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檳郎學旅遊文學
13中文 張沛沛
中國近年來最讓國人失望的事情就是旅遊。滿懷期待地前去,帶著失落和疲憊歸來。看自然景觀,因為遭破壞而不能有完全的滿足。如果去的地方是人文景觀,又缺少曆史、文化知識方麵的了解和說明。中國人文景觀的美,不知是不是因為中國近年來嚴重的環境汙染的關係搞得遊客很不能體會景點之美。自然不夠美,底蘊就要夠足。就拿秦淮河為例,秦淮河的自然美,我們在今天已經變得很難理解和體會了。一個美女,一個著名的美女除了衣衫破舊,還異味甚大!那麽即使她再美也終究難以讓人頓足流連。而臨河而不能暢想河的曆史,則愧對中華第一名河的深刻的人文內涵。
說實話,我一直有些看不起江浙這一代的人文景觀。因為他們總是難以達到到我想象中的美的高度。但我又不沒什麽資格看不起他們,因為在我的家鄉蘇北,甚至連這些景致都是不得一見的。我的這種想法一致持續,直到我上了檳郎老師的課。檳郎老師教的“旅遊文學”是我大二上學期上的選修課,值得一提的是全班隻有我一個13級的學生,和我同班的都是我的學長學姐,我很幸運能上到檳郎老師的課,從這點上就能看出。這門課對我找到、理解旅行的意義很有幫助。檳郎是一個詩人,一個流浪詩人,一個有穩定經濟收入的流浪詩人。總之,在這個時代,他很特殊,很另類。說的官方一點就是與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有一定的衝突。邵建曾經說過:人是觀念的動物。私以為人最大的不同,除了相貌以外想必就是思想觀念了。我是好動之人,所以喜歡出去亂逛,但又愚笨並不能懂得人文景點的美。但是自從上了這門課,受到在旅遊中創作詩歌的檳郎老師的影響,我越來越能發現我生活中的美了。
學校附近有一座方山,並不起眼,登過一次方山的我感覺方山不過爾爾。方山不高,登上山頂對於我這種熱愛運動的人來說實在簡單。山勢又不抖,並不刺激。山中景色也不美,水不清,山中顏色也很單一。但是有一次課,檳郎老師專門講說方山,除了圖片視頻,還有相關詩文,其中許多是他自己寫的。其中的《方山道姑》講了方山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地點是早已存在的,但是故事是他自己編的,編的還蠻有趣的。講的是王善與一個農家少女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典型的在封建社會,英雄救美的故事,但是細節卻非常精彩,結局出乎意料。獵戶王善與樵夫的女兒戀愛,山女被官二代看上而強搶,王善反抗而被害死在衙門裏,樵夫也被殺死。但女兒還是逃進了著名的方山洞玄觀,被靈官殿的金甲武士所救。故事的結局,帶有神話色彩,女孩成為道觀的道姑,金甲武士在深夜裏化為王善與道姑戀愛。實際上,道教的護法神王靈官本名就是王善。檳郎,一個老男人講故事,或許這就是赤子之心吧,還有他講故事時自己的洋洋得意的神情,總能令我會心地發笑。正是因為檳郎老師的課,身為學校的學生的晨鍾文學社社長的我也在社團裏組織了一次去方山的旅行。
對於檳郎而言,旅遊對於他的意義是增長見聞,結交朋友,尋求創作靈感,認識更多的同學。檳郎經常會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出遊,以增進師生感情。從小到大,我幾乎沒和老師單獨吃過飯。但是在大學裏,在學生總是吐槽一年看不見班主任一次的大學裏,竟然老師會主動找學生吃飯。那次老師和我來到校南食堂北三樓,他要我點,我便點了一個自配炒菜,花了他二十多元錢。我們邊吃邊談,我們說了很多話,非常坦白,對我有益。沒錯,師生關係方麵,檳郎又做了一次另類。這也讓我越發感覺我是幸運的,能在曉莊學習是幸福的。檳郎和他的學生去過的地方很多,幾乎南京所有的景點都有檳郎和我師哥師姐們的足跡。很遺憾,我暫時還沒有和檳郎老師出去遊玩的經曆,不過我相信,在我畢業前的這兩年,隻要我能再選他的課,一定會有這樣的經曆的。
