般便可搞定。我是屬於比較閑又比較乖的一類,所以一般沒什麽事而不能上課的,但9月由於我姐結婚我不得已請了一次假,忐忑地發了短信,他立馬回複說:“你去忙你的吧,記得帶點喜糖給我哦”,我很慶幸有這樣開明而又出色的老師。

  檳郎的“旅遊文學”課是很有邏輯和條理的,課前先是抽點名,然後進入正題。每次課講一個景點,他會先讓我們看一些關於這個景點的照片,視頻介紹以及其他形式的介紹等,然後欣賞這個景點的文學作品,有古代人的,也有作為課堂的亮點的檳郎自己的關於這個景點的詩文。最後是係統地講解旅遊文學理論。對於檳郎,可以說他很自戀,也可以說他很有自信,至少換做是我,我絕對沒有勇氣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那麽多人麵前給別人評頭論足,因為不管是怎樣的作品總會有褒貶,而我怕是受不了那樣的批評。而對於一個敢於這麽做的人我還是很讚賞的,因為這些作品來自生活,來自自己,我們不用跟猜謎語一樣去揣測作者的意圖和思想,而是可以聽作者自己娓娓道來。沒有接觸過檳郎的人可能一時間無法接受。記得第一節課上,檳郎找人上去讀他的文章,連續幾個人都笑得趴到講台下去了,讓他不得不找了一個又一個學生。而對於我們,早已是見怪不怪,已經接受了他的思維和習慣了。有時,我們會是因為選修課而帶點別的書看看,找點別的事做做,但其實都是徒勞,因為總是會被他的圖片和傳奇性的講解所吸引,而出現手裏捧著書,一直抬著頭看黑板的場景。通過他的課你了解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景點和作品,更是深藏在它們背後的故事。

  教授旅遊文學課的檳郎老師也是個旅遊文學家。檳郎是一個很閑的詩人,因為有了一份超脫,因為看開了很多,所以不用去爭名奪利,不用再把所有時間都放在科研上,所以他很閑。作為一個文人,一個詩人,總是願意寄情山水,總是願意在遠古和自然間尋找那份真我與寄托。所以他總是在遊山玩水,而南京作為他的第二個故鄉,早已被他走遍。不知是否是我的錯覺,總覺得檳郎很喜歡爬山,對於江寧本地的方山與青龍山更是表現出特別的喜愛。我是一個南京人,20多年來不曾離開過,但南京的景點去過的確是很少,總覺得就在家門口,以後機會還很多,有時想出去逛逛又實在覺得沒什麽好玩的地方,以致今天十分羞愧一個外地來的老師竟走過這麽多地方。我一直認為,玩南京或者說任何一個有曆史的景點,都不是我們這等俗人可以玩的,我們看到的隻是一些遺跡,幾塊石頭甚至隻是一塊平地,毫無樂趣,而有些人不同,他知道那段曆史,他感受得到那一段興衰榮辱,所以對每一塊石頭的觀賞都會飽含深情,甚至還可以跟古人對話,產生共鳴,我想檳郎就是這樣一類人。

  為了多了解一些檳郎的詩與事,便去了百度檳郎吧尋找他曾經走過的足跡。一直覺得檳郎是一位多產的詩人,可是突然發現他的學生也都是才華橫溢,檳郎的作品都淹沒在學生的作品中,著實有些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

  我們學校邊的國家級火山地質公園——江寧方山,無疑是檳郎旅遊文學的一個重點。記得檳郎說過,當你讀懂了方山,也就讀懂了半部金陵史。或許正是因為他對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這塊土地的熱愛,他對方山也有了特殊的感情。在翻閱他的作品時,一座山被他寫出最多的詩的可能就是這座方山吧,試舉例,包括《躺在方山上》、《詠方山八卦泉》、《方山道姑》、《方山千秋嶺上》、《方山洞玄關遺址懷古》、《初冬的方山》、《方山仙子》、《方山問答》、《千秋嶺論道》、《洞玄觀的菊花》、《女學生姐姐出家》、《方山記事》、《方山的月亮》、《樓頂望方山》、《我在方山迷路》、《滿族女孩的榛子》……方山似乎就是那永不完稿的詩篇,總是給檳郎無窮無盡的靈感。我家就靠近方山,也曾上去好幾次,可是除了鍛煉了身體似乎再沒有更多的感受。近年來,隨著定林寺的興盛,喜愛佛學的我也多了一些對方山的了解,卻依舊不知那些深藏背後的傳說與曆史,但現在的我至少多了一絲心願:希望檳郎詩歌《方山道姑》中的洞玄觀的道姑與王善(獵戶與道教守護神王靈官的分與合?)可以幸福,無論以何種形式。

  檳郎的旅遊詩歌很多,不能一一枚舉,但如果你看過檳郎的作品,不難發現,他是一個喜歡重遊的人,如《重遊將軍山》、《重遊棲霞寺》等。“重遊這個名勝景點,但變化的都引起回響,在我的記憶深淵裏,突突地井噴昔日的影像。永難忘師生曾同遊將軍山,祝願伊人一切順利安康!”“春牛首再盼在明年,秋棲霞將我攬個正著。金陵第一明秀山的古刹啊,別人陶醉在你的紅葉裏,我沉醉在二十五年來的傷懷。”無論是懷念師生情還是那段逝去的青春都讓人讀來心中隱隱作痛,人們都說愛回憶的人是痛苦的。不是真的有多堅強,才敢念念不忘,而是曾經刻入心底的記憶,又豈能說忘就忘。

  有時也會覺得愛回憶的人其實是孤獨的,如果有知你之人,又何必再去尋求過往。在現實中,很多人都認為檳郎是狂士,卻無人懂得他的心傷,所以孤寂的他才會如《拜謁李白墓》中的帶著一罐可樂去遠方尋找李白,尋找共鳴,尋找堅持的勇氣。半生蹉跎,有過心酸有過喜悅,走過名山大川也到過域外的韓國,起起伏伏,顛簸的人生終於在方山旁有了棲息。你在《躺在方山上》中如是說:“我已厭倦不再流浪,隨遇而安老死在方山旁。一身布衣洗滌滾滾紅塵,歸海之流匯入滔滔的揚子江。”千帆過境後的平淡,真好。

  我曾經說過,希望有一天就算不出家,我也可以去當個居士,別人總說我傻,其實我也深知在我的人生還沒真正開場時,我又有什麽資格退居山裏?所以我很羨慕檳郎,有過轟轟烈烈的半生,有那麽多可以用來述說與回憶的經曆,所以他可以傲然屹立於山水間,問道尋佛,迎風嘯月,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邊走邊唱,諸多惠澤人間的好詩便翩然出世。

  2014-11-15

  

小憶可愛的人檳郎

  12文秘 王曉夏

 

  雖然隻是短短的一學期,但是我想說,很少有老師能活得像檳郎那樣自由隨性。

  之前就聽學姐學長提過檳郎的大名,因為這樣,還特意要去看過他的博客,原來本校還有這樣一位有趣的老師。有人說他是可愛的狂士,豪情萬丈;有人說他是奇葩老師,不落世俗、個性十足;有人說他是隱逸在南京的詩人,但求舒心,不求收獲;也有人說他是櫻花般的詩人,漫步其中,自吟自樂……但在我印象裏,檳郎是可愛的。

  跟檳郎首次認識,就是他來上我們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基礎課。他的自我介紹就別具一格,深深的吸引了全班的注意。也讓我對這位老師產生了想要了解的衝動。他的開場“自我介紹”我至今都記得,他讓同學們上台讀文章,而那些文章都是往屆他教過的學生寫給他的。試問,有多少老師可以做到這樣,讓所教的學生情不自禁的寫文章讚美他,並且非常真誠而顯才華,我想,這是需要多大的人格魅力啊!

  記得第一次上課,我到教室的時候,檳郎已經坐在講台上等上課了。他沒有英俊瀟灑的外貌,個子不高,還有些挺著肚子,架著一副眼鏡,笑起來和善中透著一絲傻氣,給人一種小老頭的感覺。當時我就想,這個老師不像是教文學的,反而像教物理生物、搞實驗之類的。但是當上完他的第一次課我就知道,這位老師是與眾不同的,在他的身上,有著不一樣的文學氣質。

  檳郎老師的授課方式不同於其他老師。第一,他每上一次課都會在下一次課複習提問。有些問題書上就有答案,但是有些問題是他補充內容,這種方式讓我們每個人都不敢懈怠。久而久之,我發現自己學到了很多知識,自己竟然習慣了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像是一種習慣。第二,他不止是講書本上的內容,還會擴充相關的有趣的小故事。當碰到書本中有趣的內容時,他會聲情並茂的進行講解。有時候搞的我們哈哈大笑,他也跟著笑,可能連他自己也被自己逗樂了吧。每當碰到比較無趣死板的內容,他總是三言兩語一帶而過。現在想想,老師為了課堂生動一點、氛圍活潑一點,不至於枯燥無味,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努力的。總的來說,檳郎老師獨特的上課方式讓我收獲很多。

  其實,檳郎不僅是位老師,更是一位詩人,而且是隱逸在方山腳下,隱逸在曉莊的詩人。很慶幸自己今年有機會選修了他的“新詩賞析”課。在這門選修課上,他不僅會介紹現代文學史上有名的詩作,還會拿出他寫的詩給我們賞析。檳郎說,與其介紹那些遙不可及的名人的詩作,看看身邊人的,應該會更感到親切和真實。深厚的曆史文化功底,豐富的人生曆程,細膩的心理夾雜著多愁善感的憂傷,這便是我們的檳郎老師。對於人民,對於國家,對於文學,他從來不吝嗇他的感情,不吝嗇他的筆。

  檳郎的詩寫的很雜,什麽題材的都有,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以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為對象創作的詩歌。檳郎的詩帶有一絲淡淡的憂傷,但他詭異奇特的想象卻為詩帶來了一種浪漫一種神秘。《考場外的莫愁湖》是寫的是檳郎老師在寒假裏“藝考”監考的時候由於附近美景而走神。檳郎是位監考官,但是卻被窗外的莫愁湖的美景所吸引,美麗的莫愁湖讓檳郎的思緒放飛到那裏。外麵正下著雪,檳郎的想象也隨著雪花飄到了莫愁湖邊,仿佛看到莫愁女在湖邊嬉戲玩耍的場景,讓人不覺興奮起來。全詩以長發美女的副監考出去倒水作為結尾,很美很美,可能莫愁湖並不是一個傳說。

  還記得最令我感到詫異以至於無言以對的,是他有過出家的事實。於是我就上網上博客搜索關於他對那段過往的記憶。剛開始我是以一種好奇甚至可以說是八卦的心去搜索這些詩的,我的第一感覺便是:這是多麽可笑的一件事,是有多想不開。那一組相關他年輕時候去棲霞寺出家的詩,如《棲霞問佛》《大學時的一次出家》《重遊棲霞寺》等,可是即使我找到了當初他的那段記憶,我也看不出他的想法,我看不懂那些文字裏的感情。雖然不知不解,但我內心深處很明白,檳郎不是為寺廟而生的人,他不可能常伴青燈古佛,他不可能每日誦經念佛,他必然是要離開,走上屬於他的人生之路的。這麽多年一切都是風平浪靜的,可是年輕時的那種衝動、不服輸的精神仍然會打破寧靜。我想檳郎每回顧一次經曆,雖然每次敘述的內容相同,但那時那刻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是怒是喜,是哀是樂,是恨是愛,我亦不知。檳郎的青春並沒有喂狗,年輕時該有的青春他都經曆了,比我們更瘋狂比我們更強烈比我們更執著,甚至有些奇幻的色彩。現在我仍不理解他出家的理由,是什麽樣的情況可以讓他拋棄一切皈依佛門?但好歹他還是順著自己的本性回到凡塵裏。

  在他的大部分詩歌中,脫離不了女性的形象。他喜歡描寫女性柔美的形象,憐惜女性悲哀的人生,抒發紅顏薄命的感慨。《我的公主小妹》是寫一個巢湖女老鄉,她與“敘述者”隻見過兩麵,一次是在查經班,是個清純少女;一次是去喝花酒,又成了放浪風塵女。兩次的形象有著天壤之別,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嫌棄她看不起她,反而親切的稱呼她為公主小妹,兩人還相談甚歡。公主小妹後來因為刺殺了一個來江城買春的拆遷官員,在警察圍捕中跳下長江大橋。詩歌裏的事不知真假,同學們或許信以為真了,台下一片唏噓聲,他依然淡定如故,因為他問心無愧,他光明磊落。在新詩賞析課上,我有幸上講台朗讀了《支支的校園》,那份純純的師生情讓大家充滿向往。檳郎在詩裏說,在他的印象裏,支支有一次穿國民女學生裝,很美很清純。我相信對於他來說,那也是難忘的一段回憶吧。《愛滿亭邊有座橋》愛滿亭之約,純真的師生情誼之風飄蕩在校園裏,讓整個校園更加美麗……

  還記得檳郎老師說過,他的偶像是廣西壯族歌仙劉三姐,出口成詩,有生活有力量,他為自己的偶像寫過詩《劉三姐的詩歌》。他也會在課間給我們放《劉三姐》電影裏對歌的視頻音樂,其實說實話,我欣賞不了。可能是年齡上的差異,也可能是時代上的差異,現在的生活現在的音樂,讓我享受不了劉三姐帶來的樂趣。可能對於檳郎來說,劉三姐不僅僅是偶像,更是一種信仰一種追求吧!

  檳郎的詩大多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詠韭菜蘭》行道旁的韭菜蘭觸發了他的鄉愁鄉思,想起了母親彎腰在菜圃裏勞作,他像韭菜蘭一樣,明明就是鄉土的裔族,卻陰差陽錯的走進了城市;《獨對爬山虎》隱含著默默無聞的同時也力爭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快樂的自己,沒有人懂爬山虎,隻有詩人檳郎,那檳郎又有誰懂呢?檳郎有許多詩歌都是獻給他的第二故鄉南京的,其中的《詠南京城牆》,稱道矗立了六百多年的豐碑,成為六朝古都靚麗的風景線;那些傷痕累累的戳記,也時刻警醒著我們。他對南京的感情是非同一般的,對於南京的曆史是深切了解的。

  檳郎的風格和行為是獨樹一幟的,不同於任何老師任何人,對於他的行為,或褒或貶。有些人認為他幽默親切,但也有人認為他搞笑,不管怎樣,我們都沒有權利去質疑別人選擇的道路。檳郎詩歌,是他情感的抒發,是好是壞,我們有能力評價他嗎?何況他並不忌諱別人對他的嘲笑,他似乎把一切都看得雲淡風輕,寧願沉溺於自己幻想的夢一般的世界裏。與其說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如說他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在我的眼裏,檳郎老師是個可愛的人。

  2014-11-14

跟檳郎遊方山

  11文秘 韋露

 

  在匆匆的大學學習生活中,選修課程是必不可少的。檳郎老師開設的“旅遊文學”亦是其中一門。選修上課這再不能簡單地流程,到了我這卻遠沒有那麽順利,名額已經被別人搶光。隻是班級裏有許多同學選修這門課程,一問才知是他的課,第一次開課時,沒有上名單的我與他交流了一番,告知他並沒有選上這門課。老師他也隻是笑笑:那你先來上課,看之後能否增加名額再說吧。或許有人會問為何因為是他的課就要來上?又為何並沒有選上也要來上?因為我和他的緣分早在大二“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課的課程上便開始了。今天的他還是像初見時的他,戴著副眼鏡,頭發有點蓬亂,衣著樸素,個子不高,在人群中應該很難被認出是位大學教文學的老師,但光潔明亮的眼鏡後麵是炯炯有神的眼睛,有讓人捉摸不透的智慧,但是又透露著幽默的光,可能唯一的差別便是我已知道他是檳郎。後來後來增加了名額,我便名正言順地成為他這門選修課的學生了。

  何為旅遊文學?是反映旅遊生活的文學。它主要通過對山川風物等自然景觀以及文物古跡、風俗民情等人文景觀的描繪,抒寫旅遊者及旅遊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抒情性、審美性、知識性、反映社會生活的片段性是旅遊文學的特點。在當今這個物質化的、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誰還能像李檳老師一樣靜下心來,作一些有意義的詩歌,不為其它,隻為自己遊玩後寫下感受,引發人們的思考。他會講解許多旅遊的景點和相關的旅遊文學作品,如果你想要了解的更多,那麽就認真上他的旅遊文學課,相信他不會讓你失望的。

  檳郎所開設的旅遊文學課程也和他的筆名一樣有趣。他像很多老師都是把上課作為一項任務,製作ppt為學生講解知識,而他還會在上課前和課間放一些歌曲。他的課前麵基本上都是有關各處景點的,課程開始後首先是關於一個景點的介紹,結合他收集來的照片和視頻講解,然後是賞析相關這個景點的旅遊文學作品。可能最特別的便是我們所賞析的大多數作品是由他創作的。後麵是講解一套完整的旅遊文學理論知識。他這學期講解的主要景點有:棲霞山棲霞寺、夫子廟桃葉渡、方山、牛首山、祖堂山、濟州島、老山、幕府山、青龍山、莫愁湖、紫金山、玄武湖雞鳴寺等。這門課程的內容更像是他的愛好和特長,他對於南京的景點的熟悉程度比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更甚,我多少是有些羞愧的。

  他不拘小節而又溫柔細膩,對詩歌,他一直是那麽的執著。他寫詩,一直在寫詩。他創作的詩歌隨筆都很多。我印象較深的旅遊詩歌有比作天然酒杯的《幕府山天池》、像粽子的《端午的燕子磯》、學校邊的《初冬的方山》、多情的《隱龍湖的懷念》、寫景與曆史傳說融合的《重遊棲霞寺》、年輕時經曆的《棲霞問佛》、懷念李香君的《住步桃花扇亭》、描寫男女之間純美真情的《執手桃葉渡》、《江洲上的丫頭妹》,還有濃濃的愛國之情的旅韓散文《我的中國心》、《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等許多的優秀的作品。他的內心世界很豐富,他會用獨特的見解闡釋人生的真諦,他看透人生,所以不爭;他謙虛做人,所以長樂。他善於發現生活中細小東西,微妙的情感,所以他的生活比常人更加細膩,更值得文學的玩味。

  於我而言,我們校園西鄰的方山和所有其他的山一樣,隻是一座山。我對它的了解僅限於位於江寧大學城內;但對於檳郎老師而言,方山是他常年創作的不竭源泉。《方山記事》、《方山的月亮》、《樓頂望方山》、《方山仙子》等作品都來源於他的靈感。《樓頂望方山》中寫到:“能放棄的都近乎放棄了,唯有在網絡的耕耘的碩果總是沉潛,伴著荒涼。”讀這句話,我讀出了檳郎的孤獨與落寞,讀出了他的不被人理解。為生活放棄了很多,而他在網絡上的情感抒發卻也總不能找到歸宿,總是伴隨著悲涼。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能保持著一份對詩、對文的強烈的喜愛與堅守是何其的珍貴。他的作品大都是具有“隱逸”思想的,他以一身布衣為傲,對寧靜的田園生活十分向往。

  南京江寧的方山又名天印山,頂平似削,方正似印,是風水吉祥命運山,帝王之氣灼灼逼人。傳說秦始皇滅六國,公元210年最後一次南巡,浮江而上南京,為方山王氣震撼;為破金陵之王氣、鑿斷方山地脈,引淮河汙水入城,歸途中卻一病不起、駕崩途中,遭“破天機”之譴,南京終究成六朝古都,流芳百世。清代乾隆皇帝作詩《方山》有句:“方阜常棲隱者流,秦淮經下水悠悠”。為了找尋方山與檳郎的隱逸思想那千絲萬縷的聯係,我與檳郎同遊。漫步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不禁感歎道:時間過去了四年,我竟然從來沒有很好的看看這座與我們學校遙遙相望的山。跟隨著檳郎這個方山的老遊客,熱情地揮舞著當登山杖的樹枝,抖動著滿眼的綠色,給人一種返璞歸真、來到世外桃源的錯覺。它就像檳郎一樣,雖然生活在塵世當中,但是一直保持著最真,最簡單的樣子,無論外界如何變幻,都改變不了自己的初衷。

  我跟隨檳郎老師向方山東南坡的道教聖地洞玄觀前進。原以為有磅礴偉岸的殿宇,走近卻發現是另外一番景象:剛剛平整過的大片場地上,散落一地的磚頭、三間孤零零的活動板房,四尊大神像放置在中間的板房裏。“這是要拆遷了?”我腦海中一瞬間冒出這個想法。這時,檳郎扭頭告訴我洞玄觀是在易址重建。我點點頭呼了一口氣,心想若是真拆遷那倒是可惜了,等我回過神來時卻發現檳郎正怔怔的看著正在修建中的道觀,似乎是帶著深深的感慨?或許這修葺中的廟宇更是輕易激發出了他心底的隱逸之心吧。然後我們碰到了洞玄觀的住持道長孫先生,檳郎熟悉地喊出孫道長,便向其詢問道觀修建的情況和大約能完工的日期。道長先生說,這次修建除了建設一些殿堂,也會造一條從洞玄觀直接通往山腳下的路,方便前來訪道的遊客們,至於建成日期,反正暫時是好不了的,還大約要一年時間。接著兩人又說了些以後多交流的話,便道別了。

  我和檳郎繼續走。穿過一小段幽靜的小路,映入眼簾的是一間破舊的小房子。他徑直走了進去,便與一位年長的老人交談了起來,我們得知這位老人是居住山下的虔誠的信徒,還時常前來供奉。她對檳郎說:你真真是虔誠之人,現如今來這參拜的人已寥寥無幾。正在我們準備離開繼續遊覽時,檳郎突然舉起手機打開拍照界麵,將一棵碩果累累的橘子樹記錄下來。檳郎帶我參觀了雜樹叢草中的洗藥池、煉丹井。他告訴我說:在這荒山野嶺,竟然還會有如此旺盛的生命,我們隻需要拍照留戀觀賞,因為美好的風景是要留給後人觀賞的。而我卻在想:還會有多少像檳郎一樣虔誠的人會在乎這渺小而旺盛的生命力呢?通過老師介紹,我才知道這裏才是古洞玄觀的原址,是東吳大帝孫權為道教天師葛玄建的,已有1800年的曆史,到民國時期才廢棄,仍有信徒朝拜簡陋的茅屋。這裏將作為遺址公園保護。

  離開了讓人感傷的洞玄觀遺址,向櫻花穀和火山口前進。真是難以想象,方山是一座火山,隻有岩石上的氣孔,四處散落的巨石在提醒我們,這裏曾經充滿熾熱岩漿的暴戾、殺機。歲月,終究讓方山平靜下來,變得寧靜,恬雅。想到這些,不由得使人少一份急躁,多一份豁達。豁達何其不是人生的追求麽?很多人在追逐,但是又有多少人如誇父一般,始終達不到目標呢?看看身邊的檳郎,他看起來很淡然,貌似一切都不在話下,他也是達到這樣的境界嗎?我思忖著。

  我想到檳郎老師的詩歌新作《洞玄觀的菊花》。病後到方山洞玄觀的廢墟上散步,發現廢棄的煉丹井邊有一株野菊花。 “金黃的菊花隻有一棵,蔑視著寒風的淫威,並怡然自樂。可曾想到它的孤獨?”詩人檳郎對一束菊花產生感慨,究竟是他孤獨還是它孤獨?而菊花卻回答詩人:“我的今生孤獨,我的守拙不寂寞,天地間的精氣飄蕩,隨我吸取。何況我守著一千八百年的秘密,有多少修真成仙故事。”它告訴檳郎,他的前生是洞玄觀的小道士,對它有恩,被它單方麵愛戀而不知,“直到葛天師仙去,你和小師妹出遊,再未歸來,成就我千年的守望”。豐富的想象力賦予了菊花人的情感。而他到今生才知道這個秘密,卻對比著前生而悲歎今生的墮落:“前生隱居山林修道,今世深陷紅塵渾渾噩噩”。最後安慰現實的自己:“我的世界還有夢,無人的荒野有我的詩情。”檳郎在病中漫步秋野,寂寞孤獨中有詩情有歡樂。跟隨檳郎的步伐,我也作了一首小詩:《天印山》:“萬古石山有道堂,千年人生留空房。道觀門前人代代,空房廢院草蒼蒼。”

  江寧方山,這座山,奇石秀水加傳說,使它多了幾分嫵媚,奇特景觀,數不勝數,流連其中,如醉如癡。險與美的結合,人文與自然的統一,這就是方山。它是如此清奇,讓每一個來者感歎:方山一遊,遠勝於空談美,真乃好去處也!方山,與旅遊文學者檳郎有深厚緣分的聖山,給他逃避苦難人世的心靈安慰,寄托他隱逸遁世的理想,也是的詩歌創作的赫利孔山,他的靈感不竭之源。

  2014-11-10

行走的詩人檳郎

  12涉外文秘 李葉男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步入了大三,成為檳郎老師的學生已有三個學期。我很慶幸,在大三上學期激烈的選課鬥爭中,成功搶到了檳郎的旅遊文學。如果說上學期選修的“新詩賞析”是誤打誤撞,那這次的“旅遊文學”可是我心儀許久的目標,是本著一顆搶不到不罷休的心而來的。

  有同學問我,之前不是選過檳郎的課嗎?怎麽還選他的,難道不會覺得枯燥,不會覺得無聊?我很幹脆的回答他:No。正如我在《亦師亦友的詩人檳郎》中寫到,檳郎不僅是我的老師,更是我的朋友,上他的課,我感覺是在和親切的朋友交談。

  了解李檳老師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個最大的愛好,就是寫詩和旅遊,而他開的兩門選修課“新詩賞析”與“旅遊文學”正是符合他的愛好。在我看來,一個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事,那是最吸引人的,因為會做的很好,說的很好。其實,相比較這兩門課,我更鍾愛後者,也許是我本性愛玩,並且在旅遊文學課上能看到許多風景名勝景點的圖片與視頻,上課的內容和形式都較豐富,讓我對旅遊文學情有獨鍾。但若要把檳郎的詩與旅遊分開,那是萬萬不能的,因為檳郎是一位行走的詩人,他的詩是在行走中創作的,在行走中找到寫詩的靈感。

  去年的新詩賞析,檳郎喜歡“拋磚引玉”。今年的旅遊文學,檳郎則是帶你領略勝景的風采。檳郎的旅遊文學,偏愛他的故鄉巢湖與南京,縱觀他的作品,這兩者出現的最頻繁,一個是他出生的地,一個是他的第二故鄉,也是他要呆一輩子的地方。下麵就帶大家走進檳郎的旅遊世界。

  檳郎沒有在旅遊文學課上講巢湖,他隻講南京和韓國,但他的許多詩文都寫了巢湖,源於對他的故鄉的深厚感情。檳郎出生於安徽巢湖的一個小山村,27歲前一直在巢湖家鄉,直到考了研究生以後來到南京。至今在這個大城市生活了十幾年,雖說十幾年的時間可以忘記很多,可以改變很多,但檳郎心中忘不了的卻是家鄉,改變不了的是對家的思念。每當在給我們上“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課,講到一部部的文學作品,其中有些事或許是他所經曆過的,老師都會和我們聊上幾句他的故事,總會說道,“我以前”、“這個事我也幹過的”、“那時候”等等,也會在他的閑聊中聽到一些關於他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的一些事,但是最後他都會說上一句,不聊了,聊遠了,現在都不會有了。每每聽到老師這麽說,我總覺得心頭有股酸酸的東西湧上,不知道什麽滋味,作為一個旁人聽到這樣的故事內心都會隱隱作痛,更何況老師本人呢?我想老師也是不會忘記的,並且要銘記於心的,而他的方法就是用筆寫出自己對家鄉的熱愛與懷念,用一首首的詩、一篇篇的散文記錄下那遙遠又熟悉的地方,也讓我們領略了巢湖的一個個與他有關的風景名勝。如詩作《故鄉的洗耳池》、《故鄉的紫薇洞》、《巢湖西壩口》、《憶巢湖姥山島》、《故鄉的半湯鎮》、《那次大力寺水庫別離》等等,散文有《懷念我那巢湖故鄉》、《徽州無夢到巢湖》、《表妹聽檳郎哥說》等等,在這些詩文中我們感受了巢湖的曆史文化,欣賞了巢湖的美麗景致。在檳郎眼中因為有巢湖的一方土地一方水,才孕育了自己,給了自己靈感,所以他在詩作中表現出來的總是對故鄉一份敬意,一份謙卑。正如檳郎在《巢湖西壩口》中說道:“聖湖太大,我太小”。時間改變了很多,十幾年後,再說巢湖那片神奇的地方,總有不一樣的感慨,或許隻有老師自己心中明白那份情、那份愛。我們隻願在老師孤獨傷感的時候,他鍾愛的巢湖能給予他安慰,就像小時候那樣。

  巢湖的記憶不會消退,南京這座大城市,給了這位一直在行走的孤獨的詩人“第二故鄉”。說道南京,檳郎尤為偏愛各種山,其中首當其衝的要屬我們學校旁的方山了。原本在我眼中毫不起眼的方山,但就是這樣一座看上去到處是雜草,不被人重視的山,在檳郎筆下可又是別具一格,關於方山的詩作檳郎可是寫了不少,如《方山記事》、《方山千秋嶺上》、《方山的月亮》、《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躺在放山上》等等,即便是沒有去過也不想去的人看了這些詩作,都會有一種好奇的心想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還有其他如寫青龍山的《青龍山的野柿子》、《青龍山中的三湖走廊》,寫祖堂山的《朝拜祖堂山》、《祖堂山懷念法融》,還有將軍山的《重遊將軍山》、還有幕府山的《幕府山登高》、還有吉山的《詠江寧吉山》等等,沒有讀過老師詩作的人,或者是沒有上過老師課的人是不知道檳郎詩作中寫的最多的就是山,我也沒有問過老師為什麽?我想下次可以去問問。

  當然除了山,還有一些別的名勝古跡,在《木末亭懷古》、《放眼豁蒙樓》、《掃葉樓懷念龔賢》、《郭仙墩之夢》、《拜謁鄭和墓》、《看楊柳湖龍舟賽》、《利涉橋懷念吳敬梓》、《執手桃葉渡》、《南京神策門抒情》、《觀青奧開幕式彩排》、《遊覽金牛湖》、《詠南京城牆》、《奇美的香樟園》等作品中都可以領略其風采。關於南京的詩作實在太多。檳郎說,南京是一座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隨便一處,都有可能具有上千年的曆史,山上的一塊石頭,一棵大樹,說不定就有著很多傳說,南京是道不盡也寫不完的。上過旅遊文學課的同學都知道,老師在介紹每一個景點前,會分析每一處的風景和曆史,會告訴你去每一個地方的具體路線,甚至門票和免費開放日,所以,不用擔心,來上一次旅遊文學課你就會知道。

  檳郎老師的旅遊文學實在太吸引人,說了這麽多,我還是想說說檳郎最近給我們介紹的旅遊景點之濟州島。忘記和大家介紹,檳郎因公派外教在韓國呆過一年半。因為我本人就喜歡韓國這個島國,所以一直期待老師給我講韓國,而濟州島又是韓國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要想了解檳郎在濟州島的生活,一篇散文《濟州島遊記》足矣,裏麵詳細給我們介紹了老師在濟州島的幾天的生活,去過的地方以及濟州島的著名景點,比如怪坡,耽羅木石苑、龍頭岩、城山日出峰、城邑民俗村、西歸浦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怪坡,對在怪坡上騎車“下坡時要用力踩,上坡時則用很小力就行”的現象很是好奇,雖然老師也給出了解答是因為周圍景物的關係使人發生錯覺,誤將下坡看成上坡,但是還是希望自己有機會可以親自去看看,一度神奇。還有西歸浦竟然因為徐福傳說而得的地名,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以世界杯足球場和海底潛艇遊聞名。

  檳郎就是這麽一個愛旅遊和愛寫作的詩人,由於經濟上不能擔負昂貴的旅費和景點票價,他的旅遊足跡主要集中家鄉巢湖,和景點眾多曆史文化豐富的古都南京,外國隻去過韓國,但他的筆時刻記錄著他的旅遊文學的精彩。我想擁有一腔激情的李檳老師不會停下他的腳步,會一直行走著,不管那些不理解不欣賞他的人,帶一支筆背一隻包,帶上堅定的信仰。

  2014-11-6

我喜愛的檳郎詩歌

  11文秘胡婷

  讀了網絡上的檳郎詩歌,便不忍釋手。“檳郎詩歌”裏麵的各首詩歌風格迥異,亦古亦今,或是溫婉細膩,或是氣吞山河。詩集給人一種亦記亦詩的感覺,既記錄著作者的日常,也是作者用心創造的有著文學價值的現代詩歌。

  在檳郎老師眾多的詩歌中,《朱元璋見李自成》形式新穎,借古諷今;《情人的雨傘》意境纏綿,情深似海;《鴨綠江口大勢》氣勢逼人,顯示了作者對國土分離的憤慨;《巢湖水神謠》以詩歌的形式闡述了一個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文字樸實,卻見真純;《中秋桂花月》寓情於典,飽含深意。詩集中的各首詩歌看似毫無關係,卻都有作者在詩中抒發胸臆,是作者平日生活心境的真實寫照。詩集中的詩各有千秋,各有所長,由於篇幅有限,特選取其中幾首本人比較推崇的詩來做賞析。

  在詩人2014年8月前詩作中的《方山的月亮》感情真摯,文字優美婉轉,飽含深情。先是第一段落,“輕輕地打開窗戶,深情地仰望”表現出了作者的虔誠,“愛撫”二字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體現了月亮溫柔似水,也襯托出了作者對於月光的那份摯愛。第二段落中,寫月亮“皎潔地掛在天上,星星稀疏而黯淡,雲的薄紗從月亮周邊拂過”,描繪出了一幅美妙的輕雲月夜圖,讓人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這份月夜的寧靜。最後兩句話“而你隻是靜靜地/靜靜地聽我的訴說”,又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月亮比作人,月亮好像人一樣能聽懂作者的話,能與作者交流。表現出了作者對月亮的感情,就像老友一樣能夠聆聽訴說,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對月亮的愛意。第三段落寫出作者的磨難和快樂都被月亮看在眼中,作者的過去和現在都是在月亮的關注之下,作者的一舉一動都被月亮看著,並有著月亮的庇護。最後一句“而我現在得默默的掙紮,也分明有你的祝福”,表現了作者因為眼前的月亮而充滿了信心,也表現出了作者雖然身陷囹圄,但是依然樂觀的心態。第四段落寫到“屈原的月亮,李白的月亮,唐伯虎的月亮,檳郎的月亮”,體現了古往今來,月亮作為一個詩歌中經常出現的形象,推動也見證了詩歌的發展,月亮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伴隨著詩歌的發展。第五段落寫到了方山,作者在月光下欣賞方山的夜景,感慨萬千,在寂靜的月夜中思考著人生,思考著自己後半生的寄托。最後一段寫到了月亮作為神靈,“天國的神座已經預留,還計較我紅塵中的孤獨和憂傷?”說是問月,實則問己,提醒自己不要計較塵世間的悲苦,因為每個人早晚有一天都要離開這個塵世,到時候不變的是山水,明月還會守望著撒有骨灰的揚子江和埋有衣冠的方山。由此表現出了作者當時憂鬱的心境,但是經過幾番思量,隨之又豁然開朗的心態。本首詩意境深遠,用詞精準,反映了作者方山看月的心境,也體現了作者豁達的心態。

  作者最近的一首《朱元璋見李自成》體裁新穎,立意獨特,初看便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雖是寫詩,卻有著小說般的精彩內容。前麵寫到在另一個世界,本不該有什麽交集的朱元璋和李自成湊到了一起,他們之間發生了爭論。朱元璋斥責李自成推翻了朱家的江山,李自成反諷朱元璋也同樣推翻了元朝,他和朱元璋一樣是因為朝廷腐敗官逼民反。後麵寫道兩人爭論中日天皇和美國總統也摻和了進來,分別炫耀了日本的天皇製度和美國的民主選舉,而最終朱元璋和李自成達成和解,得出共同的結論,美帝亡我中華之心不死。縱觀全詩,作者語言詼諧幽默,儼然是一部穿越的曆史劇,各種形象分明。朱元璋作為一個典型的封建君主的形象,固步自封;而李自成作為一個“反叛者”,語言上也盡是激進之辭;日本天皇製和美國總統製代表著不同於中國的另兩種製度。最後朱元璋和李自成托夢子孫莫忘祖製和以美國為敵,反映了不思進取的傳統習慣,表達了詩人對曆史和現實的悲觀,也體現了作者的一顆拳拳愛國之心。

  作於2014年10月的《秋病念菊》讓我印象頗深,作者雖臥病在床,卻不甘寂寞,寄意高遠。第一段點明時間,在秋雨時分,作者著涼感冒,不得不臥床養病。第二段寫作者強撐著上樓頂散心,看到的周邊的景色,描寫的景物非常傳神,“矮矮的方山犬伏著打盹,太陽醉眼標出下午四點鍾”,既點明了作者觀景的時間地點,又刻畫出了作者大病未愈的慵懶病態,看到山都在打盹、太陽都是醉眼迷離。第三段甚是精彩,作者先寫一陣涼風吹來,暗示著這段患病的日子裏作者的無奈與憂傷,然後筆鋒一轉,“我怕貧瘠的泥土長不出詩行”,作者雖處於病中,但是卻心係文學,還是想著自己的詩歌創造。最後兩句寫出作者的態度,靜下心閉門苦讀,就不怕這種孤獨,生活一樣能活得有新意。表現出了作者雖然久病未愈,但是仍不忘在無趣的生活中創造樂趣,體現了作者豁達的胸襟和積極的態度。第四段文采斐然,讀起來朗朗上口,作者想到了這個時節的菊花,想象著在鄉下菊花盛開的景象,便幻想著自己也置身其中,倚窗觀菊,和南山的秋菊共度寂寞年華。對於菊花,用了一個“她”字,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秋菊人格化,賦予了菊花生命,將其與作者的生命聯係在了一起。最後一段,作者承接開篇首段,回歸到了自己臥病在床,作者在病中仍思念著金燦燦的秋菊,表現了作者對於秋菊的喜愛。最後寫到病好後去山野尋找秋菊的身影,表現了作者對於這份執著的追求。這首詩歌是作者創於病中,作者雖處於病中,但是不失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欲像五柳先生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去尋找那份閑適悠然。

  翻看檳郎詩歌前幾年的詩作,還有兩篇令我印象比較深刻,一首是作於2005年的《今天我們死去》,另一首是作於2008年的《多情的中國雪》。

  《今天我們死去》是一首難得的好詩,作者為紀念死者飽含深情,在每一段的首句都用“今天我們死去”起頭,既有氣勢,又有感染力。既然是為紀念死者而作,卻又要寫“我們死去”,表現了作者與死者的深厚情誼,也表現出了他們的精神共存。作者寫死去是“靈魂獲得自由”,是“告別塵世的歹毒狡計”,是“從苦難的牢籠掙脫”,體現了作者對於社會束縛的不滿與反抗,是對死者的一種慰藉。每段的最後兩句,都有著作者在殘酷的現實環境下,對於美好的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尤其是末段的最後幾句“在淡綠色的天幕上/折射和諧甜美的家園/那是我們企盼的眼睛”,用的最為傳神,天空中的浩瀚星海,一直注視著這紛繁的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於未來的美好生活的企盼。全詩感情真摯,既表現了作者對於死者的情誼,又體現出作者對於這個殘酷的社會的不滿。但是作者並未拘泥於此,還是表現出了曠達的情懷,寄語未來,體現了作者對於未來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

  檳郎詩集在2008年有好幾首都寫到雪,其中我認為最好的要屬《多情的中國雪》了。雪也多情,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也對這中國雪產生情感。第一段寫到雪花飛舞的景象,中國雪滋養莊稼,不斷孕育新的希望。第二段寫到雪地中情人之間的愛情,多情的中國雪見證了年輕男女之間的愛情。第三段寫農忙之後,農民們聚在一起,對於美好未來的憧憬,多情的中國雪為人們帶去希望,見證生命的生生不息。第四段寫冬雪迎接著外出的兒女歸來,寫到了城市和鄉村的境況,表現了作者對於鄉村發展的憧憬。第五段寫到城市裏的雪景,與前文鄉村裏的雪景作對比,襯托出城市發展的弊病,體現了作者對於當代城市發展的思考和對於未來的希冀。末段寫到了是這多情的中國雪“蕩滌著人間所有的困苦、陰暗和貪婪”,在人間描摹了天堂,帶給人世間美麗的正義的啟示和溫馨的關懷。作者將這多情的中國雪進一步擬人化,顯示了在作者心中中國雪的美好,這多情的雪是作者心中美好生活的象征。本首詩歌在每節中反複用到“是不是多情的中國雪這句話”,看似冗餘,卻著實強調了作者對於這多情的中國雪的深厚感情,是作者當時不平靜的內心的寫照。詩歌中還寫到了城市和鄉村的發展現狀,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於中國現在城鄉發展的思考,以及作者對於未來城鄉發展的美好祝願。全詩給予中國雪充分的人格力量,表達了作者想要像中國雪一樣洗滌這社會的陰暗麵,創造美好的城鄉生活的美好願望。

  “檳郎詩歌”多達二千首,散布在網絡各處,也有博客上的專輯,是一本記錄著作者所見所感的詩集,其中還有許多不錯的詩篇,但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一一細述。檳郎老師的文字除了詩歌還有散文和論文,但詩歌創作無疑是他的重心,他本質上是個詩人。他於能夠通過日常的見聞感悟人生,於平凡中悟出真理,並能通過優美的詩歌語言表達出來,實屬不易。詩歌中還充滿了他對於生活的積極態度,對於美好的未來的追求,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品質,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2014-11-6

奇葩詩人檳郎

  12文秘 趙夢

 

  人們喜歡把那些不落世俗、個性十足又人跡罕至的人或事叫做“奇葩”。在我的印象裏,檳郎就是這麽一個人。

  他是我們的現當代文學老師,同時他又是位現代詩人,筆名檳郎。這學期他開始帶我們基礎課,我們好奇地關注他,上他的博客,在網上搜集他的相關信息。看著那一首首現代的詩歌,不禁覺得他哪有那麽多的詩興和詩思啊。又讀到不少別人介紹他的文章,可稱為後人研究檳郎的第一手資料,多是他的網友和學生寫的。同學們暗自感慨,看不出來啊,這老師真是奇葩呀!

