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81)
2011 (207)
2012 (226)
2015 (1)
文科生真讓我羨慕
我上中學時,流行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說法。在我們這些理科生看來,學文的大多腦子不靈光,因為搞不懂立體幾何和電壓電阻,他們才去學文。理科生歧視文科生,是當時我們私底下的秘密。
現在再去看當年,我覺得那時的高中生真是坐井觀天了。尤其是在我讀了好幾個理科學位,發表了很多專業論文之後,對文理科的優劣,我應該更有發言權。不錯,理科生的專業知識的確不可輕視。和那些隻會耍筆杆子的文科生相比,理科生能讓衛星上天,潛水艇下海,能發明新藥,能改變胎兒性別,能做親子鑒定,能看到DNA,RNA和蛋白質。
不管理科生有多大本事,你應該承認,專業知識對大多數理科生而言,隻是一種求生手段。而文科生除了用筆杆子求生之外,他們還會同時構建自己的心靈世界。而心靈的強健,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麽的重要。比如當理科生為了晉級受挫而自殺身亡時,文科生卻會在莊子之道中安慰自己而逍遙於世。當理科生在人生低穀麵對苦壁默默哭泣時,文科生卻能把眼淚串成珍珠,再變成一首首的詩歌。人若善於用文字獨自表達自己,就能為自己及時減壓,而不至於歇斯底裏地發瘋發傻。文科生的這等才華,令我等理科生望塵莫及。
文科生在求學中領悟到了大量的曆史,宗教,哲學和文學知識之後,他們比理科生擁有更多的精神財富。這種無形的精神財富,讓隻懂鋼鐵電線和水泥的理科生們相形見絀。人們常說誰誰誰有才,這些才子才女大多是通曉文學曆史的文科生。不解風情的書呆子大多是理科生,對嗎?當然,最理想的才子才女應該是,既會理科的編程,又會用文字指點江山。文理兼顧之人,這才是全才。
博覽群書可以豐富人的辭匯,開闊人的視野,改變人的談吐,而這些都是文科生的強勢。古有“知書達禮”一說,現在有“能說會道”之辭。“能說會道”常常讓人和拍馬屁掛鉤,其實“能說會道”是一種高情商的標誌,也是人在社會中安身立命的一種本事。我現在倒是覺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走遍天下才不怕”。文科生人文知識豐富,他們比理科生更有可能“能說會道”。
作為理科生,我的要求並不高,我隻要能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行了。<<聖經>>中也提到,言語得當的人,是個完全的人。為了學會用智慧說話,我現在把我的DNA,RNA統統都丟在一邊了,我笨鳥後飛,使勁飛呀飛。雖然如此,我卻悲觀地認為,無論如何努力,我也趕不上那些文科精靈們了。文人昭昭,我獨昏昏。哎,親愛的文科生們,你們真讓我羨慕。
口味低俗怎麽是學理科的錯?個人修養是也!
創意,邏輯和情調多是天賦,不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有這樣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學習,人生一般都會經營得不錯。文理兼顧的人,似乎更通達。動不動就把人按文科理科分類,並加以總結...嗬嗬,還是象樓下那位矽穀經理說的keep an open mind 吧!
