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真情澆鑄的詩人:芻議檳郎詩歌的思想意蘊

(2012-12-25 18:00:14) 下一個

真情澆鑄的詩人:芻議檳郎詩歌的思想意蘊
文秘轉本091   楊潔


        網絡詩人?無名詩人?詩歌門外漢?這些形容詞來形容一位用真情作詩,用心靈寫詩的詩人真的準確嗎?檳郎的詩歌被我們真真切切地欣賞過,有許多讚賞他詩作的人,那就能說明他的詩歌不僅存在於網絡,也存在於欣賞者的心裏。主流的當代詩人中暫時沒有他的名字,但並不代表所有的當下名人都要被載入史冊。許多像海子一樣的詩人都是生前被世人漠視的孤星。名與利本不應該強加於每個文人的身上。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接受采訪,回答記者關於獲獎後名利雙收的感受時,他說:“我心如巨石,風吹不動。”所以,檳郎的關鍵,是用真情澆鑄生命的“真詩人”。


        閱讀檳郎的詩歌,會發現他的詩歌裏充滿了濃鬱的感情:政治詩的激昂澎湃,愛情詩的柔情綿綿,親情詩的真誠動人,風景詩的觸景生情等等。我想借用梁實秋先生的一句話:“沒有個性的文章永遠不是好文章。”詩歌也是如此,檳郎的詩歌是好詩歌,因為他的個性體現於他的詩歌中,其突出的個性之一就是“真情實感”和“雅俗共賞”的思想意蘊。在此,我想結合具體的詩歌來從以下幾個方麵談一談檳郎詩歌的思想意蘊。


        一、 道德觀——新舊之間,坦“憶苦思甜”之情


        檳郎先生出生在安徽巢湖的一個貧困的山村裏,父親是當地的鄉村醫生,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成長的檳郎對鄉村的一切都有一種親切的情感。他向往安逸、溫暖的生活。在《憶巢湖姥山島》中詩人寫道:“……疾步邁上了世外的桃源/,多想從此成為棄世的隱逸/。小漁村裏相逢隻談魚兒美/,桃花林中相談隻道花兒香/,最醉人夕陽沉帆歌歸港。……”這些詩句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的藍圖。與物欲橫流的社會顯然是格格不入的。中庸的儒家思想一直在檳郎的心裏,即使再多的欲望,對他來說隻是過眼雲煙。“走出湖邊小山村的少年/,最愛那巢湖中的蓬萊仙境。”一句,就把他“隱士”的情懷袒露。


        同時,他又是一位憤世嫉俗的勇士。他的思想在潮流的前端。他不怕被諷刺,不怕被當做“憤青”,不怕被一些人誤認為“曖昧”。他不怕被批判,寫出許多激憤的愛國詩歌,如《守衛家園》、《美國啊,美麗的國》、《情係釣魚島》、《大漢朝的功夫熊貓》等等。其中我認為最能代表詩人思想深刻的是《大漢朝的功夫熊貓》。詩中是熊貓不再是除惡揚善的英雄,而是成為了頭戴鋼盔、身套護甲,左手拿槍、右手拖狼牙棒的“惡勢力”的代表。詩中語言極為犀利,頗有魯迅的文風,直接向罪惡的社會發起雷風驟雨般的攻擊。如詩中寫“功夫熊貓”的軟弱:“功夫熊貓啊/,對內殘暴/,卻對外儒弱無能如縮頭烏龜/。誰送了白龍尾島/,不見你索回/,釣魚島上不見你傲慢的身姿/,從不管東南海的漁民被外人欺/,盡幹些禍國殃民的閻牆內事。”這些詩句,可以說擊中了“功夫熊貓”的要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社會的弊端:房價讓我們成了“房奴”;油價讓我們成了“抽脂機”;祖國無私的對外和平,對外捐款,也“無私”地教育提倡苦逼的老百姓為國家救災救難多捐出自己的腰包……這是和諧社會嗎?是公平社會嗎?我們卻沒有檳郎先生那樣的勇氣,也讓欲望蒙蔽了自己的眼睛。