  很榮幸,在上他的基礎課的同時,我又選修了他的公選課“新詩賞析”,他講解現當代文學中的新詩名篇,常常結合自己的人生談閱讀體會。他也在課前拋磚引玉地講解一下自己的詩歌習作,我對他便更了解了。

  我跟檳郎老師的交往是由於一次請假。很快的,中秋節就到了,在放完假返校的那天早晨,我突然發燒了,但是下午還有兩節檳郎的課。想到輔導員那嚴肅的臉以及事後還得去銷假,覺得頭更疼了。於是就給檳郎發了一條短信請假。不多久,他就回了,叫我好好休息,早日康複。收起手機的那一刻,覺得這個老師,還是挺好的。這樣我們便算通過短信有了直接交往,否則那麽多的學生,老師很難對其中某一個我有特別印象。

  在一次課後的交流中,他問我對現代詩歌是不是很喜歡,所以才選修了他的新詩賞析課。我告訴他,我隻是因為宿舍的同學選了才一起選的,對現代詩歌並不是很了解,比較而言,還是喜歡小說。他詫異了一下,“是啊,當今社會小說才是王道啊。”話語中透著無奈,一時之間,我竟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那天,他說了很多關於他的詩。在提到詩的時候,他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他為了弄清楚學校通到校外一條小河的流向,叫我陪他在校園裏兜兜轉轉,循著河流一直走到盡頭,還從柵欄的空隙跑到校外,並且詢問路上遇到的當地人。他到處遊覽去尋找寫詩的靈感和素材,對於一些人事物的具體情況他都一定要弄個清楚,請教他人或者是查閱資料。他說之前寫了一首關於韭菜蘭的詩,但是後來他查了資料之後發現,原來他寫的那白色的小花並不是韭菜蘭,而是蔥蘭。所以說,寫詩也不是就瞎寫,想到哪寫到哪,也是需要有依有據的。

  作為一名現代的大學生,我平常接觸到的現代詩歌是少之又少。正如檳郎所感慨,當今社會小說才是王道,詩人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一個遙遠的名詞。回去之後,我上網查了他的那首《詠韭菜蘭》。“我蹲下來細看,觸發了鄉愁的思緒,母親彎腰在菜圃裏勞作,割過茬的韭菜又茂綠。”這句話也觸發了我鄉愁的思緒,生長在農村的我自然看過那韭菜割過茬後又茂綠,也知道家人勞作的辛苦。大學的生活裏,迷茫過,努力過,哭過,笑過……“既然已飄落到新天地,那就增加卑微的美。”既然已經上了大學,就該為自己的大學生活添姿添彩。

  雖然如今已是深秋,我卻對他的幾年前的那首《迎春花開了》十分感興趣。“抖擻的黝枝,金黃色的花朵,斜伸的軟條,一簇簇美麗的精靈在上麵顫動,小喇叭,小酒杯”。寥寥數筆,就把迎春花的優美姿態展現在眼前,美麗的花朵如同精靈般在黝枝、軟條上麵顫動,讓人心生憐愛。同時,“小喇叭,小酒杯”又形象的描繪出花朵的外形,簡潔明了,用詞準確。“迎春花化為燦爛的團錦,在漣漪的水麵上弄姿,憔悴的臉佝僂的腰身向它俯去。我知道屬於我的早已離去,我隻能在記憶中打撈俊俏的麵影。這春天的使者隻是與我擦肩,我人生的春陽的花朵已經凋謝。”迎春的花嬌俏可愛與詩人的“憔悴的臉佝僂的腰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感歎自己年華逝去,迎春花花開花敗,不斷輪回,可自己的青春卻一去不複返。看著那一群繽紛的少男少女,隻能“逐漸在他們的背後黯淡退隱”,“我將你輕輕放下給轉暖的風”,這是成全,也是無奈。詩人由迎春花想到了自己曾經的愛情之花。明明是愛著迎春花的,卻又把它送走。可是,在我看來,放手又何嚐不是一種愛呢。

  愛情是甜蜜的,有時會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檳郎在《女神的小城》裏,描寫了一位來自皖南小城的女子,那是他心中的女神。他們的相遇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如果不是一種光芒的照耀,此生怎能與你相遇?”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在詩人流浪到南京的時候,女神來了,“走到夫子廟泮池邊,裹嫩黃燈芯絨的外套,濃密的長發如披風將雙肩籠罩。從手套中抽出芊芊玉指,在寒風中握住我,拖我走向 煙月深處的秦淮人家。”在那橫跨河上的夫子廟文德橋上,站著穿嫩黃燈芯絨外套、隨風搖曳的女神,伸出纖纖玉指,牽著“我”走向煙月深處的秦淮人家。女神和古城融為一體,連吹來的風中都帶香氣,甜甜的。

  在南京與女神相識相愛相伴後,因為她回娘家生孩子,詩人也趕去皖南小城與他相會。“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去女神的小城,那是十三年前的秋雨季。飛過馬鞍山、蕪湖,又掠過了奎湖和許鎮,長途汽車終於到達小城西站。正待換坐三輪車,卻驀然看到打著花傘佇立路邊的女神,藍絨背帶裙,濃密長發籠罩著雙肩披垂背腰。重聚在小城,小別勝新婚,我急著向你身上的太陽問候。”“小太陽”當指她肚子裏的孩子,分離是痛苦的,相見卻又是那樣的甜蜜。跨過千上萬水,正待換車,去見那心心念念的人兒,一轉眼,那人卻早早的趕來,在路旁等待。此時此刻,怕也隻有說不出的激動與幸福了吧。那皖南的小城是女神的娘家和故鄉,見證了兩個人的愛情,是詩人幸福和感恩的小城。

  詩人檳郎老師不拘小節而又溫柔細膩,對詩歌,他一直是那麽的執著。他寫詩,一直在寫詩。他創作的詩歌總共有二千首了。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描寫異國思鄉的《不寐人的相思》、濃濃師生情的《愛滿亭邊有座橋》、年輕時經曆的《棲霞問佛》,還有描寫男女之間純美真情的《執手桃葉渡》、《江洲上的丫頭妹》等許多的優秀的作品。

  在這個詩人凋零的時代,他始終堅持著自己最初的信念。雖然有的人不能理解詩歌這種文體的美好,不能讚同他對詩歌創作的那種狂熱,但他始終不曾放棄。他就是那麽的與眾不同,他對詩歌的喜愛一直延續到今天,並且將一直延續到明天……

  在我的眼中,他就是這樣一個對詩歌十分執著的人,是詩壇最可愛的一朵奇葩!

  2014-11-4

 

南京有個檳郎

  11文秘 王怡婷

 

  自從上了大學的本專業之後,每天接觸的就是文學之類的知識。聽過很多老師的課,覺得大多數老師都是在照本宣科地將知識傳授給我們。我們是學到不少東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學素養,但是上課的時候實在是聽得很枯燥乏味。但是有幸在我即將畢業的時候,選上了檳郎老師開的選修課,我覺得很幸運,也很開心能夠認識李老師。

  這學期我同時選上檳郎老師的兩門選修課“新詩賞析”和“旅遊文學”。老師不僅授課方式獨特,在課堂上幽默風趣地講述著自己的見聞,自己的學識,而且老師更多地和學生互動,讓學生更加有效地融入課堂這個大氛圍中,我覺得這是非常能活躍課堂氣氛的好辦法。在李檳老師的課上,不僅能收獲知識,還可以很開心地收獲一些做人的道理。老師也懂得勞逸結合,課間會給我們放音樂,讓我們更好的進入課堂教學的狀態。

  我對老師的印象就是為人風趣幽默而且術業有專攻,對事有獨特的見解,也有自己的信仰,在文學學術上造詣也很高,耐心細心地幫助學生,從來不會嫌煩,老師就是那麽的獨特。下麵談談我選的“旅遊文學”這門課。旅遊文學的課堂上,老師既選講一些旅遊景點知識和相關文學作品,也係統地講解旅遊文學理論。老師和我們分享了一些他去過的地方,結合相關文學的知識,讓我們在文學的世界中漫遊,也在旅遊的世界裏遨遊。我覺得檳郎老師是一個很真性情的人,喜歡旅遊,喜歡記錄自己的心情,就是這麽隨性,灑脫。

  李檳老師有個有趣的筆名,和“檳榔”同音,是“檳郎”,儼然先聲奪人地給人深刻的印象。很有詩意的一個筆名,讓我們不經意聯想,想要進入這位詩人的內心世界。有幸看了檳郎的博客,覺得所有的情思都被寄予其中,有在異國時的思鄉之情,有對方山獨特的寄托之情,有對故鄉安徽巢湖的由衷熱愛之情,有對南京這座六朝古都的崇敬之情,又有對自己坎坷又豐富的經曆的感歎之情。檳郎,一個值得人尊敬的名字,他的內心世界很豐富,他會用獨特的見解闡釋人生的真諦,他看透人生,所以不爭;他謙虛做人,所以長樂。他善於發現生活中細小東西,微妙的情感,所以他的生活比常人更加細膩,更值得文學的玩味。

  老師在課堂上的侃侃而談,源於他旅行中的感悟,源於對生活的參透。看到老師在課堂上放的關於名勝景點的視頻圖片,配上老師細膩的旅遊詩文和生動的講解,竟會讓人覺得好生羨慕。希望自己也可以變得那麽細膩,變得更懂生活。

  檳郎老師選講的旅遊景點和相關詩文大多是南京本地的,有夫子廟桃葉渡(《秦淮河邊的女郎》《執手桃葉渡》)、方山(《初冬的方山》《洞玄觀的菊花》《方山道姑》)、幕府山燕子磯(《幕府山登高》《幕府山天池》《端午的燕子磯》)、牛首山(《南京牛首山記遊》《登南京弘覺寺塔》《拜謁鄭和墓》)、祖堂山(《朝拜祖堂山》《祖堂山懷念法融》《獻花岩之戀》)、將軍山(《將軍山懷念嶽飛》《將軍山池林棧道》《重遊將軍山》)、紫金山(《永慕廬獨坐》《春遊琵琶湖》《心祭中山陵》)、青龍山(《登青龍山瞭望台》《我在黃龍墊》《青龍山黑洞嶺》)、棲霞山(《重遊棲霞寺》《住步桃花扇亭》)、獅子山(《登獅子山閱江樓》)、吉山(《詠江寧吉山》)、老山(《老山懷念張孝祥》《訪獅子嶺兜率寺》《穿越老山獅平線》《詠惠濟寺銀杏》)、清涼山(《掃葉樓懷念龔賢》《懷念詩人李煜》)、陶行知墓(《參觀南京陶行知紀念館)、南京魯迅紀念館(《參觀南京魯迅紀念館略記》)、莫愁湖(《莫愁湖東堤》《考場外的莫愁湖》《看莫愁湖龍舟賽》)、玄武湖雞鳴寺(《放眼豁蒙樓》《郭仙墩之夢》《那年的玄武湖邊》)等。他熱愛南京這座城市,還與人合作了《歡迎來南京》歌曲,給並不熟悉的人去了解南京,認識南京。第一次上課便有幸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不由得又感歎老師的作詞天賦,配上慷慨激昂的音樂,讓人由衷的想要了解南京這座古城的名勝景點和各個方麵,每句歌詞都恰到好處的向我們展示了南京的動人之處。

  檳郎會對校園西邊的方山上的月亮寄予愁思。他的詩歌《方山的月亮》這樣寫道:“我頭上的天燈,永不嫌棄的神靈。當我輕輕地打開窗戶,向你深情地仰望,你的光愛撫著大地,愛撫著古都南郊的大學城,愛撫著方山和我的靈魂。用我的一生也不夠的愛,且集中這個夜晚,那樣皎潔地掛在天幕。星星稀疏而暗淡,雲的薄紗從你周邊拂過,而你隻是靜靜地靜靜地聽我的訴說。巢湖和南京都在你的視線裏,我的一生都在你的庇護中。我所有的苦難和屈辱,我曾經的快樂,都在你的關注中;而我現在的默默的掙紮,也分明有你的祝福。”這段文字分明是一個詩人內心的感慨,或許讓人看起來還有些悲觀,檳郎將方山當成自己靈魂的一種依賴,與它對話的同時,看到了頭頂的那一束月光,引發無限情思。正如所寫的“我的一生都在你的庇護中。我所有的苦難和屈辱,我曾經的快樂,都在你的關注中”。月亮,月光,仿佛在注視著檳郎,而同時也見證了檳郎內心世界的變化和苦樂,以及內心經曆的苦痛,挫折,悲傷歡樂,一切的一切,都映射在那一輪皎潔的明月了。不由得想起一句話,我寄愁心與明月,當一個人背井離鄉到另一個陌生的並不屬於你的城市拚搏的時候,估計很容易將內心的失落、憤慨付諸於明月了吧。

  在南京的這四年,我也算逛過夫子廟,新街口等南京繁華地段,方山、將軍山、牛首山也去拜訪過。卻沒有像老師那樣細細品味並且記錄下來,隻當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以後也會像老師一樣用文字和語言記述我的每一次旅行,畢竟那是很美好的事情。馬上就要畢業了,想著要離開生活了四年的這個城市,也有很多的不舍,我愛南京這個城市。

  老師的關於他在韓國外教和旅遊的詩文,有關於濟州島(《濟州島記遊》)、華僑小學(《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茂朱滑雪場(《師生春遊韓國茂朱滑雪場》)以及一些師生活動(《我的中國心》《過韓國教師節》《異國聖誕平安夜》《祖國我向你傾訴》《韓國生活瑣記》)等,記錄得生動有趣。老師把他那種客在他鄉的遊子情在他的文字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更加想了解這個可愛的老師的豐富經曆。

  旅遊文學,就是旅遊和文學有著莫大的聯係,而檳郎就將這兩者巧妙的融合起來,讓人覺得原來旅遊是那麽美好的。旅遊是動的,而文學是靜的,人生不就是將動和靜結合起來,一邊走著一邊思考嗎?老師在課堂上帶著我們回味他的旅行記憶,分享著他的快樂與憂傷,不死板反而很生動幽默地講述著人生哲理,這又是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我發表一些感慨,用文字來記錄這學期選擇的旅遊文學這門課程和一個獨特的老師,檳郎老師。他不為世俗的眼光所拘束,隨性而為的性格,很讓人欣賞。不像一般的大學老師,上完課便沒了蹤影,老師是亦師亦友的,他在課外與學生有著多樣的交流和往來。他的淵博知識、他的“行萬裏路”、他的藝術才華和豐富情思、他的多產的文學創作,他的對一切都存著善心,都對學生有著強烈的影響。我求學的南京有個檳郎,這樣的老師怎能叫人不尊敬呢。

  2014-11-03

旅遊者檳郎的文學

  12對外漢語 李瀟灑

 

  我不知道旅遊對很多人的意義是什麽。在我看來,旅遊即是拋開偏見、拋開誤解,深入到一個陌生城市,走進美麗的外界,用心傾聽深處大自然、地球城市最真實的聲音。路途中,景隨語心,感受從無見過的人、景、物。在旅行中增長外界見識、拓寬視野、讓心靈得到富足。來到陌生的地方,發現不同的文化,讓心靈得到放鬆和淨化、找到自我。那麽文學又是怎麽一回事,在字典的定義中,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這裏的文學,是區別於圖片與視頻的,在我看來文學的魅力是遠遠大於這兩者的,畢竟文字可以表達複雜的感情和深沉的思考。

  萬分榮幸可以選到檳郎老師的“旅遊文學”課。也許對於許多學生來說,選他的課隻是因為學分不夠了,這也曾是我最初的想法。但是我發現研究文學的人,身上總會有一種吸引人的氣質,尤其是檳郎,他的熱情,幽默,屬於文人的執著,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尤其是檳郎他待學生特別真誠,我想這也許是許多學生願意與他交友、結伴旅遊的原因吧。

  我看過一些出國旅遊的人寫的遊記,他們大多數會配上很多絢麗的照片,然後介紹如何出行方便,什麽好吃,怎樣旅行劃算。在我看來這樣的東西並不可以稱之為文學,最多隻是一些文字罷了。檳郎雖然沒有去過很多的國家,可以說南京是檳郎旅遊的主陣地。以前我覺得南京是個特別浮躁的城市,沒有什麽值得遊玩的地方,但是上了檳郎的課之後,才發現南京很大,我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腳,即使是同一個地方,每個人的感受也不經相同。檳郎對於他每一個去過的地方,都有他自己的獨特理解,在這樣一個充滿著功名利祿的社會,如他這般的人已經不多了。

  我們學校的西邊有一座方山,這是檳郎的文學創作園地,他的相關作品眾多。對於方山,在南京江寧大學城的同學一定不陌生。從遠處望去,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頂山(海拔約208米),遠望如一方印,古稱印山。《方山的月亮》是檳郎寫的的一首詩歌了。“當我徹底離升,揚子江裏的灰燼和方山的衣冠塚,便是你新的守望。”當時讀完這句的時候,我整個人都陶醉了,在這個羊羔體都可以出名的文學圈裏,還是有一些人守護著自己的堅持的,努力的勤勤懇懇的寫詩,也許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可他,但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檳郎對於方山有特殊的感情,寫過許多關於方山的詩和散文。《洞玄觀的菊花》一詩中,今世的檳郎邂逅洞玄觀廢墟的煉丹井邊的一朵野菊花,被告知了前生的情況。自己前世是觀內的一個小道士,與觀內的一朵菊花有千年的緣分。無人的荒野中,也隻有徒增了許多詩情。

  同在江寧的是石塘竹海,石塘竹海被稱為南京的“最後一塊寶地”,在那有個粉牆黛瓦的小鄉村,在我看來這種小鄉村的魅力在於遠離城市的喧囂,卻又有自己獨有的熱鬧。木橋,流水,青山,竹林,青天,白雲,在這裏檳郎作詩《遊石塘竹海》,想到了古人,想到的自己,古人已逝,而今人尚在,對酒當歌,卻少個杯子,人生自然有許多不如意,若需委曲求全,不如一身布衣,寄情於山水之間,何必為那功名利祿與那凡夫俗子爭得頭破血流。

  學校東邊的解溪河岸有片楊樹林,我有幸與檳郎老師同去查看了一回。檳郎為之作詩《解溪河堤的白楊林》。之前一直都不曾注意,沒想到檳郎是那麽的善於發現,讓我知道了風景就在身邊,不是外出才是旅遊。“春去秋來,楊樹林最美好的時期。綠枝狂伸,綠葉風長,如一麵綠彩的畫扇,如生機洋溢於框外的屏風,成為校園東界的風景。”古代名勝甚少,卻文風鼎盛,各類詩詞層出不窮,而今旅遊業發達了,好的文章卻少了,真是令人遺憾。正應了哪句俗話,不是生活缺乏美,而是卻少發現美麗的眼睛。寄情於景,觸景生情,也許是現代人的感情生活不夠豐富吧。而檳郎正有古代人的智慧,善於發現景點和大自然的美。

  提起南京,就一定會想到夫子廟,檳郎用《執手桃葉渡》文字帶我們去看夫子廟的桃葉渡,向我們訴說王獻之和桃葉的愛情故事;那桃葉渡是也是他和他的夫人的初戀之地。檳郎詳細地講解了他對每一句詩的構思想法,甚至一些用詞的細節都講的很詳細。我想他的夫人是幸福的,有這樣一個男人用文字將他們的美好記憶保存了下來,這背後也許是數個夜晚的斟酌。“不覺間又來到這裏,夫子廟一角的二人桃園。桃葉渡口的美少女啊,執子之手已十六年”。有時候想時間也許才是最美麗的風景,普通的牽手在心中多增了無數甜蜜。他們的愛情是那麽的純潔,那麽的令人羨慕,“執子之手十六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桃葉渡是他們愛情的紀念聖地。

  南京自古有個說法,春牛首秋棲霞,講的便是南京的兩座山——牛首山,棲霞山。檳郎為牛首山作詩多首:《南京牛首山記遊》、《登南京弘覺寺塔》、《拜謁鄭和墓》等。他也為棲霞山寫詩:《重遊棲霞寺》《住步桃花扇亭》。去年,專程去探訪乾隆帝曾駐蹕棲霞山的行宮石雕時,恰好趕上賞楓時節,我在遊人的萬頭攢動之間,終於擠進了棲霞寺。進了山門,放眼望去,遠處山林楓葉如丹,層層疊疊,感受了“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大氣意境。他用《幕府山登高》、《幕府山天池》帶我們去登幕府山,眺望長江,感受山的高度,水的靈動。檳郎尋訪南京城市的記憶,就是要打撈正在湮滅的曆史,盡可能不讓它碎片化。檳郎從城市的角落裏尋找記憶,不僅要尋找已湮滅或正在湮滅的人文景觀,同時還要尋找它的民間風俗,有名無地的街巷,如實記錄它的發展脈絡,傳承給後人。

  檳郎的旅遊文學也涉及國外,韓國是他工作外教過的國家。身處異國,檳郎一直蝸居,難得外出,對於每次出去玩都感慨良多。長篇散文《濟州島記遊》是檳郎老師作於2002年12月28日,當時正值冬天,“飛機在濟州機場降落時,濟州島下起了大雪,但觸目的到處是榕樹”。開篇講到了濟州島,簡單交待了與導遊的碰麵,之後是下榻的酒店,以及吃飯等諸多細節。第一站是神奇之路,主要描寫了大家一起在怪坡上騎自行車,“下坡時要用力踩,上坡時則用很小力就行”,之後向大家揭開謎底,“旅遊手冊上麵說是因為周圍景物的關係使人發生錯覺,誤將下坡看成上坡,才明白怪坡與地下磁場或礦物並無關係”。之後又依次遊覽了耽羅木石苑、龍頭岩、城山日出峰、城邑民俗村、西歸浦……整整兩天的行程,活動安排緊湊,景物也各具特色。“路上,導遊安排我們到農家的桔子園遊玩,我們可以自由地在園裏摘桔子吃,照相,紅紅的桔子綴滿枝頭,我們吃著桔子,照了相,久久不願離開,大家仿佛都愛上了田園生活”。“我們大田工作的幾個人便請了大家去一家地下酒館,喝啤酒,吃水果點心,唱卡拉OK,玩到夜裏一點多才回去”。我想檳郎一定特別享受與友人這段時光,那種興奮可以想象。“導遊叫我們撿一塊石頭放在塔身上,許個願,大家便都行動起來,我許的願是祝在祖國的老婆和兒子平安,快樂。”檳郎雖然身在韓國,但心卻一直記掛著國內的親人,“現在坐在宿舍的電腦前寫文章,我想到了西歸浦這個地名,祖國,我什麽時候能再回你懷抱呢?愛妻呀,我多想回國與你快快相見!”可見高麗雖風景秀麗,但究竟不是吾鄉,有家人的地方更加風景秀麗。

  朝聞道,夕死足矣。有同學文中提供的資料說:檳郎笑比海子,他說自己已活了40多歲了,比起海子永遠的25歲算是賺了,即使現在死去也可含笑。他活得長,因而創作的文字比海子多,時間跨度大,也離我們更近。也許檳郎的詩文不一定會流傳千古,但是至少有我們這一屆屆他的學生曾經欣賞過他。我難忘他的“旅遊文學”選修課,也對旅遊者檳郎的文學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4-11-2

信仰上的追尋者檳郎

  11文秘王怡婷

  檳郎老師開的選修課之一,那就是他的新詩賞析。之前自己所喜愛的詩歌隻是古詩,像這種專講新詩的課還是第一次上,老師又給了我一次驚喜。通過他的教學,讓人覺得詩歌不再高高地淩駕於神壇之上,而是走進我們的生活了,這讓我覺得詩歌原來可以那麽有趣,都是這門課給我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

  檳郎自己也是新時代的一位詩人,他的才情,他的思想,他的內心一切的情感都放在了他的詩歌中。他仿若新時代的一位尊者,用不一般的眼光看待著這個世界,用敏銳的洞察率透視著這個世界。他平凡又平凡,他每日潛心於課堂教學中,盡職盡責的做著他的老師,他和我們一樣,生活的普通,每天離不開一日三餐。但他的思想又注定了他的不平凡,看過他的詩作,就會覺得,要是怎樣的人才能有如此細膩的情感,做出這麽值得靜心閱讀的詩作呢。

  如他今年暑假寫的《詠惠濟寺銀杏》。他翻過老山,步行到湯泉鎮的惠濟寺,被古老的銀杏樹所打動。詩中寫道:“古老物種的孑遺,隻為根紮在這片熱土。生命力強悍的植物,中華最美的風景。當我在惠濟寺遭遇你們,增大的見識引發震撼。南朝首帝劉裕可見過你們?開創明朝的朱元璋的確在你們枝下的古井飲過水,還禦賜名為香泉。俱往矣,古代的帝王,而你們依然綠葉繁枝。”檳郎把銀杏這種看似很平凡的植物寫得如此不凡,他仿佛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又把自己的一些情思寄予這片銀杏,對古寺獨特的情感,對信仰的崇敬,他能想到南朝的皇帝,明朝的皇帝可能都在銀杏樹下飲過水,仿佛自己很熟悉他們一般,又仿佛自己曾經也經曆過的事,那些感時傷事,那些感歎時間的變遷的情感躍然紙上。詩最後:“我來了,我仰慕。飄忽百年內的人生短暫,而你們卻浩氣長存。在這南京老山北麓的古寺,你們的堅韌已給我啟迪,從此結我一生的緣分。”又真摯的表達了自己的情感,隨性而發的詩人也呈現在我們眼前,這種率性而發也成就了一部好的作品。追求對有限人生的超越,一千五百年壽齡的惠濟寺古銀杏被他結下了一生的緣分,情感肆意盎然,心裏千頭萬緒全部記錄在紙上,成為永久的封存。

  又如上次老師讓我朗讀的新作《洞玄觀的菊花》。他病後到方山洞玄觀的廢墟上散步,發現廢棄的煉丹驚變有一支野菊花。詩中說:“金黃的菊花隻有一棵,蔑視著寒風的淫威,並怡然自樂。可曾想到它的孤獨?在這古道觀的廢墟上,在這曾經的名泉旁。”詩人檳郎對一束菊花產生了如此大的感慨,讓人更想了解這位詩人敏感脆弱的內心了,金黃的菊花隻有一棵,蔑視著寒風的淫威,仿佛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經曆,可曾想到他的孤獨,悲天憫人的情感寄予到菊花身上。而菊花卻回答詩人:“我的今生孤獨,我的守拙不寂寞,天地間的精氣飄蕩,隨我吸取。何況我守著一千八百年的秘密,有多少修真成仙故事。”這株菊花告訴詩人,他的前生是洞玄觀的小道士,對這菊花有恩,被它單方麵癡愛而不覺,“直到葛天師仙去,你和小師妹出遊,再未歸來,成就我千年的守望”。豐富的想象力賦予了菊花人的情感。而“他”的今生才知道這個秘密,卻對比著前生而悲歎今生的平庸:“前生隱居山林修道,今世深陷紅塵渾渾噩噩”。最後安慰現實的自己:“我的世界還有夢,無人的荒野有我的詩情。”檳郎在病中獨自漫步秋野,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夢想,孤獨卻別有樂趣。

  看著檳郎的詩作就不由得想起他曾經說過的他的經曆。他做過獄警,去過韓國當過外教,還做過中小學老師,到現在已經是做了很多年的大學老師了。也許正是因為這些不凡的經曆,才讓他對人生有著不同的感悟吧,這從他的詩作上就能表現出來。人生,需要的不就是經曆嗎,有經曆的人生才更加精彩,比起如白紙的人生,我可能更喜歡像檳郎老師一樣為這張白紙填充五顏六色的顏色,然後找個地方,回憶曾經的經曆,那是太過美好的一件事。

  檳郎老師在他的許多詩中表現他以布衣終身自傲,過隱逸人生的欲望,他對佛教和道教有著非凡的興趣。對道教,東吳大帝孫權為葛仙翁葛玄修建的有1800年曆史的古道觀洞玄觀激發他的靈感,寫過許多詩,除上麵的《洞玄觀的菊花》外,還有《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千秋嶺問道》、《方山道姑》等。他還有寫陶淵明的《與陶淵明對飲》。而寫佛教的更多,如《祖堂山懷念法融》、《南都懷念髡殘》、《重遊棲霞寺》、《訪獅子嶺兜率寺》等。我覺得,這也非一般人能做到的,有著不凡經曆的人,為宗教信仰而盡心努力,淨化心靈,在這嘈雜的人世間,似乎變得很不容易,每天浮躁的生活,是需要以這樣的形式好好讓心靈棲息一下。檳郎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宗教境界的追求者,他懂得生活,更懂得心靈上的滿足,信仰上的追尋。我們年輕一代就是缺乏信仰的一代,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每次在課堂上的忘我投入,都深深地吸引著每個慕名而來的學生,檳郎潛心的寫著他的詩作,認真的傳授他的知識,與我們分享著他的喜怒哀樂,他要求的不多,有時候也許隻是一個靜靜的聆聽者而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殘缺的美往往是最美的,或許是遺憾我自己為何在大學最後一年才熟悉這個亦師亦友的老師,也或許感歎大學時光的美好或短暫,人生永遠不會後退,隻能永遠向前發展。檳郎的內心世界,可能我們無法觸及,但是這位詩人安靜深沉地思考著,在他的詩歌之路上帶給更多的人以感悟和快樂,正是他想做的吧。

  有幸結識這樣一位老師,那麽的特別,那麽的真摯。也許你不會看到他在課堂上的風采,也許你不會看到他孜孜不倦的批改著學生的作業和試卷,也許你從未和他相識,但是,某一天,如果你認識了他,便是你的幸運。謹以此文致我敬愛的老師,信仰上的追尋者檳郎。

  2014-11-01

  

耐人尋味的檳郎

  12中文 吳瑜婷

 

  “下學期的現當代文學檳郎教我們誒。”大二上學期期末刷空間的時候,無意間看到同學發了這條說說。我趕忙告訴了舍友這一消息。舍友隻是聽聞檳郎的事跡,沒有見過檳郎本人,所以她非常好奇檳郎的外貌和上課風格。

  那時我對檳郎已不陌生,我跟著同學聽過幾節檳郎的公選課,“新詩賞析”和“現代散文思潮”。新詩賞析課,檳郎總會在概述一下某個年代新詩的發展並介紹代表詩人,賞析一下代表詩人的代表詩作前,“拋磚引玉”地向大家展示幾首自己的詩作。在學生朗讀過自己的原創詩歌後,他頗為細致地給大家講解。散文思潮課,講習散文名篇,偶爾也賞析自己的散文例作。他的自我展示及與弟子們的交流,頗有古風名士的味道。課間休息時,他會放些歌曲活躍一下氣氛,有時是懷舊歌曲,有時是流行歌曲。他是一個念舊又跟隨時代腳步的人。

  檳郎的教學風格也與眾不同,比較新穎獨特。檳郎老師不會像許多大學老師一樣,直接以點名的方式來考勤,而是以隨機點人提問的方式來檢查學生來上課與否。這種方法可謂一舉兩得,既可以督促、提醒學生按時上課,又可以及時複習上節課所講內容。經過多次接觸,我慢慢開始理解檳郎的所為了。檳郎通過他的詩向我們坦露他的心胸,讓我們真正認識他,拉近我們與他的距離。

  檳郎老師的講授,不用多媒體,也隻是簡單參考一下課本上的框架。主要是拿著粉筆,在講台上踱著步,語言滔滔而出,充滿激情,經常發散開來,談自己的獨特看法,聯係自己經曆的人和事。他的教學風格贏得了我班六位男生的喜愛。“盡管檳郎把‘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成了‘中國當代史’,我們依舊喜歡。”班級裏唯一一位高個男生在上了第一節檳郎老師為我們上的基礎課之後發的說說,表現出了他們對檳郎的欣賞,那是老師在講當代文學史的分期,也詳細地分析了新中國半個世紀的政治史,有自己的獨特的理解。

  檳郎老師上課的講授簡潔明了、直截了當,又天馬行空地發揮,和常小鳴老師有相似之處。曾有傳聞檳郎老師和常小鳴老師因監考時嚴抓考場紀律而並稱“黑白雙煞”,但親身體驗過兩位的監考就不難知道,傳聞畢竟是傳聞。兩位都是非常可親、可愛的老師,盡管表麵上不苟言笑。尤其是檳郎,課堂下他和學生交流相處非常融洽。

  檳郎私下裏經常和學生聯係,一起討論文學,一起遊山玩水。南京絕大多數的名勝古跡都有他的足跡,方山、青龍山、棲霞山、牛首山……檳郎似乎對我們江寧大學城的方山情有獨鍾,他寫了許多以方山為題材的詩歌,比如:《方山道姑》、《方山記事》、《方山千秋嶺上》、《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方山仙子》《初冬的方山》……甚至他還說過退休後,願去方山寺廟裏吃齋念佛;死後化灰灑入揚子江,卻想在方山上留一座衣冠塚。這些想法寫到他的許多詩歌中。

  檳郎最近的詩作《方山的月亮》有一次提及此事:“我頭上的天燈,忠實於大地的神靈。天國的神座已預留位置,還計較我紅塵中的孤獨和憂傷?當我徹底離升,揚子江裏的灰燼和方山的衣冠塚,便是你新的守望。”月亮是大自然的,是世界的,是所有人都可以擁有的。“你從蠻荒裏引來人類,暖孵著詩歌。屈原的月亮,李白的月亮,唐伯虎的月亮,也是檳郎的月亮,受孕於你的慈光。你活在我們詩經的心髒裏,它為人類的命運而搏動。”月亮不偏袒,她照耀著所寸土地,照亮每個人的心田。“你的光愛撫著大地,愛撫著古都南郊的大學城,愛撫著方山和我的靈魂。”檳郎欣然享受著月光這永不嫌棄的神靈的愛撫與眷顧。這首詩表達檳郎對月亮的熱愛,對方山的神情,對他的詩歌的自信。

  檳郎以詩人的敏感,似與大自然的青山綠水,花草樹木相通。三月,春光明媚。我騎車路過學校音樂噴泉,偶然看到檳郎獨自坐在音樂噴泉旁的石頭上,看著來往的人群,似乎在思索著什麽。檳郎善於在快節奏的社會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慢”節奏,所以他能發現普通人常常忽略的事物,並將它們寫入詩中。檳郎是一個真性情之人。他對一些作家在新時期得權得勢非常不屑,他說“我以終身布衣為傲”。檳郎有時活脫脫一個憤青,盡情地表達著自己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我想對現實強烈的不滿定是他看到、體會到了社會嚴重的不公。

  檳郎今年春天的詩歌《永暑礁的女郎》、《赤瓜礁印象》、《南海,我的夜鶯》《黃土地上的南海夢》等,詩中流露出檳郎強烈的愛國之情。“不要把釣魚叫成尖閣/不要把海參崴叫成統治東方/那麽,請不要叫我白龍尾/那是我亡國裂土的傷痛/那是殖民者烙印我的標記/請叫我夜鶯或者浮水洲”,針對南海的浮水洲島問題,檳郎表達了他的關注和不滿。“千裏石塘留下我的腳印,萬裏長沙早進了華夏詩篇。敲鑼打鼓歡迎鄭和船隊,萬邦使節好似奇裝異服的展覽。天妃娘娘的神廟香火旺盛,伏波將軍馬援的功業代代流傳。”也表達他對祖國曆史的驕傲,無限期盼祖國早日複興。

  檳郎是一個感性的人,他的思緒會隨心遊曳。上課時講到他感興趣的地方,他總會多講解一些。檳郎喜歡海子,或者說欣賞海子。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年僅25歲。檳郎作為海子的同齡人,經曆也相似。他從鄉村走向城市,也曾在家鄉安徽巢湖縣城的公路上等待自殺,卻被及時發覺的汽車司機罵醒了。他離開家鄉去合肥。一番經曆後,被懲戒地調進監獄呆了五年。當時隻有大專畢業的他,在監獄建築工地邊看管犯人,邊認真學習英語,準備考研。皇天不負有心人,檳郎1995年考取了南京大學的研究生,終於跳出了使他愛又使他恨的故鄉,到外省闖蕩。海子作為詩人的短暫的生命裏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仍是中國上世紀8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我相信喜歡海子的檳郎在不久的將來也能得到世人的認可,其詩作也能得到讚許。

  唯有真性情不可磨滅,唯有真性情才耐人咀嚼。我們需要這樣有性情的老師,這樣有個性的詩人。而檳郎本身就是一部大詩,耐人尋味。

  2014-07-11

我所認識的檳郎

  12中文 李勤

 

  檳郎是我們現在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課老師。然而對於檳郎這個名字,最初聽到的時候是在常小鳴老師的基礎寫作課上。據聽小鳴姐說,有以前的同學背地裏寫文章,說她與檳郎並稱“黑白雙煞”。起初聽到還不以為然,因為小鳴姐在我們心中就是神一樣的存在,直接爽快的一個老師。從來沒有想過還能有人和她並稱,不禁在心裏對這位陌生的老師產生了好奇之心。

  接著就是有的舍友選了他的“新詩賞析”跨專業選修課,據她說檳郎老師講解詩歌,主要講文學史上的新詩,也講點他自己的詩作,非常精彩。他還有一個百度帖吧,選修課作業都要交到帖吧去,在貼吧裏,還有很多他自己寫的詩。對於從來不玩貼吧的我來說,這簡直是一個了不起的老師,何況自己還創作。於是就很想要接觸了解這位老師,尤其是上學期期末就知道檳郎老師要帶我們這學期現當代文學的課。於是就會經常去檳郎老師的帖吧裏,想要通過那些學姐、學長寫的關於他的文章來了解他。

  然而心中對他好奇的我,能夠進入檳郎的課堂,成為其學生,的確有幸。套用檳郎老師的話來說:上過詩人海子課的學生有福了,檳郎老師的課堂也是他的學生最有發言權。我可以說是近距離地談論檳郎老師和他的詩歌,自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一)柔情似水卻又極其憤青的詩人

  說起櫻花,說起柔情似水,我想到的最多的便是檳郎老師。從《大學城的櫻花》裏“如任性的少女/盡情地展示青春的美/那樣濃/那樣豔/那樣的純粹和無瑕”到《雞鳴寺路的櫻花》裏的“櫻樹盡花/花如雪/天女巧織的綢緞/錦簇成精致神奇的花朵/大片大片/如白沫的海洋/又如純白蒸騰的祥雲。”再到《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中“不比早櫻的搶占先機/而你在它凋謝後默默開放/不比早櫻的純白如雪/你已有綠葉相間和扶持/粉紅色的花朵更加燦爛如雲霞/好似彩緞被精巧的手紮出/千萬朵在百花的凋殘中爭豔。”這一句句詩句,都透露出檳郎老師的櫻花情結,在這裏的櫻花,仿佛是一個個少女,這樣的檳郎老師,柔情似水,對著滿城的櫻花抒發千萬情思,仿佛這時的櫻花便是他心中牽掛多時的人兒,隻有通過這樣一首首詩的吟誦才能寄托他的情思。

  這樣柔情似水的他,卻又有憂國憂民而又極其憤青的一麵。讀了檳郎的詩,感受更多的是在他的的筆下是他對這個社會的希望和失望。但似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也就絕處逢生,難以戰勝。檳郎用他純潔有力的心,在這汙濁的世間遊蕩。《看莫愁湖龍舟賽》中的“忽然感到一陣嘔心/湖周圍的高樓密不透風/闊人們的湖景房/城市的洗腳盆/窮詩人卻要高價票入門。”這樣看似簡單的一篇看賽龍舟的文章,實則深刻的表達了檳郎老師對於貧富分化的城市這一詞的深刻看法,同樣也表達了那些在百姓心中敢怒不敢言的憤慨。

  (二)愛管閑事而抒發感慨的凡人

  於仲達先生說:“我一直想做一件事情,就是給散落在民間裏的精神兄弟做個精神檔案。這些兄弟大都活躍於網絡”。而檳郎也有幸位列其中,作為一名網絡作家,檳郎老師真正地做到了網絡作家應該做的事。

  通過網絡來講更多的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那些事情背後的故事。正如《檳郎致香港資本家王盛華先生的公開信》裏提到的一樣,“你的設在祖國大陸惠州的力奇珠寶廠隻想到榨取中國工人階級的剩餘價值,卻舍不得資本對工廠工作環境的必要建設。”這一句直接的吐露出王盛華先生在大陸建造工廠對人們造成的危害,這樣的檳郎無疑在多管閑事,可是他卻無緣無悔在文章的開頭便直接提出:“我給你寫這封公開信,是因為我個人對你強烈不滿,毫無私怨,隻為公道。”這樣的他不僅讓我們為他呼喊,這樣的他我們又有什麽理由不尊敬呢?直言不諱,敢怒敢言的他無疑是現在這個利益衝擊的社會下人們最好的代言人了。

  (三)幽默搞笑卻又想法獨特的老師

  無論是詩人身份的他還是極其憤慨的他,在我的心中,始終是一位啟迪我們,引領我們前行的老師。習慣了死板上課的我們課上習慣於不停地抄錄筆記,而上檳郎的課,充分利用了課本,隻要記下他補充的書上沒有的知識點就行。他的課吸引你的是聽而不是記。他有某種搞笑氣質,講課時手舞足蹈,仿佛情景再現,講課時總是習慣性的將他那隻是淵博的肚子挺起,而目光卻不知望向何處。

  有一天上課,遲到的我們直奔最後一排,卻半途被檳郎老師截了回來。他說:“後兩排不讓坐人!因為隻有前排坐滿才能看出這個班級學風如何,況且我的目光從來不盯著你們,不知道你們怕什麽?好班風不能前排座位空著,好學生應該往前坐。”之後大家哄堂大笑,我們也默默地坐到第一排,則發現此後的課,我們聽得格外認真。

  自那以後隻要遲到的,我們便主動地坐到第一排,這樣的我們很清晰地看到檳郎上課的神情。每次上課他總喜歡說一些故事,那些關於作家的故事、關於作品的故事,總會讓我們沉浸其中,聽得入迷。記憶最深的莫過於講授海子了,檳郎老師講了整整一堂課,聽得我們心花怒放。他也同海子一樣想過自殺,並且碰巧也是在同一天。異鄉的火車無情,海子被碾壓死了;故鄉的汽車有情,汽車司機及時刹住了車,讓試圖鑽入車輪下的檳郎自殺未遂,那時他大學畢業進入城市工作還不滿一年。海子的學生後來才認識到能上他的課多麽幸福;而我們現在就已經明白,能坐在檳郎老師的課堂上是榮幸的事。以後談起檳郎時,我們總能侃侃而談。這樣的他無疑是崇高的,希望通過自己去影響別人,我想他做到了!