每個人都喜歡既有美麗的景點又有動人的故事的地方,檳郎並不例外。旅遊文學選修課,邊介紹旅遊景點及相關詩文,邊講解旅遊文學理論。檳郎老師第一次課講的第一個旅遊景點,就是王獻之和他的愛妾桃葉發生流芳千年豔情的秦淮河邊的桃葉渡。那裏也是他與他的妻子的定情之處,他和他的妻子相識於秦淮河夫子廟,在那裏戀愛,在那裏的金陵春酒店舉行婚宴,多年來夫妻經常去秦淮河邊遊玩。他寫過相關的詩歌《秦淮女郎》《秦淮河邊的女郎》等。他在他的《執手桃葉渡》裏這樣寫道:“桃葉渡的傳奇,我們的戀愛作續篇”。這句詩道出了檳郎對於自己妻子的愛,對於王獻之美滿愛情的羨慕,也希望自己的愛情進入文學的美學的世界。當然了,一個愛情故事被傳說無非兩個原因,一個是這個故事真的非常動人,比如梁祝,劉蘭芝與焦仲卿,要不然就是愛情的主角是一個名人。但不管怎樣,他們的愛情故事已傳說在檳郎的詩歌裏,被他的學生和讀者所熟知。
檳郎自己說自己願意當一位隱士,所以我推測檳郎想做一位如陶淵明那樣的詩人,當代不顯,卻能傳作與後世。檳郎是幸福的,不為名利所苦,能夠寄情於山水之間。我試著去體會那種人文的曆史沉澱的下來的美,這就像詩的美一樣,更強調的是一種意境美,而不是景色美的本身。正如他的詩歌《與陶淵明對飲》隻是詩人的浪漫想象,檳郎想去九江拜謁陶氏故居而沒有機會。而李白也有那首《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沒有去成天姥山,但是他在夢裏去了,並在夢中遊覽了天姥山,夢醒後留下了這首千古名篇。檳郎老師遊玩過李白在南京遊過的江寧東山等地,寫過《東山懷念李白》。他還專門去了當塗青山《拜謁李白墓》,以可樂飲料祭奠李白,花了三十元錢門票和近百元路費。他說李白是五千年中國寫詩寫得最好的,是他的同族的先人和超級偶像,也是他寫詩的緣由。
詩人寫詩寫的是景,但是寫下的卻是自己的情。檳郎深諳此道,卻諱言不說讓我們自己去體會。這正是檳郎的做法,檳郎是老師,但是不好為人師,但是他好為同學之友。他很能清楚地分析出各個同學的特性,他也很能滿足於現狀,並對生活充滿熱情。而這股對於生活的激情,易於滿足的性格也是對於旅遊不可或缺的。因為對於生活充滿激情,所以不安於每天圍著生活轉圈圈,一有時間就會出遊。另一方麵,因為易於滿足,不會對旅遊景點的景色太過挑剔,從而發現其中的美,然後再以自己的激情以自己的旅遊、生活經驗創作出詩篇。然後又因為易於滿足,所以對於自己的創作不會過於挑剔,用欣賞美的眼睛去看自己的詩,從而讓自己對於生活更加充滿激情。然後周而複始……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也是自然的傑作!檳郎老師的美其實就是一種自然的美,沒有太多修飾,就像他的詩一樣。但是如果你潛心的去讀他,去理解他,你會發現其中有趣、美的地方。
每個詩人的每次創作其實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試著去理解,然後去進行我們自己的創作。這不就是我們選擇文科、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原因嗎?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更多的應該是創作,我們不應該在結束考試機器的命運之後,再開始一段追求自己厭倦的、平淡生活的行程。我們需要“旅遊文學”這樣的課,我們也需要檳郎這樣的老師詩人。同學們,學著像檳郎老師一樣吧,充滿對於旅遊、生活與文藝的激情,溫暖的陽光很快就會充滿你們的生活!
20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