理工科,使得人類科技進步,提高人類能力。算是社會硬件。國之強大,離不開理工科。
文科,是人類獨有的思維綜合。文科使得人類的境界不斷提高。國之強大,文科為社會內容豐富不可少。
學什麽,都有大師和匠人。文理工各有聰明和愚笨之人。
就我來美多年經曆而言,純文科自然在美國很難混飯吃。各國如此。在非母語文化中,文科尤其難。 理工科因為手藝關係,混飯吃,容易多了。但是,理工科人群中,能賺錢的不少,精神層次不高的不少。 大部分國人理工科出身的,精神層次不太理想。我說狠點而就是隻比白鐵匠層次高。與之對話,很少讓人振奮一下。所以,作為文科生,羨慕理工科手藝好,容易賺錢。但是為他們惋惜,聰明才智上,十竅開了九竅--一竅不通嘛。偌大禿城,幾萬理工科,聚會上,很容易看出理工出身:說話愚鈍者多,口味低俗者多。能想象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工科技校的畢業生大會,表演什麽三句半順口溜嗎?自然,文科生也不是都口味高尚。樹大林深,啥鳥兒都有。
重要在於個人修養,不論什麽出身。
陳同學見解不俗,俺常過來看看,受益不淺。
回複deinekatze:
看得出你是個很仗義的人,不管你人不認識樓主,可以在人前維護她,現如今也是很難的了。但是你說話要有信服度,請看樓主對文科生的描述: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走遍天下才不怕”。文科生人文知識豐富,他們比理科生更有可能“能說會道”。
你認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是誇人的嗎 ?您要真這麽認為,俺真的建議您要多讀幾本中文書,提高一下自己的中文水平了。您要是明白樓主的真意,硬是閉著眼睛說瞎話,那俺也不用再說什麽了。跟說瞎話的人沒有共同交流的平台。
一點沒看出樓主鄙視文科生. 相反是反省自己和很多理科生對文科生的偏見. 也是時代和社會造成的結果.
您作為文科生, 文理兼修, 真的很厲害. 但您的口氣真的是誤解樓主了
那您可就是少見多怪,坐井觀天了。俺這徹頭徹尾的文科生也當了有些年頭的VP,還是在理科生"橫行"的矽穀。keep an open mind, will you?
樓主,
感覺你骨子還是認為學文科的人IQ就沒有學理科的高,其實這是偏見。有些人選文科並不是不擅長理科,而是就是喜歡文科。
拿俺自己舉個例子,高考時數學滿分是120分,不才俺的分數是118分,也曾經在數學競賽中拿過金牌。但是俺選的是文科,並不能說明俺的理科不上路。俺要選理科,也許不會比你老差。
所以請不要用這種酸酸的口氣評論文科生,你的IQ要真像你自以為的那麽HIGH,你早去MIT了,還用這麽發牢騷,切!
你的要求不高,在法國,一個人同時有文科和理科博士的人很多。我老公以前的導師就是,計算機博士外加曆史博士。
隻要你有這個心思,願意花時間,讀通文理科很簡單。
樓下說文科玩EQ的多半沒讀過文科。但是後半句倒是對的,職場裏文科的人更容易出頭,是因為文科的內容本身往往就是社會,心理以及語言相關,很自然的更懂得管理和相處。我理科時期學習的內容,如果不去編程作技術,那生活中幾乎用不到什麽,除了一個思維方式。但是文科時期學習的內容,無論日常生活,工作,社交以及對子女的教育,都是時時刻刻用到的。
文科不好找工作是事實,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念文理兩個文憑,理科文憑是為了更好的生存,文科文憑則是純粹自己的喜好。
就像很多人會選擇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在愛好上一樣做到專業,譬如我老公的實習生,一邊是工程師,一邊是職業籃球運動員。他們公司很多工程師都是一邊做工程師,一邊開畫展,或者樂隊,或者鋼琴到了國際名師每周飛到巴黎來上課的地步。這些都正常。人生很開闊,不是僅僅為了糊口,完全可以兩者兼顧。
樓主是不是太謙虛了?你怎麽樣也算是個能文能理佳人吧。
分別見過非常優秀的或糟糕的理科生和文科生。高興的是別人猜不出俺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這就對了! 很小的時候,在長輩的幫助下,偶像便是達芬奇:科學加藝術加美學。隻可惜心高手低,離偶像還有十萬八千裏之距。
學習理科比起學習文科需要更加清晰的頭腦,也能訓練出更有邏輯性的思維,為什麽不用這些來武裝你自己呢?
IQ高的人,難道EQ就一定低嗎?這顯然是IQ低的人給的結論。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