  隻上了檳郎的一學期的課,了解他還是不多,但我已滿足了當初的好奇。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不同的人生,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不一樣的認知,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不一樣的活法。對於檳郎老師我最多的莫過於崇敬,管詩歌受不受主流歡迎,寫好自己就好;管別人怎麽譏諷,問心無愧就好;管別人怎麽評論,上好自己的課,受學生歡迎就好!

  2014-6-24

檳郎的故事

  12中文 李豔芳

 

  故事的開始

  大二第二學期的第一次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當我匆匆趕到教室時,一個圓圓的老師已經坐在講桌前了。我為什麽說他是圓圓的老師?原因隻有一點,那就是他的臉真的是很圓,沒有一點棱角,就像西遊記裏彌勒佛的臉,雖然他沒有笑。我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仔細觀察起了這位早已大名遠揚的檳郎老師。“他就是檳郎,很普通嘛!有什麽特殊被人們說得那麽奇葩?”我心裏默默地想。

  上課鈴聲響起,一口操著方言版普通話的嘹亮嗓音便在教室響起。他沒有用麥克風,但是幾乎每個角落的同學都能聽見他的聲音,因為我坐在第三排都有振聾發聵的感覺。“李檳”、“檳郎”、“詩壇門外漢”這就是他的傳說的關鍵詞。他開始請同學上講台去讀別人寫他的文章,是過去本班上他的選修課的學生寫的。基礎課是第一次給全班上,之前沒選過他課的同學對他有更多的了解,其實是通過他的這位學生的文章。文章中簡述了她所知道的檳郎的生活經曆及檳郎詩歌創作的曆程。他與其他老師不同,將功過、好壞交由他人評論,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自豪,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缺陷。

  我心中暗暗想:“人總是想在陌生人麵前展示完美無缺的一麵,很少有人第一次見麵就將自己的優缺大膽暴露。如果有一個人能這樣做,這說明他的心態是極好的,他有著千秋功過任世人評說的淡泊之量。”我開始對他感到好奇。據說他在百度有個檳郎帖吧,裏麵主要是他自己的創作和學生選修課的作業。思緒會帶課堂,檳郎開始正是講新課了,我卻覺得是在講故事,因為活潑生動,還旁征博引了許多感性材料。當代文學的性質、四階段分期、概述當代五十年社會政治史……很快兩節課便在未盡情趣間結束了。

  大家聽故事聽得激情高漲,但是課本隻過了薄薄的兩頁。這對於習慣了一板一眼做筆記的我們有點不適應。大家都為課程的進度有點擔憂:這樣下去課能上得完嗎?可是檳郎似乎一點不擔心,仿佛告訴我們說這就是他的風格。

  這是我第一次上檳郎的課。第一次聽他講故事。

  故事進行中

  (一)他是故事的百科全書

  在以後的每節課上我們都是聽著故事度過的。這些故事包括作家故事、作品故事。談到作家,檳郎似乎跟每個作家都有交情,因為在講作家的生平故事時,他總是能用很熟練,很時尚的語言來敘述,而且手舞足蹈,繪聲繪色。時而為作家的不幸黯然傷神,時而又為某個作家的曠世奇作而激動不已。倘若不是認識他們,何以能夠講得如此真實可感呢?

  一學期下來,聽了無數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詩人海子的時候。這樣一個詩人,現在的教材裏隻有幾行相關內容,他卻整整用了一節課。海子的家庭出身,詩歌創作曆程及代表作品,情感狀況,以及最終的自殺。每一個細節他都講得生動具體,讓我感覺他就是海子的化身,是海子向我們講述他人生的波瀾起伏。對於海子的自殺,他稍有惋惜。聯係到自己,他說已有同學寫過一篇《檳郎老師與海子》,自己也想過自殺,但是沒有成功,海子隻活了25歲,與海子相比,自己已經算是幸運的了,即使現在就死掉也不會覺得吃虧。

  他說這些的時候是笑著、調侃著的,但我聽來卻覺得特別悲涼,自殺——一個人隻有在內心極其痛苦並不被理解的情況下才會想到。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麽讓他產生了這種想法,但是那時的他一定是特別痛苦的。1989年3月26日,他在公路上徘徊多時,也的確闖到汽車輪下,但機智的司機及時刹住了汽車。感謝上天眷顧,否則文壇又將失去一位風格獨特的詩人。人生會遇到很多很多磨難,才能被埋沒,不被世人理解,倍受嘲諷等等這些都讓人覺得無法生存,但其實仔細想想大可不必,一切嘲諷和孤獨都是因為你的優秀與眾不同,畢竟世界上平庸的人數不勝數,而優秀的人卻屈指可數。不要為別人的眼光言論所左右,因為他們跟你不屬於一個等級,平庸之人是無法理解天才的思想的。相信經過那次生與死的掙紮之後,檳郎也看開了很多,麵朝大海的寧靜更適合春暖花開。美麗其實並不需要太多人的認可,時間會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判。

  此外檳郎最令我佩服的,還是他對作品故事的解讀。每談到一個作品,他總能準確地說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姓名以及故事基本情節。他的大腦好像一個大容量CPU,似乎每個作品隻要經過他的大腦就會被準確無誤地儲存下來。又好像那不是故事,就是他的親身經曆。每節課我們總能聽到不同的故事,受到不同的啟發與感動。他就像是我兒時閱讀的百科全書,總能滿足我們對故事的向往和需求。

  (二)他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他是一個內地窮山村的孩子,也是大都市的高級知識分子;他當過獄警,當過小學、中學、大學和出國外教老師;他很會寫詩,但卻自嘲是詩壇門外漢;他明明以一介布衣終身為傲,卻非常熱衷於國家政事。在我看來,他的種種經曆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在他原本平庸無奇的人生中繪出了絢麗。我之所以認為他美麗原因有三點:

  其一,他有著與眾不同的豐富經曆。人的一生最寶貴的便是別人不曾經曆,而你卻曆經無數。無論是好是壞,經曆過就不會後悔,經曆本身就是財富。這正如兩人同去遊覽一處風景,你是極目所盡而他卻是閉目前行。盡管看到的未必全都是美的風景,但至少你不會遺憾。檳郎就是這樣一個極目所盡的人。我想這也是他詩情的由來。

  其二,他對詩有著獨特的情感和追求。李白是他的偶像,也是他寫詩的動力,隻一點他在《拜謁李白墓》中直言不諱。他說他本想出一本詩集之後再來見自己的偶像,但他怕自己等不到那一天。所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隻拿了一瓶可樂就隨心來了。倘若李白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為自己有這樣一位本家後人的粉絲感到自豪。

  他愛寫詩,哪怕他的詩沒有人拜讀。一棵樹、一座山、一場雨、一陣風、一場普普通通的龍舟賽,一個並不相識的陌生人都可能化為他的一首美麗的詩。他的詩與其說是詩,其實更像是敘事散文,每一首詩都是一個故事,他不做作,不浮誇,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每首詩都樸實地透露出他的生活經曆。《一對蝴蝶的傳奇》《我讚美蝴蝶》是他在觀看電視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有感而發;《南海,我的夜鶯》《黃土地上的南海夢》《永暑礁的女郎》《赤瓜礁印象》是他對當前南海熱點問題關注的收獲;《看楊柳湖龍舟賽》《看莫愁湖龍舟賽》《龍舟賽上的傻妹妹》表達的是他今年端午節看龍舟賽時那種憧憬興奮之情。他的詩往往都是來自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能你覺得並不精致,但絕對真實。為什麽他有這麽多可寫之處,因為他有一顆詩意的心,用這顆詩意的心去感受生活,每一個生活片段都是一首詩。

  其三,他是這個複雜世界真正的逍遙者。當今社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檳郎卻甘願永生做一介布衣,張揚他的隱士情結和隱逸情懷,遨遊於他自己的詩情畫意中。借用他詩中的一句:“迷身因為迷心,當你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將一切外在附著物看淡,才能走出自性的迷魂陣”(《夢隨李白遊》)。大概他早已走出了自性的迷魂陣,難怪可以那樣淡泊名利。他的詩意不是來自無盡的物質和欲望,而是來自內心的坦然和滿足。難怪可以不俗氣也不匠氣。

  拜讀他的《躺在方山上》,我眼前出現這樣一個形象。曾經年少之時,胸懷壯誌,欲上青天攬明月,於是離開了故鄉流浪遠方。在飽經世俗滄桑之後,他看淡了世間的人情冷暖、是是非非,於是將他鄉當故鄉,隻希望以“一身布衣洗滌滾滾紅塵,歸海之流匯入滔滔的揚子江。”於是,“定林寺問佛參禪,洞玄觀遺址訪道成仙。南天門俯瞰秦淮河如帶,天印宮觀景台眺望青龍山。更多時隱逸在山穀,祖龍頂西下特別幽深:有小溪潺潺穿過拱橋,有茅屋一間掩映在密林”,這才是自己畢生的追求。現在的檳郎大概就處於這種心態之中。檳郎在詩歌中坦言,他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能在方山有自己的一個衣冠塚,碑名是:詩人檳郎之墓。他希望生前完成不了的心願在身後可以得以圓滿,多年之後會有許多他的粉絲像他祭拜李白那樣來懷念他,僅此而已。至於功名利祿,他毫不在意。

  故事,未完待續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故事,有人平淡乏味,有人卻色彩斑斕。每個人都在用一生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包括故事中的故事和講故事的人的故事。檳郎也在極力精彩講述著自己的故事。他講的故事未完待續,他的故事也未完待續。殊不知他也成了別人故事中未完待續的故事。

  2014-06-21

 

隱逸南京的詩人檳郎

  12涉外文秘 何妍霖

 

  來南京上大學,轉眼已經兩年了,近一年都在上著檳郎老師的課。是啊,很幸運地做了檳郎老師的學生。還記得第一次上他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一位夾著書的老師風塵仆仆地走入教室,看上去古板單調。但上他的課,才發現絕非如此。

  認識檳郎,通過他的學生寫他的文章是一個便捷的方式。同學們筆下的檳郎,不管是介紹其生活經曆的,還是解讀他詩歌創作的,都讓我對這個老師產生由衷的敬佩之情。每看一篇文章,就加深一分對他的了解。而檳郎本人更是一位多產的詩人。昏昏沉沉的午後,午睡在桌上趴了一會,睡得著實不舒服。睡眼朦朧地用冷水衝了把臉。打開電腦,連上網路,登陸檳郎的博客,看著一篇篇他的原創詩文,睡意衝淡了不少。

  檳郎熱愛南京,這明白地見於他的創作。聽了由他作詞、高見作曲的《歡迎來南京》。歌曲旋律悠揚,朗朗上口,且每一句歌詞都是對南京這個金陵古都最好的解說。那時候來南京的時間不長,對於這個有著濃厚曆史氣息的城市不是那麽的熟悉,聽了這首歌,卻莫明的對南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著自己也要和檳郎一樣,將腳印印於金陵古都,用筆墨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逛過夫子廟、遊過秦淮河、走過總統府,在牛首山上看滿目桃花、在棲霞山上賞楓葉飄零、在雞鳴寺旁看如雪櫻花,放眼獅子山閱江樓、展望燕子磯長江景……檳郎不是南京人,卻對這個都市有著莫名的情感,他喜歡南京,喜歡這個他漂泊半生後給他依靠的地方。

  或許每一個鍾情文學、鍾情寫作的人都有著不平凡的經曆,而正是這些不平凡的經曆讓檳郎的詩作顯得那麽動人。毫無疑問,檳郎的經曆的確是特別的,甚至可以說是出人意料的。沒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卻有著那麽不普通的經曆。二十歲師專畢業,走上社會,多經磨難,當過中小學教師,建築管理人員,做過獄警,去過韓國外教,到在我校執教鞭十多年的一名大學老師。可能每一個知道他經曆的人都會感歎變化太大。而隻有讀他的詩才能發現他的思想的不斷轉變,不斷提升。歲月的沉澱讓他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一份真,保持著對詩文的熱愛。

  看檳郎的博客,有時候真的會感歎,這難道就是詩壇門外漢?在我眼中,絕非如此。一篇篇情感真摯的詩文,一句句慷慨激昂的話語,敲擊著我的心靈,給予我靈魂上的共鳴與震撼。是否在詩壇的門內或者門外真的有那麽重要嗎?我想,真正的詩人,是視詩如同自己的生命的,是能夠通過自己的詩文來感染讀者的。

  本學期有幸選修了檳郎的新詩賞析課。檳郎的新詩賞析課總是在他的“拋磚引玉”中開始,再講文學史上名篇。同學上講台讀他的詩,讀完後檳郎會一句句的解讀,說到情深處,檳郎總會感慨一番,而我們也總會被詩中的語句所感染。記憶最深的是《支支的校園》,寫他與自己的一個女學生的交往的師生情。“民國女學生裝,藍布偏襟褂,及膝黑色大擺裙,從此這成了她定格的形象。引領我來的你卻離開了,這永遠的支支的校園!”聽著檳郎說著和支支的故事,仿佛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那個美麗溫婉的支支,看到了檳郎與支支在那段歲月裏的美好的故事。看到檳郎在詩中說“享古都的夜色,長江大橋的華燈和揚子江裏皎月泛金的波紋”,我放佛看到了華燈初上的街道,一位憂鬱的詩人坐在大巴車中靜靜地凝視著窗外的風景。

  在課上讀著檳郎的一篇篇詩,回味無窮。以前隻知道曉莊有櫻花,可是知道文學院旁有晚櫻的是緣於檳郎的《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我陶醉在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我陶醉在櫻花下的漫步神遊,我陶醉在櫻花叢中的讀書,我陶醉在櫻花林的師生交談。”可以說,檳郎特別鍾愛櫻花,就是這麽一個純粹的熱愛櫻花的詩人給我們帶來那麽多獨特、帶有個性的詩篇。

  檳郎的詩歌《躺在方山上》:“我已厭倦不再流浪,隨遇而安老死在方山旁。一身布衣洗滌滾滾紅塵,歸海之流匯入滔滔的揚子江。”檳郎從安徽巢湖的一個小山村來到南京這個繁華的大都市,漂泊的生活經曆讓他希望自己能安然地棲居在在江寧大學城的方山這座小山上。他甚至會想,“近處火山口的岩漿包,總有一天突然打破沉默,坐上麵的我便騰飛入雲,從此消失凡世的孤蹤。”多麽離奇的想象啊,若是旁人,絕非會想到自己會隨著火山噴發而消失於這個世界的。半生的獨自漂泊,最終選擇在南京安定了下來,在檳郎的眼中,南京是包容他的第二個故鄉。

  我想,檳郎對方山是有一種特別的感情的,還記得檳郎說過,死後要在方山上立個衣冠塚,幻想自己也能如海子一般,多年後是否也會有個少女哭倒在自己的墓前。熟悉檳郎的同學都知道,檳郎寫方山的詩作頗多,《方山記事》《初冬的方山》《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詠方山八卦泉》《千秋嶺問道》《方山道姑》等等……在別人眼中再普通不過一座山,在檳郎的筆下的卻顯得那麽特別。

  雖說他安定了下來,但從他的詩作中卻隱隱地讀出了些許悲涼與感傷。 最近檳郎寫了一首詩《樓頂望方山》,詩中寫到:“能放棄的都近乎放棄了,唯有在網絡的耕耘的碩果總是沉潛,伴著荒涼。”讀這句話,讀出了檳郎的孤獨與落寞,讀出了他的不被人理解。為生活放棄了很多,而網絡上的情感抒發卻也總不能找到歸宿,總是伴隨著悲涼。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能保持著一份對詩、對文的強烈的喜愛與堅守是何其的珍貴。

  我們看看檳郎,他的詩或許影響不大,但他卻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創作熱情,我想,他一直在努力地尋找著屬於他的精神天空,尋找著屬於他的詩意地棲居的場所。與其強調耕耘之後是否有碩果,我想說的是,有時候,讓自己陶醉其中或許才是真正的碩果。別人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能給予前進的力量,但真正的力量是自己給予自己的。這裏不得不套用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在創作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想,總會有人認同有人反對,有人感同身受,有人曲解誤解,但我們要學會尊重這個有著高昂創作熱情的詩人,尊重這個視詩如同自己生命的詩人。在這裏,要對檳郎豎起大拇指,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詩作,更因為他的那份懷抱不滅創作熱情的執著與堅守。

  提到檳郎,我想不得不說的是他的出家經曆了,或許聽到的人都會唏噓不已。他還因此寫過一組他年輕時候來南京棲霞寺出家的詩,如《棲霞問佛》《大學時的一次出家》《重遊棲霞寺》等。我不想說檳郎是有多看不開,多麽悲觀消極,畢竟最後他沒有剃度為僧。我隻想說的是那或許隻是他年少時的一時衝動,如今,那麽多年過去了,我想,檳郎每念及此事時更多的應該是感慨和懷念吧。

  檳郎不僅僅是個熱愛寫詩的詩人,我想,他更多的是一個懂得生活與自然的真正的詩人。他在南京寄情山水,隱逸功名,但卻仍然不忘為人民呐喊和控訴,他有著文人的人文關懷,將情感注入筆尖,最終化為鏗鏘的字詞。

  隱逸在南京的詩人檳郎,在遠離主流文壇的的網絡自由世界寂寞地創作,但求抒心,不問收獲。 隱逸在南京的詩人檳郎,在城郊的大學熱心地教學,既為謀稻糧,更為那份對知識和學生的愛。隱逸在南京的詩人檳郎,在被乾隆皇帝稱為“常棲隱者流”的方山過著恬淡的隱士般的生活。他不求什麽,但受惠於他的人有福了。

  2014-6-20

 

多側麵的詩人檳郎

  12中文 孫子惠

 

  一 引言

  檳郎雖然比我們大些,但是我還是願意稱他為檳郎兄,檳郎是多側麵的。透過檳郎寫的詩文作品,檳郎這個特別的人兒,一點點的清晰起來。

  二 “愛國憤青”——檳郎

  檳郎兄是當之無愧的愛國中年人士了,他總是會關注著最近發生的國家大事,從領土爭端,到社會焦點新聞,他是個走在新聞最前線的“時尚先生”。這些新聞,從中國到日本到台灣,從社會到財經到網絡流行,他從來都是很“潮”的,甚至有些網絡詞匯連我都有些趕不上趟了,檳郎兄卻說“我不喜歡灌水,會對不起我的檳郎粉”之類的潮語。那些新聞消息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檳郎這個文人的心緒,他一定會在知道那麽些讓人義憤填膺的事情後,借一首不下三十行的詩來抒發他的不滿憤懣之情。

  他用他筆尖滑下的每個字的力量向人們放射著他的愛國憤青的光環。《誰殺死了夏俊峰》中的他那麽犀利,像眼鏡蛇一樣把憤怒的毒液向社會投射。社會上有那麽多不公平,我們很無奈,而檳郎兄借著筆發泄著我們的想要表達的不滿與憤懣。《別了,駱家輝》中的檳郎像個英勇的弄潮兒,在社會文學的大浪的戲耍著,他站在文學的風口浪尖上肆意的嘲諷,是那樣的威風凜凜。《哀悼方久書》中寫到“十二個窟窿 在流血, 在呻吟, 在掙紮中死去。”他像一個聞一多式的革命的鬥士在嘶吼著,他為雲南上訪戶方久(九)書的冤屈慘死而不平,為他而悲憤。

  《南海,我的夜鶯》中的檳郎是痛心的,“南海的水為什麽那麽鹹,那是我思歸的淚水”;《黃土地上的南海夢》的最後一節表達了希望祖國深化改革,全民和解,從而強大起來的願望。他作為南海的形象代言人,替它訴說著想要的歸家的急切心情,南海流著淚,說它想要回來,檳郎在旁為它輕輕拭去淚水,叫它堅信它可以回來的。

  三 “笑傲的隱士” ——檳郎

  檳郎兄是有些才氣的,他的詩也不乏一些好的作品,不同的詩是不一樣的檳郎兄。《躺在方山上》上的他有那麽些安定,有些莊周遨遊的超脫之情。有那麽些經曆過滄桑之後的淡然,又有些想要好好享受生活的積極進取的奮鬥青年之感。《遊石塘竹海》中有的是一種靜靜的書生氣,有著一樣的五柳先生飲酒時淡淡的閑適之感,還有些怒發衝冠式的豪氣,更有些霸王別姬式的英雄氣概縱橫其中。《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是徐誌摩般的泛著些華麗的辭藻的唯美,還有些白居易式的閑話日常話語,如詩中“啥樣的美好”的表達,我覺得有些土氣了,讓人有些忍俊不禁。

  有些詩我認為是美與俗的結合體,如《考場外的莫愁湖》“天地之幕上的靜靜流瀉,片片飛舞精靈的誘惑”讀來有一種嫦娥仙子超凡脫俗的美感。但“洗腳盆’“臭腳丫”的表達很快就讓你跌入世俗的凡間,似乎有位山野村夫向你迎麵走來了。有些詩會帶給你一些突兀的笑意,有些周星馳式的無厘頭,像是電影或影視劇中突然轉身的“如花”。又如《耶穌找爹》一詩中“耶穌,你媽拖著油瓶來了”。耶穌,怎麽會是說你媽呢,你的母親似乎文學氣一些吧,拖著油瓶,更是落寞到犀利哥的境地了丫。讀到這我又能怎麽不笑呢?亦如“而今我又在霧霾裏殘喘,也不斷聽聞真龍天子出世,往往隻是些穿開襠褲的孩子。”讀來有種好像你本來期待劉德華的男神從天而降,來的卻是宋小寶這樣的喜劇屌絲的感覺。

  他有許多詩文表達了他的笑傲王侯、以布衣終身為傲、放浪江湖、隱居山林的隱士情結。

  四 “追偉族”與“光亮星”——檳郎

  檳郎一向很向往曆史上的偉大的人物,從世界三大宗教領袖默罕默德,釋迦牟尼,耶穌,到從古到今的仁人誌士;從敢為嶽飛喊冤的狀元張孝祥,到伊斯蘭教的著名先知易卜拉欣等等,對他們總是充滿了敬仰。檳郎寫詩來表達他對他們的讚美,崇高的敬意。不過檳郎不是僅僅如此,檳郎向往他們,因為檳郎也有著一個星星一樣想要發光發亮的心。

  檳郎是一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人,像他在《老山懷念張孝祥》中寫的“我不玩真人CS軍遊,不野營燒烤,也不滑草,不在瘋狂的木頭上找刺激”。檳郎會把時間花在做他自己要做的事,檳郎要做些浪漫的事,遊遊山水,寫寫詩作。

  在《懷念默罕默德》中,敬仰之情溢於言表。他像一個虔誠的朝聖者,在前往聖地的路上三跪九叩。你的讚美都有些近乎宗教狂熱分子了,不過因為是他,默罕默德,這樣的溢美之詞一點也不過。《懷念釋迦牟尼》中,你在筆間突然隱沒,化身的是悉達多,白象入懷,佛祖降生,七步蓮花,香氣四溢,花雨繽紛,地上湧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淨,菩提樹下,光明的參透,慈悲之喜滿溢。《懷念耶穌》中的神之子,被綁的十字架,耶穌用生命謝禮,為萬物救贖。在《易卜拉欣與兒子》中,“易司馬儀,我的兒子,別怪我狠心離開你們母子,我隻能將你獻祭。”你為不知道被獻祭的兒子而隱隱的擔心,你又為他即將成為偉大民族的先祖而感到激動。每年的古爾邦節的時候,我似乎會聽到你為了懷念易卜拉欣與他的兒子,輕聲說著“真神啊,真神。”檳郎在詩中寫出:“檳郎是造物主的非最後的使者”,我看出一種王勃式的自命不凡之氣。

  檳郎兄是有才華的,也許是檳郎兄的伯樂還未出現,也許星光大道並沒有開啟文學線,也許是中國好作家的節目的編輯還沒有上任。不過,檳郎兄,不是我希望早早的逝去,許多詩人都是在圓寂後才大放異彩的,也許你也是這樣的情況呢?要麽你是大器晚成的類型,你也不是很老啦。你要想想,薑尚到了暮年才成為薑太師輔佐大周大業;丘吉爾66歲才成為英國首相;裏根,70歲才成為美國總統。更何況你才四十多歲呢。檳郎兄,你不要相信“人出名要趁早”的鬼話,興許老天爺給你更多的時間,寫出不亞於李白杜甫的大成績、大輝煌來呢?

  五“可愛的純情”——檳郎

  檳郎兄的愛情觀我並不是很清楚,不過我知道檳郎兄喜歡的的妹子類型是那種沈從文筆下那種《邊城》裏善良淳樸自然的翠翠那種的。他有狹義的愛情詩,更多是廣義的純情詩。

  《龍舟賽上的傻妹妹》裏那個穿著偏襟的藍布褂兒,配著大擺的黑長裙兒,套著紅色的膠皮靴兒,紮著兩條紮紅繩的長辮背後甩舞的女孩子,雖然你嘴上說著不想看到她的傻樣,但是你心裏想著她可愛模樣的。你在傻妹妹麵前展現你英勇的一麵,你賣力地劃著龍舟,不時地拋著愛情電波的你,把傻妹妹迷得心裏小鹿亂撞。

  看散文《致達蘭薩拉的卓瑪》和同時期的其他相關詩文,我沒想到你和“金暘卓瑪”也有那樣純美的師生情。想必在那個純情的年代,你也是一個滿腹文學氣質的老師吧。卓瑪說:“我覺得你很帥。”那種帥氣也許是你上課談論文學時那種“遊刃有餘”的感覺吧。作為一個喜愛文學的女孩子,被一個充滿的才氣的老師吸引,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就這樣,一段浪漫而純潔的師生亦如兄妹的故事正在上演。我沒想到你竟是個矜持的男兒,麵對這樣的美麗純情的藏族少女,你竟然有些遲疑,好在卓瑪是個年輕單純的女孩子。

  那條潔白的哈達算不算你們的定情之物呢,卓瑪的哥哥?在紫金山天堡城,“檳郎哥哥”(卓瑪稱檳郎為哥哥)牽著卓瑪的手一路走著,是不是幸福感爆棚了呢?那次是卓瑪20歲的生日,浪漫的你在天文台為她慶生。卓瑪吹滅蠟燭,你拍手鼓掌。你把蛋糕上的草莓輕輕地遞到她的嘴邊,她慢慢的咽下。你繼續吃著剩下的蛋糕。那是一幅多麽有愛的畫麵丫。後來,卓瑪走了,被他哥哥綁架去了達蘭薩拉。現在的你,檳郎兄,隻能在夢裏與裹著藏服彩條裙的嬌美的卓瑪兄妹般地擁抱。可愛的檳郎,你是否為此默默心傷?

  六 結論

  檳郎是什麽樣的人?他是安徽巢湖人,現在南京某高校中文係謀生,是我的授課老師。但他首先是一個詩人。他的詩文已經過百萬字,詩歌二千首,他的文字展示了他的多側麵,我上麵也是掛一漏萬,我更難以一下子清晰把握到他的總體。他的人生和創作還在繼續,讓我繼續關注他,不斷深化閱讀和解讀他的文學世界。

  2014-6-7

課堂上的肖像描寫

  鳳琉黛洛

 

  檳郎兄的臉像一張片麵圖在你眼前展開了。

  按照視覺的映入順序來看,此兄台的頭發比較柔軟,初視有點輕微的留學生式的油光可鑒的質感。其發色的黑亮程度,像被一大瓶1000ml額霸王防脫洗發水洗過後的成龍的廣告效果一般,也許黎明天王的頭的麵積和廣告效果更像他的頭發。頭皮把“黑色秀發”製得服服帖帖的,緊密地繡在他的大腦皮層的皮膚外層組織上。

  額頭不太寬,像是一種下雪之後路麵被打掃的幹幹淨淨的樣子。麵色為微微發黃的宣紙色。我站在側麵看著他,發現脖子後麵的那塊裸露的皮膚,發黃程度更深一些,有些傾向於黑了。也許是因為後麵比較懶得去清洗,有些“發黴了”,畢竟誰都會覺得手放在前麵搓搓比放在後麵這樣做更加的省事。側麵的頭發的邊緣線的形態形成一個豎著的M型。

  我們檳郎兄是不留鬢角的哦。到耳朵上方這裏就已經沒有生長的跡象了。右麵的側臉臉頰五分之三處,從耳邊上到下巴連接處的片區,我還看見一道像貼上去的細長款的皮帶狀的印子的痕跡。也可以說是兩條長12到13cm寬2到3cm的平行四邊形的壓痕。側麵看,最外側的那條輪廓的連線是一條豎線,到了鼻子調皮地搞怪一下,畫了一個短短的弧度,然後繼續急轉而下。戴著一副半橢圓鏡框的黑色眼鏡,但是這並沒有給我太多文縐縐的感覺。

  他的眉毛有大拇指的指甲蓋那麽寬,給人一種一抹水墨畫中的灰色暈染的感覺,或者說墨汁快要殆盡了樣子。由於眉毛的顏色淺,所以不像粗黑眉毛的人,喜怒從眉宇間很容易看出來。而他你就算是個福爾摩斯,從眉毛你是窺探不出他的情緒起伏的。他刮胡子刮得很幹淨,留下的是灰軍綠色,而且算是比較純淨的那種,不含胡子的雜質的那種。我看過一些人的胡子,總是刮不幹淨的感覺,也許不是他不想,也許是沒有辦法做到。

  他是小鼻子,像是隨隨便便的點綴一般。其大小和形狀,好比我們愛吃的好時之吻巧克力或者有些酒心巧克力的外形一樣。像是他的鼻子是五官之中最後一個長的,到最後製造材料短缺了,出生的鈴聲已經響起,匆匆忙忙地安上了一個。我一直擔心,他的鼻子太過弱小,會承受不住他的眼鏡的重量,什麽時刻他一不留意,說我堅持不住了,然後眼鏡就直接從鼻上滑落了,摔碎了。他的嘴唇很薄,是那種令人豔桃粉色的。牙齒很小心的露出來,一點也不高調,好像洞房花燭夜的新娘,有點自己想要掀起蓋頭的感覺,很嬌羞帶著些許不好意思,但還是掀起來了。

  他說話的時候,淺淺的蘋果肌微微扁平的鼓起,帶動脖間有些鬆弛的褶皺一起慢跑。他的耳朵是漂亮的C型,很規整,像是生物課的人體掛圖上畫的標準的人類的耳朵放大的真實版模型。耳朵的構造顯得很好,搭配的效果是可以用來展出的。我覺得我要是他的話,會和別人炫耀著一點的。嘴巴張開的尺度從來都不會很大,像是年老的老太太想說話也無法張大嘴巴沒有力氣一樣了。不過他的嘴巴是因為自身的限製因素吧,我是沒有看過他的嘴巴可以長的很大過。他的下巴區域的肉像是葡式蛋撻的塌陷度一樣,有些鬆鬆軟軟的。

  他的脖子很短,仿佛隻是為了把頭和肩膀連接在一起就夠了。它似乎多長一點,就嫌累了,不願意那麽修長。不過轉念一想,如果他的小腦袋上接了一個長長的脖子,豈不是更可笑一些,造物主還是蠻會搭配的。雖然脖子短,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脖子還是比較適合他的。顯得比較“經濟實用”。

  檳郎的長度是1.5倍放大版的濃縮感,上下身比例是雙胞胎。他整體的長的給我的感覺是長的不現代,反正不是古風的帥哥那種類型,是那種民國與新中國的過渡期間的。感覺他長得一副可能會背叛你的樣子,卻永遠不會這樣做的人。如果把黑板從中間隔開,下一半剛好是檳郎兄的頭頂的高度。他的手當然也不長了,不過我覺得是足夠他日常生活之用了,他的課堂的手勢可是十分到位的,自然而多樣。開心的時候,他的手會以臀部為起點,向上畫半圈再放起來,有些氣憤的時候,也會揚起手。雖然是差不多的手勢,但是聲音的感覺不一樣了,效果也不一樣,手臂也會帶有怒氣一樣的狠狠的上揚起來。他情緒有些大的起伏的時候,臉部會有些不誇張版的宋小寶式的抽搐。

  他的聲音是什麽感覺呢,你閉上眼隻是聽,是一種一杯純淨的水混入了沙子的感覺,不時帶有幾絲口水的調味摻雜成的聲音。他的聲音如果隻是就本身而言,是沒有什麽動聽而言的。如果用電波的儀器測試的話,那是幾段不同高度的直線,因為有的時候他會提高他的調值。他講課的時候,我們總是會不自覺地發出笑聲,好像是他偷偷地埋下一顆炸彈,然後有一刻到達笑點,爆炸,噗地一聲,那是我們笑了。

  他的年齡不知道多大了,我覺得在我看來,如果以嫩為起點,以老為終點,我想這條連線的三分之二的點上,大約就是他應經存在的年份了。他總是喜歡說長話短說,可是他的話從來沒有夠說過。上課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隻能不斷的精簡話語。他不舍地在腦海裏中挑選故事中最精彩有趣的部分,向我們娓娓道來。聯想豐富,聯想類比,他樂於把他的事尾隨在名家的敘述之後。檳郎兄隻是讓我們更加覺得偉大的人更加偉大了,他也不算渺小。有時候,他是一種自信式的自嘲,也許他是自嘲式的自信吧。

  他是有個有自己想法的人。他也想過自殺的,不過說這話的時候一點也不像他是這麽想過的人。我讚稱他為“詩源”,他總是孜孜不倦的寫詩。別人說,好無聊呀,看看電影吧;好無聊呀,玩玩遊戲吧;好無聊呀,出去耍耍吧。檳郎兄說他對這些都不感興趣。嗯,他最近感興趣的是端午的賽龍舟哦,跑到楊柳湖和莫愁湖看了兩場,寫了三首詩。嗯,南海出事了,他到處查閱資料,追蹤最新動態,又寫了兩首詩。

  我對於他是欣賞的,但總是帶著些有色眼鏡的。也許是因為自己太過於注重審美了,總是無法去用許多正麵詞匯去評價他。他也許是晏子一般的形象,縱使有著美男子的心,在我眼裏可就是枉然。我就是愛美男子的樣子,秦檜的心或許都不太重要。或許是物質的世界,我漸漸習慣了用自己眼睛的去看,不想用自己的心去觀他了。

  說實話,他是美的,是一幅素色山水國畫。隻是我習慣了油畫的色彩豔麗,竟有些不願意從外在去肯定他了,進而言語中透露著那麽股嘲諷的味道。請原諒我的檳郎兄。

  你的學生鳳琉黛洛2014.6.5

 

又有誰人識檳郎

  南鐵院 丁穎

 

  回想第一次見檳郎的樣子,戴著副眼鏡,頭發有點蓬亂,衣著樸素甚至有點簡陋,個子不高,很和藹,在人群中很難被認出是位在大學教文學的老師。但就是這位其貌不揚的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因為他的平易近人,所以上他的課我總是坐在第一排。老師上課富有激情,為我們介紹人文地理,自然風情。老師將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到其中,很好帶動了課堂氣氛。靜坐在教室,細細品味他的“旅遊文學”,他的傳奇。

  檳郎老師人很好,請假也特別容易,但前提是你必須得有正當理由的。還記得五一前的一天下午,在火車站遇到老師,他急急忙忙地出地鐵站,跑去坐公交,來給我們上課。我們在那裏跟他請假時,他說隻要發信息跟他說下就好。其實那天時間還有很多,他完全沒必要那麽急。老師做事趕早、認真。有時,我上課去得比較早,都能看到老師已經經過長路而坐在教師休息室了。

  檳郎老師對他的學生有著不一樣的感情,也許是因為旅遊讓他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接觸,從而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上課時,老師會給我們看他與學生拍的照片。在《大學的夾竹桃》一詩中,我更進一步的認識了他對學生的那份愛,文中老師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將學生比喻為夾竹桃,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情。暑假的大學城空空蕩蕩,老師期待暑假能趕緊結束,在新的一學期老師又將會迎來下一屆學生。

  檳郎對事物的理解與常人不大一樣,我們大多數的人崇拜孫中山,而在詩歌近作《永慕廬獨坐》中,老師則同情中山先生。兩位夫人,最後無一陪伴在身邊,而唯一的兒子孫科,客死在離島。萬綠叢中的永慕廬已了無人煙,隻有二月蘭在等著守陵人的歸來,但卻不知守陵人何時歸來。

  這學期裏,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的兩篇外國旅遊文學散文,都是關於韓國的。一篇是《師生春遊韓國茂朱滑雪場》,在這篇文章中展示了韓國大學生集體活動中那種活躍氛圍,在我們中國是很少見得,我感覺自己已經融入了那種歡快的氣氛中了。難怪老師最後會說在韓國的旅遊使他重新做回了孩子。我們幻想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像韓國大學生那樣,與老師肆無忌憚地在一起做遊戲。在《濟州島記遊》的最後,檳郎老師雖然生活在異鄉,但卻時刻心係祖國。他希望可以回到祖國,回到自己愛妻的身邊。也許隻有在祖國,在親人身邊,檳郎老師才會感到安心。

  要問哪首詩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當屬近作詩歌《飛上紫金山》。因為在他的課上,我有幸上講台對著對媒體為全班同學朗讀了這首詩。這首詩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詩的開頭老師將自己比作禦風而行的詩人。老師站在紫金山眺望,城區環山而建。滾滾長江東逝水,心心念想的故鄉遠在雲霧之中。紫金山是江東第一名山,守護著六朝古都。

  檳郎老師是位守望者,他有關於故鄉的許多的詩文。檳郎老師出生在巢湖,隨後來到南京。我總是猜想檳郎寫詩時的情景,推測他那時的心境。夜深人靜的時候,檳郎趴在窗前,眺望那閃耀的街市,想到故鄉(巢湖)那火柴盒似的屋子冒著嫋嫋煙灰,想到故鄉醉人的姥山島,想到從前的種種。是孤獨還是懷念?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故鄉依舊,最愛的人在身邊,什麽都不缺。他靜靜的守望故鄉,願故鄉一切安好。

  南京是老師的第二故鄉,但檳郎老師似乎與這種快節奏的城市格格不入,他喜歡遊蕩在脫離世俗的地方。但讀完《詩人檳郎之墓》,心裏不免有一絲傷感,一種遺世獨立無人解的落寞。我不知道如何去揣度檳郎的寂寞,他熱愛生活,思考人生,總希望能找到知音。但苦於人生百態,世態炎涼,身邊的人追名逐利,忙碌生活,可憐那綠肥紅瘦無人問津。詩人是孤獨的,是憂慮的。檳郎臆想死亡,心中千種風情無人訴說。陪伴他的隻能是詩稿,那落寞,那等待了千年的黃葉。

  誰會哀歎花謝花飛花滿天,誰會哀歎紅消香斷有誰憐,誰又會對故土情不自禁地流淚?我想檳郎是一個。他默默書寫人生,讚美河山,感歎四季流轉。他可能不隻是單純樂觀地熱愛生活,我想他隻是怕,怕荒蕪人生,暗淡記憶。他隻能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希望時光定格在那美麗的瞬間、在那分行押韻的文字中。仔細品味他的詩文,午後時光多了些寧靜,多了些充實。

  大學裏能讓老師記住的學生並不多,而檳郎老師卻是一個能讓所有學生記住的好老師。他當之無愧是我們的好老師,我們永遠的好先生。可是大千世界中,又有誰人識檳郎?

