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檳郎訪問華僑小學

(2014-05-30 10:24:20) 下一個

檳郎訪問華僑小學
  11旅遊管理 雷青

  說實話,在接觸檳郎老師之前,我對旅遊文學沒有什麽特別深刻的概念,雖然我本身的專業是“旅遊管理”。當初選擇社會發展學院的這個專業以及文學院的“旅遊文學”公選課,都是由於我對旅遊有著深深的興趣。
  檳郎老師通過選修課認識,他是安徽巢湖人,當然“檳郎”隻是他的筆名,他的真名叫做李檳。老師的教課非常富有個性,每次課都包括三個部分:旅遊景點介紹、相關景點的旅遊文學作品欣賞和旅遊文學理論。有直觀的圖片視頻,有精美的文學賞析,也有深入淺出的理論知識講解,我很喜歡這門課。通過這門課的學習,不但深化學習了我的旅遊專業知識,還培養了文學方麵的興趣。老師也將自己的一些詩文作為例文,既有寫中國旅遊的,也有域外遊記。檳郎老師曾在韓國任教過一年半的時間,也寫下了很多旅遊文學作品。今天我想要賞析的檳郎老師的《訪問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這篇文章,卻沒有在課堂上講過,是我查閱他的博客發現的。
  檳郎老師在韓國大田的又鬆情報大學任教期間,同校的一個外請女老師是一位韓籍華人,姓呂。她與檳郎認識後,邀請檳郎參觀她姐姐和姐夫主持的華僑小學,並介紹了她們家的情況。這位呂老師的父親因為懷著一顆愛國之心而創辦了一所華僑小學,專門接受在韓的華人小孩,培養他們傳承祖國文化。現在這所小學由呂老師的姐姐負責管理。這天,在呂老師主動邀請下,檳郎老師欣然前往,從而記敘了檳郎老師在華僑小學中的所見所聞。文章著重介紹了檳郎老師與呂老師姐姐的丈夫——周老師的交流,交代了呂老師一家人旅居韓國以及作為“台灣籍”的華人對祖國大陸與台灣之間關係的看法。檳郎老師在文章的最後表達了他自己對呂老師一家人愛國之心能過一代代延續下去的擔憂和期盼。
  檳郎老師其實內心裏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就是交代收到邀請參觀學校,以及呂老師一家人旅居韓國的原因和背景。在文章中,檳郎老師這樣寫道:“在海外最感親切的就是祖國的人,我能愉快地和他們說著中國話,談著中國事。”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檳郎老師作為一個旅居他鄉的遊子,心底裏是如此的牽掛著祖國的人、事、物。
  第二自然段寫到呂老師的家世,她們一家本是山東蓬萊在韓國經商的生意人,因朝鮮戰爭爆發,被迫滯留在韓國。當時南部韓國政府反對大陸,卻跟台灣友好,要求所有旅韓的中國人,要麽加入韓國國籍,要麽加入“台灣籍”。呂老師的父母堅決不加入韓國國籍,堅持做一輩子的中國人,所以他們隻得加入了所謂的“台灣籍”。其實他們是山東人,之前從沒有去過台灣,之後也隻是為護照簽證才去台灣。他們當然不願去陌生的台灣常住,便一直客居在韓國。他們為了使自己的孩子保持中國化,出資創辦了這所華僑小學。因此,呂老師和她姐姐都會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乃至山東蓬萊當地的方言。年近四十的呂老師當年也是在這所華僑小學中學習度過的,隻是呂老師後來嫁給了一位韓國人,也加入了韓國國籍,為此,呂老師的姐姐一家強烈反對,甚至沒有參加她的婚禮。由此可見,呂老師她們一家人的中國情結是如此的深厚。我想這也正是檳郎老師能和呂老師以及她們一家人如此聊得來的原因吧,他鄉不僅遇到的是老鄉,更是同有愛國心的知己呀。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寫到檳郎老師與呂老師前往華僑小學,以及參觀、用餐的情況。在去的路上,作為一個韓籍華人---呂老師很中肯地評價了中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的人員素質、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最後她表達了希望祖國能夠學習韓國的全民富裕,縮小社會貧富差距的想法,因為她知道國內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嚇人的程度。在我看來,呂老師隻是一個旅居韓國的台灣人,哦,不對,自嫁給了韓國人後,現在在國籍上是真真正正的韓國公民,可是她還是很關心祖國的發展,會為祖國的未來有著很好的建議,這不是很能說明她還是有著一顆“我的中國心”。一個外籍華人尚能如此關心祖國,我們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不是更應該如此麽?
