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旅遊者檳郎的文學

(2014-11-02 04:29:15) 下一個

旅遊者檳郎的文學
  12對外漢語 李瀟灑

  我不知道旅遊對很多人的意義是什麽。在我看來,旅遊即是拋開偏見、拋開誤解,深入到一個陌生城市,走進美麗的外界,用心傾聽深處大自然、地球城市最真實的聲音。路途中,景隨語心,感受從無見過的人、景、物。在旅行中增長外界見識、拓寬視野、讓心靈得到富足。來到陌生的地方,發現不同的文化,讓心靈得到放鬆和淨化、找到自我。那麽文學又是怎麽一回事,在字典的定義中,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這裏的文學,是區別於圖片與視頻的,在我看來文學的魅力是遠遠大於這兩者的,畢竟文字可以表達複雜的感情和深沉的思考。
  萬分榮幸可以選到檳郎老師的“旅遊文學”課。也許對於許多學生來說,選他的課隻是因為學分不夠了,這也曾是我最初的想法。但是我發現研究文學的人,身上總會有一種吸引人的氣質,尤其是檳郎,他的熱情,幽默,屬於文人的執著,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尤其是檳郎他待學生特別真誠,我想這也許是許多學生願意與他交友、結伴旅遊的原因吧。
  我看過一些出國旅遊的人寫的遊記,他們大多數會配上很多絢麗的照片,然後介紹如何出行方便,什麽好吃,怎樣旅行劃算。在我看來這樣的東西並不可以稱之為文學,最多隻是一些文字罷了。檳郎雖然沒有去過很多的國家,可以說南京是檳郎旅遊的主陣地。以前我覺得南京是個特別浮躁的城市,沒有什麽值得遊玩的地方,但是上了檳郎的課之後,才發現南京很大,我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腳,即使是同一個地方,每個人的感受也不經相同。檳郎對於他每一個去過的地方,都有他自己的獨特理解,在這樣一個充滿著功名利祿的社會,如他這般的人已經不多了。
  我們學校的西邊有一座方山,這是檳郎的文學創作園地,他的相關作品眾多。對於方山,在南京江寧大學城的同學一定不陌生。從遠處望去,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頂山(海拔約208米),遠望如一方印,古稱印山。《方山的月亮》是檳郎寫的的一首詩歌了。“當我徹底離升,揚子江裏的灰燼和方山的衣冠塚,便是你新的守望。”當時讀完這句的時候,我整個人都陶醉了,在這個羊羔體都可以出名的文學圈裏,還是有一些人守護著自己的堅持的,努力的勤勤懇懇的寫詩,也許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可他,但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檳郎對於方山有特殊的感情,寫過許多關於方山的詩和散文。《洞玄觀的菊花》一詩中,今世的檳郎邂逅洞玄觀廢墟的煉丹井邊的一朵野菊花,被告知了前生的情況。自己前世是觀內的一個小道士,與觀內的一朵菊花有千年的緣分。無人的荒野中,也隻有徒增了許多詩情。
  同在江寧的是石塘竹海,石塘竹海被稱為南京的“最後一塊寶地”,在那有個粉牆黛瓦的小鄉村,在我看來這種小鄉村的魅力在於遠離城市的喧囂,卻又有自己獨有的熱鬧。木橋,流水,青山,竹林,青天,白雲,在這裏檳郎作詩《遊石塘竹海》,想到了古人,想到的自己,古人已逝,而今人尚在,對酒當歌,卻少個杯子,人生自然有許多不如意,若需委曲求全,不如一身布衣,寄情於山水之間,何必為那功名利祿與那凡夫俗子爭得頭破血流。
  學校東邊的解溪河岸有片楊樹林,我有幸與檳郎老師同去查看了一回。檳郎為之作詩《解溪河堤的白楊林》。之前一直都不曾注意,沒想到檳郎是那麽的善於發現,讓我知道了風景就在身邊,不是外出才是旅遊。“春去秋來,楊樹林最美好的時期。綠枝狂伸,綠葉風長,如一麵綠彩的畫扇,如生機洋溢於框外的屏風,成為校園東界的風景。”古代名勝甚少,卻文風鼎盛,各類詩詞層出不窮,而今旅遊業發達了,好的文章卻少了,真是令人遺憾。正應了哪句俗話,不是生活缺乏美,而是卻少發現美麗的眼睛。寄情於景,觸景生情,也許是現代人的感情生活不夠豐富吧。而檳郎正有古代人的智慧,善於發現景點和大自然的美。