  2014-06-02

 

檳郎訪問華僑小學

  11旅遊管理 雷青

 

  說實話,在接觸檳郎老師之前,我對旅遊文學沒有什麽特別深刻的概念,雖然我本身的專業是“旅遊管理”。當初選擇社會發展學院的這個專業以及文學院的“旅遊文學”公選課,都是由於我對旅遊有著深深的興趣。

  檳郎老師通過選修課認識,他是安徽巢湖人,當然“檳郎”隻是他的筆名,他的真名叫做李檳。老師的教課非常富有個性,每次課都包括三個部分:旅遊景點介紹、相關景點的旅遊文學作品欣賞和旅遊文學理論。有直觀的圖片視頻,有精美的文學賞析,也有深入淺出的理論知識講解,我很喜歡這門課。通過這門課的學習,不但深化學習了我的旅遊專業知識,還培養了文學方麵的興趣。老師也將自己的一些詩文作為例文,既有寫中國旅遊的,也有域外遊記。檳郎老師曾在韓國任教過一年半的時間,也寫下了很多旅遊文學作品。今天我想要賞析的檳郎老師的《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這篇文章,卻沒有在課堂上講過,是我查閱他的博客發現的。

  檳郎老師在韓國大田的又鬆情報大學任教期間,同校的一個外請女老師是一位韓籍華人,姓呂。她與檳郎認識後,邀請檳郎參觀她姐姐和姐夫主持的華僑小學,並介紹了她們家的情況。這位呂老師的父親因為懷著一顆愛國之心而創辦了一所華僑小學,專門接受在韓的華人小孩,培養他們傳承祖國文化。現在這所小學由呂老師的姐姐負責管理。這天,在呂老師主動邀請下,檳郎老師欣然前往,從而記敘了檳郎老師在華僑小學中的所見所聞。文章著重介紹了檳郎老師與呂老師姐姐的丈夫——周老師的交流,交代了呂老師一家人旅居韓國以及作為“台灣籍”的華人對祖國大陸與台灣之間關係的看法。檳郎老師在文章的最後表達了他自己對呂老師一家人愛國之心能過一代代延續下去的擔憂和期盼。

  檳郎老師其實內心裏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就是交代收到邀請參觀學校,以及呂老師一家人旅居韓國的原因和背景。在文章中,檳郎老師這樣寫道:“在海外最感親切的就是祖國的人,我能愉快地和他們說著中國話,談著中國事。”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檳郎老師作為一個旅居他鄉的遊子,心底裏是如此的牽掛著祖國的人、事、物。

  第二自然段寫到呂老師的家世,她們一家本是山東蓬萊在韓國經商的生意人,因朝鮮戰爭爆發,被迫滯留在韓國。當時南部韓國政府反對大陸,卻跟台灣友好,要求所有旅韓的中國人,要麽加入韓國國籍,要麽加入“台灣籍”。呂老師的父母堅決不加入韓國國籍,堅持做一輩子的中國人,所以他們隻得加入了所謂的“台灣籍”。其實他們是山東人,之前從沒有去過台灣,之後也隻是為護照簽證才去台灣。他們當然不願去陌生的台灣常住,便一直客居在韓國。他們為了使自己的孩子保持中國化,出資創辦了這所華僑小學。因此,呂老師和她姐姐都會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乃至山東蓬萊當地的方言。年近四十的呂老師當年也是在這所華僑小學中學習度過的,隻是呂老師後來嫁給了一位韓國人,也加入了韓國國籍,為此,呂老師的姐姐一家強烈反對,甚至沒有參加她的婚禮。由此可見,呂老師她們一家人的中國情結是如此的深厚。我想這也正是檳郎老師能和呂老師以及她們一家人如此聊得來的原因吧,他鄉不僅遇到的是老鄉,更是同有愛國心的知己呀。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寫到檳郎老師與呂老師前往華僑小學,以及參觀、用餐的情況。在去的路上,作為一個韓籍華人---呂老師很中肯地評價了中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的人員素質、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最後她表達了希望祖國能夠學習韓國的全民富裕,縮小社會貧富差距的想法,因為她知道國內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嚇人的程度。在我看來,呂老師隻是一個旅居韓國的台灣人,哦,不對,自嫁給了韓國人後,現在在國籍上是真真正正的韓國公民,可是她還是很關心祖國的發展,會為祖國的未來有著很好的建議,這不是很能說明她還是有著一顆“我的中國心”。一個外籍華人尚能如此關心祖國,我們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不是更應該如此麽?

  到了大田華僑小學以後,檳郎老師受到了呂老師姐姐、姐夫的熱烈歡迎。為了接待檳郎老師,還特地做了豬肉,其實呂老師一家人都不是很喜歡吃豬肉,可見,呂老師一家人是多麽的熱情好客。在華僑小學裏,檳郎老師吃到了許久未能吃到的“中國味道”,雖然隻是很簡單的饅頭、花卷、包子、稀飯,但檳郎老師卻感覺格外的香甜。我想,此刻檳郎老師內心定然是非常激動的,能夠與一群中國人坐在一起說中國話,吃中國飯,談中國事,還有什麽比這些對於一個身居海外的遊子來說更覺得激動、振奮的呢?吃過飯以後,檳郎老師在呂老師一行的帶領下,參觀了這所華僑小學。他驚奇地發現這所學校竟然使用台灣版本的教材,就連教室裏也是掛的青天白日旗以及孫中山先生的畫像,這一現象不禁使檳郎老師感到驚奇。其實仔細想想,呂老師一家人在1949年以後基本就沒有回過大陸,也是入的“台灣籍”,再加上韓國對台灣的關係一直比對大陸好,呂老師一家人對祖國的記憶可能也是停留在民國時期,所以他們在學校裏的這種民國氛圍也就不奇怪了。但呂老師的姐夫周老師介紹說:“我們隻掛孫中山先生的畫像,像蔣介石、陳水扁的畫像從來不掛。”由此可見,呂老師一家人與檳郎老師的價值觀是相近的,都是同樣緬懷著孫中山先生。

  在參觀完學校後,檳郎老師與周老師促膝長談。他們談得最主要的還是台灣和大陸的關係。周老師作為一個“台灣籍”的旅韓華人,他們夫婦一直不願加入韓國籍,是明確批評陳水扁的“台獨”政策的。此外,周老師還提及了他作為“台灣人”在中國大陸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這也反映出當時大陸與台灣之間還是有著很深的過結的。相反,持著“台灣”護照的他們,在韓國卻能得到很好的照顧。而在祖國大陸,韓國護照比台灣的護照的作用更大,更為方便。由此可以看出,韓國和台灣同是亞洲四小龍,同樣是資本主義社會,兩個地區的交流遠遠超過大陸和韓國。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上一度是被輕視的。其實,大陸與台灣本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隻是由於曆史原因,被兩個政權硬生生的給分割了。不管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隻要稍微有點愛國之心,都斷斷不會同意“台獨”事件的發生的。

  在談話中,檳郎老師與周老師愈發投機,就好像一見如故的老朋友一般。因為他們都懷著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憂國憂民,十分擔憂國家的走向和未來。我們的國家現在是存在一係列問題:政府官員貪汙腐敗,公款吃喝;物價尤其是房價一直處於白熱化的上升狀態,已經讓廣大人民望而卻步;而東海、南海主權不斷受到周邊國家的挑釁,周邊國家不斷製造反華浪潮,故意製造領土爭端。這些事還有很多很多,共和國才建國幾十年而已,就出現了這麽多棘手的問題,曆史上每一個朝代剛建立政權的時候政治起碼是很清明的,而我們的共和國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腐敗到骨子裏了,這怎能不讓憂國憂民的愛國的仁人誌士擔憂呢?檳郎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他此時還客居韓國,但他在與周老師對話後不由得升出了濃濃的鄉愁以及對祖國的擔憂。

  在短暫的參觀停留後,檳郎老師終究還是要離開的,告別的時候,檳郎老師是非常不舍的。不僅是因為他舍不開這濃濃的鄉愁,也舍不得一見如故的周老師、呂老師她們一家人。這次旅程給檳郎老師帶來了很多的感觸。

  檳郎老師參觀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並寫成了感人的遊記發布在祖國的互聯網上,這是對讀者的無私奉獻。其實這篇文章就是以愛國為主線的,以會見老鄉開頭,全文貫穿著愛國的思想,最後再加以升華。在平時的上課中,我就知道檳郎老師是一位不畏強暴,希望整平一切黑暗勢力的傲骨愛國的文人,有著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透過這篇文章,我不僅看到了一群“台灣人”對祖國的熱愛,也感受到了檳郎老師他自己濃濃的鄉愁和對祖國的憂患意識。

  2014-5-31

多情的詩人檳郎

  會計1301 童媛

 

  檳郎,是我們鐵院的一名代課老師。檳郎是筆名,檳是名,郎是性別。檳郎是位不折不扣的詩人,也是我遇到的第一位現代詩人。我有幸上過他的課,搜了他的博客,拜讀了他的詩文,有的學生叫他檳哥,在此我也稱他為檳哥。

  初次見麵是在選修課上。戴著眼鏡的他匆匆趕來,看起來是位古板的老師,霎時失了興致,準備迎接他滔滔不絕的背書講課,卻被突如其來的歌曲打斷了對他的猜想。上過檳郎的課的學生都會知道,檳哥愛在課前用多媒體放歌,愛放古色古香的音樂。獨特的教學,令人心生好奇。當我們賞析了他的一些詩作後,才發現檳哥內心的豪情萬丈和他淡定從容的外表有著天壤之別,感覺這個老師有些神秘。

  檳哥愛文學,愛寫詩,愛風景,偏愛南京的風景。南京的旅遊勝地多以陵墓和山為主,檳哥會不辭辛苦的親自走遍大好河山,然後寫下他的詩。我們對旅遊的紀念是一張張照片,一件件紀念品,而檳哥則是一首首或長或短的詩篇。檳郎的詩有很多,數量巨大,有兩千首,有《檳郎詩文總集》七卷。

  檳哥的許多詩是遊記。他的詩將風華絕代盡收眼底,將對大自然的感慨寫成一段分行押韻的文字。若他生在唐宋時代,想必他定是一位更加自由自在的詩人,浪跡天涯,在祖國的壯麗風景裏,唱吟他的詩歌,留下他的足跡。 檳哥的詩或許還像一部小說,在以唯美風景為背景下,譜寫一段悲情的傳說,讓人充滿遐想。 檳哥的詩,千變萬化,有時大膽奔放,將他的情人比作至高無上的女皇,或將自己的衣冠塚預期在祖國的大好河山;有時含蓄內斂,他會穿越成古代的詩人,成就一番佳話。下麵賞析他幾首詩歌。

  《雞鳴寺路的櫻花》是我在他的個人網頁上看到的眾多詩篇之一。櫻花原是華夏一族的花朵,如今卻成了東洋的國花,在東洋揚名天下。幸好,21世紀她又回到了華夏的土地上,在自己的故土上盛開繁榮,落葉歸根。對櫻花的向往,對櫻花海唯美意境的喜愛,讓我鍾愛這首詩。所以請允許我用多點的筆墨去欣賞她,表達我看到的這首詩的故事。

  陽春三月,江南也就是長江的南麵,城南麵的雞鳴寺路上櫻花全數盛開。雞鳴寺,南京聞名的寺廟之一,原已是遊人如潮的旅遊勝地,在近幾年寺廟路旁種上的櫻花大道更是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南京本地人的眼光。作為南京人的我,深知櫻花盛開時,那番櫻花海下人潮湧動的情景。粉色的櫻花隨風飄動猶如漫天的雪花。兩旁樹上盛開的櫻花猶如白沫的海。如仙境般虛幻的現實,太美好,讓人覺得是那麽的不真實。

  在如此唯美的意境下,檳哥也變得不真實,他穿越成了大唐的詩人崔護與佳人在漫天的櫻花雨下續寫佳話。再美的櫻花,再虛幻的櫻花雨也比不上長發如瀑、紅衣奪目的伊人。崔護將自己與絳娘曲折神奇的愛情故事藏在《題都城南莊》裏,廣為流傳。隻是匆匆那一眼,便一見鍾情的崔護與絳娘的故事被人稱作“桃花緣”流芳百世。從大唐穿越而來的檳哥續寫“櫻花緣”。突然回首,櫻花雨下,再見伊人,紅衣在白色的櫻花海裏閃耀奪目,及腰的長發隨風飄動,櫻花海成了伊人的配景。絕美的伊人,絕美的櫻花雨,讓人驚豔。

  櫻花讓人沉醉,陶醉的檳哥開始他在櫻花下的隨想。檳哥愛春天裏所有的花朵,無論是佳麗還是無名。但不管是淩寒的早梅,華貴的牡丹還是盛開的海棠,桃李,都不及檳哥對這片櫻花的愛。也許是因為那場穿越,可比昔日的桃花緣,檳哥對櫻花雨產生了別樣的情愫和眷戀,讓檳哥難以割舍。愛花,更愛花裏的那位伊人。

  也是近期詩作的《老山懷念張孝祥》中,壯麗的老山,刺激的真人CS遊戲,悠然自得的野營燒烤,瘋狂的木頭,都吸引不了檳哥。唯一能讓檳哥難忘的除了那廣闊的風景還有那位流芳百世的詩人——張孝祥。南宋的狀元,勇於叱佞臣,敢於為忠臣嶽飛平反。檳哥毫不吝嗇地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張孝祥的懷念、敬佩之情。作為詩人的檳哥與同為詩人的張孝祥惺惺相惜,他們相距九百年,卻有相同之處:“你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我悲慨中山弟子不守陵,中華何時白日夢醒自奮強?”檳哥把他當作知己、偶像,願把自己的衣冠塚埋在老山,與張孝祥為伴。

  再欣賞《春天的雲兒》。從教室到食堂,再到玄武門;沿著玄武湖邊的城牆到太平門,再到紫金山下的琵琶湖和前湖,這“雲兒”跟隨著檳郎一路歡遊。這是自然的雲彩,還是他的學生?或者兩者都是。檳哥作為詩人的細膩,隨性,讓他無時無刻不享受著身邊的美好。我喜歡這樣的詩人。雖生活在快節奏的現代化時代,但是他仍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春天的景色有許許多多,但是檳哥卻以似真似幻、似人似物的雲為題材,寫下這首春意盎然的詩。獨特的構思,獨特的思想,讓檳哥的與眾不同更為突出。羨慕這樣隨性的他,單純,個性,獨一無二。

  檳郎的詩有很多,數量巨大,以上賞析的這些隻是他最近的幾首詩。 檳哥的詩裏會有如詩如畫的美景,會有悠久的曆史文化,會有電影的鏡頭,小說的情節,他總能將這些全部藏在他的詩裏。明明隻是一首詩,卻能品出許多不一樣的情愫。檳哥的詩需要慢慢的品讀,不然你會發現不了他的構思,詩裏的奇特。檳哥這位老師也需要細細品讀,他就像一本書,貫穿古今。

  也許你聽過有位叫檳郎的詩人,也許你看到過他的博客,他的詩篇,也許你上過他的課。也或許你不知道他,不知道這位詩人,不知道他的詩。但若有天你翻到他的詩歌,請靜靜去感受。

  2014-05-28

檳郎的濟州島

  11心理學 郭瀟誼

 

  當拿到公選課“旅遊文學”期末考查的標準答題紙時,看著上麵三個選題任選:“旅遊文學的特征;關於南京的旅遊文學的研究;賞析中國現當代旅遊文學作家作品”。微微思索了片刻後,忽然覺得何必舍近求遠,教這門課的檳郎老師自己就是旅遊文學作家,有眾多的國內外旅遊詩文,為何不從裏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篇來賞析一下呢?其實賞析自然也是談不上,隻能欣賞完淺淺地做一些分享。拿定主意之後,我就回憶了一下在博客上讀過的他的文章,最後把目標鎖定在了課堂上作為例文的散文《濟州島記遊》。

  談文章自然要從四個方麵談起,標題、作者、文章內容以及感受,這篇《濟州島記遊》也不例外。首先,當初之所以會選擇這篇文章,是被“濟州島”三個字吸引。可能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我從來沒有出過國,對於國外的很多旅遊景點都不是很了解,平時聽到“濟州島”也是在韓劇裏麵。就電視拍攝的風景看,是一個很美的地方,那裏的藍天澄澈,山林蔥鬱,農田望過去一片平整。但即使再美,也不過隻能隔著電視屏幕欣賞,終究隻是男女主角的陪襯,是冰冷的,遙遠的。但是在檳郎老師的課堂上,多媒體展示了許多相關圖片,“濟州島”三個字卻讓我有了更真實的體會,那裏的景物,那裏的人,都是生動的,彼此之間的互動,仿佛就在眼前,那裏的一切都是有溫度的。也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感覺,使我記住了《濟州島記遊》,決定了期末來寫這篇文章。

  談完了與《濟州島記遊》的結緣,再來談談與作者的緣分。說來,緣分也隻是指尖之事,大三下學期選修課程,在聲勢浩大緊張萬分的選課大潮中,就那麽成功地搶到了這門課,不得不歎不易。當時看“旅遊文學”是文學院開設的,心裏頓時也期待不少。之前也選到過文學院其他課程,覺得文學院的老師都比較有個性,說得更貼切一些,應該是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裏,沒有世俗的眼光,沒有塵世的喧囂,隻有自己的信仰,以及與自己作伴的文字。所以,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期待起李檳老師是不是如我以前所認為的那樣,也是那麽獨特。

  還記得第一節課的時候,他向大家介紹自己,沒有刻板沒有嚴肅,風趣幽默間,拉進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檳郎自然是老師的筆名,卻覺得筆名雙關的很有趣味,也很精妙。“檳郎”中的“檳”字取自於老師的名字李檳,而“郎”則是性別的彰顯,其實我反而會覺得裏麵蘊含著老師低調的才華,自古不是有“郎才女貌”之說,而且筆名也與“檳榔”水果諧音,聽上去又增添了抹趣味。之後老師又向我們介紹了課程安排,提到平時作業要上交到百度檳郎貼吧,頓時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多麽稀罕的事情,頭一次聽說不是交紙質作業,而是上傳到貼吧,內心覺得檳郎老師又潮了幾分。之後更為讓我吃驚地是,老師竟然在課堂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心裏不免暗歎,這檳郎還挺自信。

  看了老師的幾首詩歌,又讓我不得不佩服,老師的作品有血有肉,有自己,不空泛,不媚俗,不做作。其實有時候覺得,詩歌是表達人內心感情的媒介,透過一首詩,來讓別人體會詩人當時的感情想法。但在現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又有幾個人,能像檳郎老師這樣,靜下來,到那些地方去轉轉,邊走邊停,認真去聽每個地方的聲音,去想象這裏過去、現在、未來發生著什麽,是時間飛逝的無奈,還是故人已去的離愁,亦或是對這個社會不良風氣的不滿。從那些詩歌裏,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一個鮮活的、有思想、安靜的,卻也是有力量的一個人,他不再年輕,但步伐依舊堅定。

  當然,離開了詩文的檳郎也是平易近人的,雖未與老師有直接接觸,但看了不少之前同學們寫的文章,裏麵多次談到老師的親切,不孤傲,甚至還帶著點孩子氣。譬如與學生在食堂談論文指導,邀學生一起共賞風景,自然也有老師主動問學生星座,會因為星座的合拍而開心的孩子氣舉動。老師的經曆是豐富的,做過很多職業,也因為公派外教在韓國客居過一段時間,《濟州島記遊》自然也是在那個時候留下來的。

  說了這麽多,也該來談談這部作品了。《濟州島記遊》是檳郎老師作於2002年12月28日,當時正值冬天,正如老師在文中所寫“飛機在濟州機場降落時,濟州島下起了大雪,但觸目的到處是榕樹。”整篇文章是以時間為順序,以老師的活動為線索串聯起來的。

  開篇先是向我們介紹了濟州島的基本情況,從地理位置,與中國的關係,以及老師們前往濟州島前的準備工作。從第七段開始,寫終於到了濟州島,簡單交待了與導遊的碰麵,之後是下榻的酒店,以及吃飯等諸多細節。從第九段開始,寫觀光過程。第一站是神奇之路,主要描寫了大家一起在怪坡上騎自行車,“下坡時要用力踩,上坡時則用很小力就行”,之後向大家揭開謎底,“旅遊手冊上麵說是因為周圍景物的關係使人發生錯覺,誤將下坡看成上坡,才明白怪坡與地下磁場或礦物並無關係”。之後又依次遊覽了耽羅木石苑、龍頭岩、城山日出峰、城邑民俗村、西歸浦。在西歸浦又在海邊坐潛艇到海底看珊瑚,看了中國和巴西隊比賽過的足球場。整整兩天的行程,活動安排緊湊,景物也各具特色。其中還提到了石頭文化,“有許多石頭碼成的塔,頂上是一個人臉形狀的大石塊。這是古代濟州人祭祀神靈的建築,相當於蒙古人的敖包,濟州島被蒙古人統治一百年,蒙古的文化在這裏留下了痕跡”;城邑民俗村的閑適的田園生活;“路上,導遊安排我們到農家的桔子園遊玩,我們可以自由地在園裏摘桔子吃,照相,紅紅的桔子綴滿枝頭,我們吃著桔子,照了相,久久不願離開,大家仿佛都愛上了田園生活”。

  整篇文章共計二十二段,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一到八段寫旅遊前的準備工作。第九段到第二十一段,均是寫了整個遊玩過程。之所以把最後一段單獨成段的原因是,從時間順序來講,前二十一段均是在回憶,而最後一段寫的是現在,是老師坐在電腦前寫此文時回憶過去兩天的行程。其中,在描寫耽羅木石苑、城邑民俗村和海邊坐潛艇三個地方著墨較多,描寫比較仔細,透過字裏行間,仿佛重現了當時的遊玩場景。老師也特別注重一些細節的描寫,比如:“我們到一個叫新島旅的四星級賓館安頓好行李,便出去吃中飯,是韓式火鍋”;“導遊說今天的遊玩便結束了,便帶我們去一家餐館吃晚飯,我們吃到了很多生菜包烤肉和許多小碟子盛著的各種的韓國泡菜”;“我們大田工作的幾個人便請了大家去一家地下酒館,喝啤酒,吃水果點心,唱卡拉OK,玩到夜裏一點多才回去”。在欣賞文章時,也有一種可快可慢的感覺,不是一直很緊湊的遊覽,而是走走停停,有條不紊。

  最後,來談談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總共有四處。第一處是“來韓國第一次乘飛機,飛機在空中飛行,空中的雲彩世界,俯瞰大地的奇特視點,讓我新奇不已,這一次的空中觀光,似是舊景相識,但我還是溫習地欣賞了白棉絮一般的空中童話般的世界。”雖然隻是一個簡簡單單地坐飛機,但是在老師的筆下,總覺得世界是美好的,旅程是值得期待的,心情是愉悅而飄揚的,特別是“新奇”、“童話”這些詞的使用。第二處是“龍頭岩是韓國的一個象征性景物,我已經在一些韓國書籍上見過它的照片,這次親見,感到它的氣勢,驚歎大自然的天工。”表達的是對自然的敬佩,對巧奪天功的景色的喜愛之情。

  第三處是“導遊叫我們撿一塊石頭放在塔身上,許個願,大家便都行動起來,我許的願是祝在祖國的老婆和兒子平安,快樂。”檳郎在外國倍加關心國內的親人。而第四處文中詳解西歸浦與徐福傳說的關聯,可以看出濟州島與中國的淵源,檳郎也借西歸浦這地名表達他心係祖國的情懷。老師雖然身在韓國,但心卻一直記掛著國內的親人,文中多處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以及想要歸國的心情。這種強烈的感情也出現了在文章的末尾,“現在坐在宿舍的電腦前寫文章,我想到了西歸浦這個地名,祖國,我什麽時候能再回你懷抱呢?愛妻呀,我多想回國與你快快相見!”可見韓國雖風景秀麗,獨具特色,但歸國之心,依舊似箭。

  檳郎老師熱愛旅遊,勤筆不輟地從是旅遊文學創作,還在大學裏開設“旅遊文學”課,他為中國的旅遊業與文學默默地做出貢獻。他的旅遊詩文,關於南京的最多,也有國內其他地方的。到目前為止,域外他隻去過韓國,便留下了眾多的高質量的旅韓詩文。長達六千多字的《濟州島記遊》隻是其中的一篇,但它不僅是一篇旅遊文學散文作品的典範,重現了濟州島的自然風光和曆史人文,同時也讓我從字裏行間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檳郎,看到了一個觀察細致入微,情感同樣細膩的男子。我這裏介紹得太簡單,還有許多精彩的內容沒有提及,請感興趣的讀者,自己在網上查看原文。我希望,準備旅遊韓國濟州島的遊客,能把它當作重要的參考資料。

  2014-5-25

 

檳郎是誰

  會計1301 徐娟

 

  在忙忙碌碌的大學學習中,選修課是我們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學期初,情不自禁就選了“旅遊文學”。在我最初的夢想裏,旅遊是件多麽美好的事情,而我也願意跟著檳郎老師的步伐,去遊覽那些自己不曾熟悉的景點,感受文人的氣息,感受老師對於生活的真情美。

  檳郎是誰?不是植物檳榔,而是一個人。老師名叫李檳,檳郎是他的筆名,我們在課堂上都親切的稱他為檳郎老師。他是被我們南京鐵道學院邀請來開設全校選修課的老師,曾開過“新詩賞析”“中國現代文學”等選修課,這學期又上“旅遊文學”。

  我對他的記憶,也許從第一節課開始就印象深刻。老師已經不算年輕,衣著也簡樸,但可以看出是知識分子,並且有詩人的氣質。戴了一副眼鏡,看起來就是給人儒雅的感覺,光潔明亮的眼鏡後麵是炯炯有神的眼睛,有讓人捉摸不透的智慧,但是又透露著慈愛幽默的光。

  檳郎老師課前準備好多媒體,就會充分利用時間傳教。上課前和課間,他會放一些歌曲,基本上都是有關各處景點的,也有優美的流行歌曲。雖是休息時間,聽不聽自願,但還是能增長知識,培養感情。聽著聽著,我讓自己浮躁的心慢慢靜下來,進入了那如詩如畫的夢境中,跟著老師徜徉在文學世界中。

  他上課的教學內容分為三部分,每次課首先是關於一個景點的介紹,結合他收集來的照片和視頻講解,然後是賞析相關這個景點的旅遊文學作品,最後是講解一些旅遊文學理論知識。他這學期講解的主要景點都是本土南京的,如夫子廟桃葉渡、江寧方山、幕府山、牛首山、祖堂山、將軍山、陶行知墓陶行知紀念館、南京魯迅紀念館、青龍山、浦口老山老鷹山景區、棲霞山棲霞寺、紫金山等。也講了兩個韓國景點,茂朱滑雪場和濟州島。為什麽所講解的景點集中在南京和韓國?因為檳郎老師和我們都在南京,而關於域外旅遊,他去過的唯一外國就是韓國,是多年前公派去做外教老師。

  檳郎老師帶我們賞析關於以上景點的旅遊詩文,有些是古代作家寫的,也有現當代作家作品。當然也會讓我們品讀他自己的旅遊文學作品,有散文,更多是詩歌。我們才知道老師還是一位多產的詩人,幾乎南京的每一個景點他都認真研究過、考察過,還寫了相關旅遊詩文。這些在我們的課程中,無疑是非常吸引同學們的地方,我們被老師的風趣儒雅,還有他對文學的精通深深地吸引。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藝術,而在我眼中最偉大的文學體裁莫過於詩歌。檳郎老師以他的原創詩歌的不同形式,表現內心情感和社會生活,用自己的生活經曆和見聞來詮釋自己的天才與文采。在社會生活的海洋中,他記錄內心的湧動,讓我們可以通過他的創作,感受到與他精神的共鳴與交合。人們常用“如詩如畫”來形容美好的事物,可見詩是人世間美好的東西。我就常常流連於詩歌的世界裏,愛在詩歌的王國裏自由馳騁。檳郎的詩處處都是真善美,處處都是人間真情,所以我愛檳郎的詩。

  老師詩歌多產,數量巨大,有兩千首,有《檳郎詩文總集》七卷。老師熱愛祖國的山水,《初冬的方山》這首詩歌接連用了幾個顏色,很直接的表達了南京江寧大學城附近的方山季節迅速的轉換,把人們帶入了方山的冬天,走向方山一抒自己的情懷,表現了詩人對方山冬天的期待與感傷。老師關注現實,作為政治詩的《公仆與主人》平實詩句揭示了中國的真相,預示著未來的新生道路。還有旅遊懷古詩《住步桃扇山亭》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情感,他為曆史而哀傷,為那些背負罵名的風塵女子而傷感。麵對曆史他無能為力,但他期待如今的社會和祖國都能美好。《秋到江心洲》《在彭佳嶼眺望釣魚島》《檳郎前生為僧》《美國啊,美麗的國》《憶遊褒禪山》《雞鳴寺路的櫻花》《躺在方山上》《我愛彌勒佛》《釣魚島之戀》《同根同祖的老爺們》《詩人檳郎之墓》……我喜歡的檳郎詩歌還有很多。

  我喜歡檳郎的新作《飛上紫金山》。短短的詩句,運用比喻誇張各種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將紫金山的融多元文化和數種天工而卓然於眾山之中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江東第一名山,如巨龍蟠護著古都,如豐碑承載曆史。” 表現出鍾山的雄偉壯麗,氣勢磅礴,讓我們領略到紫金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風采。檳郎寫他坐索道上山,如飛上了山頂,俯視明孝陵和中山陵如積木和小鍾。“誰人與我伴遊? 延伸到校園外的風景。 青春如花花相似, 那誘我初來、天堡城慶生/的伊人宛然如在昨天”。老師多次同自己的學生來遊紫金山,但他好像特別懷念那個同他第一次來坐索道、並在天堡城為她慶祝生日的“伊人”。

  檳郎老師是誰?他是大學教師,教書育人。他也是詩人,為讀者奉獻精彩的文學作品。他是安徽巢湖人,現在一直在南京工作和生活,兩地都是他的熱愛,都在他的詩文中得到大量表現。像檳郎老師這樣能沉下心來、感受生活和心靈帶來的美好的人,在這個商業化物質化的時代,已經不多了。我佩服檳郎老師的詩歌,愛情詩、愛國詩、自傳詩各種題材。我敬佩他的教學,他的思想,他的隨性,他的高度的藝術涵養。在老師的課堂和詩歌中得到陶冶的我,也希望出自檳郎之筆的作品能為更多的人所賞讀。

  2014年5月24日

 

櫻花般的詩人檳郎

12涉外 袁昊

 

       為何我會選擇這樣一個奇怪的標題,似乎連我自己一時說不清楚,或是櫻花和檳郎的櫻花詩在這個即將過去的春天給我太深的印象。隻是我時常會試想這樣一幅畫麵,在櫻花盛開的叢中,一個人兒、漫步在其中,自吟自樂,甚至轉幾個圈兒,與自然同化,與萬物同老。那麽這個人會是誰呢?似乎隱隱約約有著桃花庵下桃花仙的氣質。檳郎——一個漫步在櫻花樹下的櫻花仙。

        依稀記得第一節“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是大二的第一節課,帶著對文學的憧憬,然後看見一個風塵仆仆略有邋遢的先生夾著書趕進教室。這老師筆名叫檳郎,比較好奇。老師叫李檳,不過似乎老師特別喜歡檳郎這個名字,久而久之,大家真的似乎隻知道這位老師叫檳郎,至於姓什麽,我敢說真的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也許一個文學愛好者都喜歡這樣的感受吧,與筆名融為一體。就像,如果我要說櫻花叢中的詩人,必然是一個檳郎才能完全沉浸在裏麵的,融為一體的。我此時此刻所想,檳郎站在櫻花叢中的畫麵,像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其實對於這樣一個檳郎,這樣一個人,我試圖去猜想,他的背後,有怎樣的一些故事呢?或者,究竟是怎樣的人生經曆,造就了這樣一個檳郎,獨一無二的檳郎。

        由於檳郎教我現當代文學,相處近一年了,印象中,檳郎喜歡隨著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想法,在課上由教學內容而引發一些他自己的人生經曆人生感慨。我非常能理解,這是一種傾訴的力量。太多的人生境遇人生感慨,會讓我們在某一時刻突然覺得好像穿越時空,在某一個焦點與過去的自己相遇了,甚至與其他人相遇。檳郎喜歡說文學史上的誰誰誰是他的知音,他們有著類似的遭遇,也許有著一樣的心情,他願意像誰一樣死後將骨灰撒入揚子江裏……。我個人很喜歡檳郎這種直麵人生直麵生死的態度,在其他同學的《檳郎老師與海子》文章中看到檳郎將自己與海子相互比較,得出自己多活了二十五年因而死而無悔的感慨時,我不禁讚歎。

        檳郎會寫詩,愛寫詩,也寫了很多詩,不過檳郎自己說自己成就不高。其實怎麽說呢,在當今這個時代,我真沒見誰寫詩寫紅,換一個時代,不排除檳郎成名的可能性。說實話,我沒有讀過多少檳郎的詩,並不是說檳郎詩寫不好,而是自己沒有這種審美意蘊,讀得也不多。咦,突然發現,檳郎寫新詩了。仔細看了一下,覺得寫得還不錯。隱隱約約,總覺得檳郎和自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跨越時空的、隱隱約約的類似於吻合,但究竟哪裏像,也說不清楚。我猜測,可能對於這世俗,我們都是又愛又恨的,這個世界,給了我們太多無法滿足的東西,因而我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在世界,自己的內心。

        其實會有人說,檳郎的詩寫得不好,檳郎自己也這麽說。其實我始終覺得,對於這樣一個人,他寫的詩你可以不喜歡,或者說,其實當今社會的我們,有幾個人能夠平息浮躁的心情去讀詩,或者說我們根本就沒有一個欣賞的眼睛欣賞的能力,我們太過於被虛幻浮躁的武俠玄幻穿越小說遮蔽了雙眼,檳郎的這些詩,根本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不求你為檳郎點讚,可是,至少你應該尊重他,尊重一個半詩人,尊重他寫的詩,尊重他寫的確實是詩,他在寫他自己心中的詩,尊重他還在寫詩。隻是,曾幾何時,我也會為檳郎心酸一下。你有豐富的閱曆,你有屬於你自己的才情,我不知道該不該評論你“生不逢時”,你的詩沒有真正能夠去解讀去品味的人,像你品讀前人的詩那樣。沒關係,沒人為你點讚,我為你點讚,當然我相信,即便我不為你點讚,你自己仍然會堅定地寫下去。

        談談檳郎的教學。其實一開始上檳郎的課,不是很能適應,因為檳郎不喜歡照本宣科,也不用PPT,喜歡以自己口講的形式進行。經過大一一個學年的學習,突然碰到一個不用PPT的老師,也不按照書本來講課的老師,會覺得,這個老師好奇怪哦。不過久而久之,這也就形成了檳郎的一種獨特的與眾不同的風格。檳郎不喜歡按照書本講,而喜歡把書上的人物的經曆或者作品給拓展開來,講他們的生平,講作品的內容,其實這還是非常生動的,畢竟這些故事如果我們不去讀原作是不會了解的,而書本上的線線條條的內容我們可以自學學到,久而久之,反而喜歡甚至慶幸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了。其實怎麽說呢,我們選擇語文選擇文學的人,本身就不是那種很正式的人,隨性隨緣應該是我們的追求,在大學裏麵多聽聽故事,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陶冶自己的文學情操,真的比書本上的內容重要太多太多了。

        對於現當代文學中的戲劇作品部分,檳郎喜歡叫同學親自扮演角色來朗讀,從外人眼裏看,敢這麽大花時間在專業課上讓同學扮演戲劇的老師真心不多。而從我們自身來說,通過親自接觸作品扮演作品融入作品,其實是能夠更深層次地領悟作品內容的。無論是田漢的《南歸》,還是曹禺的《雷雨》,還是郭沫若的《屈原》。表演結束後,無論我們表演得多一般,檳郎總是能給予很高的評價,鼓勵我們。

        檳郎喜歡南京,非常喜歡。檳郎曾經多次表示南京是自己的第二個家鄉。他會獨自去青龍山探險,春去牛首擁桃花,秋去棲霞品楓葉,每到一個地方,自然更是忍不住吟詠幾句,留下斑斑點點。雞鳴寺、大學城和文學院樓邊的櫻花,自然也不會忘卻這樣一個詩人的。從安徽巢湖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幾經輾轉波折,終於來到南京,這一種緣分的牽引,於南京,於檳郎,都是永不能忘懷的。

        我驚羨檳郎的,是他的閱曆。曾經聽過一句話,a secret makes a woman woman,我覺得,experience makes a man man。閱曆,讓一個男人充滿著魅力,吸引著別人的目光,無謂長相,無謂地位,無謂背景。而檳郎,自然是充滿著閱曆的。據說檳郎從事過很多種職業,我沒有做過具體的調查,好像有農民、建築工、警察、中小學教師、大學教師、韓國外教之類的,而在這樣一種情況,這樣一種境遇下,沒有改變的,是檳郎的心,一顆熱愛文學和詩歌的心。

        突然忍不住要在這裏再次提到老師的某段經曆。校園櫻花盛開的時候,我曾不止一次在校園裏看到檳郎拿手機拍櫻花,那一種投入、享受,其實看起來很傻,隻是這種傻也會讓人心疼。檳郎解釋道,自己剛剛換了新手機、好手機,可以滿足自己拍照的夢想了,剛剛得知的時候,我很驚訝,檳郎難道換了5S或者S4之類的了?下課後偷偷溜到講台上,所看到的,不過是一個國產的小手機,華為又或者是聯想,我記得不清楚了。我在這裏說這段經曆,不是說檳郎多麽不入流、多麽不懂行情,而真的有一種淡淡的哀傷,然而又感到一種隱隱的希望。在當今社會,也許教師的地位已經相當高了,教師的工資應該也是非常可觀的,可是,在檳郎的身上我真心看不到一點點“高”的氣質,也許這就是檳郎獨特的氣質。多少人,想當大學老師,是看重教師的一份穩定而較高的收入,是看重教師受人尊敬的地位,而我相信,檳郎不是,他隻是單純的愛著,單純的愛著,僅此而已。他不注重那些外在的虛空的,本著一顆“仿佛整個世界與我無關”的心態,行走在他的教師生涯中。

        即使踽踽獨行。檳郎,一個半詩人,一個落魄的半詩人,一個在當今社會不被重視甚至被忘卻的半詩人,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行走,孤寂地,但是卻是堅定地。因為,他還要戰鬥,與這個時代,與這個國家,與這個社會中一切不合理的事物戰鬥著,他要辯,他要爭,索性鬥他個天翻地覆,直到光明的出現。有人說檳郎是七月詩派的風格,可是當時我不太能理解,但是當我讀完了檳郎的幾首詩後,尤其是東莞事件發生後,檳郎寫的《東莞的技師》,真的是與我產生了深深的共鳴。“東莞挺住,技師不哭,央視無情,人間有愛,今夜地球人不相信眼淚”,實在是太讓人忍不住驚歎。他是個詩人,不是政治家,沒有能力更沒有權利去改變這個社會的不和諧不完滿。然而,他是個人,是個善意的人,他懂得分別是非好壞。麵對那些奸佞凶邪,筆化為他最鋒利的武器。麵對這些弱小伶仃,筆化為他最悲憫的柔情。所以,踽踽獨行又如何。

        好吧,寫著寫著,就跑題了。明明是想寫櫻花般下的那個柔情的男人檳郎,卻硬生生的將他的鐵漢麵撕拉了出來。檳郎,多麵檳郎。如果說有遺憾,還沒有選修你的“新詩賞析”,看看你究竟是如何像別人寫你那般上課的。如果說有希望,我希望這個時代,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不會再讓你表現出七月派的戰鬥精神。如果說有要求,待明年櫻花盛開時,我倆在樹下來一張合影——你仍然用著這個讓你欣喜讓你自豪的新手機,即便它是聯想或是華為。

        已經有同學寫過《櫻花中的檳郎老師》,那文詳細分析了檳郎的櫻花詩,我就不再重複了。隻在結尾說,檳郎愛櫻花,當做祖國的原鄉之花,南唐後主李煜的清涼山避暑宮之花,這花有檳郎傳統文化情結,有檳郎對於美的熱愛、對於美麗的短暫的緬懷,有著檳郎的詩心的寄托。我想到檳郎在《懷念唐伯虎》中對吳中才子的精神共鳴,便化用點秋香的才子的詩句:櫻花樹下櫻花仙,前度檳郎今又來。

        2014-5-21

我的檳郎老師

  國際商務 馬可

 

  我的檳郎老師名叫李檳,是我的選修課老師,課程是旅遊文學鑒賞。第一次上課,就覺得檳郎老師的外貌很像教這門課的老師。和藹可親,戴著一副眼鏡,深邃的眼睛看起來就有很深的文化底蘊,講起話來更是體現出深厚的文化素養。老師在自我介紹時說自己叫“檳郎”,大家都以為是植物“檳榔”,很疑惑又很有趣,這便讓我對這位“檳郎”老師充滿了興趣。後來聽老師解釋才明白老師名“檳”,“郎”則是對君子的稱呼,所以筆名“檳郎”。老師總是提及巢湖老家,可以看出他在外發展時仍帶著對家鄉的思念。他不是我們學校的,但受邀來到南京鐵道學院,給我們上旅遊文學鑒賞選修課。

  不得不提,從老師這方麵來說,檳郎老師的上課方式與別的老師自說填鴨死輸入的方式有很大區別。老師上課的時候,每次課給我們介紹一個旅遊景點,再會準備許多相關這個景點的精美詩文,最後還講一些旅遊文學理論,從而讓我們領略到旅遊文學的真諦。的確,以這樣的方式帶領我們在文海中徜徉,領略到大好山河的魅力,和圖片文字解說結合更有成效,也更能讓我們輕鬆地學到許多知識。如果說檳郎老師給我們上課,是給我們傳授知識,那我覺得他更是帶給我們一次心靈的旅程。

  本以為老師隻是熱愛山水熱愛自然,遊遍大江南北,領略到各地的文化風采,所以來教我們這門課。從老師每次上課為我們準備的詩歌可以看出老師很愛詩歌,更讓我震驚的是老師不僅愛詩,自己更是一位詩人!

