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41.當傻子遇到騙子時

(2010-01-03 21:02:49) 下一個
這幾天,我一直在翻閱友人借給我的“海外校園”雜誌。雖說“海外校園”是以宗教為主的刊物,但裏麵那些移民生活經曆的故事,對我啟發很大。比如昨天,當我看到一篇題為“電話上的留言” 的文章時,其中的一個小故事,終於讓我笑出了聲。

在這篇充滿內心掙紮文章中,作者提到,“西方宗教就像一群傻子遇上了一個騙子” 。口出此言的,據說是北大的一名哲學係教授。

美國是一個宗教社會,到此留學的各國學子們,或多或少都會有過被宗教洗腦的經曆。我簡單回憶了一下,我這個傻子還真是遇到過多位騙子呢。

最近,我和我們當地一家中文教會的女士小馨,偶遇於小朋友們戲水的遊泳池邊。小馨,生於70,來自東北。這位三個孩子的母親,現任美國大學的助理教授。

去年,我帶孩子在公園玩耍時,常常會看到來美國探親為她照看小孩的小馨母親。老人家很健談,也很開朗。從她那裏,我對小馨的學習和生活有了基本的了解。

由於這個緣故,那天,當我第一次看到小馨時,我雖不曾和她交流過,但我對她已經是似曾相識。

不過,我沒想到的是,眼前的這位學業有成,事業一帆風順的弱小女子,不僅是位虔誠的基督徒,還是教會的主要負責人。

我來美國這麽多年,數名中外基督徒曾向我傳過福音。在美國漂泊的歲月中,我去過不同城市的教堂,參加過大大小小的家庭聚會,也見識過許多大陸來的基督徒。

每次,當我看到他們虔誠的侍奉主耶穌,我心頭一震,也有些迷茫。查經班,多多少少會讓我想起文革期間,大家學毛選時的場麵。雖然,我那時年紀還小。可是,那些曆史的畫麵,仿佛早已經永遠刻劃在我的腦海之中。

關於宗教,我一直是半信半疑。有時候,我和基督徒(們) ,也會有所辯論。

記得我剛來美國時,我們和一位大陸來的男士小浩做室友。當時,小浩是位剛剛受洗的基督徒。那陣子,每次晚餐前,他總會低頭禱告,自己在嘀嘀咕咕地說些什麽。每次,不管小浩在說什麽,我和老公都裝著聽不見。有時候,我們兩個還對視一笑(對不起啊,小浩)。

有一次,小浩和我們談起與他同係的一位中國男同學和他爭獎學金的事兒。說到氣憤處,小浩來了一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天哪,基督徒怎麽也是 這覺 悟哪。這件事,讓我對宗教越發產生了懷疑態度。

除了這位小浩偶爾對我們提起過基督教,台灣太太,大陸姐妹,美國傳教士等若幹人帶我們參加過他們各自的查經聚會。

有一次,在一位台灣同胞家裏,學了一會兒聖經以後,一屋子的人讓我當場表態,問我是否感受到了神的呼招。天哪,這也太快了。就在我沉默的間隙,我差點被他們給帶到浴室裏給洗了。沒辦法,因為思想上沒搞通,我實在無法裝腔作勢阿門阿門的。

畢業以後,我們搬到了美國中部城市。在這裏,我們還是會陸陸續續地得到基督徒(們)的邀請。據說,美國90%的民眾都信基督教,在這樣的宗教國家裏生存,肯定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信仰教育。

當我知道小馨是位基督徒時,我心裏猜想,她以後肯定也要向我傳福音。果然不出所料,上星期五,小馨邀請我和孩子們參加她所在教會的查經班。那天,一位來美多年的北京女士,給大家講經讀詩,並和大家分享主給她的生活帶來的喜悅。

說實話,每次在查經班,我總能感到快樂和寧靜。那一天,我也不例外。不過,這種開心是因為和同胞的聚會聊天,還是因為讀聖經會給人帶來快樂,對這個問題,我現在依然不解。

小馨不僅自己特別虔誠,她的父母子女也都在全力追隨主。小馨的12歲女兒,常和她去成人查經班學習。我好奇地問小馨:“教堂的活動,都是在中文學校上課的時候進行。你家孩子不學中文嗎?” 。

小馨很有自己的看法:“中文學校的教學方法,我不喜歡。我家孩子隻要會說中文就行了,他不去中文學校。這樣,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聆聽主的話語” 。

有一定的精神信仰,學好中文,似乎對國外生長的孩子都挺重要的。人人都說教堂裏長大的孩子,成熟,心善,樂於助人。在諸多的課外活動和有限的業餘時間內,孩子應該好好學中文?還是應該全力追隨主耶穌呢?

也許是小馨看到我是位可以拯救的迷途羔羊,有一天上午,她打來電話,說要來我家玩玩兒。我知道她一定是來傳教的,於是,我委婉地以正在忙著洗衣服和做飯為借口,推說不行。

迷途的羔羊啊。

小馨非常熱情,她說,沒事啊,我可以幫你做家務。看到她這麽熱情,我實在沒有理由婉拒了。

就在我做家務的間隙,小馨跟著我在我家裏的幾間房子裏轉來轉去,給我講主給他們帶來的喜悅。看到她虔誠的樣子,我還是半信半疑。在小馨即將離開時,她說,有時間,我推薦你看一位大陸學人在美國做全職牧師演講的錄像帶。

記得我讀書時,有一位學電影專業的大陸男士老李,在即將畢業時,老李沒去找工作,卻改行去了神學院讀書,並準備做全職牧師。當時,大家都說這位老兄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才會走這條路的。所以,當小馨向我提起這位全職牧師時,我不禁想起老李的故事。我心裏嘀咕著,這位牧師不會是老李吧。

嘿,真沒想到,小馨提起的這位全職牧師,雖然不是老李,竟也和我在同一所學校工作過。當我和老公提起這事時,這家夥也感慨到“咱們讀書的地方盛產牧師啊” 。

小馨向我提到的這位全職牧師老F,當年在校園裏,我和他有過幾麵之交。不過,自從他離開我們讀書的學校以後,我們再也沒聽到他的任何音訊。幾年前,我們的一位朋友,一位把老F稱作“五叔”的同學來我家聚會,我們還向他打聽過老F的近況。可惜,他也一直沒有老F的消息。

我很想知道老F這些年在忙些什麽呢。於是,我幾乎迫不急待地把那盤 VCD放到播放機裏。在這一小時的錄像裏,我看到了老F在這十多年裏的生活軌跡。老F的心靈轉變,也許可以代表很多大陸學子的心路曆程。難怪有人提出過好奇:為什麽越來越多的大陸人信教。

在這個星期五的夜晚,我剛剛從華人教會回來。今天,我看到了我當年的校友老F在美國某大城市布道大會上的演講錄像。在這盤錄像帶中,科學和信仰是他要提示的主題。聽了半天,我還是似懂非懂。看著手裏拿著的教會工作人員贈送的各種學習資料,我知道,自己肯定還會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思考。

當我聽到孩子們在教會裏的歡歌笑語時,我心裏還是一直在琢磨著,這種快樂,是源於同胞聚會,還是有什麽宗教力量,打動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也許,有一天,我會徹底想明白。也許,我還會一直思考下去。

不管怎麽樣,我還是很感謝小馨,感謝這位再次努力開啟我心靈的基督徒。

 

10-19-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