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當中美老人得了癌症之後

(2012-05-27 16:46:10) 下一個

當中美老人得了癌症之後

當中國老人得了癌症之後,他們在美國的子女會心焦如焚。老人的孩子們會找美國的華人腫瘤醫生谘詢,並尋問最佳的治療方案。美國的腫瘤治療非常規範,比如華盛頓和美國農村的腫瘤病人,基本能得到一樣的治療方案。這是為什麽呢?美國任何專科醫生都要通過統一的執照考試,每十年還要重新考一次。不管美國醫生在哪裏,他們必須通過這個考試才能行醫。

不管美國的華人子女多麽孝順生病的父母,不管美國的華人腫瘤醫生多麽熱情相助,遺憾的是,美國的治療方案不一定能在中國實施。這是因為中國到處都充滿著辨證法,所謂的辨證法就是千變萬化,所謂的辨證法就是底層人物辯不過上層人物。在中國,鐵嶺和北京的治療水平肯定不一樣。如果鐵嶺的普通老百姓生重病,當地醫院又束手無策,而他們既沒錢也沒關係去北京治療,那他們就會輸在生命的終點線上。

在美國呢,情況則大不一樣。在醫療水平上,美國城鄉差別不大,美國也沒有那麽多的辨證法。美國醫生都很盡職盡責,他們會根據合理的方案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療。在美國,醫生視病人為上帝。因為一旦出現醫療事故,醫生不僅要吃官司,甚至還會被吊銷執照。

美國老人得了癌症以後,他們會像孩子一樣必恭必敬去看醫生。美國有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在患癌症之前,他已經患有多種疾病了,每天他要靠吃一大把藥維生。盡管如此,他也沒被癌症嚇倒,每次就診時,他自己會用助走器(WALKER),晃晃悠悠去診所求醫。經過治療後,老人的腫塊變小了,老人的生命跡象出現了樂觀的轉機。

在中國,大家都知道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幾十年後,如果當年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沒能進入中國的上層建築,哪他很可能還會輸在生命的終點站上----得了病,得不到最佳的治療以至於早衰或早逝。在中國,你一旦在起點輸了,到終點時你基本也會輸。在中國,普通百姓真是輸不起。

5/26/12 11:28P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sophylian 回複 悄悄話 Now in China, if you are sick, or you get cancer, you need to have connection, otherwise you won't be able to meet the good doctors either.
Money + connection will work in China. if you don't have any connection, then there is no way you can get a good doctor.
All docs are not paid by the government any more. only 20 or 30% of the salary is paid by hospital, the remaining 70-80% you need to get the money by yourself from the commission, eg medicine, body check and etc.. This is my doctor in Shenzhen told me.
laoxiangxyz1 回複 悄悄話 如果你說美國好,肯定有人要爭。中國醫療當然好。我有錢有熟人,我也說中國好。即使兩月前,一個要人因醫療結果不滿意打死了同仁醫院的醫生。因為中國醫療沒有不全不好啊,這是一些人的永遠的邏輯。

在美國生活,一定要照顧一些人的愛國情緒,因為社會主義就是好來就是好來就是好。我讚成樓主的觀點和瓦娃的評論,這是一個顯而易的結論。但我說中國好不想爭,免得沒完沒了。

瓦娃評論於:2012-05-28 23:06:14 [回複評論]
那裏都有好的,那裏也都有壞的。就整體而言,樓主說的一點沒錯。
頂一個。
晨霧飄渺 回複 悄悄話 在美國有一種分法將醫生分為研究型醫療人員和醫療實踐者。前者是醫學院教學和研究人員,任何研究都分不開實踐,所以他們也每周一天進行臨床實踐。醫療實踐者(medical practitioner)不承擔研究,就像其他任何工作一樣使用自己的技術,因為他們繁忙的工作通常對研究沒有興趣,他們的工作與研究無關。 前者需要PhD,大多數人有PhD 和MD,而後者隻需要MD。 如果找醫生最好找那些兩個學位都有的醫生。這些人會將最新思想運用在實踐當中。 並且從研究和實踐兩者考慮治療方案。

我的美國婦科醫生是我的很好的朋友,我們一起滑冰,她和我的教練是同一個曾經獲奧運銅牌的來自烏克蘭的退役運動員。我說這個是想說我們之間很熟悉,除了醫生和病人關係外有較好的私人關係。這位醫生進醫學院前是個理發師。我本人是個研究人員,對醫學有很大的興趣,平日閱讀有關醫學研究文章,關注新的研究。許多次都是我在告訴我的醫生又有什麽新的理論,新的研究。她隻管實踐,按照每年出版的醫學大辭典行醫。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就是在同一類醫生中(醫療實踐者,醫療研究者)他們的水平良莠不均,很多人以個人經曆為一個國家或者一個行業作出結論,會有很大偏差。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信息技術革命帶來了現代醫學的急速發展,大大與以往不同,以依賴技術和設備替代以往的臨床經驗,西方社會對科學的信仰對其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