  在我眼裏,詩人是藝術涵養極高,詩意是常人難以達到的高度。如李白的飄逸豪放,如杜甫的沉鬱頓挫,又如蘇軾的豪邁豁達。詩本該清新淡雅,或濃墨重彩。而檳郎老師卻把詩描繪得如同山水潑墨畫般明朗簡單。我很喜歡老師的詩,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了一下老師的名字,居然有許多相關內容,足以體現老師在網絡文學上耕耘之勤奮,成績之巨大。老師寫詩範圍很廣,不僅寫山水詩,田園詩,對於其他詩人的讚揚,甚至一些當今熱門話題老師也能做出詩來。

  在老師的筆下,每一個事物都有了生命力。我最喜歡老師的《雞鳴寺路的櫻花》。因為我也到過雞鳴寺欣賞櫻花,所以十分能與老師產生共鳴。老師在詩中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能將這些描繪手法遊刃有餘的運用在需要韻腳,有字數要求的詩歌中,是件不容易的事。在老師的描繪下,雞鳴寺櫻花旺盛的美景又浮現我腦海中。我覺得這是一首成功的詩歌最大的魅力,讓人身臨其境,讓人浮想聯翩。第二段又運用了第一二人稱的對比方式,輕鬆地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淩寒的早梅已去,華貴的牡丹還在等待;如爆的海棠,未謝的桃李……”,老師能觀一反三,能從眼前的櫻花又提及別的花兒,這麽豐富的內容,怎容人忘卻。

  如果說《雞鳴寺路的櫻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那《深秋的楓林》則是更為我敬佩,更能體現老師靈魂高度的一首詩。初讀此詩,以為是一首描繪秋天楓葉之美的作品。從老師自身感受入手,更增強了詩的真實性,也很能與讀者貼近距離。後描寫景,以小見大,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形象生動的描寫出了楓葉如火光般絢爛的顏色。往後欣賞,才領略出這首詩深層的含義。“我知道霜紅之後是凋枯,但來年又是一條好漢返場。”這句詩最能令我產生共鳴,每一季的葉都有在枝頭綻放最炫美的一顆,而等到秋天到來,它們毫不留戀,它們完成在枝頭最後一次振舞,連同哀愁,留戀,一起埋葬在秋風的鳴唱裏,期待,和下一個春天的相約,和明年燕子來時的相聚。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其實令我感慨的這一切,檳郎老師的旅遊文學課教學和他的詩歌創作,都令我欽佩。一位老師是某種意義上無私的靈魂奉獻者,他們不計回報的教育著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而回報他們的,隻有桃李滿天下的芬芳。

  在學期即將結束之際,我將更珍惜老師的課程,無論在課堂還是在課外,老師的自身精神和獨特的教育方式都深深影響著我們,感染著我們。我們會更加用心的欣賞老師的作品,從他的詩中品味奧秘,把老師的作品推薦給家人朋友,這應該是對老師最大的回報!

  2014-5-19

 

檳郎的風景

  鐵院物流1301 王偉倫

 

  看起來四十多歲,圓圓的臉,一雙深邃的眼睛被一副黑色寬邊鏡框包圍著,眼睛雖然不大但閃爍著亮光。課下老師總是低著頭,不說話,看起來像是在沉思。課上卻洋溢著溫和的笑容,為我們講解美景美文,滔滔不絕。這就是我們的檳郎老師,一位有內涵的文人。

  初次與檳郎老師相識,是在南鐵院“旅遊文學”的選修課上。上課鈴響,走進來一位個頭不高、身材一般的中年男人,穿著一件褐色的外套,背著一隻黑色的小包,看起來有些“可愛”。老師的故鄉在安徽巢湖,來到南京這個外省古城求學,又在這裏工作十多年,已經將這裏看作自己的第二故鄉。

  檳郎老師是個愛旅遊的人,他去的大多是名勝古跡,這也正符合他文人雅客的身份。第一堂課,老師就為我們介紹了桃葉渡。這個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個古渡 ,位於秦淮河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附近,南起貢院街東,北至建康路淮清橋西,又名南浦渡。桃葉渡是南京古名勝之一,位列於金陵四十八景內。在原渡口處立有“桃葉渡碑”,並建有“桃葉渡亭”,從六朝到明清,桃葉渡處均為繁華地段,河舫競立,燈船蕭鼓。講解關於這個景點的詩文時,老師帶我們賞析了王獻之在這裏迎接愛妾桃葉的《桃葉歌》,清代才女紀映淮的詩歌,也閱讀了老師原創的兩首詩歌《秦淮女郎》、《秦淮河邊的女郎》。老師的詩裏提到了他的“女神”,他的安徽女老鄉,他們在秦淮河邊約會、戀愛、終於結婚生子。此時老師有些臉紅,可以體會到老師內心的幸福,還有一絲害羞。在桃葉渡,他們進行了第一次約會,這是多麽浪漫,大大引起了我們對旅遊文學的興趣。老師就是這麽一個真誠、浪漫、樸實的人。

  作為老師的學生,就必須要走進老師的文學世界。老師年輕時在家鄉巢湖上大學期間,看破紅塵想要出家為僧,跨省跑到南京的棲霞寺,但遭寺僧婉拒,重返“凡間”。在《重遊棲霞寺》中,這樣寫到過,“逛遍古老的寺院,斑駁的明征君碑已被密封,舍利塔如重逢的友人,那年失敗的出家如沉渣泛起。”從老師的詩中我們不僅僅可以讀出棲霞寺悠久的曆史和古文物明征君碑,也能體會到25年後老師重遊此地的感慨,曾經想要出家與舍利為伴,跟舍利塔之間有著莫名的友情,舊景令老師回想往事心中有一絲悲傷。老師重遊棲霞山,借美景古物,抒發著自己心中的傷懷,“人生就是一次次地盼著出家,身到寺廟又縮頭而退嗎?生命啊,隻有石頭沒有苦痛。”借人們對於出家的向往卻又不敢,石像是不會感覺到痛苦的事實,老師體會了人生的奧義。《重遊棲霞寺》給我們展現了那個懷念往事、悟透人生檳郎老師。

  在《住步桃花扇亭》中,老師表達了對素馨玉潔的李香君的讚許和懷念。“桃花和扇形的花窗裏,露出素馨玉潔的秦淮女子,腮邊的淚滴裏映著南明的興亡。一把喋血的紙扇半遮了,亡國裏的碧血丹心的紅妝。”老師在桃花扇亭停住,不僅僅因為桃花扇亭的美麗,還有那令人敬佩的曆史,一位女子都可為自己的國家碧血丹心,更何況男兒們呢!老師將自己的情感融於文字之中,以對美景的描寫讚美表達出來,寓情於景,既介紹了美景有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思想。對桃花扇亭的描寫,讓我們見識這位雖是文人,但是慷慨激昂、熱愛祖國的檳郎老師。

  如果說這兩首詩不能代表老師的旅遊愛好,那麽這首《幕府山天池》正將老師對旅遊的興趣表現到了極致!老師給我們講,天池是幕府山中的一個水池,勞山主峰東側,原為采石坑,積了水後景色很美,伴有遊鴨在湖麵嬉戲,生動美妙,使老師流連忘返。這本是無名的水坑,沒有人給這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老師就自己把其當作自己心中的幕府山“天池”。“一泓醉人的美酒,斟酌在天然石杯裏,是哪一位山神暢飲的?”老師將自己心中的天池比作天神天然石杯裏的美酒,可見老師對天池的喜愛程度頗深,對美景的陶醉之深。“池邊搭一間茅棚子,你便可是世外的高人。白天看看水裏的太陽,晚上照照水裏的月亮,可以農林牧副漁自給自足,可以耕讀之餘迎風嘯月,一生的蹉跎便得圓滿。”如果能夠在這池水邊建造一所茅屋,種田、捕魚、養鴨,白天看著波光粼粼的池水,晚上欣賞池中倒影的明月,感受自然之風的陶冶,這才是世外高人的生活,這樣人的一生也就圓滿了。這幾句詩體現了老師對美景的無限向往,對能一生與美景相伴的渴望和向往。

  這就是我們熱愛美景的可愛的檳郎老師。老師和藹可親,但也不是不會生氣。在沒有遇到天池之前,老師考察幕府山各處,通過衛星地圖發現了勞山水庫,待找到那裏,但卻被圈進了“仙人湖度假村”。保安拒絕他進去觀賞考察,老師既生氣又無奈。“我對闊人的憎恨直到/被後來發現的天池緩釋。”對美景的無限追求也正是檳郎老師最可愛之處。老師風趣幽默,時常即興做出一些讓大家大笑的比喻。這就是我們多才多藝,幽默但不失風度,愛國好景的檳郎老師。

  老師教學多年,自然桃李滿天下,也不乏有許多筆墨優雅、令人欽佩的學生。我自然比不過學長學姐們的多情與豪邁,但也想為老師寫些什麽。這學期快要過去了,期待下學期還可以坐在老師的講堂上,感受老師的恬淡性情與心裏的那片湖光山色。

  2014年5月17日

 

檳郎文學

  鐵院國際商務1301 朱麗媛

 

  檳郎文學是由檳郎個人所創立的詩文,他的文學不同於漂流在網上的媒體文學,向大眾展示其獨特的寫作文本,他的詩文別具一新,創作極其新穎,筆風更是值得令人大讚,讀上他的詩文,仔細去品。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第一次學習旅遊文學這門選修課是因為想了解更多的旅遊文化知識。起初聽到老師自稱是“檳郎”,感覺十分有趣,搞不懂為什麽這位老師會起這麽奇怪的名字,後來聽老師解釋“檳郎的郎,是郎君的郎,是真男人的意思!”他和其他老師完全不一樣,他上課十分幽默風趣,將他個人旅遊經驗和旅遊感悟與我們分享,別看看他微胖的身材,鼻梁上架著兩個斯文的玻璃片兒,但肚子裏的知識還真是不少呢,難怪會寫出那麽成功的詩篇來,真是解風情的人!

  剛開始接觸他的一些詩文時,感覺到不是特別地理解,直到後麵讀了他更多的詩文,才開始慢慢理解其中的深奧,讀他的詩文,讓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自己已被他的詩篇文字帶到了旅遊的美景裏,他的筆風十分溫柔細膩,時而喜時而悲,我開始喜歡他的課堂,他的詩篇背後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讓人不得不去讚歎,如他的《南京神策門抒情》、《少時放牛西山上》、《春到梅龍湖邊》、《江州上的丫頭妹》、《學士服的風采》、《江寧解溪河橋上》、《愛滿亭邊有座橋》等。在《女神的小城》裏:“我執子手,與子偕老,卻不得不忍受暫時的別離,因為太陽已在暘穀備車”,“太陽”指他的兒子,“暘穀備車”指因懷孕回娘家,夫妻暫時別離,一個在南京工作,一個回皖南的小城,充滿了夫妻深情。

  他同樣也講了一些他的旅遊經曆,他曾經遊玩南京的棲霞山,遊玩後寫了詩《棲霞問佛》、《大學時的一次出家》。後來他來到南京工作,又去了“好久不見”的棲霞山,並寫了兩首詩《重遊棲霞寺》、《住步桃花扇亭》。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對美景情有獨鍾,總喜歡去細細品味其中的神奇與美妙之處,並用自己的筆來紀念當初的心情,我想他的詩文都可以用觸景生情來概括,因為每一個詩篇都是他的感悟,隻有親身經曆才會有這樣的體會吧!因而我特別喜歡上他的課,去理解他的美麗詩文,了解他的人生經曆。我認為上他的課真是一種享受。

  檳郎的才氣又怎能說完,他的的詩文已經編成了《檳郎詩文總集》六卷,網上都可以去閱覽到,他曾經在課堂上說過“對我來說,文學就是我的一切,其它都是我文學的資料!”的確,他旅遊過的地方有很多,不隻是在南京,他去過國外的許多旅遊景點,但他還是對中國的美景情有獨鍾,並也記錄著一點一滴,因此寫下了《掃葉樓懷念龔賢》、《將軍山懷念嶽飛》、《利涉橋懷念吳敬梓》、《祖堂山懷念法融》、《春遊琵琶湖》、《莫愁湖東堤》等詩篇。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檳郎地獄行>,或許大家不太理解我為何會喜歡這首詩,因為我從他的詩篇中讀到了一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精神,我似乎看到了古代人屈原的影子,那種世間皆濁我獨清的可貴精神,他的才氣與精神確實跟可加,他的詞更加顯了批判性,他的詩文真的太多太多!

  他是安徽巢湖人,人近中年時才落戶南京。近到南京,遠到韓國,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檳郎的許多旅遊散文都是他2002年至2004年在韓國的大學教學時所做的。在此期間,他寫了不少韓國遊記散文。如《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異國聖誕平安夜》、《師生春遊韓國茂朱滑雪場》、《韓國生活瑣記》、《濟州島記遊》、《在海外過了一個屬於韓國和我自己的教師節》等。

  在《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中,檳郎講述了韓國大田華僑小學的由來。這是檳郎在參觀並了解這所學校的曆史後,應該是傷感的吧,檳郎十分愛國,在韓國時,很能體現她的獨特愛國情懷。他的詩文記錄了一個完完全全的他,有惆悵,有傷感,更有開心與喜悅。

  或許從詩文中看出我們的檳郎老師似乎如此“看不開”,但對待如今這個世故的社會,那種渴望置身虛名之外、看淡浮華俗塵的精神和思想卻是顯見的,曾經古文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斷不會再被世俗的所謂名利遮蓋了雙眼。

  老師在《一個人的晚秋》中寫到“我樂意走向一個人的晚秋/山野裏的憔悴的臉苦痛的心/你們的家園正在鏟車下呻吟/一群全副的武裝緊緊包圍/一朵自焚的火花高飄如晚炊”。從這個詩段中我可以感受到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利益,而似乎忘了我們曾經的田園風光,這段話也提醒我們在如此快節奏的現代化生活中,去反思一下如何真正的享受當下,並不是錢才是決定我們幸福的重要條件,陶淵明曾經放棄官職,隱居在美好的田園風光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這在我看來,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我相信檳郎老師的筆下一定也向往著自由,不拘小節吧!

  最後不的不提檳郎老師在課上的教學,老師在課上經常會給我們放一些視頻,以及他自己的遊玩時照片,再配上自己獨特的講解,同學們聽的十分津津有味,同時也感受到了旅遊的魅力,在品讀詩篇時,他會給我們講自己的看法,同時也讓我們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然後互相討論推敲。真正十分有趣。

  檳郎老師的詩篇很多,我想我說的隻占一點皮毛,但我覺的是金子就會發光,好詩永遠會被記得,老師對詩的熱情是永遠不會被磨滅,我也希望今後能閱讀老師更多的詩篇!

  2014年5月15

方山的檳郎

  12地理 高宵

 

  首先,提到檳郎的詩,不得不提到老師上課風格給我的印像,以及他在上課時的言行舉止給包括我在內的各個課堂參與者的感觸。

  與老師初識是在大二期間選修的“新詩賞析”。記得第一節課,晚上六點半開始,生怕遲到,早早地來到了教室。時間漸漸流逝,鈴聲響起之前,伴著暮春的餘暉,檳郎老師踏著不疾不徐的穩健步伐走進教室。他聲如洪鍾地先介紹了自己的姓名,並留下了自己的郵箱和號碼,方便大家課後在課程上遇到了難題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可以聯係老師。可以想見老師檳郎作為一位文學老師,除了擁有儒雅的文學氣質修養,還具備開放包容樂於交流的歐美老師的品質。

  第一次課的內容主要是老師向大家介紹了20世紀新詩創作思潮。從文學類別來看分為:現代文學部分和當代文學部分;從時間上來分為: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十七年時期,文革時期和新時期以來幾個階段。在這個大的架構下,老師大致介紹了這個時期的各個派別的詩人,例如:早期白話詩—胡適、劉半農等,浪漫派詩歌—郭沫若等,淺草—沉鍾社—馮至等……,朦朧詩派—北島、舒婷、顧城等,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接著,老師檳郎就人道啟蒙主義與左翼政治主義的關係,專製壓迫與詩歌自由、一元與多元,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與現代主義以及自由化散文化與現代格律化的角度分別舉例闡述了新詩五大問題的內涵和意義。在以上概述之後,就按時間順序,每個代表作家挑幾首詩精心賞析。

  不得不提的是老師上課的模式。相比於其他文學老師自說自析的填鴨式的上課模式,檳郎老師的上課很特別,一般以單篇作品為單位,學生對老師精選詩歌名篇和優秀篇目進行範讀和默讀。朗讀完畢後,老師隨機會抽幾位學生試講解,最後,老師親自精講。我本以為,在這種文學課上,需要進行大量的筆記記錄,就像我們平時接受的一些文學性強的課程。可是上了老師的課,我發現,檳郎老師的課,隻需要一雙全神貫注的耳朵和一顆擁有浪漫的文學品味的心。從此,每次聽檳郎老師的課,變成了我每周十分期待的一次心靈的享受之旅。

  其實老師的思維不僅新穎,還擁有浪漫的詩人情懷。記得一次課間,老師播放了一個叫做《我和南京有個約會》的南京旅遊宣傳片,印象特別深刻。不僅是因為宣傳片本身的主題和設景配樂,還因為由此我還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檳郎老師,或者說是檳郎老師的另一麵,洋溢著青春活力,心底對南京這座城市不變地熱愛。在上課解析新詩的時候,老師每每講到動情之處,便會聯想到自己的家鄉的巢湖,或是自己親身經曆的情感變遷,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一些經曆,往往使大家在生活的感悟上有所啟發。

  接著,提到檳郎老師的文學創作,那可真謂是包羅萬象。不僅是每次遊曆,尋訪的大事件,就連一次淺淺的思索或是神遊,都會使檳郎老師醞釀出一個新的作品。總的來說,檳郎老師的詩歌作品遠多於散體文章(僅僅從在網絡公開刊登的作品來看),這也符合了檳郎老師以詩人自居的這一身份。那麽在此,學生就老師的兩篇作品進行粗略的賞析,不足之處還望老師批評指教。

  分別寫於2011年4月17日的《我在方山迷路》和2014年5月的《躺在方山上》,可以說體現了老師客居南京並執教於方山腳下這三年間的情感變化。首先兩首詩的題目《我在方山迷路》和《躺在方山上》,前者是一種客居南京感受更為濃重的情緒,後者“躺在”則通過悠閑的身體動作表現出檳郎老師的心情更為放鬆舒適,是在對方山腳下的生活的適應和心境的沉澱平和之後的作品。

  《我在方山迷路》:中說“我一生的逃逸如果在這裏作結,那麽,回顧起來真感慨萬分:逃逸閉塞的故鄉山村,陷進了高織電網的獄牆裏,那麽多年的夢魘難愈的傷痕”。這幾句詩清晰地描寫了詩人離開了自己在安徽巢湖故鄉的山村和監獄,帶著巨大的創傷逃到外省,留在了古都南京執教的一段經曆的內心獨白。作為一名在外地漂泊的遊子,詩人並未過分強調對家鄉的懷念,畢竟是“逃逸”了那個落後閉塞的地方。如今,到了外省的大都市,為了自己的理想,也為了自己的麵包,來到南京的一所師範學院執教鞭,從此定居在了古都南京。不為繁華,隻因追逐夢想的這一路,倦了,累了,想要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港灣。然而,詩人本性的放蕩不羈愛自由,內心嘶吼著向往自由,不願被禁錮於複雜的人情世故。“夢魘難愈”更是說明了自己已經長久地處在這樣糾結抑鬱的境地之中,理想與現實的失落反差,過去與現在的心境對比,是一個激昂慷慨的詩人的無助的自我控訴。當然,此類的迷茫並不會是生活的全部,也不可能是詩人檳郎一直以來的生活狀態。

  2014年所作的這首《躺在方山腳下》便是在詩人經曆了三年的時光後,對自己內心想法的寫照。比起三年前的直率、激昂,這首詩多了幾分沉穩、曆練和坦然。詩人檳郎在執教多年後,逐漸收斂了外在的鋒利刺羽,收慧於內在的棱角分明,自己內心依舊明了各種苦楚,隻是學會了接受生活中不能改變的一些種種。“更多時隱逸在山穀,祖龍頂西下特別幽深:有小溪潺潺穿過拱橋,有茅屋一間掩映在密林。”此時的詩人檳郎,宛若是遁入了空門一般,把自己“半世紀的路”,尤其是崎嶇坎坷的路,看得如此雲淡風輕。這並不是磨滅了當初雄心壯誌,堅如磐石追尋理想的曆練過程,而是正是經曆了這些,內心變得更加包容,趨向於道家中庸的思想,願意定下心安居樂業,過“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淡泊生活。“我已厭倦不再流浪,隨遇而安老死在方山旁。一身布衣洗滌滾滾紅塵,歸海之流匯入滔滔的揚子江。”詩人輾轉於方山腳下,神態怡然,不願再闖蕩更遙遠更廣大的世界了。第二句讓我不自覺地想到,檳郎老師在名詩《詩人檳郎之墓》等作品中流露的期望能在方山留下自己衣冠塚的想法,這是一種對生命的嚴肅的考量。經曆了人生的輾轉沉浮,世間世事的的雕琢曆練之後,詩人檳郎的心態已變得沉穩平靜了許多,談到生活感悟更是能站在大我的角度去抒發。最後幾句詩句磅礴大氣,渾然天成。

  我們學校在江寧大學城的方山下,檳郎老師熱愛方山,上麵分析他的兩首詩也相關方山,本文的標題便容易理解了。除了這兩首詩歌,詩人檳郎還有很多其他優秀的作品,拜讀之後總是會有別樣的感悟。老師檳郎執教多年,桃李滿天下,也是一位文采與風度俱佳的大學老師,令人心生敬意的教書先生。總之,老師檳郎不僅是我新詩賞析課的老師,更是我眼中的一位與眾不同的詩人。

  2014-5-16

點讚檳郎老師

  11文秘 李想

 

  大二專業課《中國現當代文學》初識檳郎,第一眼看見這位老師,便莫名的有一種和藹親切的感覺,讓人不自覺地很想與他交朋友。因此每當上本專業課,我都會比平時上課更加用心聽講。後來一直想選檳郎老師的選修課,可惜的是,大二一直沒有機會選上。直到大三,感謝給力的網速讓我選上了檳郎老師的跨專業選修課《新詩鑒賞》和《旅遊文學》,讓我能夠重回檳郎老師的課堂,領略檳郎的別樣才華,甚是欣慰。

  尤為欣賞檳郎老師的教學風格,給人一種很輕鬆舒適的感覺,與此同時我們能夠從中學到豐富的知識。對於很多方麵,檳郎老師都有他自己獨特的見解。剛開始上檳郎老師的課,覺得很有一種新鮮感,並不是那種光念書亦或是讀PPT那種老套乏味的教學方式。老師會捧著一本書或者資料,走到講台前,貼近學生,與PPT相結合,詳細的為我們講解所學內容並適當的進行擴充,拓寬我們的視野和文化寬度。很多時候,檳郎老師都會為我們講述他自己的想法,讓課堂變得生動許多,同學們都很熱衷聽老師講他自己的見解,大家都聽的津津有味。我想,未來的某一天即便是我畢業了,我也會十分懷念檳郎老師課堂上的那種活躍的氛圍。

  檳郎老師還是個詩人,詩歌創作眾多,達二千首。我記得檳郎老師有一首詩《老山懷念張孝祥》,寫檳郎老師今年清明節遊玩南京老山森林公園,詩中開頭交代了老山森林公園的地理位置和亮麗風景。老師買票入內,並根據時間和空間順序,描寫了老師沿途所領略的優美風景,這一片片怡人的景色讓人感覺心曠神怡並陶醉其中。而後寫老師經過真人CS,可是老師不玩,也不野營燒烤,也不滑草,更加遺憾的是百鳥園裏的鳥種類太少,蛇類科普園全是空的。詩歌的一句緊扣主題,即為文章的中心句,升華了詩歌主旨,“但有古代詩人,這就夠了”!給詩歌一個華麗的轉折,令人讚不絕口。原來老師是宋代愛國詩人狀元張孝祥的粉絲,能在老山的狀元廣場拜謁偶像的墓,對檳郎老師來說,那是多麽幸福的事。

  再說檳郎新作《躺在方山上》:標題躺在方山上的“躺”字帶有死的意思。小時候覺得世界很大,想要長大後到遠方去。等到中年,覺得世界很小,想要困頓在一座小山旁。我想這山便是那多彩的方山,想要死在方山。詩人疲倦了,不想再流浪漂泊了,想要停留在方山,遊山玩水,隱逸山穀。詩中“祖龍頂”是方山最東麵靠近我們學校的一個山峰,一枝獨秀,孤峰獨立,傳說秦始皇把方山削為平頂。詩人憧憬隨遇而安的生活,死在方山,死後化灰撒進揚子江,隻在方山由後人為他建一座衣冠塚。

  那一首《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人間四月櫻花開,在這個美麗的季節,檳郎所在的城市——南京,櫻花遍地,檳郎剛從陶醉在南唐避暑宮的櫻花下的狀態中走出,又不經意間發現,文學院東邊好大一片晚櫻林。檳郎為這一發現頗為驚喜。空閑無須上課時,一本書,一個人,一種意境,席地而坐,品讀華夏櫻花詩的生動意境。一片花瓣輕輕地落到書本上,檳郎小心翼翼地將它夾在紙頁中。並肩與學生在樹林裏交談,晚櫻一樣羞紅的少女的容顏印在腦中,以至於上課時講台下的學生皆似花兒朵朵。再也沒有比這更為美好的大學校園了。詩結尾與開頭呼應,在這櫻花滿天的季節,檳郎再次回憶這樣美好的大學校園,櫻花下漫步神遊,櫻花叢讀書,櫻花林師生交談,檳郎願一生手執教鞭,教書育人,再也沒有比這更加美好的生活了。朋友啊,若是願意屈尊來訪問,讓我們在江寧大學城的晚櫻林相聚吧!檳郎為我們描述了他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以及那樣一種難能可貴的師生情,讓人欣羨!

  大二專業課初識檳郎老師,一直以來都能夠友好相處。他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專業課的任課教師,更是一位不吝嗇給予我幫助的好朋友,我想良師益友便是如此。長時間的相處,讓我更加感覺到檳郎老師獨特的人格魅力。他不拘小節,談笑風生,積極樂觀的對待生活,不追求浮誇的表現,低調做人。他熱愛寫詩和旅遊。他對生活的態度與追求,讓人敬佩。在相識的日子裏,我與檳郎老師多次一同在學校食堂吃飯談天,很大方的跟我講解他的詩歌創作感想和樂趣,每當我有困惑的時候他總會給予我一些幫助和指導,這也讓我了解了很多從未接觸到的知識,少走了很多彎路。借此機會,也是我第一次很真誠的對檳郎老師說一聲感謝,謝謝您的諄諄教導,讓我的大學時光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遺憾的是,多次與檳郎老師約好一同遊玩南京風景、領略文化古都的魅力,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希望能在為數不多的大學時光裏有這樣一次機會與檳郎老師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感受檳郎的“旅遊文學”老師和專家的風采。這樣一位可愛又可敬的亦師亦友的知己,讓我如何不為之豎起大拇指點讚?

  2014-5-12

檳郎與旅遊文學

  11對外漢語 方久蓉

 

  旅遊文學是反映旅遊生活的文學。它主要通過對山川風物等自然景觀以及文物古跡、風俗民情等人文景觀的描繪,抒寫旅遊者及旅遊工作者的生活、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而檳郎是何許人也?與旅遊文學又是何關係?檳郎者,詩人也,亦是我校文學院開設的跨專業選修課“旅遊文學”的任課老師。

  我想我應該是幸運的,因為在選課之前就有同學跟我說到過李檳老師,也因此我輕輕一點,選到了老師的旅遊文學這門課。說實話,第一次見到老師時,我是有些許失望的。在我的想象中,有著“檳郎”這個筆名和詩人之稱的李檳,應該是風度翩翩,不食人間煙火的,他應該是高傲且與眾不同的。然而,當我真正見到了詩人檳郎時,我看到了一位穿著樸素,平易近人的“小老頭”。但隨著深入的接觸,我開始佩服他,理解他。

  在旅遊文學這門課上,檳郎老師會先帶著我們了解一個個旅遊景點,主要是南京的,也講到國外的韓國景點。我們可以觀賞一些他收集的關於這些景點的視頻和照片,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隨後,他又讓我們欣賞相關這些旅遊景點的旅遊文學作品,有一部分就是他自己的旅遊詩文。這一點讓我很欣賞,所謂“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既然我們身邊有這麽一位取材於生活的詩人,又何必舍近取遠呢。況且,詩人檳郎的旅遊文學作品還是非常接地氣的,既詳細,又真實,可算作是旅遊指南了。最後,老師向我們講解一些旅遊文學的理論知識,讓我們從實踐回歸到理論。條分縷析,邏輯清楚。

  帶著對詩人檳郎的好奇心,我從網上下載了《檳郎詩文總集》(目前共計七卷),以及檳郎其它分布在互聯網上的詩文。在將檳郎的詩文大致閱讀之後,我發現,他寫了許多旅遊散文和旅遊詩歌。可以說,檳郎亦是一位旅遊詩人。此次,我不想寫他感人至深的親情詩文,也不想寫他學習魯迅關注現實並發出悲憤之言的詩文,而隻想純粹地談一談檳郎的旅遊散文與旅遊詩歌。

  首先,是檳郎的旅遊散文。檳郎的許多旅遊散文都是他2002年至2004年在韓國的大學教學時所做的。在此期間,他寫了不少韓國遊記散文。如《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異國聖誕平安夜》、《師生春遊韓國茂朱滑雪場》、《韓國生活瑣記》、《濟州島記遊》、《在海外過了一個屬於韓國和我自己的教師節》等。

  在《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中,檳郎講述了韓國大田華僑小學的由來。這是一個充滿著愛國心的華人移民家庭,為了使第二代子女保持中國化,出資辦了這個華僑小學。華人移民父母一代中國情結很濃,給子女創造了說漢語,學習漢語的好環境。從此篇文章我們知道,第一代移民的愛國心保持到了第二代依舊很頑強,但是,第三代和第四代卻未必了。我想,檳郎在參觀並了解這所學校的曆史後,應該是傷感的吧,有著濃烈愛國情懷的檳郎,應該會為移民僑胞逐漸忘記祖國感到擔憂吧。

  《異國聖誕平安夜》也是他旅韓時期散文之一,較之《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的傷感,這篇文章帶著一點思鄉之情。在這個異鄉的特殊日子裏,檳郎感受了異國的快樂節日之後,帶著鄉愁回到住所,給遠在國內的親人打電話問好,溫馨之情徜徉在電話的兩端。而《濟州島記遊》這篇遊記則篇幅較長,很詳細地記述了檳郎在濟州島遊玩的全程。每個景點都有著較為詳細的描述,看了描述之後,令人對濟州島十分向往。若有機會,相信我會帶著檳郎老師的這篇遊記,去濟州島一遊。令我印象很深的,還有《在海外過了一個屬於韓國和我自己的教師節》這篇文章。文章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師生情,在異國他鄉,老師沒有感到孤單,因為有那樣一群可愛的韓國學生們,那樣的溫暖。檳郎的旅韓散文記錄了一個真真實實、完完全全的他,其中有惆悵,有傷感,更有開心與溫暖。

  除了在韓國的大學教學時所做的旅遊散文,檳郎回國後還寫了一些旅遊散文,尤其是描寫南京景點的散文。如《參觀南京陶行知紀念館》、《江寧青龍山中遊玩》、《參觀南京魯迅紀念館略記》等等。

  作為一名陶子,我對《參觀南京陶行知紀念館》一文印象深刻。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話:“而今的曉莊學院能傳承有多少陶行知的真正價值呢?而今的陶行知的豐富深刻的教育思想、現代化思想,特別是民主憲政思想真的不能超前嗎?我們需要學習陶行知,但每代人、每個人又都必須有自己獨特的道路去闖。”這句話是真正的說出了如今曉莊學院的現狀,每每學校總是提倡學陶師陶,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地領悟了行知精神呢,越來越多的學陶師陶活動隻是學些皮毛,隻是表麵功夫。老師的這句話振聾發聵,希望現在的社會能夠真正地學習陶行知。

  雖然知道檳郎老師是安徽巢湖人,但看完他寫的那麽多關於南京的旅遊散文後,我總會覺得老師應該是一名南京人。他是如此地喜歡南京,喜歡旅遊,將南京那麽多未曾被發現或者未被重視的景點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去參觀。檳郎對南京的旅遊業著實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其次,是檳郎的旅遊詩歌。檳郎的旅遊文學作品中,旅遊詩歌是占了一個較大的比重的。在其旅遊詩歌中,描寫南京的旅遊詩歌又是其重中之重。如《登獅子山閱江樓》、《放眼豁蒙樓》、《重遊將軍山》、《幕府山天池》《登青龍山瞭望台》、《詠方山八卦泉》、《方山千秋嶺上》、《將軍山池林棧道》、《南京牛首山記遊》等等。檳郎描寫南京景點的詩歌,數量之多,走在其他描寫南京景點的作者之前,令人歎服。

  在《登獅子山閱江樓》中,檳郎寫道:“放眼在獅子山閱江樓上/誰能理解無名詩人的憂腸/深切懷念晉元帝和明太祖/我卻不能不失望他們的後浪/揚子江濤,請不要停留吧/那大洋是你不能動搖的方向!”這裏既寫出了詩人不被理解的現狀,著實憂傷,又有著一股淡淡的鬥誌,詩人檳郎從不曾放棄。

  而《放眼豁蒙樓》一詩,詩人在豁蒙樓中品著茶,看“這樓下的一亭翹然/遮不住的是胭脂井/何其奢華縱樂的陳後主/水煮火烤自己的臣民。”此時的詩人檳郎憂國憂民。而“當年的楊銳何嚐不是我的影子/隻是還有誰再建一座新的/為紀念檳郎的憂來樓。”此時的詩人,又該是怎樣的難過。關心現實,發表看法,然而,詩人檳郎對於某些人來說,他隻是網絡詩人,一個詩壇門外漢,他的大多數作品都因為種種原因尤其是政治原因而得不到發表的機會。他的詩歌充滿了真實情感,他充滿了激情,但是,檳郎不被理解的孤獨又有誰知?

  詩人檳郎還有諸多優秀的旅遊散文與旅遊詩歌,在這裏我貧乏的語言並不能一一道來。然而,就旅遊文學來說,檳郎已經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學習與了解檳郎的旅遊散文與旅遊詩歌,是學習旅遊文學的一個很好的方式。檳郎在旅遊文學方麵的成就毋庸置疑。

  2014-05-11

記我的老師李檳

  12小教文 葛子妤

 

  記得第一次認識李檳老師是在他開的“現代散文思潮”公選課上。當時我對現代散文研究的印象,還停留在高中一般的做閱讀題和刻板的分析之上,是李檳老師改變了我的這一個想法。他在第一堂課上就笑著告訴我們他的筆名叫檳郎,這可不是吃的檳榔而是取義為“一個名叫檳的男子”。他有著濃鬱的文人氣質,他總是把他的老家巢湖掛在嘴邊,可是他卻帶著故鄉的靈魂來到南京,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將他的文人般浪漫細膩的情懷傳遞給一屆又一屆的學子。

  而我就是在他柔情似水,有時又憂國憂民、義憤填膺的課堂上被感動,在這學期又毅然決然地選了他的“新詩賞析”這門課。檳郎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往常是我最頭疼的現代詩,也被他講解得生動有趣。檳郎上課的特點,不僅僅在於他對詩人及其情懷的極度了解,還在於他經常在課堂上利用一個短時間給我們讀他寫的詩和他寫的文章。一個敢於把自己的詩歌呈現給自己學生並加以分析和自我檢討的老師,即使他被稱為是“詩壇門外漢”,與當今的主流詩潮相悖而行,他仍然不讓自己懈怠。檳郎他寫詩不為名不為利,隻求抒發自己的一腔熱血和滿心的愁怨與激情。這才是一個文人該有的精神啊。

  檳郎的詩可以柔情似水,在他的詩中不容易找到一絲現代工業城市的浮躁和不安。晚春季節,落英繽紛,檳郎可以對著滿城的櫻花抒發千萬情思(《大學城的櫻花》《雞鳴寺路的櫻花》《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等);郊遊遠足,檳郎對著美景和古跡抒發熱愛和憂思(《春到琵琶湖》《祖堂山懷念法融》《詠方山八卦泉》等);他愛想象穿越時空的自己的前生後事(《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檳郎前世為僧》《詩人檳郎之墓》等)。檳郎的愛情敘事詩大多淒美豔麗,如《故鄉的紫薇洞》《詩人與墓園美少女》《我的打工妹情人》《勞改工地的女郎》《古巢美女》《巢湖與澎湖的戀曲》《巢湖城的陷沒》《那次大力寺水庫別離》《茶山情歌》等等。有些甚至讀來讓人不寒而栗,如《哭悼鄰家美眉》《我的公主小妹》《大力寺的尼姑》《薄命妾紅顏》《法師的彩巾》等,而這些愛情悲劇的背後總在反映當今時代的悲哀。還有《鐵心橋的懷念》,檳郎將鐵心橋這個地名化作真正的鐵心,這顆鐵心是愛人的血與淚,是壓迫下無奈的反抗,是無力的掙紮換取的悲哀的結局。檳郎用他筆下淒美的愛情故事側麵反映了在貪官壓迫奴役下的青年沉重的命運,讓我們讀來字字驚心,句句動情。

  檳郎注定是痛苦的。就像詩人注定有一個悲天憫人的心。他們的筆下是他們對這個社會的絕望和希望。希望越大,絕望更是絕處逢生,難以戰勝。檳郎用他純潔有力的心,在這汙濁的世間遊蕩。他從來沒有失去一顆赤子之心,沒有讓詩的內涵從筆尖流去。他的詩中有太多的假設,太多的期望,和太多的不可能。這種美好的期望,甚至有的還沒有讓世人看見便被扼殺在搖籃裏了。我唯一慶幸的是,還好檳郎還有另一個老師的身份,讓他的詩和他的精神能夠得以證明的傳承下去,不至於被徹底消滅。我們作為他的學生,更是被他的精神感動,被這樣一股不屈的熱情感染!

  寫到這裏我想說:檳郎是一位詩人,又是一位特別有底蘊的詩人。之前有說到他有詩人的情懷,他與中國古代的詩人有著血脈譜係上的聯係(《東山懷念李白》《拜謁李白墓》《懷念杜甫》《與陶淵明對飲》《致大宋朝的柳七》《懷念唐伯虎》《紀念鄭板橋》等)。李白俊灑飄逸,官場不得意便寄情山水。而檳郎也以終身布衣為傲,常常隱居山林卻又時時刻刻心係社會。他的偶像之一是魯迅,他們用自己的心和筆關心和愛護這個社會,關心人類,堅守道義、敢於擔當。這個社會總是不盡如人意的,越是關心的人往往越是失望。我從檳郎的詩中能深深感受到他對這個國家的愛與痛。愛,是對這片黃土的濃濃的鄉愁,這份情思深深埋葬於南京和巢湖這兩個對於他的特別地方。似乎檳郎的詩總會提到自己的故鄉,在他的眼中,巢湖是他走出來的地方,盡管它落後,它偏僻,很多人聽都沒聽過,但在檳郎的詩與散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塊淨土的美麗:家鄉樹下,他與鄰家小妹一起打豬草、放牛,共度童年和美妙的青春(《批鬥會》《小兒女放牛》《看瓜女》《鄉妹子》《打秧草的小姑娘》等)。鏡頭仿佛轉換到千裏之外的南京:這裏是方山腳下的曉莊,一片晚櫻林邊的文學院,檳郎獨自行走在樹下,背影有些孤獨又有些堅挺。

  他半生來的人生的獨自飄蕩,最終選擇了南京安定下來。南京的雞鳴寺,南京的櫻花,南京的南唐二陵也多次出現在他的詩中。在檳郎的眼裏,南京是他詩情的第二故鄉。在這裏,他和學生去青龍山探險,去牛首山看春天的桃花,去雞鳴寺賞櫻花。這裏是民國的舊都,是南朝的遺跡,是充滿了曆史滄桑的城市。檳郎帶著他的熱血來到了這裏,選擇了那樣一所大學,去悉心教導那裏的學生。他用他的詩告訴我們這個社會的不安定和他心中的惆悵心中的遺憾,他用他的散文去記錄去抒發,即使身在韓國時依舊心在祖國(《我的中國心》《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韓國生活瑣記》《祖國的愛人最美》)等。

  檳郎雖然常說自己人到中年,又留下那麽多詩作,當是死而無憾了,但如今又有幾人有著這樣的真性情呢?情到深處人孤獨,有許多話老師也許在課堂上無法說出,隻能憑借寫作聊以慰藉,又不知幾人能真正讀得自己的心思,這份孤獨和寂寞怕是要一直忍耐到死。我在檳郎的課上常常這樣想,老師會不會覺得太累,覺得這樣的責任太重而無法承擔呢?後來我找到了答案,顯然是沒有。老師的身材雖然不算高大,他的心卻是磅礴的。即使無人理解又怎樣,就像他的詩,不為求名也不求利,隻願將自己的情思留在這塵世間。後世之人能夠理解是欣慰,不能理解是常理,正是忍受了這一份孤獨才更顯偉大!

  正是這短短的兩學期課,讓我稍稍了解了這位剛正不阿又柔情似水的詩歌奇人。老師的文筆細膩,上課又時髦有趣,幽默無比,無論是不是文學專業的學生都愛上了他的課堂和他的網絡詩文,這就是我敬愛的老師李檳——檳郎。

  2014-05-11

 

我眼裏的檳郎

  12小教文 吳限

 

  和檳郎的師生緣分可以說是偶然也可以說是刻意的安排。選課的時候,偶然間發現了《新詩賞析》這門課,平日裏,我接觸古詩較多,所以本也沒準備選與新詩有關的課程。直到同伴高呼是檳郎的課,這才激起了我的興趣。同伴口中那位我校的傳奇人物“檳郎”老師,我想看看究竟是何樣人士。

  檳郎老師並不像我初想的那樣瘦瘦高高。步伐穩健地走進教室,一副眼鏡架在鼻梁上,濃濃的書卷氣就顯現得一覽無餘。見過很多教授文學的老師,有的低調內斂毫不顯現,有的高調張揚意氣風發,有的氣質端莊卻讓人不易親近。但檳郎給人的感覺,既有著文人的儒雅與睿智,但又十分親切接地氣。

  檳郎在新詩賞析課上喜歡叫人上到講台,用著多媒體朗讀詩歌,不管是自己的詩或者是中國現當代名家的詩。我雖然不懂詩,但是總覺得詩要朗讀出來才有味道,古詩是這樣,新詩也是這樣。我是比較害羞的,並不願意在人前高聲讀詩,我喜歡在無人安靜的地方讀著詩,一千個人心裏有著一千種哈姆雷特,詩句流淌在唇齒之間,詩人的詩意和自己的想象蕩漾的心裏,總會有著千萬種不同的意境。我曾默默讀過檳郎很多首詩,如《一個人的晚秋》《詩人檳郎之墓》《文學院旁的晚櫻林》等。

  檳郎的詩種類繁多。鼠標劃過檳郎的博客,寫景的詩如《方山林中小憩》《登獅子山閱江樓》《放眼豁蒙樓》等,出門遊曆的詩如《青島海濱衝浪》《拜謁李白墓》《黃山遊思》等,詠史詩如《五月的屈原》《蘇東坡的月亮》《我三遇孔子》等,評論時事的詩如《千古奇冤鄧玉嬌》《關注網友方竹筍》《紀念網友錢明奇》等,還有寫師生情的詩歌如《江寧解溪河橋上》《春天的雲兒》《學士服的風采》等,還有思念故鄉的詩《螢火蟲掛燈籠》《牛年話牛》《美麗的月食》等,抒發人生感悟的詩如《人生的秋天》《無用的石頭》《讓我們一起變老》等等,充斥了許多網頁。我看過很多同學寫檳郎,他們大多文筆優美,把檳郎的才情寫得淋漓盡致,我筆拙怕我手裏寫出的人和檳郎相去甚遠,所以隻能談談我對檳郎的兩首我特別喜愛的詩的感受。

  和很多同學相似,我最喜歡檳郎的詩是《詩人檳郎之墓》。剛讀到這首詩的標題就被驚到一下,人生美妙,每天所看到所經曆的事情數不勝數,為什麽會寫自己觸摸不到的自己的墓? 

