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檳郎總集

相關南京詩人老師檳郎資料大全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檳郎老師與海子

(2011-08-19 02:17:07) 下一個
檳郎老師與海子
   (09小教)陳紹雯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擅長讀詩的人,但是我卻愛讀詩。我喜歡詩中的意境,融入其中,感受詩人的點滴情感。情到深處時,便糊塗起來,分不清自己是詩人還是讀詩之人了。檳郎老師的詩獨具一格。他的詩歌樸實無華真情流露,字裏行間中還透著些許他性格中的不羈。
  檳郎老師的詩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應屬那首《紀念詩人海子》,不是因為我有多崇拜詩人海子,不是因為我有多欣賞海子的詩歌,我確確實實是被檳郎老師的真真切切的情感打動了。海子應該是檳郎老師生命中的最珍貴的知己之一吧。“你的詩全集像磚頭∕壓得我喘不過氣”,海子的作品讓檳郎老師壓抑,讓檳郎老師動容,這一切隻能源於他們內心深處本在的共鳴吧。他們類似的經曆和檳郎老師對海子精神世界的理解鑄就了他對海子的惺惺相惜。
  這首詩給人的感覺是複雜的,有無奈,有辛酸,有哀傷,也有希望。它向我們演繹的是檳郎和海子,兩個看似毫無關聯卻又有很多相似之處的生命在塵世間如何交疊又疏離了。1989年3月26日,對一般人來說隻是平凡的一天,詩人海子在悄無聲息中結束了他的一生,他的生命的最後一絲脈動永遠地停止了;檳郎老師卻自殺未遂,在上天的眷顧下繼續著他的生命,書寫他詩歌般的人生。檳郎老師自道他的詩歌是平凡的,我卻堅信,融入了最真的生命體驗的詩歌是最不平凡的。
  一切,在上天的安排下如此奇妙,檳郎和海子兩個看似毫不相幹的生命交疊了。海子是安慶人,檳郎老師是巢湖人,兩人是安徽同鄉。海子隻比檳郎老師大四歲,他們的童年都生長在中國20世紀60、70年代貧窮多難的偏僻農村。他們後來都熱愛寫詩,韻文作品數量眾多。考上大學進城,畢業後在都市謀生的艱難,使他們不約而巧地同一天自殺……檳郎老師和海子都是背井離鄉的遊子,他們漂泊於外省都市,為著理想奮鬥過,掙紮過,他們都呈現著他們傳奇般的人生。
  1964年出生於農民家庭的詩人海子,十五歲考入北京大學法律係,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研究所工作。“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研究所”,這些讓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學府聖地讓每個人都覺得這個年輕的學者,詩人將有一個光明的讓人豔羨的前途。世事難料,這位文壇新星卻在1989年3月26日這天結束了他的生命。太多的人無法理解,無法理解這位青年詩人生命的匆匆逝去。但是誰又會知道這看似豔羨光明的浮華背後,海子先生又經曆了怎樣的折磨和抉擇。愛情給他的磨難是巨大的,幾個女人給予他的愛情在他的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海子用他的生命用他的熱血書寫著他的愛情,勾勒著他心中的女神,他的每首詩都是用生命築就。外在和自我的世界又是海子所麵臨的抉擇。如俗人一樣的活著,還是踟躕於自己的精神世界。突然,有一種感覺,海子他是孤獨的,他站在高山之巔俯視著眾生,看著那芸芸眾生,內心的掙紮矛盾後,他早已有著他清晰明淨的抉擇。
  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檳郎老師也正沿著他生命的軸線艱苦前行。同樣出生於農民家庭的檳郎老師,和海子一樣有著最初的夢想。他來自安徽巢湖的一個村莊,雖然隻考上了家鄉的一所師專,卻是那個山村文革後讀書跳龍門的第一人。“我們還是安徽老鄉∕故鄉流淌著同一段長江水∕但我們的命運出現了分歧∕你北上脫離了故土∕而我隻在沿江地帶遷徙”。他與海子都幸運地地離開養育他們的鄉村,進城讀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不知怎的,看到檳郎老師回憶當年的文字,腦中情不自禁地浮現出檳郎老師踏上求學之路時那意氣風發的英姿。這些隻是我的想象罷了,但是我卻能強烈地感受到少年檳郎那充滿希冀,曙光,希望的心。
