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81)
2011 (207)
2012 (226)
2015 (1)
行醫美國的祖傳"秘方"
最近我拜了位寫作老師,師傅語重心長地囑咐我,要多觀察生活,多思考,培養文學情懷,少寫流水帳。師傅的話是指路明燈,是真理。我不僅會好好服從,也會堅決執行的。
可是呢,新年伊始,讀者朋友們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我收到一大堆來信,都是向我詢問美國行醫細節的。不理大家吧,好像咱架子多大似的。但這種問題不寫流水帳我根本沒法說,於是我破例寫一下,算是助人為樂吧。求求你,以後別問我啦。
一提行醫美國,我就會把我家的那位醫生揪出來示眾。對此,他都有意見啦,還經常給我提抗議,好好做飯去,不許再寫我啦。不寫他,我寫誰呢?他的行醫經曆堪稱是我家的祖傳秘方,為了述說方便,我把我家的醫生化名為李時珍大夫,簡稱李大夫。
李時珍畢業後就來美國了,所以在行醫美國之前,他並沒有任何臨床經驗。在做美國住院醫之前,他和醫學相差九萬八千裏,當時他是美國的電腦工程師。在準備考試期間,我們家已經有三個寶兒了。李大夫的所有考試成績沒有一個是超過九十分的。就是這樣的條件,李時珍居然混進了美國醫生的隊伍。你說這事邪門不。
在我的朋友圈裏,有很多比李大夫考試成績好,臨床和教育背景都很出色的中國留學生,最終沒能圓美國行醫夢。這是什麽原因呢?我觀察了一下我家的李時珍,我發現他有一個很強的優勢,他的英文表達能力要比中文好。比如在中國美女麵前,李時珍經常笨口拙舌的(估計是裝的),可在美國女人麵前,他總是巧舌如簧(哼,他以為我聽不懂)。我一直認為,他的英文口語優勢是他圓夢的重要因素。當然他的動手和思考能力也值得表揚。
中國人從來不怕筆頭考試,有意行醫美國的同學們,怕就怕在英文口語不行。盡早注重英文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學會和美國人聊天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求職技能。即使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孩子,這種技能同樣重要。
很多已經被美國醫院麵試過的華人申請者,之所以被淘汰出局,一定是麵試時的口頭表達能力有欠缺。比如,一個結結巴巴或者答非所問的申請者,怎麽能讓對方重視你呢?口語不好的人,即使僥幸混進美國醫生隊伍,也很受罪。
美國醫生每天看完病人後,要有一個dictation(口述)過程。美國醫生要把病人的診斷和治療過程,口述到一個錄音磁帶上。然後,有專門的工作人員(medical transcripist)把醫生的口述打印出來存檔。如果你口語不好,翻譯員聽不懂你在口述什麽,要多難堪有多難堪。
此外,美國醫生每天要麵對形形色色的病人。最要命的是那些老年癡呆患者。你英語流利,他們都有可能聽不懂你在講什麽,你要是英文再帶些唐山口音,估計該你癡呆了。有一次,李時珍大夫接待了一位年過八旬的美國癡呆女患者,李大夫盡量用華盛頓口音講了半天,老太太還是聽不懂,最後老人家無奈地歎口氣說,I wish I could understand you.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是醫生的表達問題,而是患者的理解問題。一些美國文盲去看病時,醫生要多費勁有多費勁。你口語不行,根本就玩兒不轉。
我家李時珍大夫在做電腦工程師時,參加過他們單位的一個語言訓練班(toastmasters)。這種訓練班聞名美國各地,主要訓練交流和領導才能。你上網一查就知道了。在toastmasters結業那天,李大夫站在大禮堂,現場來了個結業演講。在演講結束時,他五音不全地唱了一首美國人喜歡的兒童歌曲,最後獲得滿堂喝彩和大家的齊聲應和。這首歌我也很喜歡---人生就是夢想
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同學們,好好考試,好好練習口語,滿懷信心做夢吧。
1/4/10
我就說這些了,別問啦。再問我也不知道啦。另外,medical transcripist是種不錯的工作,挺適合女性在家裏工作。我曾經想過這種工作,但現在不想了。我自由慣了,實在不愛機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