  “落了一千年的寂寞的/黃葉知道,這人默默無聞/他的詩稿散逸在網絡的旮旯/被人看到卻從未收集成冊/他的眼淚溢滿詩行間/漂流著苦難大眾的哀吟/和一顆脆弱靈魂愛的顫栗”。隻這一段,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寂寞的檳郎,詩稿散落無人整理,詩的字裏行間流露著對社會對人生的哀歎。似乎無人聽著他的傾訴,似乎無人曉得他的存在。我始終覺得文人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他們冷眼看著世界,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一盡收眼底。有的將人生百味積在心底,隨著年齡的增長時光的推移轉為內在的一種積累與經驗,厚積薄發孕育出完整的作品。有的則直抒胸臆,將眼前所見所聞所想立馬化作文字,讓此時此刻自己的心情流轉在字裏行間。我沒有見過檳郎的長篇,所以在我心裏,檳郎是後者。前者創作大多有著一種曆史的使命感,後者則顯得灑脫自由。也許檳郎覺得在文學創作的路上有些孤獨,有些寂寞,便為自己臆想了一座檳郎之墓。讓我驚歎的詩,這詩不是詩人一時的牢騷,卻還飽含著詩人灼灼的希望。

  “落了一千年的黃葉寂寞/又寂寞了一千年之後/終於看到一群青年尋到這裏/他們興奮地歡呼然後讀詩/打印稿上有檳文書院的字樣/又搬來許多石頭圈在墓座/一個少女哭得暈了過去”。也許詩人本是寂寞的,但卻也不甘寂寞,那群興奮的少年,那哭暈的少女,也許就是檳郎尋覓的知音吧。“黃葉被那少女發現揀去/一年後被她夾在一本新書裏/封麵書名是檳郎詩文全集/那一年她神奇地永遠失蹤了/被豪華商業樓的施工揭了謎底/墓碑折斷而墓穴裏飛出黃葉/失蹤少女抱著本書在裏麵安睡”。詩的最後有一些誇張,有一些奇幻,卻讓人覺得十分美好的詩歌和十分醜陋的世俗功利之間的緊張關係。

  還有一首是《一個人的晚秋》,依舊是一個讓人覺得寂寞和疼痛的標題。“我樂意走向一個人的晚秋/山野裏的憔悴的臉苦痛的心/你們的家園正在鏟車下呻吟/一群全副的武裝緊緊包圍/一朵自焚的火花高飄如晚炊”。城市化的進程破壞著原本清新怡人的自然環境,強行拆遷的野蠻逼得良民自焚。詩人是寂寞的,晚秋更是渲染了一種悲涼。但這樣孤獨的詩人卻在晚秋中顯得那樣的神聖。“回眺高台上的詩會正濃/他們的美景已不使我陶醉/將手遮去炫目的晚秋美景/我便跪向我因愛而痛的大地/一個吟著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古裝詩人向我走來”。檳郎是“詩壇門外漢”,遠離“高台”的台閣詩人,跪在痛苦的土地上。但檳郎自有古代的知音,本家先人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句不也有著現實的批判意義?我覺得古人的到來不是詩人的臆想,他虛無縹緲卻又那麽真實,他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卻擁有與檳郎共通的思想甚至靈魂。

  我喜歡檳郎的詩,並不是因為詩有多麽華麗,而是因為檳郎的詩能夠讓人讀懂。不是說檳郎的詩淺顯,而是詩中流露的真情實感讓人感同身受。很多詩人的詩讀起來覺得十分驚豔,但他們很多時候讓人覺得是在自說自話,他們也許出版了詩集,有著眾多的詩迷,卻讓我走不進他們的世界。

  讀檳郎的詩,仿佛就是在和他交流,總會有那一兩句句子讓你感同身受。在我眼裏檳郎並不是他自稱的詩壇門外漢,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2014-5-10

 

亦師亦友的詩人檳郎

  12涉外文秘 李葉男

 

  朦朧中,仿佛看見一位衣袂飄飄、神清氣爽的中年男子站在方山頂上。我好奇地走近,越近越覺得背影熟悉。這時耳邊又傳來他的吟誦:“我已厭倦不再流浪,隨遇而安老死在方山上”,我思索著這越發熟悉的話,看著他往前走,突然間,我恍然大悟,那不正是詩人檳郎的詩句嗎?待我再次走近,卻發現這被雲霧籠罩的山中空無一人,我焦急的喊著:檳郎,檳郎……這空曠的山穀裏隻有我的聲音在回蕩。可是怎麽感覺有人在碰我,還喊著“快醒醒”?我醒了,揉揉眼睛,原來,隻是夢一場。同伴嘲笑我說,睡著了還想著吃糖呢?我笑了,對她說:你不懂得,此“檳郎”非彼“檳榔”,更不是“冰糖”。

  初識檳郎,是因為他教我們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課,並且將連續教三個學期。而我後來又選修了他的“新詩賞析”公選課,對他便越來越深入了解。我很喜歡上檳郎老師的課。我也不知道老師到底有什麽在吸引著我,我總是聽得格外認真。在基礎課上,最愛的是他給我們講文學史上的作品,因為我不僅僅想聽作品,更想聽的是老師對作品的看法,所以上他的課我帶著的是一顆期待求知的心。在新詩賞析公選課上,他不但精致地分析二十世紀新詩名篇,還告訴我們許多關於詩人們的軼事趣聞。而我更熱衷他這門課每次課前的“拋磚引玉”,賞兩首他自己的詩作,我們更感到親切。

  本以為像和一般大學老師的緣分隻就限於課堂一樣,我和檳郎老師沒有別的故事。我沒有想到的是,我的坐在前排和認真聽講打動了老師,他主動聯係我,向我詢問上課的建議和意見。經過大一的學習,在我的印象裏,大學老師永遠是匆忙的,上完課就見不到人,連布置作業有時都是電子的,更不用說來主動找學生交流了。而當檳郎老師找到我時,我感到很榮幸,很認真地給他提建議,老師也欣然接受。就這樣,經過幾次交談後,我和老師成為了朋友,私下裏我喊他“檳郎”,他也給我起了個外號叫“葉子”。成為朋友後的我們無話不談,有時也同在食堂的一處吃飯談話。我知道老師有兩個最大的愛好就是旅行和寫詩,寫詩我不在行,可是旅行還是可以的。難忘去年冬天,與老師結伴去了一次雞鳴寺和玄武湖。我的方向感不好,老師就給我當起了導遊,給我介紹了很多景點知識,還一起在寺裏燒了香。過後,他寫了詩歌《放眼豁蒙樓》,我也寫了篇《檳郎在豁蒙樓》的短文。

  檳郎,本名李檳,檳郎是他的筆名,正是用此筆名,至今他已寫下2000首詩,他的詩文創作已過百萬字。檳郎來自安徽巢湖的一個隻有100來戶人家的小山村,而他是這個村裏自文革和恢複高考後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雖然隻是家鄉的師專,畢業後進了縣城工作,也是來之不易的。但檳郎並不滿足於此,通過奮鬥,他終於通過考研來到外省的大都市南京。至今他已在這個城市生活十多年了,他也把南京作為他熱愛的第二故鄉,他說他會在這裏打發完他的殘生。我陸續看了他寫的詩和別人寫他的文章,我真得很驚訝,從心底對這個其貌不揚的老師充滿好奇。看著他,總覺得在樸素裝扮的外表下有著一般人所沒有的故事,滄桑的臉上有歲月的痕跡,眼鏡下隱藏的眼睛是那樣的深邃幽深,仿佛他看的世界和我們不一樣。

  說道檳郎,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詩。他的詩有自己的風格,但在我看來,他的每一首詩就是一個故事。檳郎的詩別人學不來,也沒辦法學,讀過他詩的人就會知道,他的每一首詩都是他親身體驗後而作的,這也就是他為什麽喜歡旅行,他的詩不是橫空出世的,是在行走中找到靈感和素材而產生的。也許有些人不喜歡他的詩,但優秀的作品是不會被掩埋的,而我讀檳郎的詩就有不一樣的感受。

  檳郎的詩裏充滿想象,如《檳郎地獄行》《我的樓蘭美女》《檳郎前世為僧》《詩人檳郎之墓》等,看到標題便叫人吃驚。他的詩裏更情意濃濃。如故鄉三部曲《故鄉的雪》《故鄉的葵花》《故鄉的油菜花》,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三首詩。在詩中我看到了檳郎牽掛故鄉的心,看到了他對父母,兄弟姐妹的深深思念。作為遠在他鄉的遊子,又怎能壓抑心中的鄉愁,他能做的也許隻有用“鄉村的花,故鄉的花,你能給遊子以安慰”“淚咽在親情的鄉愁裏”這些詩句來撫慰自己的心靈。再如《支支的校園》,寫美好純潔的師生情。讀完這首詩,我能感受到檳郎與支支一起在一個學校代課的那段美好時光,可結局又免不了感歎:後來支支離開了,留下檳郎一人,在孤寂中深深懷念。

  檳郎有強烈的布衣情結和隱士情懷。他的詩裏還有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如《唐木山人》《棲霞問佛》《幕府山天池》《與陶淵明對飲》等。新作《躺在方山上》裏:“更多時隱逸在山穀,祖龍頂西下特別幽深:有小溪潺潺穿過拱橋,有茅屋一間掩映在密林”。生活在滾滾紅塵中的檳郎,“放浪到清幽的自然,讓山水撫慰靈魂的痛”(《我在黃龍墊》)。他的逃世含有社會批判性,是為了清高,為了不與濁世同流合汙,為了追求理想世界。所以,與之相輔,檳郎的詩歌有強烈的“介入”精神和道義感。如《楊佳小妹歌》《尋找楊佳小妹》姊妹篇,應該是為楊佳事件而虛構的形象,受古樂府《李波小妹歌》的影響,但我能看出這個小妹是正義的象征,是正義女神,是詩人寄托的希望和讚詠的對象。他更有許多對時事表態的詩歌,充滿了憤激和憂傷。

  檳郎的詩歌數量眾多,主題和題材多樣。他的詩裏有對逝去的人的還念,不管是名人也好,常人也罷,如《利涉橋懷念吳敬梓》《在南都懷念髡殘》《懷念唐伯虎》《懷念梁啟超》等“懷念係列”。《懷念詩人艾青》顯然與艾未未有關,“我隻走向牢獄中的你和詩歌,為了我們的和大堰河們的兒子們”。他的詩裏還可見到檳郎行走的足跡,如《遊石塘竹海》,《記遊雞足山》,《雞鳴寺路的櫻花》,《放眼豁蒙樓》等等,這類的作品顯得尤為多,可算得上一本旅遊詩集了。檳郎的詩太多太多,現在的我才讀了一點點,我想我一定會找時間將它全部讀完,這樣,恐怕我才能真正走進詩人檳郎的世界。

  檳郎,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的朋友,更是有成就的詩人檳郎。我期盼著在不久的將來,在書店就能看到一本本的《檳郎詩集》。我尊敬給我傳道授業解惑的大學老師檳郎,喜歡他的教學,也喜歡他的詩歌。檳郎的詩歌有複雜的意蘊,我理解詩人的世界不是我們輕易就能明白的,這讓我對檳郎的詩充滿探索之心。

  2014-5-10

我認識的檳郎老師

  12物理 韓琴

 

  我和檳郎老師最初認識是因為選修了他的“現代散文思潮”這門課,初次上課,眼前的檳郎個不高,沒有帥氣的麵容,很平常的樣子。除了那副厚重的眼鏡其餘的一點都不是我印象中的文人模樣。後來我又選修了他的“新詩賞析”課,因為個人原因和檳郎老師有了更多的接觸,漸漸地對這個人產生了興趣。慢慢喜歡他的課。

  老師經常自嘲說自己是詩壇門外漢,但是去過老師博客的人就會知道老師真的是個才子,他寫了兩百多篇散文和兩千首詩,有幾年他每年作詩數量超過百首,這意味著他作詩近乎瘋狂到平均三天一作。老師在《詩人檳郎之墓》中他這樣寫道:“落了一千年的寂寞的/黃葉知道,這人默默無聞/他的詩稿散逸在網絡的旮旯/被人看到卻從未收集成冊/他的眼淚溢滿詩行間/漂流著苦難大眾的哀吟/和一顆脆弱靈魂愛的顫栗”,“落了一千年的黃葉寂寞/又寂寞了一千年之後/終於看到一群青年尋到這裏/他們興奮地歡呼然後讀詩/打印稿上有檳文書院的字樣/又搬來許多石頭圈在墓座/一個少女哭得暈了過去。”希望在自己死後有人將自己的作品收集成冊,流傳下去。詩中的黃葉象征老師不變的追求和執著的夢想,曆經千年落寞卻依然不變,而少女作為詩人的知音延續了老師的追求與夢想。還記得老師在課堂上講老師希望死後可以化灰撒江,學習明末畫僧髡殘,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揚子江,滋潤兩岸的花草。

  檳郎老師出生於巢湖邊的貧窮的山村。老師在詩中寫道“故鄉有一汪大湖,古巢國人的發祥地;形似鳥巢,或鳥巢形的茶壺。”雖然我沒有去過,不過可以從老師的詩中可以想象它的美。身在異鄉的老師寫下了好多關於故鄉的詩:《巢湖西壩口》、《拜謁巢湖力寺村李黼公狀元祠堂》描寫故鄉的美景;《中秋思故鄉 》、《老樹 》、《端午》、《車過半湯 》、《母愛 》則表現了老師對故鄉的濃濃愛意。

  不知道是不是工作的原因,老師似乎對校園附近的方山格外感興趣,寫下了好多關於方山的詩,《躺在方山上》《方山道姑》《方山千秋嶺上》《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初冬的方山》《方山仙子》《我在方山迷路》等。老師還曾在《詩人檳郎之墓》中寫到:願自己死後能在方山或故鄉巢湖能有一方衣冠塚。還記得老師說過自己曾在方山有過一片菜園,老師在園間勞作,我想那該是怎樣的意境啊,似乎都可以趕上“種豆南山下“的那種閑適了,他把這一些寫進詩歌《方山記事》。老實說後來那篇園子沒了,語氣似乎有點遺憾,滿含著對那片土地的不舍,其實我覺得更多的應該是對那種閑適生活的不舍吧,這應該就是詩人的那種生活態度。

  老師很熱情,很樸實,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很喜歡出去玩,並且他經常會邀自己的學生一起出去玩,一起遊玩方山、紫金山、中山陵、青龍山、牛首山、將軍山、解溪河、淳化梅龍湖等等。老師的很多作品都是記錄遊玩是的所見所聞所感。在老師筆下多次被提及的江寧的青龍山,他寫有散文《江寧青龍山中遊玩》,詩歌《登青龍山瞭望台》《青龍山的野柿子》《青龍山中的三湖走廊》《我在黃龍墊》等,後來我對這座山產生了無限的遐想,真希望有一日能夠親自去山上看看。最讓我羨慕的是老師曾在韓國居住了一年半,我想那是老師心理一定很想家吧,想念家裏的親人,那個讓他日夜思念的人,不要問我是怎麽知道的,我隻能說老師在他的詩中盡顯了他的這份深情,檳郎老師因為想念佳人而難以入睡,寫下了《不寐人的鄉思》、《祖國的愛人最美》等詩,在詩中抒發自己對家鄉以及佳人的思念之情。

  前段時間是櫻花綻放的季節,老師先後寫了《雞鳴寺路的櫻花》、《櫻花的原鄉》、《李後主的櫻花》、《文學院樓旁的晚櫻林》。我想老師一定是個惜花之人,才會情不自禁地為櫻花寫下如此之多的詩篇。老師曾在課堂上說:“櫻花本該是中國的,唐代李煜就有詩作顯示櫻花的原產地是中國。”為此還寫下了《李後主的櫻花》、和《櫻花的原鄉》這兩首詩來表達內心對櫻花不能“恢複國籍”,不能在故國的土地上大放異彩的懷惜之情。而《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這首詩則是檳郎作為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善於觀察身邊的美,這恰恰是我們這些理科生所做不到的。“就在不知不覺間/我所在的城市遍布櫻花/再也不用去傳說中的異國了/櫻花在原鄉燦爛綻放/我陶醉在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我陶醉在櫻花下的漫步神遊。”檳郎老師隻因隨時都能看見這大片的櫻花而感到欣喜而感到滿足,可見那份真性情。

  檳郎老師的詩淺顯易懂,不像有些詩人故作高深,用一些晦澀難懂的字眼講述著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他喜愛隨手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感情真摯動人,語言平滑樸實。

  我隻是一位理科生,不敢對檳郎老師的詩妄加評論,以上都是自己的愚見。其實檳郎老師本身的經曆就是一首詩,是一首值得細細品味的詩,老師是一個很有內涵的人,想要更多的了解老師可以多多拜讀老師的作品。

  2014-5-9

 

始於情歸於詩的檳郎

  12涉外文秘 周時威

 

  說實話,就是現在執筆的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去寫出一個真真實實的,完完全全的他,他對詩的熱愛,他對生命的理解,已經讓我深深的傾慕於他,他就是我老師——檳郎。

  還記得第一次上檳郎的課時,一上課我便覺得,這個老師肯定有自己的故事,不是我具有什麽詭異的特殊功能,而是偶然之間我發現了他那一雙明亮的眼睛,那雙眼睛保藏著閱曆與知識,但和那些包含滄桑的雙眼不同,這雙眼顯得格外的囧囧有神,這是我在老師之中所不多見的。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在百度上輸入了“檳郎”兩個字後竟然出奇的發現,出現我麵前的,不是什麽所謂的文學研究學者,而是一個早就已經淡出人們視角的名詞——詩人。

  老師是一位詩人,這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自從自己進入大學以來,課堂永遠是那麽的沉悶,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在至今為止的這麽多的課程之中隻有那麽的幾門課能夠引起我的注意,至於能夠讓自己真真正正的感興趣的,寥寥無幾。而正是這樣一位詩人的出現讓我的大學課堂變得有聲有色起來。

  “造物主為人類而生我們,為什麽不能物為我用?”這是我接觸的老師的一首詩歌中的一句,這也是我覺得老師詩歌中我深有感觸的一句。人世間紛繁複雜,人人處事小心謹慎,做事為人不是憑心而為而是看人臉色行事,依照所謂的關係來刻畫自己的一言一行,我覺得,甚是可悲。“為什麽不能物為我用?”這一句,我想也是吐露了這個壓力山大時代的人的心聲。

  檳郎老師為人溫和寬容,第一次見麵是在大二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堂上,老師一身隨意的穿著走上講台。與其他老師不同,檳郎老師並沒有花費一節課的時間去宣揚自己的職稱或者文憑,也沒有像其他老師一樣還沒有授課就開始他的長篇大論“上課不許玩手機,上課不許講話,上課不許交頭接耳,上課不許……”,隻是簡短地交待了一下考試要求和作業要求之後便開始了他的授課。古之人師,惟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在如今這個充滿著利益和關係的社會裏,能夠像老師這樣將自己的事情做好不受利益幹擾的人已經變得少之又少了。

  老師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很有效的教學方法,他會在下一節課的開始花費十幾分鍾的時間去對上一節課的問題進行一個回顧。我想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值得每一個老師學習的,僅僅是利用這十幾分鍾的時間就能夠讓我們牢牢的記住上一節課的重要知識點,讓我們能夠對知識的理解更加牢固,這樣做何樂而不為呢?我想,這樣提升自己學生知識能力的做法總比那些教授上課先花費十幾分鍾隻為了點名要好得多。

  老師不拘小節的性格和敏感的性情,我想更符合詩人的特征。在跨專業選修課“新詩賞析”課上,老師總是先所謂“拋磚引玉”一下,雖然下麵偶有“噓聲”,但是老師總是一笑而過,依舊將自己的詩作展示給我們欣賞。雖然有的時候自己也會感覺老師是不是有點兒自戀了,但是說實話,老師的這種做法我真的發自內心地欣賞。詩人,就要擁有自己的性情,就要擁有自己的強大的自信,唐有李白被貶依舊“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宋有蘇軾貶謫黃州依舊“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今有詩人檳郎“一身布衣滌紅塵,歸海之流入長江。”這才是一個詩人該有的詩性,該有的詩情。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檳郎老師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有些同學也經常戲稱老師為“憤青一枚”,的確,我眼中的老師就是那麽的敢愛敢恨,那麽的堅定執著。

  前些日子,剛剛讀完老師的“雞鳴寺路的櫻花”、“李後主的櫻花”以及“櫻花的原鄉”這“櫻花三部曲”,當然這個名字是我自己杜撰上去的,並沒有得到老師的認可。雖然這些詩歌並不是老師一時一地所做,但在我看來,無論是蘊藏在櫻花身上的那種故國歸屬感,還是那種對於櫻花是原產於我國的那種堅信不疑的精神,都是一脈相承的。詩中的句子在心底久久地回蕩,不能忘懷。無論是“原產於華夏的花一直未絕,客在東洋揚名,而今更在歸根的原鄉上繁榮”的期盼,還是“好一對金陵的絕代雙嬌。她已隕落在櫻花樹下;她正受趙家的使喚,那櫻花般的小周後啊!”的那份惋惜,還是“請把我當做祖國的驕傲吧,我深深地摯愛著原鄉人!”的那聲呐喊都是老師對於櫻花的熱愛和對祖國文化的深深眷戀之情的流露啊!

  老師是具有出世精神的詩人,讓我感覺到有一種蘇軾般“我欲乘風歸去”之感。在《遊石塘竹海》詩中:“一葉扁舟,載著我的明朝散發∕逍遙九龍潭深處;更有二千公頃的竹海,掩我獨遊的密道。問竹亭上的仙姬相招,濁世的劉晨已歸來”,表達了他的終身以布衣自潔和向往隱逸之誌。最近老師在《躺在方山上》說:“近處火山口的岩漿包,總有一天突然打破沉默,坐上麵的我便騰飛入雲,從此消失凡世的孤蹤。”這裏的“躺”,我想在另一個層麵上來說也就帶有“死”字的含義了,不願再漂泊,不願再流浪,隻願在方山,結廬終老,消散一生。

  但檳郎老師又以出世之心入世,他有許多尖銳地批判社會的詩文,特別是表現在佛教題材上。“茫茫的宇宙皆是苦海啊,東方神奇降生了釋迦牟尼。我涅槃後的末法時代怎麽辦?你就是彌勒佛重建新劫的傳奇。”這是老師《懷念釋迦牟尼》中的詩句。老師喜歡釋迦牟尼,更熱愛彌勒佛。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之後的未來社會的救世主,是新的末法時代的救世的希望,但老師要每個人都做彌勒佛,共同創造一個消除苦難的新社會。“我的眼前啟示著鏡像:你開懷地箕踞大地笑看∕無數天真無邪的孩子∕嬉戲在你的特大肚皮上。未來佛的含義不在其中嗎?劫波間的陣痛越短越好。”這是老師《我愛彌勒佛》中的詩句,那種想為蒼生解除痛苦,兼濟天下的精神讓我久久地感歎。老師希望自己的文學作品像彌勒佛一樣,能夠為末法時代人們帶來歡樂、帶去幸福,特別是為代表著人類未來的孩子。從釋迦牟尼消失後的末法社會到彌勒佛救世,可能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滿懷慈悲之心的檳郎希望“劫波間的陣痛越短越好”。

  這就是我的老師檳郎,一個燃燒激情卻不失浪漫的詩人,一個渴望出世去不忘眾生的詩人。老師,您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好詩人,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好老師!始於情,歸於詩,您無愧於詩人之一稱呼。

  2014-5-8

南京一詩人檳郎

12經濟 宗媛媛

 

       識得檳郎前,我以為詩歌是極為高深,極為艱難的事情,需要的是天才的想象,恣意的灑脫,我等俗人隻可遠觀,抱緊雙拳,深鞠一躬,以示尊崇。

       識得檳郎,實在是偶然中的必然,跨專業選修課,過濾掉衝突和已滿,撇掉數信院生化環的頭疼專業課程,僅有文學院的“新詩賞析”可以選擇,剩下一個名額,沒有考慮的時間,點下選課,成全了我與檳郎的一段短暫師生緣分,也改變了我對詩歌的一貫看法。

       詩歌要的不是佶屈聱牙的句子,不是似是而非的意象,不是理性與非理性的糾纏,它可以是情之所至,是一時之慨歎,是一念之悵惘或豪情。也許是詩人的敏感多思,檳郎每到一處似乎總難抑製自己噴薄而出的情緒,每每訴諸筆端。棲霞寺,雞鳴寺,大力寺,弘覺寺塔都有他的足跡,每到一處,思緒紛飛,感今懷古,觸景傷懷。將軍山有嶽飛抗金的大捷;家鄉巢湖有忠義節烈的祖先狀元李黼公祠;秦淮河畔,方山腳下,處處皆是詩。

        櫻花盛開之際,檳郎寫下的詩我不知具體數量,他寫《大學城的櫻花》“如任性的少女盡情地展示青春的美,那樣濃,那樣豔,那樣的純粹和無瑕。”如此貼切,這是怒放的櫻花;《李後主的櫻花》是“囚人淚眼盡是此櫻花:伊人秋千架上飛翔,翠袖紅裙隨風狂擺舞,花瓣無聲密密流瀉。”一個短命王朝亡國之君的悲哀;《雞鳴寺的櫻花》是“昨天,我和你,在櫻花的海洋裏漫遊。你是主,花是賓,而我是從大唐穿越而來的詩人崔護,欣賞著駘蕩春風中的人麵櫻花相映紅。誰來與我共賞,驀回首:伊人長發及腰,如瀑,一襲紅衣奪目於玉樹瓊枝間,怎樣驚豔的主角與配景!”帶了幾分豔情與詩人的迷離……檳郎寫櫻花,一直追溯到《櫻花的原鄉》,“雖然我隻被日本作為國花,我的原鄉卻是中華熱土”。小小的櫻花,展現了檳郎作為文人不一樣的情思,憂國憂民,柔腸百結。

        因著檳郎的詩,今年4月,特意前往雞鳴寺路賞櫻,不長的櫻花大道,幾日的陰雨,櫻花已經開始凋謝,我錯過了賞櫻最好的時間。櫻花七日,絢爛生,絢爛死,這是櫻花的精神。說實話,那日有不小的失望,後來與同伴在城牆上流連數小時,望著雞鳴寺,望著玄武湖,看著牆縫裏生長的小花小草。也許,重要的不是景色的極致,而是那種賞景,看待生活的情致,這也許便是檳郎的詩歌創作,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憐惜。

        據說檳郎以魯迅為偶像,為他寫過不少詩文,如詩歌《魯迅看自焚》、《窗外有棵叫魯迅的樹》,散文《參觀南京魯迅紀念館略記》、《左翼魯迅與價值擔當》等。先生也是我的偶像。4月去上海,特意拜訪先生在甜愛路的紀念館和山陰路的故居,在故居前遇到一位日本來的老人,他說,38年前他來過這裏,這次故地重遊。檳郎以魯迅為偶像,也沿襲了魯迅的精神。他關注社會,同情弱者。他寫《東莞的技師》,說“東莞挺住,技師不哭,殃視無情,人間有愛,今夜地球人不相信眼淚。”他憤怒“有錢的臭男人們壓迫你們,權貴和委員代表壓迫你們,出賣肉體地納稅喂肥的/統治機器肆意地淩辱你們。”他與弱者同在“今夜我與羞辱你們的為敵。天堂沒有國朝的東莞和央視, 而人人體麵的平等社會,在罪惡終結之後必會降臨!”他在《誰殺死了夏俊峰》中這樣呐喊“你們這些凶手,你們這些蒼蠅蚊子,殺了就殺了,豈能違反你們的本性?隻是你們的毒針,射出罪惡的子彈,又何必嗡嗡地叫嚷著一大堆理由呢?”這是一個詩人的悲憫和憤怒。

        詩人都有情懷,檳郎的詩歌創作,是他情懷的抒發。每個寫字的人都渴望被認同,被欣賞,如今中國文化事業本就不是什麽黃金時代,詩人更是一個難以養活自己的職業,據說最暢銷的詩集也就上千冊的銷量。檳郎選擇寫詩,本就是一條極為艱難的事情,所以他把一切寄情於網絡,無法著書立說,就在網頁上留下一片自己的天地吧,有朝一日,也可讓後人在這字裏行間探尋檳郎一生的蛛絲馬跡,發現他的沉在網絡深處的《檳郎詩文總集》……彼時,檳郎也許已在江寧大學城的方山之上長眠,做著香甜的美夢,偶爾嘲笑那些研究檳郎的人“錯啦,那隻是一時有感而發而已,什麽都不代表。”然後一聲長笑,靜聽火山口裏心髒的跳動,心滿意足繼續他的睡眠,夢裏忍不住嗬嗬笑起來。

        檳郎詩歌愛寫景,也寫那些逝去的古人,愛懷念故鄉的親人和鄰家小妹,但對身邊人似乎著筆不多,所以《支支的校園》這篇便不得不提,這也是我最為偏愛的一篇。這首詩記述的是他與一位女學生的師生之情誼,詩歌被傷感的氛圍籠罩,時間和空間的跨越,故園依舊,伊人已去,曾經的師生,後來的同事,天真爛漫並對他尊敬有加的少女,所有共同的記憶定格成“有次,紮著兩條長辮子的她叫我欣賞:民國女學生裝,藍布偏襟褂,及膝黑色大擺裙,從此這成了她定格的形象。引領我來的你卻離開了,這永遠的支支的校園!”這是情感超越詩歌本身,朦朦朧朧,時間給一切打上光影,隻可追憶,無法觸及。

        檳郎算不得天才的詩人,說句實話,他的詩,用他自己的話“拋磚引玉”,很多確實也隻是磚,但正如沙裏淘金,石頭裏麵挑玉,偶有好詩,對於詩人而言,足矣。

        我讀詩不多,更遑論寫詩,檳郎的課上,我讀詩,聽詩,賞析詩,甚至嚐試寫了幾首,雖是小兒科的遊戲,卻也是新的嚐試與體驗.把詩歌拉下高貴的神壇,變成日常與簡單的事情,這便是我在檳郎老師這門“新詩賞析”課上最大的收獲。檳郎的世界,就是詩的世界,生活無處不詩歌,也許,這也是一種“詩意的棲居”吧。而檳郎為他的第二故鄉南京寫了那麽多的詩文,這是檳郎的收獲,也未嚐不是南京這座城市的榮幸,還需要時間來證明嗎?

    2014-5-8

檳郎的旅遊文學

  11文秘 胡婷

 

      談及檳郎,首先想到的是我大湖南的特產,在常德,有一種嚼食被稱為“湖南人的口香糖”,便是檳榔。小時候,看著大人們吃,有些好奇便嚐了些許。於我而言,清清的薄荷味略微有些醉,但因為是小女孩兒,所以也隻能是撕一整塊的十分之一不到嚐嚐,不允許再有第二次。

      今天要說的檳郎是要我們慢慢品味的,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散步著大江南北,又怎能不讓人流連忘返?跟著檳郎老師的旅遊文學,讓我們行走在世界各地來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吧,重拾起那些被人忘卻的曆史文化,重拾起那些作為中國學子需要了解的中國文學。自古,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現今,又有多少人真正去關心我們的文化。也許,你會說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從小都受語文老師的熏陶,我們對於自己的文學已經了解很多,可是你又真的了解什麽?曾經,有人問過我,你們中文係都是學的什麽呀?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學語文,難道還沒學夠麽?我笑而不語,因為這些個隻有自己懂得。正如我們會鄙棄自己的學校,卻不容許別人有半點的汙蔑,專業也是如此吧。

      “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總是被我們這一輩年輕人說起。我們且停且走,或是舒緩自己壓抑的心情,或是因為某個人某個美食,或是想真正體驗當地的風俗。總之,我們很少會真正去了解當地的文化。如果不是李檳老師,如果不是上了李檳老師的檳郎情懷這門課,我想我不會對文學有這麽深的見解,也不會理解,更不會這麽深入的體驗中國文化之精髓。

       檳郎老師的旅遊文學創作,首先常常會寫到巢湖。那個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從此隻是故鄉了,在漂泊異鄉的遊子心頭激蕩濃濃的思鄉情,是對故土的思戀呀!巢湖—南京,不過兩小時的車程,可是卻也覺得距離很遠。頓時想著自己不遠萬裏來到南京求學,雖說自己已經很獨立,但偶爾也會很想家。總是在外人麵前假裝堅強,又總是在夜深人靜之時陷入深深地思家之緒。在外漂泊的遊子總是思家的,連續兩個暑假都不能回家的我也會在和家人道別之後滾下淚水,在車啟動的那一刻總是極不情願的。一個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會思戀父母親友,也害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每個人都會懷念著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這也大概是老人們為什麽總是覺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也非得落葉歸根。這方麵的作品非常多,詩歌如《巢湖西壩口》、《憶巢湖姥山島》、《車過半湯》、《故鄉的半湯鎮》、《那次大力寺水庫別離》等,散文有《懷念我那巢湖故鄉》、《從巢湖到南京》、《徽州無夢到巢湖》,在寫了關於巢湖的風景風物的同時,也表達了濃濃的懷鄉之情。

       檳郎後來工作和生活在南京,關於南京旅遊的詩文更頻繁地出現在他的筆下。他的南京旅遊散文有《南京長江邊一日遊》、《青龍山中遊玩》、《致達蘭薩拉的卓瑪》、《參觀南京陶行知紀念館》等,都能對景點描述細致,對景點的人文曆史內涵娓娓道來,又表達了他對第二故鄉的深情厚愛。《參觀南京魯迅紀念館略記》是檳郎老師和小鄭同學一同前往魯迅紀念館後寫下的遊記。他們冒雨從很遠的江寧大學城趕到南京師大附中,瞻仰魯迅舊跡。在保安及其校友會女士的帶領下,檳郎老師和小鄭同學參觀完紀念館,並與其進行了交談,便得知紀念館的坎坷。校友會女士說南京師大附中原有三棟原屬陸師學堂的老樓,以前人不重視文物,校園建設中都給拆除了;而在馬路對麵的軍事單位裏,有陸師文物被廢棄在荒地上,魯迅紀念館想要,他們又不給,但也解釋到政府所給的經費有限,所以紀念館也是學校的一定意義上的負擔。檳郎老師是魯迅的鐵杆粉絲,對於南京魯迅紀念館的現狀不滿意,也是希望以後能創建得更好!讀罷此文,如帶人導遊,讀者如身臨其境,受益良多。

       再看他的寫南京的旅遊詩歌,至少有五十首以上,印象深刻的有《住步桃花扇亭》、《朝拜祖堂山》、《放眼豁蒙樓》、《登獅子山閱江樓》、《登青龍山瞭望台》、《幕府山登高》等等,可以說南京的景點檳郎老師大都旅遊過,也大都寫過作品。前段時間,他去南京江浦的老山旅遊,回來便謝了詩歌《老山懷念張孝祥》,文中的老山如揚子江北岸的青山旅堤,是古都金陵的西北壁壘。此時正值清明,檳郎老師走進老山,登上老鷹山,放眼山川秀色;踟躕狀元廣場,特別懷念安眠於此的南宋詩人張孝祥。張孝祥曾廷試第一,居秦檜孫秦塤之上,登第後即上書為嶽飛叫屈,體現他的敢擔道義的精神。張孝祥的詩詞也寫得好,特別表達了他反對投降,誌在收複中原失地的豪情和憤懣。在老山這片幽靜的天然氧吧、都市綠肺、風水寶地,檳郎老師表達了自己對張孝祥詩人的迷戀、對愛國詩人的熱愛,其膽識更是讓檳郎老師佩服。檳郎老師在詩中大喊“你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我悲慨中山弟子不守陵,中華何時白日夢醒自奮強?”,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的深切關懷。

       檳郎的最新旅遊詩歌《遊石塘竹海》是老師的又一佳作。在這燈紅酒綠的世界,遠離喧囂,跟著檳郎老師,走進江寧南部雲台山區的石塘竹海。在翠綠的竹林、清清的梅溪河,彎曲的木棧道裏,人的心靈清淨了、悲憤也不再了,追尋著古代的隱逸,讓青山為證,終生布衣。這該是多豪邁,多大的誓言,這也是檳郎老師發自內心的想法。檳郎老師在這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中,“載著我的明朝散發,逍遙九龍潭深處;更有二千公頃的竹海,掩我獨遊的密道”仿佛是叫人身臨其境。老師飄進了南宋,後悔剛卸任的大學士不早相逢,後悔自己沒有處於那個年代。舊時詩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體驗生活,感悟生活,飲酒作詩,並把酒話桑麻。然而,今天的社會太多繁雜與喧囂,叫人難以靜下。跟著老師,讓我們走進大自然,體驗生活之美,回味曆史之文化。

       檳郎的旅遊足跡和旅遊詩文除了關於故鄉安徽巢湖和江蘇南京,還有外地的黃山、青島、北京長城等,他還去過韓國外教,寫了一些旅韓散文和詩歌。他總共寫了上百萬字,都飄在網絡上,無私地與我們分享他的人生經曆,他的思想情感,也讓我們在文學中體會到旅遊的樂趣。我們應該學習檳郎老師,讀萬卷書,走萬裏路。我們應該學習檳郎老師,旅遊不隻是走走看看、拍些照片,還要盡可能寫作,為旅遊文學做貢獻。

      2014-4-30

人間惆悵客檳郎

      12中文 許子瀅

 

      第一次接觸檳郎老師,是在2013年的一個初秋。當時因為選修了老師的“新詩賞析”而認識了這位文學院著名的老師。在這門跨專業選修課的教學中,檳郎每次都會在上課之初“拋磚引玉”一兩首他自己的詩作,再講解文學史上的名詩。通過這些詩作及其富有個性聯係實際的講解,我在深化專業的學習同時,對老師的人生經曆有了大概的了解,我腦海中就浮現出納蘭的這一句詩“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我想這便是檳郎給我的印象。細細想來,似乎這句“人間惆悵客”還是比較符合檳郎老師的吧。

      檳郎老師也許正是因為人生經曆的坎坷,才會將自己滿腔的情感化作筆尖下的文字,訴說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他的詩並不是佶屈聱牙的,雖然都是通俗的語言,但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內容卻絕非那麽簡單,一首詩就宛如是一曲心靈的獨白。在他的詩中,我仿佛看到了檳郎對理想的追求與向往,但現實總是無奈的。在了解了檳郎的人生經曆後,重讀他的詩,仿佛又有一種別樣的理解,但具體的我卻說不出來。我想,隻有經曆了複雜的人生,在那滾滾紅塵中一路摸爬滾打後,才會明白檳郎詩中的那份別樣的味道。

      檳郎的詩作很多都是寫著關於南京的景物與曆史,如《掃葉樓懷念龔賢》、《利涉橋懷念吳敬梓》、《住步桃花扇亭》、《木末亭懷古》和近期的《老山懷念張孝祥》等。其中的一首《懷念詩人李煜》將我的思緒帶到了那風雨飄搖的南唐的清涼山避暑宮。“清涼寺的鍾聲能回蕩的∕不僅是江山的命運,∕更是一個詩人的天賦宿命。”一直都覺得南唐後主李煜的身上有著太多的秘密。我想檳郎寫詩懷念他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他是個君主,而是因為他是個詩人。“我是你同族的後人,∕辛酸的流浪是我的宿命”,從這首詩中,仿佛看到了檳郎的誌向,也許他也想像李煜一樣,成為一個純粹的詩人,一個不受世俗的羈絆,走向自我純真的詩人。記得在課上檳郎這樣說到他的想法,他希望自己以後的墓碑上隻寫著這樣幾個大字“詩人檳郎之墓”,每當聽到這兒,我便有些動容,一個不為了追求世俗,隻為了追求生命的本真的人在當今世界上是有多麽可貴呀!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首詩是檳郎的《無用的石頭》,在這首詩裏的石頭便是《紅樓夢》裏那塊被棄之荒野,後來又化作通靈寶玉的頑石。因為自己本身就對《紅樓夢》有著莫名的喜愛,因此,對檳郎的這首詩就有著特別的印象。在檳郎的這首詩裏,他把他自己比作了一塊無用的石頭,與寶玉那塊頑石相比。他在詩中多次寫到“不能補蒼天的石頭,放到人間也是多餘”。這好似有了一種自嘲的意味在裏麵。“我枉入塵世何時結束∕離開時會將記憶全部焚毀∕如果邂逅那個空空道人∕不會再有情僧的傳奇∕我來到悼紅軒尋找知音∕曹雪芹已在貧困中死去”。寶玉在紅塵中已曆劫歸來,還被曹雪芹寫入了《紅樓夢》,而檳郎作為那塊石頭,既不能補天,也不能幸免於天災人禍,更不會再找到像曹雪芹一樣的知音,於是便隻有空空地重回青埂峰下。在這首詩裏,老師用了很多自嘲的口吻,讓我感覺老師雖曆經人生的坎坷,卻能有著這樣一種達觀的心態,不自怨自艾。我想這正是老師在經曆了人生惆悵後一種笑看人生的態度。正是應了那句詩“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正是有了難以計數坎坷的經曆,才會在苦難麵前表現出那樣的灑脫。

      檳郎對曹雪芹和他的偉大名著特別共鳴,吸收民族傳統文學的營養,他是中國優秀文學的創造性的繼承人。他還寫了一首關於《紅樓夢》的詩作是《賈寶玉出家》。“你的雪花飛舞的故鄉∕我在秦淮河畔長嘯∕茫茫的雪原上雙目對視∕我們都帶有青埂峰的圖騰”。在這首詩中,老師的感情表達得更為濃鬱,仿佛他與寶玉便是相見恨晚的知己,“賈雨村們統治的人間,你我注定都是孤獨的另類”,“我遲早會續寫你的盛世傳奇∕光頭赤腳袈裟肮髒破爛”,表達了檳郎不願同流合汙的精神,即使成為最孤獨的另類,也要衝破世俗的經緯而直取人生本義,這樣的勇氣不止一次令我動容。讀這首詩,總會感覺檳郎的身上帶有一種魏晉名士的狂狷風采,好比阮籍、嵇康等人,那樣的瀟灑,充滿著獨立的人格。一直覺得文人墨客就應該有著這樣一種獨立於世俗的氣質,有著自己的追求。檳郎無疑就是這樣的文人。

      本以為在結束了檳郎的“新詩賞析”課後,無緣再次與這個真正的文人相見,卻不曾想到,這學期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就是檳郎執教。在這專業課上,檳郎上課的方式也是與眾不同,他將書上的每一個作品,深入淺出地講解給我們聽,而不是像其他老師一樣照本宣科。這樣獨特的上課方式讓我們受益無窮。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不過他隻用他的文字流出心淚,這裏麵有豐富複雜的美學韻味;而他的“惆悵”有對俗世的批判,有他對人性光輝的道義擔當,有他對敏感心靈的美學發掘。在大學生活中,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師,我覺得十分榮幸,中文專業不同於其他專業,需要通過文學培養自己的個性與思想,檳郎教給我們的便就是這種精神。我想,檳郎老師會成為我大學中一份難忘的回憶。

      2014-4-22

我身邊的真詩人檳郎

          12涉外文秘 吳羚

 

          從未想過在大學裏會遇到這樣一位老師,在傳道授業的同時又不忘用詩作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他熱愛寫詩就像魚兒依戀水一樣,比起“老師”這一稱號,他更喜歡別人稱呼他為“詩人”吧。

  就見麵的次數而言,我對檳郎並不陌生。他是我們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基礎課老師,加之我又上了他教的“新詩賞析”跨專業選修課,對他就更加熟悉了。也正是這種機緣讓我對這位真詩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真詩人,是我對他發自內心的一種讚美,絕不是因為師生關係而刻意強加的虛偽之詞。他的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人之真誠,二是詩之真實。

          說起檳郎這個人,我對他還真是有點誤解。由於他教課的風格不像其他老師那樣開放灑脫,而顯得拘謹內斂,所以這就形成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害羞、內向。“新詩賞析”課每次先講兩首他自己的詩歌,謂之“拋磚引玉”,再講文學史上的名詩,所以一部分人如我就覺得有點小自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檳郎的了解也不再停留在表麵上了。一次很偶然的交談,我發現了檳郎不為人知的一麵。他深知自身的不足,比如上課時他不敢與學生對視這一問題,他承認自己很內向,但他正在不斷地改變,他試圖通過找學生聊天的方式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也讓自己變得外向起來。就這點而言,在我看來是很真誠的表現。而關於檳郎“拋磚引玉”這一做法我也曾思考過,最終我把這個做法歸於他對詩的熱愛。他熱愛寫詩,在他的生活中早已是人詩合一,他樂於寫詩更樂於和他最現實的讀者群體——學生分享他的詩作,所以便利用“拋磚引玉”這一做法來實現分享詩作的願望。對於如此真誠而可愛的詩人,我們怎麽能忍心拒絕聆聽他所創作的詩歌呢?