一個無可非議的事實是每年中國派送眾多醫生到美國進行訓練,卻沒有反相交流。美國醫學技術先進是毋庸置疑的。而醫療製度(不是醫療保險製度)的繁瑣也造成很多無法克服的困難。醫療實踐者慌忙診斷的現象大有存在。想想看,診所的一切人士包括護士,前台人員,檔案管理人員,財務部門的人等等的工資都是在分醫生的診斷費。醫生的壓力是很大的。如果醫生請假,所有的人都在吃醫生前日的積蓄。

博主提到癌症病人,有一點值得注意,老人癌症死亡率低於年輕人是因為人老了所有器官都在退化,包括癌細胞,很多時不是癌細胞不再增長,就是自己退化。很多時和治療並無太大關係。而年輕人,特別是在生長期的青少年,他們身上的癌細胞生長非常快。碰到這種情況,不論是對於中國醫生還是美國醫生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影響一個結果的原因不是一個,而是多個以及這些眾多原因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影響,我們要有科學態度,而不是將事物簡單化。

感謝博主提供一個平台大家可以交流有關知識,各抒己見。
藍嘴鷗 回複 悄悄話 你去過鐵嶺嗎?你到底想說什麽?美國的醫生誤人的也不少!
中國13億人,美國3億人,你去中國的醫院看看,中國的醫生平均每天要診治多少個病人,美國醫生要診治多少個病人?論醫療經驗和水平,中國醫生不比美國的差。
瓦娃 回複 悄悄話 那裏都有好的,那裏也都有壞的。就整體而言,樓主說的一點沒錯。
頂一個。
neweraedu 回複 悄悄話 感覺作者思路有點亂。
田^田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醫生哪有像你說的那樣一樣盡職的,當你碰上一個不懂的你就知道了,有的S板的很,誤診多的是。光想賺錢,沒事就讓你開刀,好報insurance。有的真很差勁的說。
myguinea 回複 悄悄話 LZ說得在理。數據最能說明問題。癌症在美國的五年存活率是81%,加拿大是72%,英國和日本是62%,而中國隻有25%。
xml88 回複 悄悄話 作者的確思維太跳躍。這篇文章到底想說什麽?好醫生和壞醫生一樣那兒都有。不是一個規範就解決的。到哪兒都是。大醫院病人多些,分科專些,醫生經驗多些。就是在美國也是不同醫院有不同的強項的。
笑薇. 回複 悄悄話 一個非常主觀的結論。讀者不必介意,那不過是她個人的看法而已,沒有科學研究的結論。看看博主其他文章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寫作不過是其跳躍性的思維的反應,東一句西一句未必之間有聯係,更說不上證據。隻是將其當作各抒己見,沒事找話說好了。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你還真能給美國醫生戴高帽子。我有個朋友有婦科病, 在美國看醫生,總是根治不了, 每年都要去看, 每年都複發。有一年下了決心回國看, 每花多少錢, 醫生說這是很平常的婦科病, 很奇怪美國的醫生怎麽會治不好。 經中國醫生之手,之後再沒有複發。另一個朋友有某種皮膚過敏的問題,美國醫生給開的藥,始終不能解決問題,谘詢了國內的醫生, 買了中國產的要, 馬上就好了。 病患在美國醫生眼裏不是上帝, 是財神。醫生就是個商人。 嚴格按規定行事那是出於避免法律麻煩, 根本不是出於為病患的考慮。
雨墨 回複 悄悄話 悲催。
needtime 回複 悄悄話 平均也就相差6.5歲。
起個破名想半天 回複 悄悄話 說得極是!輸在起跑線的人,到終點線時,已經被甩了幾裏地了。
ljin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各地醫療條件差別是很大,醫生水平差別也不小。但美國醫生也沒有像博主說的那樣完美,他們嚴格遵守規定,一定程度上是避免法律責任。而那些規定,這些醫生也未必認同。比如對於萊姆病的治療是否應該用抗生素的問題上,很多病人就因為刻板的規定,不能繼續原本有效的治療。繼續為他們開抗生素的醫生,會受到醫療保險公司的起訴和醫療管理機構的處罰。所以沒有醫生敢於違抗很可能是錯誤的規定。
oakwoodoz 回複 悄悄話 est VA and DC/NY 同等醫療?
Mr.90kg 回複 悄悄話 生命都有終結,和得不得癌症,沒有直接關係,致命的疾病多得很。來一個意外,再健康的人也得死。
美國醫療條件好,病人可以多活幾天,也未必活得舒服得好像健康人。是不是美國人得了癌症,照樣可以舒舒服服活到120歲?中國人條件不好,帶癌生存的病人也大有人在,百歲老人也不少見。生病就是生病,沒有辦法的事,和“輸,贏”有啥關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