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記詩人檳郎先生

(2011-08-09 05:00:57) 下一個
記詩人檳郎先生
   呂凱鴻
  
   以前常常聽說大學裏的老師個個才華橫溢,而且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是上了大學以後真正給我深刻印象的老師並不多。但是這位我稱之為“檳郎先生”的老師深深地記在我的心裏。
   為什麽稱之為檳郎呢?那是老師的筆名。與李檳老師的本名有關,又用了跟植物“檳榔”同音的筆名,讓我們覺得既是有趣,又是那麽的通俗好記,所以在第一次當聽到這個名字的來由時,就對這位老師有了興趣。而關於這樣一位老師身上到底有怎麽樣的個性與故事的傳聞都讓我為之好奇,便想更多地了解這位老師。
   為什麽叫他先生呢?這既是對老師的一種尊稱,就像我們一直喊的“魯迅先生”一樣,“先生”這兩個字包含了我們無盡的崇敬之情。而且隨著我對老師越來越多的認識,有的時候真的覺得老師不是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老師像是五四時候的一位熱血青年,像是那個年代的一位教書“先生”,他用獨特的視角,把自己的一腔熱血揮灑在詩的字裏行間。有人會說老師像一位“憤青”,為這個社會的進步呐喊,從而表達內心的愛憎和憤激。但是我覺得老師比“憤青”更加的成熟,理性,智慧。
   說到這裏隻是稍稍地介紹了一下老師這個人,還沒有真正的談起他的詩文來。說起老師的詩文可是很出名的。記得我們有一個專業課的老師在課堂的“閑話”中說過,她說:我們人文學院有一個老師特愛寫詩,幾乎每周都有新的作品出現。而且他會在他的詩歌課上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他的作品。有時候他非常堅決地說要封筆戒詩了,結果停了沒幾天又忍不住地拋出新作了。說到這裏,我們都知道她議論的這位老師就是我們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老師檳郎先生,我們正好是他親傳的學生。不錯,詩歌已經成了老師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檳郎老師的詩歌題材豐富,我這裏隻能簡單地介紹一些方麵。他的一些詩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記憶的。這些詩時而婉轉細膩就像《看瓜女》中“風姿綽約的看瓜女”一樣,“大擺的裙子旋動”那種對於愛情的羞澀與渴望,又像《薔薇花籬邊的女孩》與詩人兩小無猜地采花撲蝶,都描寫和讚美了許多農家姑娘的美麗、樸實與善良。這些詩中,而今寄住外省都市的老師也在寄托著一種對於自己過去農村生活的向往和對故鄉安徽巢湖的思念。正因為老師經曆過七、八十年代的作為農家娃的歲月,所以他用最真摯的文字來吟唱淳樸深情的鄉村之歌。
   老師的詩時而也慷慨激昂,那是作為一個人文關懷的知識分子,他用自己獨特的視角來詮釋著這個社會。這些詩歌繼承和弘揚魯迅先生的社會批判精神,對社會陰暗麵猛烈批判,對被壓迫勞苦大眾深切同情和為之抗爭,這類詩社會反響最大。他這類詩歌像杜甫的“詩史”,反映了時代熱點問題,像鄧玉嬌、被車壓死的河北大學女生、錢明奇、方竹筍等都進入他的詩歌。在《今天我們死去》中,他為紀念那些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幸冤屈而死的死者而憤憤不平。他說“今天我們死去, 告別塵世的歹毒狡計”,世界其實並不都是美好的,他有他的黑暗麵,而那些為了理想,信仰甘願犧牲自己生命的人是崇高的,他們的死是“為了活得單純良善”,是為了尋找屬於他們的一片淨土,執著地追求人文理想。
   有的時候老師也會像那些在五四時期的先驅者和魯迅那樣有他的一些迷茫、徘徊,如《中年的憂傷》、《我愛著悲哀的國土》等。因為可能會覺得詩歌無用武之地,對社會改變作用很小,他自嘲自己是塊《無用的石頭》,既不能補天也無力與那些天災人禍抗衡。這首詩寫自己就算是兩塊被女媧遺忘的“頑石”之一。一塊掉落人間幻化成一個賈寶玉,惹得曹雪芹為他牽腸掛肚一番,譜寫一曲蕩氣回腸的紅樓悲歌。另一塊便是詩人自己,無力補天,而今正在紅塵曆劫,終會返回大荒山無稽崖下。但是學生要說,檳郎老師自有他的價值。他作為大學教師,教書育人,那是一件平凡而偉大的事情,而他的文學創作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繁榮有貢獻,也感召著人們促進社會進步!我相信多少年以後還是會有很多人想起這位愛寫詩,平易近人、課堂上妙語連珠的老師詩人的。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檳郎老師的詩歌,有人曾諷刺老師的詩是用一段文字分行拆句而做的文字遊戲。但是我想問問那些人,如果你們分行拆句,會寫出這樣樸實感人,躍動詩情的作品嗎?或者說你們所謂的詩的標準又是什麽呢?詩就是有感而發時的東西,隻要能表現寫詩人那時的想法,感受,並且讓那些欣賞者讀懂產生共鳴那就是一首好詩。老師的詩,語言大都通俗樸素,是帶著他的感情的,有意蘊,耐人尋味。
   檳郎先生有一些詩歌寫校園生活,寫校附近的清山綠水,如方山、秦淮河、東山,揚子江等,寫南京的燕子磯、江心洲等,我們覺得非常親切。他的近作《江寧解溪河橋上》,寫的是我們學校東邊的河,記述他為一個女學生買蛋糕慶生的真實的事。那江寧解溪河橋上濃濃的師生情,他為學生過生日共遊在解溪河橋上,那些真摯的祝福與感動都隨著那解溪河嘩嘩的流水遠去了,但是帶不走的是那永遠的師生情。那位同學有福了,這片山水有福了。什麽時候我也能與老師並肩漫步於方山山頂和揚子江畔!
   2011-08-0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