  到了大田華僑小學以後,檳郎老師受到了呂老師姐姐、姐夫的熱烈歡迎。為了接待檳郎老師,還特地做了豬肉,其實呂老師一家人都不是很喜歡吃豬肉,可見,呂老師一家人是多麽的熱情好客。在華僑小學裏,檳郎老師吃到了許久未能吃到的“中國味道”,雖然隻是很簡單的饅頭、花卷、包子、稀飯,但檳郎老師卻感覺格外的香甜。我想,此刻檳郎老師內心定然是非常激動的,能夠與一群中國人坐在一起說中國話,吃中國飯,談中國事,還有什麽比這些對於一個身居海外的遊子來說更覺得激動、振奮的呢?吃過飯以後,檳郎老師在呂老師一行的帶領下,參觀了這所華僑小學。他驚奇地發現這所學校竟然使用台灣版本的教材,就連教室裏也是掛的青天白日旗以及孫中山先生的畫像,這一現象不禁使檳郎老師感到驚奇。其實仔細想想,呂老師一家人在1949年以後基本就沒有回過大陸,也是入的“台灣籍”,再加上韓國對台灣的關係一直比對大陸好,呂老師一家人對祖國的記憶可能也是停留在民國時期,所以他們在學校裏的這種民國氛圍也就不奇怪了。但呂老師的姐夫周老師介紹說:“我們隻掛孫中山先生的畫像,像蔣介石、陳水扁的畫像從來不掛。”由此可見,呂老師一家人與檳郎老師的價值觀是相近的,都是同樣緬懷著孫中山先生。
  在參觀完學校後,檳郎老師與周老師促膝長談。他們談得最主要的還是台灣和大陸的關係。周老師作為一個“台灣籍”的旅韓華人,他們夫婦一直不願加入韓國籍,是明確批評陳水扁的“台獨”政策的。此外,周老師還提及了他作為“台灣人”在中國大陸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這也反映出當時大陸與台灣之間還是有著很深的過結的。相反,持著“台灣”護照的他們,在韓國卻能得到很好的照顧。而在祖國大陸,韓國護照比台灣的護照的作用更大,更為方便。由此可以看出,韓國和台灣同是亞洲四小龍,同樣是資本主義社會,兩個地區的交流遠遠超過大陸和韓國。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上一度是被輕視的。其實,大陸與台灣本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隻是由於曆史原因,被兩個政權硬生生的給分割了。不管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隻要稍微有點愛國之心,都斷斷不會同意“台獨”事件的發生的。
  在談話中,檳郎老師與周老師愈發投機,就好像一見如故的老朋友一般。因為他們都懷著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憂國憂民,十分擔憂國家的走向和未來。我們的國家現在是存在一係列問題:政府官員貪汙腐敗,公款吃喝;物價尤其是房價一直處於白熱化的上升狀態,已經讓廣大人民望而卻步;而東海、南海主權不斷受到周邊國家的挑釁,周邊國家不斷製造反華浪潮,故意製造領土爭端。這些事還有很多很多,共和國才建國幾十年而已,就出現了這麽多棘手的問題,曆史上每一個朝代剛建立政權的時候政治起碼是很清明的,而我們的共和國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腐敗到骨子裏了,這怎能不讓憂國憂民的愛國的仁人誌士擔憂呢?檳郎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他此時還客居韓國,但他在與周老師對話後不由得升出了濃濃的鄉愁以及對祖國的擔憂。
  在短暫的參觀停留後,檳郎老師終究還是要離開的,告別的時候,檳郎老師是非常不舍的。不僅是因為他舍不開這濃濃的鄉愁,也舍不得一見如故的周老師、呂老師她們一家人。這次旅程給檳郎老師帶來了很多的感觸。
  檳郎老師參觀韓國大田的華僑小學,並寫成了感人的遊記發布在祖國的互聯網上,這是對讀者的無私奉獻。其實這篇文章就是以愛國為主線的,以會見老鄉開頭,全文貫穿著愛國的思想,最後再加以升華。在平時的上課中,我就知道檳郎老師是一位不畏強暴,希望整平一切黑暗勢力的傲骨愛國的文人,有著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透過這篇文章,我不僅看到了一群“台灣人”對祖國的熱愛,也感受到了檳郎老師他自己濃濃的鄉愁和對祖國的憂患意識。
  2014-5-3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