  提起南京,就一定會想到夫子廟,檳郎用《執手桃葉渡》文字帶我們去看夫子廟的桃葉渡,向我們訴說王獻之和桃葉的愛情故事;那桃葉渡是也是他和他的夫人的初戀之地。檳郎詳細地講解了他對每一句詩的構思想法,甚至一些用詞的細節都講的很詳細。我想他的夫人是幸福的,有這樣一個男人用文字將他們的美好記憶保存了下來,這背後也許是數個夜晚的斟酌。“不覺間又來到這裏,夫子廟一角的二人桃園。桃葉渡口的美少女啊,執子之手已十六年”。有時候想時間也許才是最美麗的風景,普通的牽手在心中多增了無數甜蜜。他們的愛情是那麽的純潔,那麽的令人羨慕,“執子之手十六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桃葉渡是他們愛情的紀念聖地。
  南京自古有個說法,春牛首秋棲霞,講的便是南京的兩座山——牛首山,棲霞山。檳郎為牛首山作詩多首:《南京牛首山記遊》、《登南京弘覺寺塔》、《拜謁鄭和墓》等。他也為棲霞山寫詩:《重遊棲霞寺》《住步桃花扇亭》。去年,專程去探訪乾隆帝曾駐蹕棲霞山的行宮石雕時,恰好趕上賞楓時節,我在遊人的萬頭攢動之間,終於擠進了棲霞寺。進了山門,放眼望去,遠處山林楓葉如丹,層層疊疊,感受了“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大氣意境。他用《幕府山登高》、《幕府山天池》帶我們去登幕府山,眺望長江,感受山的高度,水的靈動。檳郎尋訪南京城市的記憶,就是要打撈正在湮滅的曆史,盡可能不讓它碎片化。檳郎從城市的角落裏尋找記憶,不僅要尋找已湮滅或正在湮滅的人文景觀,同時還要尋找它的民間風俗,有名無地的街巷,如實記錄它的發展脈絡,傳承給後人。
  檳郎的旅遊文學也涉及國外,韓國是他工作外教過的國家。身處異國,檳郎一直蝸居,難得外出,對於每次出去玩都感慨良多。長篇散文《濟州島記遊》是檳郎老師作於2002年12月28日,當時正值冬天,“飛機在濟州機場降落時,濟州島下起了大雪,但觸目的到處是榕樹”。開篇講到了濟州島,簡單交待了與導遊的碰麵,之後是下榻的酒店,以及吃飯等諸多細節。第一站是神奇之路,主要描寫了大家一起在怪坡上騎自行車,“下坡時要用力踩,上坡時則用很小力就行”,之後向大家揭開謎底,“旅遊手冊上麵說是因為周圍景物的關係使人發生錯覺,誤將下坡看成上坡,才明白怪坡與地下磁場或礦物並無關係”。之後又依次遊覽了耽羅木石苑、龍頭岩、城山日出峰、城邑民俗村、西歸浦……整整兩天的行程,活動安排緊湊,景物也各具特色。“路上,導遊安排我們到農家的桔子園遊玩,我們可以自由地在園裏摘桔子吃,照相,紅紅的桔子綴滿枝頭,我們吃著桔子,照了相,久久不願離開,大家仿佛都愛上了田園生活”。“我們大田工作的幾個人便請了大家去一家地下酒館,喝啤酒,吃水果點心,唱卡拉OK,玩到夜裏一點多才回去”。我想檳郎一定特別享受與友人這段時光,那種興奮可以想象。“導遊叫我們撿一塊石頭放在塔身上,許個願,大家便都行動起來,我許的願是祝在祖國的老婆和兒子平安,快樂。”檳郎雖然身在韓國,但心卻一直記掛著國內的親人,“現在坐在宿舍的電腦前寫文章,我想到了西歸浦這個地名,祖國,我什麽時候能再回你懷抱呢?愛妻呀,我多想回國與你快快相見!”可見高麗雖風景秀麗,但究竟不是吾鄉,有家人的地方更加風景秀麗。
  朝聞道,夕死足矣。有同學文中提供的資料說:檳郎笑比海子,他說自己已活了40多歲了,比起海子永遠的25歲算是賺了,即使現在死去也可含笑。他活得長,因而創作的文字比海子多,時間跨度大,也離我們更近。也許檳郎的詩文不一定會流傳千古,但是至少有我們這一屆屆他的學生曾經欣賞過他。我難忘他的“旅遊文學”選修課,也對旅遊者檳郎的文學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4-1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