  世事弄人,檳郎老師與海子一樣經曆了理想到現實的失落,這與他們作為農家子對寄身的畸態都市的不適有關。他們作為一個單純的少年,一個充滿希冀的求學者,一路走來卻經曆了重重坎坷。在那個城鄉對立、社會等級壓迫森嚴的年代,他們追求詩歌和愛情的人生理想,失敗了,幻滅了。對於海子是幻滅於遙遠北方的都市,而檳郎老師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家鄉的巢湖市區的一所國家大型二級企業,作為職工子弟學校的語文教師,而這個企業也是一所十年以上刑期罪犯的監獄。理想,希冀就像重擔一樣壓著他,現實則使勁地想將他拉向地麵,他痛苦他無奈,疲憊的他早已禁不起折騰,他困惑他迷茫,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掙脫現實高高地舉起希望。他似乎是認命了,1989年3月26日,他與海子一樣選擇用結束生命的方式來結束他的痛苦,“你我宿命地選擇了寫詩∕注定要擔當寂寞和憂傷∕以死逃避苦難隻能試一次∕20年前的陽春的三月∕我們不約而巧地同一天自殺∕山海關的火車碾你如齏粉∕巢湖的汽車司機及時踩了刹”,命運再次弄人,檳郎和海子在同一天選擇了自殺來結束他們的生命,他的命運冥冥中竟如此交疊。但家鄉的汽車比異鄉的火車有情啊,瞬間,他們又疏離了,海子的靈魂離開了人間去了天國,而檳郎老師奇跡般存活下來。這也許是老天的安排吧,對於眾生的去路和結局他早已有了安排,老天憐惜這個青年的生命,他希望用這個未遂的自殺喚醒這個青年的心,檳郎,你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這並不是你的結局。
  那一天之後,海子完全成為去了彼岸世界的曆史人物,而檳郎老師仍在複活後更執著地探求他的此岸現實人生。“你已經死了,聲名鵲起∕而我痛苦地活著,默默無聞”。幾個月之後,他以自己的方式投入了一場春夏之交的風波,由此被停職不給教書,空掛了兩個月政治學習,最後被發配到基層中隊當獄警。“每天出入高牆電網的內外,眼淚和困苦隻能默默忍受”,檳郎老師對當年的回憶不免還讓人心中泛酸。原本充滿希望有理想的青年,被困於那電網高牆,心和思想都被牢牢束縛著壓抑著,他的精神世界又被重重一擊。一年的中學老師,五年的監獄警察,後來又當了一年的小學老師,這些是檳郎老師在家鄉城市的所有的職業生涯,而那時也是他最迷茫,最無助的時候。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檳郎老師如涅槃一樣重生了!他離開了自己生活了27年的故鄉,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他考取了外省的南京大學中文係的研究生,畢業後留在南京當上了一名大學老師,他被單位公派出國外教,他的詩文在網絡上頻頻地發表。轉眼間,離1989年的那天已經整整22年了。相信回想起這過去的22年,檳郎老師可能仍然心有餘悸,但我覺得之於他,更多的是對於當年老天眷顧的感激吧。
  日升日落,世界萬物都在變化著,有很多東西人也無法控製,隻能感受到它漸行漸遠的足跡。檳郎老師和海子同樣迷茫過,絕望過,他們的命運在無聲中交疊過,但兩個生命卻最終越來越遠。“北上使你疏離了家鄉∕這使我至今對你抱有偏見∕海子老鄉,我讚美水稻∕可是養育了鄉親的稻米呀∕你卻讚美蘭州一帶的麥子∕我讚美家鄉的油菜花的時候∕你卻神馳長城以北的草原∕疏離了家鄉便沒了根∕無歸的漂泊無止境”。檳郎老師比海子更有本土感,現實感。九十年代以後的中國不同於過去了,檳郎師從魯迅精神,教書之餘,正在從事文學寫作與文明批評,奮鬥在中國自由文化界,勤筆不輟。
  海子的一生都在尋求“幸福”的真諦。有人說最終找到了,有人說他從未找到過。我認為誰也不能妄下結論,海子最終到底有沒有領悟“幸福”,隻有他自己知道。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他在殘存最後一絲氣息時,到底是解脫的,還是後悔的。但是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是,海子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卻是矛盾的,有希望,有絕望。他選擇了死亡來結束了這一切的矛盾,卻忘記了他的親人,他的讀者。
  22年過去了,檳郎老師您應該早已懂得了您所向往的生命價值了吧。您形容您過去的人生是“平庸一生的足跡”,“躺在床上看書,看著窗外的風景,我想我將終老於此吧”。您發出了心中平靜的感歎。碧波過後,湖麵總會清澈如鏡。在經曆了那麽多後,您也能如看清湖底那樣看澈人生了吧,世界萬物平平凡凡才是真。在這平凡的生活中,你卻能感受到你身邊的一切給你的每一分悸動,有欣喜的有悲傷的有無奈的。站在課堂上的您,因為對作品角色的投入,激情四溢;和學生一同遊方山的您,腿腳利索,跑起來和孩子一樣快;每當讀到學生寫您的文章,您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因為您知道,這個世界上學生最懂您。暴風雨之後才見彩虹,滄海橫流方是真的英雄,而今您也會遇到煩心的事,孩子的教育,房奴,網上對您詩歌的非議等等,但那確確實實是您的生活,相信您樂在其中。而你麵向這個苦難世界的文學奮鬥,更加踏實有力。
  海子的一生如曇花一樣,美麗奪目在那一瞬的絢爛之後,枯萎凋謝。我卻覺得檳郎老師是仙人掌,在驕陽似火風沙四起的沙漠中生長著,生機勃勃。茫茫沙漠,他的那抹綠色那樣的盎然,亮眼,舒心。
  2011-8-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