        二、 事業觀——進退之間,露“淡泊悠閑”之意


       檳郎先生是南京的一所師範學院的教師,作為二本院校比不上南京大學,更無從與清華、北大相提並論。這樣的一所三流學校,檳郎卻在這裏撒播下自己知識的種子。他曾笑著跟學生們講:“你們上我的課是為了拿學分,我為你們上課是為了賺錢吃飯。”雖然這句話讓我們聽了感覺這是位沒有責任感的老師。但從他的課堂中走出來,我們都會麵帶微笑,為檳郎老師的幽默讚歎,為檳郎老師的詩歌叫好。其實,他這句話隻是在安慰自己,在感歎生活的無奈,麵對快速前進的“金錢”社會,他不得不選擇前進。


        他,是多麽渴望停下腳步,希望過平淡的生活。所以在他的詩歌中,女子都是美好的,《秦淮河女郎》裏的她“嬌顏甜蜜又芳香”;《方山仙子》是“我鍾萬般美景於一身的仙子”。在他的詩中,他不斷地表露想超脫凡塵的情思,《登南京弘覺寺塔》他提出“國在山河破,誰在悲愴?”的疑問,當他看透古都的最美春色都是幻影的時候,他希望“快快快,請給我削發為僧。”《有個禪師叫法融》中,檳郎表達了對牛首山禪師法融的深深敬意。


        偶然看到了劉路的《檳郎與川歌》一文,讓我不禁對檳郎先生升起了敬慕之情。他出生貧瘠,三個姐姐少小夭折,自己也飽嚐饑餓。發奮讀書,他成為大都市的高級知識分子,故鄉的妻子曾經要交暫住費才能來與丈夫合法的住在一起。下層人受盡欺壓的悲憤,卑賤的社會地位和貧窮的經濟狀況,讓檳郎義無反顧的站到最貧賤的勞苦大眾階層的立場上來。他“反對曆史中的絕大多數男男女女一直過著痛苦而底下的生活,相信這種狀況在將來的社會是可以改變的。”而他的隱居思想,我想也有社會逼迫的原因。如果我們的社會真的平等,真的美麗,何會有出家的思想呢?


        三、 生活觀——雅俗之間,展“無所顧慮”之態


        檳郎先生沒有西裝革履的打扮,沒有光亮有順的頭型,也沒有名牌的文件包。或許他一走出校園就沒有人認為他是一位大學副教授。記得一位大學的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關於他自己的笑話,說他去洗澡時與人閑聊,他讓別人猜他是從事什麽職業的人,那人仔細打量了以後說:“一定是做官的吧。”我想檳郎老師不會遇到這樣的好事。反而他在同學們之間有著:村姑、地中海、眨巴眼睛的……這種有些嘲笑意味的綽號。但他一笑了之,不會因為這些生氣,反而很坦然的接受。


        他的詩歌中,既有詩人的文雅,又有生活中的平凡。所有的詩歌都選材於生活,比如桃花扇亭的停留,就嫩引起詩人的聯想(《住步桃花扇亭》),初冬的方山透露著寂寞與傷感(《初冬的方山》)。夾竹桃的陪伴使詩人想起了畢業的莘莘學子,他在《大學城的夾竹桃》中就這樣的表達思念:“……春天後百花落/,綻開嬌小美麗的花朵/,紅白黃的五顏六色/……空空蕩蕩/,如你的心/,如我閉門裏孤獨的思念。”詩人通過對不起眼的夾竹桃的描寫,體現了作者的情思細密,文雅的思考,由“垂頭沉思”的夾竹桃,感受自己不能與學生相見的痛心。


        “雅”與“俗”之間本沒有什麽具體的定義,朱自清寫過《論雅俗共賞》也隻是寫出雅與俗之間的互通之處,並沒有定義何謂“雅者”,何謂“俗者”。不過像檳郎先生這麽獨特的詩人,在現代的社會裏雖不能成為名家,我也相信《詩人檳郎之墓》中的那個少女,一定會告訴以後的人們,檳郎是位真情澆鑄生命的“真詩人”!
2012-12-2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