          再談談檳郎的詩作。之前總是在課堂上被動接受他的詩,而沒真正去仔細品讀過,直至前段時間進入了檳郎的專欄,看到了他所發表的詩才對他的詩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據我了解,檳郎從初中就開始寫詩,但寫作保存下來的最早的是大學時期的習作。但在2001年到2004年,檳郎初期的網絡自由寫作卻是以雜文和散文隨筆為主,有二百多篇。從2005年後又以寫詩為主,近幾年幾乎都是詩了。

          至今檳郎的網絡發表詩作已達兩千首,詩的內容廣泛:有回憶故鄉趣事的詩,有記錄目前生活的詩,有批判當今時事政治的詩,有描繪美麗景色的詩……他的詩歌沒有固定的風格,或活潑,或沉鬱,或平緩,或激昂。也許他的詩不像其他詩人所寫的詩那樣可以反複地玩弄,他的詩更像生活的一種隨筆,仿佛隨便走到哪裏都能落筆作成一首詩。但這並不表示他的詩沒有文學價值,在我看來,真正的文學作品是源於生活的,因為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檳郎的作品就是如此。

          檳郎給我們解讀過他許多的作品,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支支的校園》和有關櫻花的一係列詩作。在《支支的校園》一詩中,檳郎用最樸實的文字記錄了他與支支的往事。“有時她提前下課/便到我的教室等/說我又當了檳郎老師的一回學生/有次上課前遇著/到校門外的吉慶攤位群吃碗鴨血粉絲湯/是她搶先付了錢/有次買了一把羊肉串邊走邊吃/正好她過來看到大笑/說我的吃相好笑/以後每提必笑。”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生動有趣,閱讀這幾句詩的時候仿佛眼前閃過了“支支等待檳郎下課”、支支搶著付錢”、“支支與檳郎邊走邊吃羊肉串”、“支支調侃檳郎吃相”的一係列畫麵。多麽美好的師生情,如果在大學能碰到這樣一位良師益友是多麽令人生羨的事啊!在這首詩的結尾,檳郎這樣寫道:“有次/紮著兩條長辮子的她叫我欣賞/民國女學生裝/藍布偏襟褂/及膝黑色大擺裙/從此這成了她定格的形象/引領我來的你卻離開了/這永遠的支支的校園!”檳郎在詩的結尾塑造了美女郎支支的形象,是一個標準的民國打扮,這讓我們又對支支又增添了一些好感,也就不難想象,與如此陽光開朗的美女郎交往一定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李後主的櫻花》、《櫻花的原鄉》、《雞鳴寺路的櫻花》這幾首詩,是檳郎今年春天在櫻花開放的季節所寫下的。在《雞鳴寺路的櫻花》中,檳郎動情地寫道:“你是主/花是賓/而我是從大唐穿越而來的詩人崔護/欣賞著駘蕩春風中的人麵櫻花相映紅/誰來與我共賞/驀回首/伊人長發及腰/如瀑/一襲紅衣奪目於玉樹瓊枝間/怎樣驚豔的主角與配景!”詩中檳郎化作了大詩人崔護,借用他與桃花的故事來看著眼前這錦簇的櫻花,仿佛穿越古今,與古人進行著超時空的交流。不知道站在花前的究竟是檳郎本人,還是那描寫才子佳人純真之情的崔護。

          我想檳郎一定是個惜花之人,才會情不自禁地為櫻花寫下如此之多的詩篇。依稀記得檳郎曾在課堂上憤憤地為櫻花打抱不平:唐代李煜就有詩作顯示櫻花的原產地是中國,你們可不要以為櫻花是日本的!”為此還寫下了《李後主的櫻花》、和《櫻花的原鄉》這兩首詩來表達內心對櫻花不能“恢複國籍”,不能在故國的土地上大放異彩的懷惜之情。而《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這首詩則是檳郎對生活熱愛的表現,他善於在生活中發現美,也記得他在課堂上驕傲地向我們訴說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的美麗,好像那片晚櫻林就是他眼中的至寶。“就在不知不覺間/我所在的城市遍布櫻花/再也不用去傳說中的異國了/櫻花在原鄉燦爛綻放/我陶醉在文學院樓邊的晚櫻林/我陶醉在櫻花下的漫步神遊。”隻因隨時都能看見這大片的櫻花而感到欣喜而感到滿足,檳郎就是這樣一個隨性、感性、浪漫的詩人。

          不上檳郎的課你不會發現他的可愛之處,不讀檳郎的詩你不會發現他對生活有多麽地熱愛。他不愛計較,不攻算計,隻是簡單地隨性生活著:品一茗茶,寫下幾首小詩,便已足矣。而我們,他的學生或讀者,且少一些旁觀的嘲諷,多一些欣賞的眼光,向真詩人檳郎致敬。

          2014年4月15日

多味詩人檳郎

11涉外文秘 陳雨軒

 

檳榔,味苦而辛;而檳郎,則是多味的,尤其體現在其創作果實——詩中。言為心聲,詩如其人,細細品味檳郎詩,就會發現甘苦酸辛鹹之味似乎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滲出。本想以不同的味來寫,卻發現老師的詩好像無法單獨歸類,因為每首詩都有著特別的混合的味道。

四月遊,菜花插滿頭。當下正值四月,校園裏的花兒之前陸陸續續地開了,也謝了,如今開得旺的應屬南操場那一角的油菜花了。不知是否會有人想起去年的此時,檳郎老師在《故鄉的油菜花》中寫道:“如錦緞一般鋪開的金黃,鄉村的花,故鄉的花,盛開在四月的田野上,那大片大片的濃彩,彌漫在廣大鄉村的香氣。”那片金黃總會讓在外的遊子不經意間想起故鄉,想起故鄉的田野;如那般濃濃的色彩,有著濃濃的記憶。兒時的鄰家小妹是檳郎永遠的懷念,她“跟著我去田野打秧草,淘氣地追著蝴蝶和蜜蜂玩。回家前蠻橫地把我的收獲,裝滿她的籃筐。”故鄉油菜花給人的回味是甜的,會讓人嘴角上揚。可與此同時那種回味似乎又有些讓人落寞,有點鹹,有點澀。“在無際鄉野……的油菜花,走來早已過世的父母,走來遠嫁圩村的鄰家小妹”,“你能給遊子以安慰。”檳郎老師雖然生活在城市裏,卻艱難地謀生;雖愛春天裏一切美麗的花,卻更愛開花結籽的莊稼。其實檳郎老師的作品中寫故鄉的還有很多,比如《故鄉的雪》《憶巢湖姥山島 》《老樹》《端午》等。相對於這篇來說,另一篇《故鄉的雪》則多是悲傷苦澀之味。

時間消逝得總讓人猝不及防。大三的我再過幾個月也即將邁入大四,即將離開校園,想起老師的那首《學士服的風采》:“藍天白雲下,美麗的,校園綠地上有青春的風采。美女與學士服的最佳組合,配以集體舞的各種姿態,定格為畢業前的濃濃的紀念。”想起我也曾駐步看學姐們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拍畢業照的情景,想象著不久之後我也將穿上學士服。心裏滿是不舍,不舍老師的課堂,不舍美麗的校園。其實印象裏最有感觸是檳郎老師在課堂上提過的“學生一茬一茬地換著,校園裏的學生一直都是青春的年歲,而自己卻在慢慢變老。”有些模糊的是不知這是老師寫過的一首詩還是老師說過的一段話,不過我卻一直記得大概的內容。 檳郎老師的詩,就是這樣,有點甜有點鹹有點澀,貼近著我們這群學生。還記得那首《愛滿亭邊有座橋》嗎?想來隻要是老師的學生,對這首詩都很熟悉。我們校園教學區和生活區之間的界河上的那座本不起眼的亭子,現在似乎也因此而多了不少韻味呢,讓人每每經過都會想起那首詩。

讀老師的詩就好像在翻看一本一本的日記,裏麵記述著有關檳郎的故事;一篇一篇串起來則像是百味旋風卷,品起來會有些無法言明的複雜的感覺。期間為了更多地了解作品,了解老師,本來沒有用過貼吧的我開始學著使用。後來總算可以熟練地查找翻閱了,從貼吧第一頁翻到了最後一頁,如此反複惡補了一下。不過,有些失望的是,之前看過很多寫老師的文章中所提到過的不少作品都沒有看到,可能這個論壇裏的資料不完全,如《想念兒子》《母親》《油菜花的童年》《巢湖城的陷沒》《山村衛生室》等等。記得有篇文章中曾提過檳郎老師還有些許頗有魯迅之風的雜文,如《家醜外揚事件的發言》、《我為什麽簽字》、《我豬肉不吃也罷》等文章,想來應該多了不少辛辣的味道吧。

檳郎老師早年間曾有出家的經曆,相關詩作有《棲霞問佛》《大學時的一次出家》《重遊棲霞寺》等,不知是因俗世的紛擾,還是內心的空蕩?課堂上老師也曾表露過希望老後遁入佛門的念想。我想有信仰的人內心總是虔誠的。交談中得知老師最近在翻讀佛家的相關文章,接連創作了《懷念釋迦牟尼》、《我愛彌勒佛》《一個人的觀音》三首詩;當然之前也有過相關作品的創作,如《祖堂山懷念法融》、《辟支的路》、《大力寺的鍾聲》等。“晨鍾暮鼓,過午不食,前生我在山寺送走無數日月。”《檳郎前生為僧》是老師於2012年時所作,他這樣寫道,“檳郎在海慧寺為僧,方山隱逸,何曾問過時政?夢幻泡影露電,皆是色空。”爭名逐利似乎是這個社會的潛規則,為了生活,我們也被迫前行;晨鍾暮鼓又何嚐不是另一種追求。其實從老師的詩中可以感受到想要隱逸,淡泊名利的思想,當然也不乏有憤世嫉俗的情感。檳郎詩中的佛家境界既有四大皆空、超脫紅塵,也有覺海慈航、拯救蒼生。既出世又入世,如水如浮雲般的飄渺卻又會讓人明悟。

除以上所寫的之外,檳郎老師的作品還有很多,如遊覽風景詩《 初冬的方山》《深秋的楓林》《莫愁湖東堤》《春遊琵琶湖 》《春到梅龍湖邊》等等。或許也是因為這樣,老師一直開設“新詩賞析”選修課,從這學期開始,新開了一門“旅遊文學”的選修課,而我也有幸選報成了這兩門課,成為其座下的一員。此外老師還有早期在韓國教學期間的詩《不寐人的鄉思》《記遊雞足山》《祖國的愛人最美》;做獄警時所寫的《獄牆下的青春》《勞改工地的女郎》;還有柔情似水的浪漫詩《我的七夕節2012》等等。檳郎詩的題材涉及範圍之廣,校園、旅遊、故鄉、家人、時事等等都有涉及,似麵鏡子折射了檳郎的生活,讓人易於明曉他的內心世界。其實我所提到的隻是鳳毛麟角,檳郎的詩歌有二千多首啊,散文隨筆也有二百多篇,總共已有一百多萬字,想要真正了解還得用心挖掘。檳郎用筆杆子記錄著生活,這樣在回憶時不會被遺忘,不會被時間帶走。

詩如此,想來檳郎老師的生活亦如此,充滿著甘苦酸辛鹹,咀嚼後會發現多味融合的特別的味道,讓人漸漸喜歡,慢慢回味。這就是檳郎,一個多味的詩人。   
    2014年4月6日

 

談檳郎的旅遊散文

  11涉外文秘 丁思琪

 

  大三寒假剛剛開始無意中便收到一條檳郎老師的短信,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我從大一到現在一直選修檳郎老師的課。從檳郎老師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專業課,到“現代散文思潮”、“旅遊文學”等選修課,灰常喜歡這位獨具風格的文學老師。因為每學期都學檳郎老師的課,對學生無比關愛的檳郎對我也是印象深刻。收到他的短信一點兒也不意外。對於我下學期又選了老師的選修課,老師蠻是吃驚,他覺得我幾乎了解了他所有寫作的方法、內容、風格,其實不然,老師那獨具思想、意蘊濃重的文學作品,就算我學到畢業也未必吃的透其中奧妙、精華之所在。老師發信息內容竟然質疑我對他的崇拜,甚是失望,出乎我意料。跟著檳郎老師學習的幾年,已寫了兩篇關於他人、他散文創作的文章,我的文筆拙劣,文字不能全部展現檳郎老師出色的才華和超讚的人品,但是現在我覺得用文字最能表達我對檳郎老師的仰慕之情。這次,把檳郎的旅遊散文細細品味,獲益匪淺,向讀者介紹。

  檳郎老師首先是個詩人,已寫了兩千首詩,有許多可以歸為旅遊文學的,特別是去年,他寫了關於南京青龍山祖堂山獅子山吉山幕府山將軍山等處遊玩的詩歌,可以說是他本人的“旅遊年”。精力有限,我隻談他的近期旅遊散文,數量不多,但大都是精品。他曾有旅韓散文係列,寫於在韓國外教時期,以《濟州島記遊》《師生春遊韓國茂朱滑雪場》《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韓國生活瑣記》《我的中國心》《祖國我要向你傾訴》《異國聖誕平安夜》《在海外過了一個屬於韓國和我自己的教師節》等為代表。這些我在談他散文的文章裏已提及過。大約在2010到2012年,他在多產詩歌的同時也寫了一些散文,有一部分相關旅遊,主要作品有《致薩蘭達拉的卓瑪》寫到坐索道遊覽紫金山天文台、《徽州無夢到巢湖》旅遊皖南和黃山,還有《參觀南京陶行知紀念館》《參觀南京魯迅紀念館略記》《江寧青龍山中遊玩》《表妹聽檳郎哥說》《蘇北的燕子》《懷念我那巢湖故鄉》《從巢湖到南京》《記一位特別的張涵網友》《南京長江邊一日遊》等。

  身為陶子,對檳郎《參觀南京陶行知紀念館》印象最為深刻。“在這段時間裏,我購閱《陶行知全集》,指導一個學生畢業論文寫陶行知,還專門去幕府山下的陶行知紀念館參觀,拜謁陶行知墓,我也漸漸成為陶夫子的粉絲了。”檳郎老師對陶老先生360°的全方麵了解,比追心愛的人下的功夫還要深,可見對陶爺爺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特別喜歡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話:“而今的曉莊學院能傳承有多少陶行知的真正價值呢?而今的陶行知的豐富深刻的教育思想、現代化思想,特別是民主憲政思想真的不能超前嗎?我們需要學習陶行知,但每代人、每個人又都必須有自己獨特的道路去闖。”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我們這些陶子也要對陶老先生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檳郎老師也是有優良教育理念的園丁,桃李也是滿天下的節奏。你們都是我們敬仰的恩師。

  《參觀南京魯迅紀念館略記》是檳郎老師帶著美女學生專程到在南師附中校園的魯迅紀念館訪問參觀的旅程的紀錄,好似一份考察報告,以記錄詳實為特色,也表達了老師對魯迅先生的特別熱愛。文裏說:“我是魯迅的鐵杆粉絲,謀生的飯碗裏也有魯迅貢獻的一份,參觀南京魯迅紀念館的多年夙願在那一天突然實現了。還順帶參觀了下關火車站,旁觀了獅子山閱江樓、天妃宮,細玩了靜海寺,漫步了南京火車站廣場和玄武湖畔,一日的收獲很大。”遊玩之餘的您還可愛地說“我對南京魯迅紀念館的現狀不滿意,希望以後能創建得更好!”,哈哈,領導發話了,有時間您可以再去考察,看當地管理人員是否有改進哦!

  江寧青龍山本是一座荒山,從沒有進過南京旅遊手冊,檳郎老師慧眼識珠,十多次鑽進荒無人煙的青龍山考察,收獲很大,寫了不少詩歌,也寫了一篇散文。我想如果青龍山以後真的要開發為景區的話,該給檳郎老師立塊碑在裏麵。《江寧青龍山中遊玩》看出老師是做事很有條理地的人,出發前會把所有的路線事先整理好,甚至把每條道路的名字,幾號公交詳細的弄出來。“我們跑向斜坡下的水麵玩,湖水清澈清涼,我們照相合影,感到來到人間仙境,再也不願離開了。”老師童心那麽重,心態不是一般的年輕,像個大孩子。和我們這些學生拉近了距離,沒有過多代溝的溝通,所以很多童鞋們都喜歡選讀檳郎老師的課。課堂上輕鬆的氛圍,幽默的語言,走心的交流,很是享受的上完老師的課。

  檳郎的旅遊散文具有抒情性、審美性、知識性、反映社會生活的片段性的特點。他豐富的人生經曆對其文風的形成功不可沒。從小在農村長大沒有見過大世麵的他,對外麵的一切人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在一路尋訪足跡中,產生的驚喜和失落,起起伏伏、跌跌蕩蕩的心情,通過文字展現出來,深厚的文字功底,讓他的文章味道十足,耐人尋味。“那匆匆的旅行如浮光掠影,在並不遙遠的記憶中飄忽,我並不能清晰地複記它。關於那片神奇的地方,已經有多少文字談過它,關於它的音像影視資料也在網絡上俯拾皆是,我又能寫出什麽有意義的文字呢?要說一點感想沒有,也不對,我的思念故鄉巢湖的思緒卻被這次旅行所激發,雖然零碎,我更樂意將這點思緒回味,放大。”這是老師到皖南遊玩回來寫的《徽州無夢到巢湖》的一段話,讀來文中透露著一股淡淡憂傷的鄉愁,然而文中老師說道:“於我徽州隻是比南京更遙遠、更陌生的異鄉,它給我的感受更多是思鄉,但徽州無夢到巢湖故鄉,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我依然是在外省漂泊中的遊子。”最後的最後老師內心掙紮出無奈的感慨:“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無心回故鄉,我是為這次旅行的記憶而寫,為我的一段日子沒有白過而寫,更是為思鄉情而寫,雖然隻能發表在網絡上,很快淹沒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裏,但我要戰勝自己的絕望和虛無主義,哪怕寫出的隻是垃圾,我隻是要安慰自己,麻痹自己。”字句含情,情到深處人孤獨,情到深處便是好文章。

  大學四年不長但也不短,和檳郎老師已結緣三年,相識容易,相處不易,且行且珍惜。本學期選修了老師的“旅遊文學”,因公事原因未能親臨課堂感受老師講述的各地美麗的風景甚是遺憾。不過,在之前兩學年的課上課下,也了解了老師與旅遊相關的經曆。從他作品和平常上課中總結一下檳郎老師出遊的形象特色。背個挎包,戴頂帽子,手裏拿根登山杖,沿途眼睛不停張望。想想覺得就有喜感,我這可愛的老師真是個活寶。檳郎一般屬於窮遊型的旅行者,結伴的驢友大多數是學生,尤其是女學生,老師真是一飽眼福,賞美景閱美人增閱曆。折煞旁人!

  親愛的檳郎老師,您很棒,您無論人品還是作品都是超級讚!跟您學習我很幸運,您的才學,您的個性,您的思維,您的關心,都是我大學最珍貴的回憶,滿滿的知足。

  2014-4-15

畢業前的記念

  馮斌

 

  大學四年快結束了,留給我印象最深的老師是我的檳郎老師!

  喜歡檳郎老師的授課方式。大三的時候選修了檳郎老師的《新詩賞析》這門課,記得他每次上課,講授中國現當代詩歌前,讓學生念原詩一遍。一開始我們大家都不習慣,但時間長了才發現,在課堂上讀書不僅鍛煉了我們普通話的能力,同時也對今後求職找工作的麵試增強了膽量,當然最重要的是老師講析的詩裏蘊涵了許多典故和哲理,每一次的朗讀都帶給我們對詩作更深層次的認識和領悟,漸漸的,我們大家都把聽李老師的講詩當作了一種享受,從他的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檳郎老師獨特的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生觀、價值觀。

  檳郎老師自己也寫詩,內涵豐富,越讀越有味。《2013年底小結》這首詩,李老師道出了自己小的時候總是憧憬著長大,但真正長大了卻在感歎著年華的逝去。有時候的確這樣,生活就是處於不斷的矛盾之中,但是,長大了的李老師並沒有這樣一直消沉下去,他很超脫地找到了自己所感興趣的詩意的山水,並投身進去。從此檳郎老師一心創作,鳳凰涅槃。《故鄉的葵花》中,他把城市的霧霾與故鄉神聖的葵花做對比,寫出了李老師對身在異鄉霧霾中的無奈,對故鄉天高氣爽,藍天白雲的懷念和對故鄉父母的懷念!他的《深秋的楓樹》用擬人、語言描寫等一係列手法,寫了自己對大自然純真的熱愛。李老師對於美景總是控製不住要表達自己情感的,楓林之美“如同烈火中的毛栗”道出了對楓林的喜愛,語言準確生動。

  最喜歡檳郎老師的真性情,他是一個同情人民、對百姓疾苦感同身受、對學生無比親切的好老師。檳郎老師特別喜歡魯迅,他欣賞魯迅那種救國救民的愛國精神,從這點上我們可以體會到李老師是一位性情中人,為人正直豪俠。他不畏權貴,不追求權利與金錢,用自己的筆真實地抨擊社會的不公,為那些受到冤屈的人們呐喊。他的隨筆《弘揚魯迅的左翼民族主義》鏗鏘有力的繼承了左翼魯迅為被壓迫階級呐喊的精神。

  生活中的檳郎老師喜歡探險,南京及其周邊的景點他幾乎都遊曆過,有的人的玩隻是玩,然而李老師的遊玩可不止是玩,每次他都會懷著對景對人的感歎有感而發創作一篇篇好的作品。光是我們學校附近的方山,他就創作了很多篇作品,例如《詠方山八卦泉》、《方山仙子》、《方山洞玄觀遺址懷古》、《初冬的方山》等。他的詩作往往語言樸實,內容豐滿。檳郎老師喜歡旅遊、探險,他最大的驕傲就是自己是第一個給那些毫不出名但的確是很美的景物吟詠作詩的人,以致以後能人景互傳。

  那次和李老師爬江寧青龍山的經曆。讓我十分難忘。記得那是一個初秋的早上,因為自己頭一次和一個老師一塊出來爬山,所以心裏特別緊張。那天因為睡過了,害的老師足足等了我大半個小時,現在想想心裏都覺得有點慚愧。到了金寶市場車站和李老師會合,剛下車就發現他已經把中午吃的都買好了,礦泉水、旅行拐杖、太陽帽這些裝備,讓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十分有經驗的探險者,我心裏的安全感也油然而生。那次主要是到黃龍墊水庫的上麵、青龍山的深處去探險。先從水庫的左邊進山,過路亞基地,一直走到舊路已經雜樹叢生、不能走的地方才回來。又繞到水庫右麵進山,走到紅衛林場山澗隊,也無路可走了,才回來。在水泥廠門口乘淳青線郊區公交車,到淳化鎮轉車回來。也就在那次爬山的途中,我們遇到了幾次山狗的騷擾,但每一次都被很有經驗的李老師用登山杖給從容地擋回去了。那時候自己就感覺能和李老師一塊出來探險,的確是一種幸福!然而李老師不僅探險經驗豐富,體力也很好,記得李老師每一次都是因為我而中途停下休息,他的這種體力,讓我們年輕人都不得不佩服!

  檳郎老師對學生也很親切,說到他的親切不得不提檳郎老師請我吃過好幾次飯。這在我的學習生涯中是第一次被老師請吃飯,當然他不隻是對我這樣好,他對許多學生都很親切。和李老師在一塊吃飯,總覺得是那麽興奮與幸福,我們邊吃邊聊,總感覺不像是學生與老師之間,而是朋友之間的一種敘舊。

  檳郎老師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還體現在很多方麵,比如每當同學約我出去爬山或者散步,我都會帶上自己的筆記本,把自己的隨時所想的、有感而發的都記錄下來。檳郎老師的對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也時刻感染者我們。年輕時候,他當過監獄建築隊的獄警多年,在那段時間裏,他每天出入五米高的圍牆,守著高牆大院,看管形形色色複雜的犯人,這些日子在他看來是並不滿意的。人生一輩子絕對不能就就這麽隨隨便便地過去,於是檳郎老師萌發了新的理想一一教書育人。他懷著對理想的追求,每天在工作之餘苦學外語,構思寫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通過考研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我覺得他這種勤奮好學,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在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每當回憶起檳郎老師的經曆,我都會給自己更多的壓力,不斷上進!

  快畢業了,很幸運檳郎老師成了我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同學們也都因此很羨慕我,因為在我們眼裏檳郎老師一直都是對學生抱著負責任的態度為我們做好每一件事,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很信任檳郎老師。記得之前報名指導老師的時候,我們班很多人都填了檳郎老師,但因為每個指導老師負責的學生有名額限定,很多人都被調劑到了別的老師名下,所以我一直認為自己是非常幸運的。光陰荏苒、畢業在即,對李老師總有種不舍,但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我會永遠記得您!

  2014-03-30

 

櫻花中的詩人檳郎老師

  12涉外文秘 顧雲潛

 

  在老師上完課就走人平時根本見不著的大學校園裏,檳郎老師卻喜歡和學生打成一片,似師似友。還沒上過老師的課就聽說過老師響亮的名字——檳郎,還一直疑惑著怎麽會有人的名字叫做“檳榔”。直至後來上了老師的課,聽了老師的自我介紹,才發現,“檳榔”老師原名李檳,筆名檳郎。而檳郎這個筆名又太過朗朗上口,以至於同學們都不會說李檳老師,而是親切地喊檳郎老師,這樣一來,倒也顯得老師是如此的受歡迎。

  記得是大二的第一學期,也是分了專業的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就是檳郎老師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課。隻見從外麵走進來一個著裝隨便微低著頭的小老頭,走路稍快,一隻胳膊夾著書本,一隻手拿著水杯,頗有一股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味道。待他站立講台,抬起頭,柔和的五官上嵌著一副略微發黃的老式眼鏡,濃濃的書卷氣撲麵而來。因為是大二以來的第一節課,同學們都有些期待,事實證明這期待真的是有回報。

  一般的老師和學生第一次見麵時,總是強調課堂規則,作業規則和考察的方式,少於學生交流。而檳郎則不是,例行公事之後便開始介紹起自己來,原來有些迂腐氣的老師立馬變得活潑起來,侃侃而談自己的經曆自己的想法,還打開多媒體給我們介紹他的作品。我看,不僅是老師活躍了起來,連課堂也發出了光芒了。上過老師的第一節課後,對老師很好奇,就上百度搜索了一下。誰知老師還有自己的百度貼吧,貼吧裏淨是學生們的作品和與老師的交流。然後又看了老師的博客,博客更新很快,幾天就有一首詩歌或者散文,非常多產。我心裏暗暗地想,這個檳郎真是不簡單那!而今,作為上了兩學期檳郎老師課的“老學生”,我也讀了一些老師的詩歌。

  檳郎老師寫故鄉情的詩歌特別打動我們,因為作為異地求學的遊子,我們也有濃鬱的同樣的情結啊。這類詩很多,就拿他的今年初的新作《故鄉的紫薇洞》來說吧。裏麵寫到“紫薇洞裏找到井口通天,我眼淚模糊的看到奇幻,兩個洞口你我各衝裏叫喊,哥和妹長大永不離散,浪濤拍打著巢湖北岸,牧牛孩童嬉戲在鄉野田園。”原來故鄉的紫薇洞有著兒時老師與鄰家小妹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少年情懷。紫薇洞和王喬洞邊有著一對小兒女的美好嬉戲,但後來檳郎考上大學進城了,而鄰家小妹很早輟學,後來嫁到了遠離山村家鄉的圩區,又不幸死於計劃生育的結紮。多年後,客居外省南京的遊子回鄉,檳郎老師重遊已變成著名風景區的故地,往事如夢,思緒澎湃,無限懷念兒時的女亡友。老師對童年初戀的眷戀和執著讓我感到雋永和唯美,同時也使我想到自己更加青澀的時候,那青澀的感情總是令人回味的。詩中寫到的美麗的紫薇山,無邊的原野又讓我回想起童年時那些無憂無慮的玩耍,令人神往。

  檳郎老師最近好像在讀佛經,寫了兩首相關的詩歌。如《懷念釋迦牟尼》,“休道帝王將相天神地鬼,眾生逃不出六道輪回,茫茫的宇宙皆是苦海啊,舉手翹盼超越的真諦。燃燈佛已隱退了多少劫了?東方神奇降生了釋迦摩尼。”和“休道帝王將相天神地鬼,眾生逃不過六道輪回。茫茫的宇宙皆是苦海啊,東方神奇降生了釋迦摩尼。我涅槃後的末法時代怎麽辦?你就是釋迦摩尼新劫的傳奇。”詩歌前後呼應的形式美,透露出佛學的美感。釋迦牟尼作為王太子,受到四城門外生老病死和沙門的啟示,看到人世苦難,決心解決人生的困惑,離家出走,終於修道成佛,覺海慈航,超度眾生於六道輪回的苦難。當然詩歌寫的還不止這些。釋迦牟尼佛之前有燃燈佛,之後也會由正法時代到像法時代,到當下的末法時代,人類又陷入腐敗和迷茫。這時候將會有彌勒佛降世,救苦救難,而檳郎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是這彌勒佛,為拯救這末法時代而努力。

  《我愛彌勒佛》像是前詩的姊妹篇。彌勒佛“肥頭大耳,慈顏常笑,笑出人尚苟活著的理由;袒胸露乳,大肚突鼓,吞得下六道眾生的痛苦。”但他的信徒遭到統治者的打擊,包括曾經的信徒朱元璋。而“我們卻在深情地懷念,厚繭赤腳走過的坎坷路:為富不仁,窮人施舍,竹頭布袋珍藏大眾的愛。先生是水而學生可能是火,你又會怎樣震驚地重來?”彌勒佛與眾童子戲樂的景象,正說明它是未來佛,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後的末法時代的重新拯救的希望。《懷念釋迦摩尼》與《我愛彌勒佛》透露出檳郎老師的佛心,又是對生活無常的堅忍和探求。這是老師自己的心路曆程,也是老師的詩歌給我,給讀者們的感悟。實際上老師已經寫了許多關於佛教的詩,如《祖堂山懷念法融》、《在南都懷念髡殘》、《遭遇辟支》、《辟支的路》、《大力寺的鍾聲》等。

  老師這兩年很注意在中國原鄉複興的櫻花。去年春天寫了《大學城的櫻花》,將櫻花的美與美女學生疊印,表達了經過憂患的中年人對青春和朝氣的熱愛。最近又連寫了三首《雞鳴寺路的櫻花》、《櫻花的原鄉》和新鮮出爐的《李後主的櫻花》。第一首寫他和長發及腰的美女不久前的遊覽雞鳴寺,陶醉在櫻花的海洋之中。第二首針對一些人錯誤地將櫻花當做外國的花,又將中日曆史恩怨聯係起來而敵視櫻花,秉著許多確鑿的證據,指出櫻花的原鄉是中國,中國應該在櫻花的研究和培植上超過日本,把櫻花作為中華原鄉的驕傲。

  《李後主的櫻花》寫亡國之君、南唐後主、詞人李煜囚在宋朝國都時,對故國金陵的懷念。“伊人秋千架上飛翔,翠袖紅裙隨風狂擺舞,花瓣無聲密密流瀉。”全詩彌漫了櫻花飄香的氛圍,寫到李後主與大小周後櫻花下秋千上的遊樂。“南唐避暑宮群芳爭豔,最美是素濃的櫻花,和花叢中的素雅人!是姐姐?又是妹妹?好一對金陵的絕代雙嬌。”詩人檳郎特別痛惜“那櫻花般的小周後”! 還在結尾讓李後主補封櫻花“為中華聖花第三佳麗吧,梅花牡丹後。”不要把李煜當做日本人哦,他的詞裏本有關於櫻花樹下蕩秋千的意象,老師這樣寫是有絕對的依據的。

  除了讀檳郎的詩歌外,我也和老師有過麵對麵的交流。我發現老師的經曆很豐富,教學也非常盡職,書本上的知識基本倒背如流。而且老師為人也親切和藹,愛分享自己的感悟,從來沒有上一輩的架子,實在是一位良師!在這樣一個自己管理自己、師生之間有些冷漠的學校裏,我與大學老師中的檳郎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真是倍感溫暖!

  最後,在圖書館的安靜的自修室裏,我寫著這篇文章的煞尾的時候,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大片潔白如雪盛開的江寧大學城的櫻花林,櫻花中的詩人檳郎老師,正麵帶微笑地向我走來。

  2014-3-27

淺談檳郎詩歌《鄉村醫院》

  11文秘轉 周琴

 

  檳郎老師創作了許多詩歌,題材豐富,主題繁多。其中,關於故鄉和親情的回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鄉村醫院》便是這類詩歌的不久前的詩作,寫關於去年秋天一次回鄉的觀感。檳郎是安徽巢湖人,家在湖邊山區的小山村,父親是鄉村醫生,這經曆對他有重要的影響,被他的許多作品提及。這首詩敘述我曾經在故鄉生活的點點滴滴,通過對穿白大褂的弟弟的描寫,引起我對父母親的回憶,寄托了遊子對親人的懷念,對故鄉的掛念。

  詩歌首先由故鄉的現在引發對故鄉過去的追憶。“回到故鄉的現在,便也回到故鄉的過去。兄弟妹在熱土守望,子侄一代已順利成長,歸來遊子卻在記憶中搜尋,時間疊印出赤子的由衷。”遊子在記憶中搜索那被“時間疊印”的“赤子的初衷”。我回鄉探親,“走向鄉村醫院,白大褂的弟弟站在路邊,背藥箱的姿態像父親;走進熟悉的門診室,白大褂的弟弟給人治病,那紮針的姿態像極了父親。”

  父親已逝,弟弟的這種子承父業的行為,引發我的思考:倘若沒有考上大學進城,而是高中畢業回鄉,我可能更在弟弟前麵跟著父親當了鄉村醫生。我進城去了,這機會便讓給了弟弟。“是父親通過兒輩複活,是兒輩子承父業傳薪火。如果沒有考上大學進了城,那我更能優先做父親的徒弟?我半生蹉跎地回到故鄉,父母早已長眠在西山坡上。”人到中年,我再返回故鄉時,父母已經永遠長眠在故鄉西山的青山坡上。

  詩歌接下來回憶了我的童年趣事。我兒時被父親鎖在醫療室裏,鄰居的代銷店主誘惑我從錢櫃裏拿錢換糖吃,通過窗檔間交易。被鄉鄰當成笑話傳遍了四鄉八裏。讀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那荒誕而有趣的童年趣事,也許曾經懊惱悔恨,也許曾經淚流滿麵,但是多年之後回憶起來,卻隻剩下溫馨甜蜜。詩歌第五段刻畫了一個盡職盡責的,半夜被病人驚起,鑽進風雪裏的平凡而偉大的鄉村醫生形象。

  “走進故鄉的醫院,走進了我童年的樂園。弟弟複活了父親的事業,而子侄的童年又在這裏延續。隻是我已經變成中年,而我對故鄉越來越疏遠……”故鄉的醫院是我童年的樂園,父親的事業在子孫手中延續,一代一代,而我已經蹉跎了歲月,疏遠了故鄉。第六段特別提到,弟弟的孩子也把鄉村醫院當做了兒童樂園,這跟我小時候多麽相似啊。一代代人有著相似和重複的經曆,弟弟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寫出與我一樣的對鄉村醫院的懷念吧。

  詩歌最後一段,采用間隔反複的手法,“回到故鄉的現在,便也回到故鄉的過去。兄弟妹在熱土守望,我歸去的頻數卻越來越稀。”呼應開頭,故鄉的事物依舊,隻是已經物是人非,卻又有重複和相似。結尾直抒胸臆,表達了一個外省遊子對巢湖半湯岠嶂山下的鄉村的終生的掛念。

  在檳郎老師的眾多佳作中,我隨機選擇了《鄉村醫院》這首詩來品讀。就拿我較熟悉的幾首詩來比較吧,這首詩沒有他的《登獅子山閱江樓》那麽憤激於時事而憂傷,也沒有《重遊將軍山》懷念與女學生的美好初遊那麽溫馨,它樸實而充斥著淡淡的憂傷,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引人入勝的典故,隻有遊子對家鄉的熱愛,對親人的眷戀。細細品味整首詩的語言,貌似漫不經心,卻處處可見詩人的良苦用心。第二段中“白大褂的弟弟站在路邊,背藥箱的姿態像父親;走進熟悉的門診室,白大褂的弟弟給人治病,那紮針的姿態像極了父親。”“白大褂的弟弟站在路邊,白大褂的弟弟給人治病”運用了鋪排的修辭手法,充滿了節奏感和音樂性。“背藥箱的姿態像父親,紮針的姿態像極了父親”中“像,像極了”感情層層遞進,語言富於變化。倒數第三段“看到父親披衣鑽進風雪裏”中“鑽”字用得好,風雪交加的夜裏,溫暖的被窩和外麵惡劣的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鑽”字寫出了天氣的嚴寒,更寫出了父親那種堅韌不拔的意誌,他是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檳郎老師這類詩歌還有《中秋思故鄉》、《故鄉的墓園》、《故鄉不會死》、《父母的春節》、《赤腳醫生》、《父母的愛情》、《我的兄弟姐妹》、《清明節上墳》等,它們共同是解開檳郎作為詩人的故鄉情結的重要鑰匙吧。以《鄉村醫院》為代表,我喜歡老師這種淡淡的詩,不需要粉飾,信手拈來而又不失莊重。質樸敘事,細節感人,真情濃鬱,生活味十足。詩如其人,老師也和他詩歌中的故鄉和親人、詩歌的風格一樣淳樸、敦厚。倘若能夠注意一下詩句的押韻,就更加朗朗上口了,還有語言可以更精練,事象可以更簡約含蓄,這隻是我的淺顯的看法。望老師今後創作出更多佳作!

  2014-03-25

旅遊與詩歌中的檳郎

  10涉外文秘 朱靜

 

  十幾年的學生生涯即將結束,正因為你的出現,給我平淡無奇的大學帶來了一絲驚喜。在此之前,我總感覺跟老師之間無需有過多交集,而你卻改變了我這樣的想法。從一開始的敬而遠之,到後來越來越喜歡你,這樣的轉變,都是歸結於至誠至真的你,檳郎老師。

  生活中的你喜歡旅遊,也願意與學生分享。不了解你的人,也許會有一些風言風語,但一個真性情的你又怎麽會被這些困擾呢!第一次見麵,你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有上過你的課,卻有意識地選中了你作為我的畢業論文導師,一次談話熟悉後,你說下星期一我們一起去江寧大學城附近的風景區楊柳村遊玩。這個提議立馬消除了我心中的一點膽怯和陌生,隨即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你讓我們回去查去楊柳村的路線,可是我們查到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多虧了你的先見之明和運籌帷幄,這才讓我們的行程順利進行。

  去年秋天的一個下午一點多,我們到達目的地,踏上楊柳村這片土地,這裏異常安逸,沒有城市裏的喧囂和浮躁。你說這樣的田園生活和建築跟你老家巢湖的山村十分相像,你兒時的記憶便一下子湧上心頭,我也想借此次楊柳村之行來了解你。楊柳村,有一片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築群,被南京人稱為“小九十九間半”的“朱家大院”,它是一組始建於明代,又經過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先後改建並遺存下來的古建築群。我們去的時候很不湊巧,很多建築還在修繕,好些古建築群都還沒有對外開放,緊閉的大門是的它更加神秘,更加有魅力。我們參觀了沒有被圈起來收費的自然狀態的楊柳湖和村落,走村串戶,讓我們的楊柳村之行終有了收獲。你說今年的四月我們一定要重遊楊柳村,以彌補此行的遺憾,那時候的楊柳村的新麵貌一定更美。這次交遊讓我看到了你童真的一麵,像孩子一般興奮和好奇,看見欣喜的事物從不吝嗇自己的讚歎。

  你喜歡爬山,說起南京的山,你如數家珍。有幸,十一月份能同你一起登青龍山。深秋,爬山再適合不過了,不過很久不運動的我們爬山、走山路顯得有些吃力。而你卻勁頭十足,儼然像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夥兒。你跟我們講青龍山的史事,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中,川軍團二千餘人在南京東南部青龍山地區全部失蹤,這樣的事件讓青龍山顯得有些靈異。青龍山樹木環抱、林木蔥翠,飽含氤氯之氣。山水樹林、鳥語花香,在這裏構成了一幅和諧、靜謐,令人陶醉的生態環境。這裏有青龍山林場和青龍山龍霧茶廠等,我們興奮的欣賞著青龍山的秋景,賓館、別墅、度假村。江蘇省足球訓練基地坐落於盤山公路兩旁。很少爬山的我們被深秋的青龍山深深吸引。途徑天雲湖,又名橫山水庫,我們在湖邊拍照,霧氣繚繞的湖泊如仙境一般,我們在斜坡下的水麵戲水。

  沿著山路,我們看見那素紅的楓樹,你說:哇,你看那一棵在燃燒的楓樹。瞧!多有詩意的一句話,雖然你不經意間一說,而我卻聽的著迷。中午,我們到達青龍山的主峰五條嶺,本來你預計我們可以登上瞭望台一睹整個青龍山的景色,可是院門已上鎖,院裏沒人,我們這一美好願望落空了。我們坐在門外享用自己帶的幹糧和水,你也同我們一起分享你帶的吃的旺旺雪餅。稍作休息,順著與來時不一樣的路線下山,我們享受著不一樣的山景。從一個深山峽穀長龍溝下山,經過了藏龍堰水庫和南京青龍山精神病院,坐車返回校園。後來知道你寫了很多關於青龍山的詩歌,都是你多次探山的收獲。

  我們都知道你喜歡研究詩歌,也喜歡寫詩。走進你的博客,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一點。你的詩歌沒有任何束縛,詩如其人。其貌不揚甚至有些不修邊幅的你為人瀟灑、坦蕩,又帶有一些憂傷,這些從你的詩裏我們都能夠讀出來,正因為如此,我才想要走近你,感悟你。如果說讓我評論你的詩歌,評論顯然是談不上的,隻能說讓我試著去讀懂你。從你的詩歌中我了解了你的心路曆程,你的詩歌質樸,並無太多華麗的辭藻,突破了傳統詩歌的束縛,但又不失傳統詩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從自己的內心世界出發,抒發真實的情感。

  有太多人賞析了你之前的一些舊作,我想我也胡謅不出什麽新花樣,我就從你近期的一篇新作——《東莞的技師》入手,談談我的想法。麵對“東莞不哭,技師挺住”這樣的祈福,難免有些尷尬,作為“性都”的東莞,它所承受的絕非隻是“掃黃大軍”的壓力,我們知道“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東莞”現在的局麵也不是兩三天所造成的,這背後又隱藏著些什麽呢?緊接著你在詩中道出現實中的三座大山——“有錢的臭男人們”“ 權貴和委員代表”“ 統治機器”。這三座大山在不斷的吞噬和壓榨著這些技師,旁敲側擊的揭露我們社會中的霸權者和不公平現象。你的每句詩都在敲打著我們的內心,把這些我們敢怒不敢言的現實揭露無疑。

  “上層社會誰會做技師?被奴役的苦難大眾的女兒!你們為什麽出生在中國?你們為什麽是炎黃子孫?這些禽獸還是你們的同胞嗎?擺什麽可憎的臭麵孔呢?”是啊!隻有被現實壓抑的苦難大眾的女兒才會不得已從事這份職業,而那些所謂上層社會的人卻在消費她們。詩中的問句,在我看來著實無奈,即使明白這樣的現實又能怎麽樣呢?詩人也隻能作出無奈的同情,但更多的是理解。最後你在詩中訴道:“中國加油,技師不哭,特警無情,多難興邦,今夜我與羞辱你們的為敵。天堂沒有國朝的東莞和央視,而人人體麵的平等社會,在罪惡終結之後必會降臨!”首尾呼應,承接上文。從憤懣不平的詩句中,又流露出對新生活的希望。我想你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時而憤青,時而惆悵,時而俏皮,但你永遠散發光芒、充滿希望。

  你的作品繁多,我喜歡你筆下的愛情,如《《讓我們一起變老》。對於你唯一的愛人,你在這兩首詩中都好不吝嗇的表達自己對她的愛意。《讓我們一起變老》:“兒子都十歲了/我們怎麽能不變老呢/  歲月在我們的額頭爬動/大樹有一圈圈的年輪/我們將未來分給了後來者/便在下一代的生命裏延伸//十年前的秦淮河畔/河水映現相戀的身影/長發披肩嬌柔美麗/散發著無瑕的甜美與純真/跟著我走向秦淮人家/  你接受了一個鄉巴佬的憧憬/在位於安德門的簡陋租屋/你給了我異鄉的安樂窩/浮華的都市我有何求/隻要你不嫌棄我的貧窮 。”我想這是很多人都無法企及的愛情,這首詩中,你更多表達的是對愛人的感謝 和感恩。最讓我感觸的是“你接受了一個鄉巴佬的憧憬/在位於安德門的簡陋租屋”,如今的情侶有多少願意蝸居在出租屋裏結婚,要求有房有車的處處皆是。你和愛人的感情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東西能代替的,在你物質上不能滿足她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和你走在一起,並且孕育了下一代,我想這就是真愛吧!你對她傾其所有,而她對你毫無保留的信任。此生這樣的愛情,有這麽愛你的人足矣!在詩的最後你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你是我永遠唯一的愛人 ”。這喊出了你的心聲,這是你對你“唯一的愛人”的最好的承諾,由此可看出你是一個深愛妻子,有情有義的男人。

  《中秋思故鄉 》《老樹 》《端午》《車過半湯 》《母愛 》是你對巢湖故鄉和親情的呼喚;《學士服的風采》是他對即將畢業的學生祝福;《方山道姑》、《方山仙子》是你對方山的偏愛之情……早就聽聞你的《愛滿亭邊有座橋》,“校園一角儲藏著濃濃的秘密”“先有了江寧大學城,才搬來陶校長和新校園?”這兩句都是為了引出後麵的“漣漪推移著我們的雙影。陶校長記得,老天爺記得。”這首詩很有畫麵感,小橋、流水、愛滿亭,多麽優美的環境。你在亭子裏等學生,亦或學生在亭子裏等你。你和學生一起欣賞陶體字,一起暢談文學。字裏行間表現出學生的青春活力,就像岸邊的楊柳一樣亭亭玉立同時也表達了你對學生的喜愛。愛滿亭之約,純真的師生情誼化作柔和之風飄蕩在校園裏,拂起垂柳的辮兒蕩漾在清波上。“老師,這次是您遲到哦”“到餐廳再看罰什麽吧”你和學生就像朋友一樣,關係很融洽。“你即將畢業遠去,我也終將化灰撒入揚子江裏”表現出你對學生即將畢業遠去的不舍之情。這首詩很簡單,但是充滿了對學生畢業遠去的不舍之情,用濃鬱的筆墨闡釋著那師生間真摯的友誼。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大學裏的老師教過了就是教過了,課程一結束,就再也沒有瓜葛了,或者說就是課程沒結束,同樣沒有交流。不是每個老師和學生之間都能像朋友一樣相處的,但是你第一眼就讓人覺得很親切。你與我們濃厚的師生情誼,那讓人震撼的師生情,就讓別人羨慕去吧。謹以此文獻給我可敬可親的檳郎先生!

  2014-3-19

真性情的詩人檳郎

  11對外漢語 方久蓉

 

  大二的時候,一位學姐說:“你們沒有趕上好時候,沒有上過李檳的課。”當時我隻覺得好奇,沒想到在大學的時候還會有老師被學生這樣推崇。所以,在這學期選課的時候,我選了李檳老師的旅遊文學課。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這位老師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他告訴我們他的筆名叫檳郎,他要求我們交作業交到百度檳郎吧裏,上課的時候他會叫同學上去朗讀文章,一些關於他的旅遊文學文章,也有一些他自己寫的旅遊類詩文。

  說實話,一開始我也跟別的同學一樣很不理解他。然而,當我進入了檳郎吧以後,看到了別的同學寫的關於檳郎的文章,我開始對檳郎的事跡很好奇,我想知道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老師會有什麽樣的故事。於是,我把檳郎帖吧裏寫的詩歌複製了一部分下來,並且,我從網上下載了“檳郎詩文總集”(五卷)。看了檳郎的散文與詩歌,我被檳郎的詩文打動了。

  或許檳郎的詩文不是最優秀的,但他的詩文充滿了檳郎的真實感情,無論是開心的、難過的、懷念的,亦或是悲憤的,這些詩文都是有血有肉的。在看別的詩人的作品時,我並不會有太大的感情浮動,但這次看了檳郎的詩文,我卻被這位身邊的詩人深深打動了,隨著他的詩文或喜或悲。甚至,我會替檳郎感到難過,因為他那樣的熱愛詩歌,熱愛寫作,那樣的關心現實。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他隻是網絡詩人,一個“詩壇”門外漢,他的大多數作品都因為種種原因尤其是政治原因而得不到發表的機會。他的詩歌充滿了真實情感,他充滿了激情,但我也從中感受到了不被理解的孤獨。甚至,我想大言不慚的說一句,對於檳郎,我甚至有一種憐憫之情。我多希望,那些不理解檳郎的甚至在笑話他的人,能夠認真的讀一讀檳郎的詩文,他早期的詩歌與散文,乃至現在在壓力之下隻能寫的詩歌。

  早期檳郎詩歌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有兩類,一類是寫他的親人的,另一類是學習魯迅關注現實並發出悲憤之言的。在《母愛》中,他寫道:“將懷念栽在故鄉的墓園,兒子從此就孤獨地將人生走完”,這是98年5月的時候;在《死生人世從此超脫》中,他更是難過的,因為這一年父親離開,這是99年12月。“兩年間,父母雙亡,轉眼,家園依舊,我已沒有父母的家了,我成了我兄、弟之家的客人了!”這幾句話,讓我淚流滿麵。檳郎的早期詩文中,如《思念愛妻》、《兒子十歲了》、《想念兒子》等等都流露了真情實感,沒有矯揉造作,這正是當前社會上的詩歌所缺乏的。再有檳郎學習魯迅的一些文章,這類的文章在“檳郎詩文總集”第五卷散文隨筆卷中有著集中的反映,諸君可在網上自行下載閱讀。如《家醜外揚事件的發言》、《我為什麽簽字》、《我豬肉不吃也罷》等文章,頗有現代魯迅之風。

  現如今檳郎的創作主要是詩歌,在檳郎吧中有許多檳郎創作的詩歌,諸君都可以去閱讀一下。像《我要尋找阿拉丁》、《辟支的路》、《誰令除夕不是節》等詩歌,都是有血有肉的,檳郎對現實的關心以及他的悲憤之情顯而易見。隻要是關注現實的人,都會明白詩歌所表達的內涵,相信也說出了許多人想說而沒有說出的話。檳郎有很多很多優秀的作品,我貧乏的語言並不能一一道來。

  你可以不喜歡檳郎的詩文,因為你有你的自由,但是,對於如此熱愛詩歌、關心現實、真性情的檳郎,你可以做到很簡單的一件事:尊重他。

  2014-3-9

掠覽檳郎詩歌

  10涉外文秘 周素楊

 

  還記得我剛上大一時的情景,那時背著一大堆的行李來到學校,渴望學到很多知識,轉眼間我也即將畢業了,3年半的大學,我遇到了很多老師,學到了很多知識,然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檳郎老師。雖然沒有上過檳郎老師的一節課,但是很早對其就有耳聞,深知檳郎是一位好老師,對學生無微不至,傳授他所有的知識。他喜歡到處走走,看看風景,有興致時寫寫詩。談到寫詩,可謂是檳郎的一大愛好,他無論去過哪裏都會留下自己的腳印,寫下自己內心的想法,給我們品讀,忽然就發現了一些我們從沒思考過的問題,然後開始打量自己的人生。這麽看來,檳郎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啊!

  檳郎的詩歌很多,這些詩歌都跟他的生活緊密聯係在了一起,記錄了他生活的點點滴滴。從這些詩歌中我們也發現了檳郎是一個愛遊山玩水的詩人,他就像陶淵明一樣,渴望田園的隱居生活,不食人間煙火,每天與大自然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也會為世人煩惱,為世人擔憂,可見他關心百姓之深。檳郎是一位好詩人。下麵我隨機地掠覽幾首他近期對的詩作。

  春節剛過,就拿檳郎最近的寫於年三十的那首《誰令除夕不是節》來講講。檳郎覺得除夕應該算個節日,除夕放假本是個習俗,然而明文規定不準放假,這有悖常理。我讚同檳郎的這個觀點,不管怎樣,除夕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能否和家人團聚是每個人都會關心的問題。農曆十二月多為三十天,所以除夕又稱為大年三十。但是十二月有時是小月,隻有廿九日,這時沒有年三十,除夕就是這月的最後一天。老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個年,過得可不是大年初一,而是除夕。初一才回家,總會覺得錯過了什麽。除夕有很多習俗,習俗再多,也隻是圖個熱鬧。重要的是,辭舊迎新之時,能夠合家團聚。對於絕大部分中國家庭來說,辛苦忙碌一年,都盼著一個春節。如果人不齊,自然也就談不上過年不年了,別家燈火通紅外麵鞭炮齊鳴之時,半家人對著一桌子菜,也隻是徒增傷感,掛念在路上的人罷了。所以除夕作為一個重要的中國傳統的節日理應放假給所有人一家團聚,共同跨過下一個嶄新的年份。檳郎的這首詩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他關心著大家能不能安全回家過個團圓年,共享中國的這個傳統節日。

  檳郎的《我要尋找阿拉丁》通過五段相同的格式、相同的開頭向我們展現了《天方夜譚》裏說是中國人的阿拉丁這樣一個人物,雖然這首詩看似都是在寫阿拉丁的神燈多麽多麽的神奇,其實,檳郎是想借阿拉丁的神燈幫助好多好多人:因為強拆而失去家園的同胞;被央視和權貴欺淩的東莞的技師;被汙染的礦山坑和濁河;被冤苦的民眾;兒女資敵的裸官和無能的茅台軍。現在社會這麽的複雜,各種事件層出不窮,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該反省反省,反思一下自己平常的生活態度,反思反思自己做人的職責,雖然我們隻是社會的一小份子,但是隻要我們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做到問心無愧,就算最後的功效隻有阿拉丁神燈的千萬分之一,對整個社會都是有幫助的。

  《懷念穆罕默德》是一首歌頌偉人的詩歌,整首詩都在頌揚穆罕默德這一偉大人物和他的英雄事跡。全詩都用第二人稱,仿佛在跟穆罕默德對話,顯得很親切,更增加了檳郎對穆罕默德的懷念之情。穆罕默德確實是一位偉人:他將一盤散沙的落後民族團結成強大帝國;他能文能武卻很謙卑;他白手起家、功高自主……全詩的最後三段是高潮。運用一個個排比顯得氣勢雄厚,將穆罕默德的謙卑、高傲、成全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後,檳郎寫了自己對穆罕默德的敬佩,他是一代偉人,他高傲裏也有小瑕疵,他也說過謊,但是他始終是個至慈至愛的使者。而檳郎也表達了他的學習,願做一個當下這個社會的先知的願望,詩人本來就是社會的良心。

  《考場外的莫愁湖》是寫的是老師在寒假裏“藝考”監考的時候的走神。雖然檳郎在監考,但是他卻發現外麵的風景勝過一切,他不由自主的被外麵的莫愁湖給吸引。外麵的莫愁湖很美很美,仿佛有散花的仙女置身其中,讓檳郎的眼神離不開那裏。外麵正下著雪,檳郎想象著現在的莫愁女在莫愁湖嬉戲的歡樂情景,讓人不覺興奮起來。不過詩人也表達了對於“都市洗腳盆”的痛惜。毫無疑問,檳郎對這個考場是難忘的。他突然想到了在高考中將脫穎的學生中可能有未來的畢加索,但是他難忘這個考場的肯定跟檳郎不一樣。全詩的最後是長發披肩的副監考打斷了檳郎的思緒,與外麵下著雪的莫愁湖的互映,很美很美。

  《東莞的技師》寫出了檳郎對東莞的技師們被壓迫的憤恨,全詩都彌漫著對東莞技師的同情與想要為他們出頭的決心。當今社會,有權的人隻會壓迫人民,讓同胞陷入苦難,而最後的結局往往都是不堪的,不是沉冤就是得不到救援。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我們應該相親相愛而不是互相勾心鬥角、互相陷害。人人生來平等,就算不是一樣的富有,就算有的富得冒油,有的窮得潦倒,我們仍應該互幫互助,相親相愛,因為我們是同胞。《東莞的技師》寫出了檳郎是多麽的渴望能夠人人平等,渴望大家能夠相親相愛,互幫互助,希望大家能夠團結,讓我們的國家能夠強大。東莞的技師是可憐的,他們沒有得到大家的幫助,反而被壓迫,麵臨著困境,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教訓,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反思反思,不僅僅是那些壓迫他們的人。

  檳郎老師詩歌創作多產,我隻是掛一漏萬。讀了檳郎的這些詩後發現,檳郎的詩歌都是跟隨時代前進的,幾乎所有的國家大事都寫進了他的詩歌裏,憂國憂民頓時成了我對檳郎的印象,這是很多人都想做卻做不到的。其實,我覺得檳郎是一個低調的人,他很關心國家大事,但是他不是想想或者說說而已,他把他的想法都寫在他的詩歌裏,供大家品讀,他想得到的是大家對他的認可,以及大家對待這些事件的共鳴,他需要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去麵對這樣一些問題,隻因我們生活在一個祖國大家庭裏,我們是一家人!

  最後我很感謝在我大學的最後一年裏能遇到檳郎老師,有幸能品讀老師的詩歌,真真給我很大的啟發!我想我從此愛上了詩歌,尤其是檳郎的詩歌!

  2014-3-5

 

檳郎詩歌印象

  10涉外文秘 張婷

 

  第一次聽說檳郎這個名字因於同學聊天,當時就聯想到了台灣的一種著名水果,所以也就印象深刻了。對他更深的了解,卻緣於他的詩歌。從學姐們口中得知檳郎老師喜愛詩歌,更勤於筆耕,於是就關注起檳郎老師的博客,在閑暇之餘徜徉於老師的詩作之中,感受他對生活的真性情,對現實的拷問。有時感人至深,有時酣暢淋漓,使我不得不臣服於詩歌的魅力。  

  應該說,我是不會寫詩的。我總覺得詩人的思想是深邃的,有些風骨,令人尊敬。所以常常讀詩的時候,由衷欽佩詩人們天馬行空的思緒,溫潤徹骨的情感,激越高亢的責問……這些,我不曾做到,但在檳郎老師的詩裏,我讀到了,也讀懂了。  

  於是,經常期待老師的新作問世。在網上的時候,時常不經意間就點進了天涯博客,尋找老師思想的蹤跡。要說想評論老師的詩歌,那是顯得自己有些輕狂了。但文如其人,詩如其人,就在那些激揚文字中,老師的心路曆程曆曆在目,正直、偉岸、率真……這些難能可貴的品質令人難忘。

  老師的詩有的是寫山水遊記,描寫了南京許多名勝古跡,令人恍若身在畫中;有的是寫對當下時事的看法,嬉笑怒罵,縱情呐喊;有的是寫對親情友情的感悟,真實真切,沁人心魄。

  《重遊將軍山》是一篇懷舊詩,描寫的是檳郎老師獨自一人再遊將軍山,然後觸景生情懷念起昔日同遊的學生。回憶都是美好的,它記錄了當時的點點滴滴。詩中寫到“我深感甜蜜而又惆悵”,生動表達了詩人真實的內心,悠悠的甜蜜、淡淡的離愁。時光飛逝,物是人非。當初的景象還曆曆在目,可陪伴身邊的人卻不在。檳郎與學生同遊的場景,被他用“甜蜜”“你追我趕”“逗引”“並肩”等詞匯形象地勾勒出一段師生情的感人畫麵:美麗的池林棧道上有他與學生的足跡,翠影湖邊有他輔導學生論文的身影…這一個個定格的鏡頭以情為主線,讓人覺得別有一番風味。

  《故鄉的紫薇洞》這首詩也應該屬於懷舊係列。作者童年遊紫薇洞時的情境仿佛如昨天重現:“聖地般的美麗紫薇山,兒時的牽著小手探險,/山頂上的雙井口往下望,秘密被黑咕隆咚所掩。/牛背上依依不舍地來去,那早已消失的難忘的童年。”詩人這樣寫是為了給變化了的紫薇洞作鋪墊。看似寫景的一首詩,因為一個美少女的出現,讓這首詩有了靈性,韻味十足。美少女的遭遇是詩人的心結,也緊緊揪動了讀者的心。“紫薇洞裏找到井口通天,我眼淚模糊地看到奇幻,/兩個洞口你我各衝裏叫喊:哥和妹長大後永不離散……/浪濤拍打著巢湖北岸, 牧牛孩童嬉戲在鄉野樂園。”那兩聲叫喊,從純真到無助,時空的距離有時就是生與死的距離。詩人複雜的情感在平實的敘述中,表達得淋漓盡致,也讓讀者產生我心尤憐的共鳴。

  人生中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就很羨慕檳郎老師說走就走的決心。品讀著他的詩歌,就像緊跟著他的步伐,就能盡情領略古城南京名勝古跡的美麗風景和人文積澱,神遊倒是別有一番滋味的。檳郎對方山尤其偏愛,從《方山道姑》、《方山仙子》等詩作中就可以看出。《方山仙子》中寫道“神奇的天印,從天國裏墜落人間,化為璀璨的明珠,點綴在秦淮河二水的合源處。”將方山比喻為明珠,既是珍貴更顯高貴,更可見檳郎對方山的偏愛。詩中讚美了與他同行的方山女子,並以“仙子”譽之。字裏行間,浸潤著情,洋溢著愛,更多的卻是老師性情的流露。那分濃重,令我這局外人久久難以釋懷。

  讀到檳郎老師的《登獅子山閱江樓》時,對他的詩風又有了新的認識。寥寥500餘字,一場壯觀的史詩般的曆史更迭鏡頭在眼前真實的回放。“又憑高俯低如雄關邊塞,古都金陵的西北岸/五馬渡江一馬化為龍,龍興之地的天佑司馬睿/似曾熟稔,比你北地盧龍。古城便承接中原的血脈/慰藉南渡精英的鄉愁,一躍成為華夏文明的重心/六朝金粉往事隨流水。當整個華夏都隨北騎沉淪……”隨手拈來的史實典故,被他用詩的語言拿捏得如此精準,足以說明他淵博的學識和高超的文字功力。一個巧妙的過渡,讓曆史和現實產生了激烈的碰撞,“獅子山沉思,我佩服:是樓都會倒,不建也罷/隻留下二篇禦製閱江樓記,供後人訪古和興懷寓思。/有記無樓的曆史結束了,六百年後的有出息的子孫……”他的觀點也隨之躍然紙上。麵對現實的生活,我不得不承認檳郎老師的筆是犀利的。他不讓腐敗和陰暗有任何逃遁的機會,迅速的發問,孤獨的悲鳴。大至憂國,小至憐民,在他的詩中勃發的都是重金屬的聲音,令人振聾發聵,在讀者的心中產生巨大的共鳴。“他們的妻兒在敵國潛伏;看到富人用腳投票忙移民,丟下襤褸的鄉親和裸露礦坑;看到衙門爆炸和茅屋自焚……”這時的檳郎更像一個鬥士,一個敢直麵時政並大膽發出聲音的勇者。那份責任,那種焦慮,那種執著的背後,是他錚錚的鐵骨和愛國愛家愛民的詩人情懷。

  檳郎老師的這種風骨,我在他寫的《誰令除夕不是節》、《懷念耶穌》等詩作中不斷地感受。和他那些婉約的山水遊記相比,這時的檳郎是深沉的、勇敢的、正直的。

  檳郎老師的詩作很多,與有些詩人不同的是,他的語言很質樸,更偏重寫實。沒有晦澀難懂的文字,沒有言之無物的呻吟。很多的詩作中,你都被他穿插在詩行中的故事所吸引。獨有的寫實筆法,獨到的情感宣泄,讓讀者與詩人一起悲憂、一起快樂,這是檳郎老師的獨特之處。

  我一直認為,讀得懂的詩才是好詩。檳郎老師的詩是耐讀的,每讀一遍,內心的感受就深一層,這是我讀詩之前始料未及的。理解詩歌,緣於檳郎老師。愛上詩歌,也是緣於檳郎老師。

  2014-3-1

 

終於遇到你

  莊怡婧

 

  我想,整個大學四年,絕大部分是平淡無奇甚至是庸碌無聊的,從幾乎每個老師課堂上的一板一眼到學業上的似乎也毫無建樹,使我一度對大學生活變得不屑和失望。沒錯,誰不曾在中學時代幻想過大學應該是多姿多彩,老師應該是風趣幽默、平易近人,而師生關係更應該如貼己好友一般。直到在即將畢業臨近離開時,終於得以有幸與你相識並在短短的一個學期裏共同走過了一小段快樂的時光。

 

  一、傳說中的你

  你一定不知道,我從多早開始就希望能有機會跟你接觸。早在大一剛開始接觸課程時,就聽不下一兩個學長學姐頻頻說起過你:“你們現當代是檳郎教的麽?不是啊,那有點可惜誒。沒事,接下來應該會有機會選他的課上。”檳郎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怎麽會有老師叫這麽奇怪的名字?當時的心裏隻是有很多個問號罷了,也並沒有深究。可是很作弄人的是,很希望可以有機會由你帶班上課,卻一直沒有如願。於是把目光轉向公選課和通識課,可惜每次都因為網速限製或是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失敗,也不知道是你的人氣太高還是如何。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提到你,提到你的課,你的人,而我卻一次次的落敗於選你的課,心裏當然有些許懊惱。很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晚自習中途離開教室,好遠就聽到一陣中氣十足的爽朗笑聲以及走近時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整個教室熱火朝天的氣氛,同學提醒我說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檳郎,於是特意的瞄了幾眼,見到的就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老頭被一群學生簇擁在講台上,當時就覺得跟想象中的你差距甚遠,但還是特別向往這種課堂氛圍,也對你又增添了幾分好奇。從此更想找機會能與你接觸,可因為自己性格實屬內向,所以始終沒有貿然找你交談的勇氣。

 

  二、與“郎”初相識

  本以為大學四年就會這麽與你失之交臂,直到上學期下達了開啟畢業論文的任務,並公布了各個論文指導老師以供選擇,當看到你的名字時,我想,如果原本可能會枯燥無味當作任務來完成的畢業論文可以由你指導並共同完成的話,整個過程應該會很有趣,這似乎也是最後一個可以與你結識的機會。於是壯著膽子很唐突地就跟你發了短信聯係,並約定在辦公室見麵,雖然之前聽大家說過你很平易近人,跟學生像朋友一樣,可心裏還是好生忐忑,怕自己說錯話,怕你不願意輔導。推開辦公室門的時候,偌大的辦公室隻有你一個人在,包括以後的很多時間裏也是一樣,映入眼簾的真的就隻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形象,個子不高,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頭發有些淩亂,裝束也絲毫不講究,當時想必你的性格也應該是如此不拘小節,這在之後的交往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我直接的表明了來意,期望得到你肯定的答複,沒想到你一口回絕了我,理由是沒有上過課沒有接觸過彼此了解不夠,這讓我一下子充滿了挫敗感。我對你說我們可以在以後的交流中開始逐漸了解,我也有關注過你的博客和你的詩作。不知道你是否是感覺到了我的誠意,開始有了躊躇,但當即還是表示需要考慮,我隻能無奈的離開。回去之後便繼續在博客上拜讀你的作品,希望以此來彌補缺陷,增進了解。直到第二次見麵,你終於還是答應了我的請求,擔任我的論文指導老師,心裏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自然很是喜悅。便相約第二天中午在食堂共進午餐,此時才開始天南海北的聊開,我發現你並沒有絲毫老師的架子和氣勢,亦師亦友,你願意聽我們講述身邊發生的經曆的事,也願意與我們分享你的種種,相談甚歡之下也不乏風趣幽默,很是愜意。至今,我仍很感激也很慶幸,可以與你相識。

 

  三、我眼中的你

  幾個月的相處,讓我開始慢慢了解你,你的才華橫溢,詩作繁多,在你的博客以及其他學生對你的評價中已經顯露無疑,我無需多提。最吸引我的,應該是你的人格魅力和作為老師的與眾不同。論文麵臨開題和選題,帶著些許焦慮和煩躁來征詢你的意見,你卻在這時候選擇帶著我們外出巡遊。早聽聞檳郎老師喜歡與學生外出遊玩,百聞不如一遊的感覺自然是既新鮮又新奇。在多番商議之後,選定了與你的第一個目的地:楊柳村。很奇怪的是,你不習慣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大山風景,反而陶醉於探索開拓通幽曲徑。出乎意料的,很普通的一段小旅程在你的帶領下也有了好多小樂趣,包括之後的探尋湖熟赤山之路,其實我一直很佩服你的體力和精力,可能是我們比較少運動的原因,在走山路時心裏叫苦不迭,行動上也略顯遲緩,但你卻似乎感覺不到累,踏著登山鞋拿著登山杖就這麽一路吃著花生米大搖大擺輕輕鬆鬆地上了山,一邊還能喋喋不休的跟我們說好多曆史故事,可是明明我們才是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啊,這也太讓人自愧不如了。你說,論文工作不一定非要在呆板的辦公室裏按部就班的進行啊,我們出來感受一下大自然,再結合曆史,創作靈感不就激發出來了麽。於是,就在這麽一次次疲倦不堪但又樂趣無窮的探索之旅中,彼此的了解慢慢加深,我也更堅信了我一直以來的選擇,沒錯,良師益友,四個字足以概括。

 

  我想,你從教的那麽多年以來,一定受到過不少學生的追捧,不論是在才華方麵還是為人方麵,你也一定很喜歡與學生成群結隊情同朋友,那麽高的人氣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我想,我可以在大學的末尾遇到你,結識你,了解你,能有機會讓你指導,向你學習,跟你共同出遊,聊天南海北,論人生百態,應該是整個大學期間最沒有遺憾的事情。當然,你在我心裏還有好多神秘的地方,留待今後慢慢了解。作為老師,我感激你讓我感受到了我一直以來向往的與傳統不同的教學方式;作為朋友,我希望你在今後的日子裏,不論工作還是生活,都能夠一切順利。我不喜歡華麗的辭藻堆砌,我隻想用最平實的語言,表達我的敬意和謝意,希望我在你的指導下順利畢業之後,你還能夠記得我。

  慶幸,終於遇到你。致我敬愛的——檳郎老師。

  2014-02-16

 

檳郎在豁蒙樓

  葉子

 

  時間飛逝,轉眼我的大二生活就將過了一半,大一的一年讓我學會很多,也隨之改變很多。然而就在這快結束的半學期,我的大學生活似乎有些變化,變得有趣精彩些。為什麽這麽說,這就源自教我們現當代文學的老師,他叫李檳,但他自我介紹他的筆名檳郎,起初這個有趣的名字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我的印象裏大學老師就是上完自己課就走的,並且有些課甚至有上百的人,老師根本不可能對每個人都很熟悉,名字或許都叫不上來,而我們也就能在上課的時候看見任課教師,平時是很難看見的。但這位檳郎老師好像不一樣,他可能記得我們班許多人的名字(雖然是小班),有時也會喊我們去他的辦公室交談。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也有這樣的機會和老師交談,記得老師向我問了對於他的課有什麽意見和感受,當然我並沒有都說恭維的話,我很真實說了自己的想法,因為我想能有這個機會應該要珍惜,我說了優點和缺點。檳郎老師也很耐心的聽我說,並說會接受我的建議,也很感謝我的建議。

  有了一次交談的經曆後,我和檳郎老師就成了好朋友,我們會一起去學校食堂吃飯,也會一起交流。我會問他關於學習上的問題,他會很認真的跟我說;也會時不時的跟我說一些他過去的事,我聽了後很是驚訝,因此更是佩服他,也更尊敬他。

  雖然他隻教了我們一學期,但他給我們的印象已經很深刻,不僅是他講課的方式,他的稍許有些幽默的為人,更是因為他的文采,第一次上他的課他就給我們展示了他寫的好幾篇詩歌,這些詩歌或許不是那麽優美,但是內容卻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些都是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寫的,而他的經曆也是我們沒有經曆過的。除此,我知道檳郎老師也是個非常喜歡遊山玩水的人,他去過很多地方,聽他說,自他來到南京後,南京的很多地方他基本上都去過,對南京的熟悉不亞於一個真正的南京人,其中他最喜歡的莫過於爬山,而且喜歡爬具有探險性的大山。

  我也很榮幸,雖沒能和他一起爬過山,但我們一起去了主城風景點,也算是我大學裏的一次有意義的經曆,即便時間有些緊張,隻是半日遊。對我這個路癡加對南京一點不熟悉的人來說,檳郎老師當了我一趟熱情的向導,從他的介紹看,也不亞於一個專業的導遊了。

  我們從江寧大學城坐地鐵到鼓樓出來,步行到雞鳴寺。山雖小,紅牆綠瓦非常壯觀,我們各處逛了寺廟。我們點著了門票附贈發的檀香,四個方向鞠躬祝願,再插入到大香爐裏,仿佛是虔誠的香客,其實隻是入鄉隨俗罷了。遺憾的是藥師佛塔在維修,不讓人進,否則定登近百米的高塔頂遠眺,一覽舊都廣闊的風光。

  之後,我們由解放門進入玄武湖。沿湖堤漫步到環洲、櫻洲和梁洲。山光水色,本來秀麗,特別是已是十一月,黃葉紛飛,層林盡染,給人特別的印象,並不悲秋,而是因為和老師在一起賞景談話,金秋似火,熱情難忘。我們出玄武門,吃中飯,在爭論之後他終於同意我買單,之後,我們便坐地鐵返校。

  這次與檳郎老師同遊,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雞鳴寺的豁蒙樓。豁蒙樓是兩江總督張之洞為了紀念其門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而修建的建築,楊銳遇難,張之洞十分痛惜,這樣如此惜才的人到如今已經很少了,故而修此樓紀念為改革而死的弟子。而檳郎老師到此駐足了很久,並讓我給他拍照留念,我想他也為這樣的人才痛心,內心也是一位惜才的人吧,其實他也是楊銳式的壯懷激烈,為救國而不憚危險的才子書生。不久他便寫了《放眼豁蒙樓》一詩來紀念,指點風景和時事,慷慨悲歌,非常動人心魄。他寫好發博客後,第一個通知我去看,我很榮幸既是他的見證人,也是第一個讀者。在我看來,在世俗的我們,在即將被世人遺忘的豁蒙樓,檳郎老師仍能在慷慨激昂中靜心寫下這樣的詩 實是難能可貴。

  我想在大學能認識這樣的老師真的很好。檳郎不僅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也是一個可以成為朋友的人。或許我對他還了解不多,但期待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能更深的感受他。

  2014-2-15

 

檳郎詩歌的情與真

  10文秘 朱橋

 

  知道了檳郎這個人,會好奇他的詩,而隻讀了他的詩又會想見見他這個人,其實讀了他的詩就了解了他對國與家的真情以及他的真性情。讀他的詩就像讀一部中國的社會史,他的詩反映了社會進程中的一些大事,詩中表達了他的看法;讀他的詩就像讀一部山水遊記,於無形中領略到了南京的名勝古跡,發現他足跡下的可以陶冶性靈的風光;讀他的詩就像讀一份情書,對自己的妻子愧疚又深情、對初戀情人懷念又遺憾以及對學生關懷又祝福,這些情感令人動容。

  檳郎的詩歌多產,好詩不勝枚舉。《登獅子山閱江樓》詳述了閱江樓的曆史及對為此謀利的抨擊,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國製度的缺陷與道義的缺乏,社會的不公,底層民眾的苦難。《放眼豁蒙樓》借豁蒙樓由古及今,抒發對下層人民的關懷。從《悼念汶川地震遇難者》到《別了,駱家輝》與《美國啊,美麗的國》是他對時事的關注,對民主民生的關懷。

  《重遊將軍山》這首詩飽含著他與學生美好,純真而又深厚的情感,作為一位詩人他是平易近人,享受自然的,在自然中有孩童般的玩耍,有師長的教誨。“甜蜜”“你追我趕”“逗引”“並肩”等詞寫出了他與學生遊玩的充實,也讓讀者明白了難忘的原因。《憶遊褒禪山》寫了他與初戀的相識,相知,相戀而最終獨自懷念的過程,令人感慨萬分。既然有美好又惋惜的初戀,很容易讓人想到他的妻子,《我的七夕節2012》與《女神的小城》,《讓我們一起變老》這幾首詩給了我們答案,有了妻子的陪伴,每一天都是慢慢變老又浪漫的陪伴,有了女神便有了幸福與感恩,女神的故鄉也是自己的故鄉。

  《誰令除夕不是節》抒發了他對新的節假安排的不滿,指出這是他們對傳統節日與文化民俗的褻瀆,對人們渴望團圓之情的漠視,《2013年底小結》中“隱逸的是功名而不是良心”一句表現了他的淡泊與責任,《故鄉的葵花》寫了他對霧霾天氣的不滿和故鄉的思念,可我實在是被其中描寫向日葵與他早年與父母的生活情景的美麗又溫情的詩句所打動,如“最絢爛的天使的裙邊的裝束”“花盤競相綻笑,我的鄉愁醉人”,向日葵的信念與執著也是他的內心深處的誓言,“母親紮上藍花圍巾摘棉花,父親放下醫箱擔穀,他放學回家牧牛,書包掛在葵杆上,”這是多麽溫馨美麗的畫麵呀!《故鄉的雪》有鄉愁,有對親人的想念,他純淨的心靈與情感就如那綿香純淨的雪。《舊都霧霾》借霧霾諷刺了人們貪婪的欲望所造成的惡果。《朱元璋和他的哥們》曆史的敘述中隱含對現有社會製度的批判。

  如今立春已過,還是感到些許寒冷,不知是對春天的期盼還是對迎春花的喜愛,閱讀了一些檳郎的詩歌卻對《迎春花開了》情有獨鍾,“抖擻的黝枝,金黃色的花朵,斜伸的軟條,一簇簇美麗的精靈在上麵顫動,小喇叭,小酒杯”這正是我記憶中以及想象中的迎春花的模樣,喜歡迎春花,是她帶來了春天的信息。詩中“無緒的低頭,憔悴的臉,佝僂的腰身,將軟條托在手裏,在少男少女的背後暗淡退隱,對少男少女的回瞥”這是檳郎對自己形象的描寫,通過這些詩句,我看到的是一位有思想,有閱曆,又有些憂傷的詩人形象。“我將你輕輕放下給轉暖的風”也是我很喜歡的詩句,感覺詩人是愛迎春花的,轉暖的風也愛花,詩人讓暖風帶著花去找到自己的歸宿。詩人感慨自己年華的老去,由迎春花想到了自己生命中曾經的愛情之花,讓詩人一世珍藏。又由花兒生命的輪回複始,想到自己的青春如那沒有回頭箭的開弓一去不複返,傷感油然而生。最後對年輕人的回瞥,飽含詩人深邃的思想和綿綿的情思。

  檳郎是位詩人,在我們學生的眼中詩歌也是他的生命,他用詩歌表達他的真情實感,以及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他的詩有杜甫憂國憂民的沉鬱頓挫,有李白寄情山水的灑脫浪漫,也有徐誌摩獨述性靈的柔美清麗。讀檳郎的天涯博客我發現就像是又回憶了一遍近幾年發生的一些大事,由於他對社會民生的關注,把實事記錄到了詩歌中,記錄了曆史。他思想犀利,關心民主,憂心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他淡泊名利,隻不顧一切地愛著詩歌,詩歌也是他的愛人。

  2014-02-11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