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到布萊恩·林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上午9...">   采訪到布萊恩·林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上午9..." /> 一個美國人的雲南小鎮生活 - 博客 | 文學城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個美國人的雲南小鎮生活

(2009-12-27 13:33:28) 下一個


  一個美國人,幾年前賣了美國的房子,帶著妻兒,憑借著他對中國持之以恒的熱愛以及天生好人緣,一路克服難關,在古老的雲南小鎮喜洲租下一套老宅,從此過上了一種全新的生活。

  


  
采訪到布萊恩·林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上午9 點,當我們打電話給他,他正匆匆地趕著出門接到訪的遊客,“你下午的時候再打電話給我好嗎?”下午兩點,我們再打電話給他,“林登先生正在午睡。”他的員工輕聲告訴我們。聽了我們的抱怨,林登太太不好意思地笑了,“自從搬到了喜洲,生活慵懶了許多,有的時候布萊恩早起,就會在下午睡個午覺。”

  喜洲位於古城大理以北18公裏,地處通往麗江和香格裏拉的必經之路上,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始於漢末,成於明清,是古代南詔國、大理國發祥地之一。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喜洲古名榆,是春秋至西漢時期中國西南地區十多個小王國之一,建製時間與古滇國為同一時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雲南唯一具有確切漢字記載的鄉鎮。

  喜洲是作家老舍最喜歡的中國城鎮。抗戰時期,他從重慶飛抵昆明講學和養病,特地跑到此處遊覽,還為當地的中學師生演講數次。後來,他在《滇行短記》中盛讚喜洲的蒼洱之美,“到喜洲去的路上,左是高山,右是洱海,真是置身圖畫中。喜洲鎮,雖然是個小鎮子,卻有宮殿式的建築,小街左右都流著清清的活水。山水之間有著這樣一個鎮市,真是世外桃源啊!”

  對於來自美國的林登一家來說,喜洲就是他們的幸福生活。

  感恩節後的第一個早晨,布萊恩·林登起了個大早。一群外國遊客在網上查到了喜洲和他的喜林苑,聯係到了布萊恩,說要過來住幾天。

  自從去年4 月正式落戶喜洲,布萊恩的喜林苑生意蒸蒸日上。越來越多的人慕名來到這裏,有的通過喜林苑的網站愛上了喜洲;有的對喜林苑的主人充滿好奇: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幾年前賣了房子,帶著妻兒,舉家搬到了雲南小鎮喜洲,過著一種全新的生活。

  布萊恩好客,來喜洲做客的人全部都是他的朋友。如果客人居住喜林苑,他會親自到村頭迎接;即便不住在喜林苑,他也主動推薦:“隔壁那家客棧每個晚上60 塊,也是非常好的。”

  中國緣分

  布萊恩的喜林苑才開了一年有餘,但全家早已融入了當地的生活。布萊恩的太太珍妮是美籍華裔,中文講得不如先生好。5 年前,當布萊恩與珍妮商量要賣掉美國的房子搬到中國來時,太太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當時珍妮的感覺是:“這一天終於來了。”因為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

  今年47 歲的布萊恩出生於芝加哥,擁有伊利諾伊州大學經濟學碩士、斯坦福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在1970 年代,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主要來自李小龍的電影。布萊恩也不例外。他看著李小龍的電影長大,迷戀神奇的中國功夫,專門找過師傅練習中國功夫。

  1984 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布萊恩在一次宴會上認識了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通過他們的幫助,他得到了北京語言學院即如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獎學金來到中國。

  在為期8 個月的進修中,布萊恩的中文水平突飛猛進,“一方麵由於早前在美國打下的底子,另一方麵也是他的性格使然。”珍妮回憶。1980 年代的中國相對保守,作為最早一批自美國來中國進修的學生,他們沒有多少機會與中國人交流,“更多的時候,外國留學生們自己在一起”。布萊恩卻在交際方麵展示了驚人的才華,“他總能神奇地認識許多中國人。在北京語言學院念書,卻認識美院的老師,還被人請到家裏做客。”珍妮感慨。她始終驚異於丈夫的交際能力。

  珍妮記得有一次與丈夫一起去偏遠地區購買當地少數民族藝術品,他們買了太多東西,買完後發現根本不可能靠人力將這些藝術品運出,在當地又找不到可以辦理托運的郵局。布萊恩與當地司機聊天、攀交情,司機最後答應等他們走了之後幫他們想辦法將所有藝術品全部運至雲南。“他沒有向我們收錢,我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大家全憑一個‘信’字。”珍妮解釋,不知道因為布萊恩人緣太好,還是老天眷顧,在中國這麽多年裏,永遠都有好心人幫他們全家的忙。

  布萊恩常告訴家裏人,自己與中國有緣。他一生中最好的事情幾乎都在中國發生。

  還在北京語言學院進修時,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他被中國攝製組相中,拍攝一部講述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電視連續劇《他從太平洋來》。布萊恩對這唯一的觸電經曆深感得意,直到現在還常拿這件事情向兩個兒子炫耀:“老爸年輕時可是很帥的。”

  布萊恩在中國與妻子相遇。珍妮祖籍廣東,在美國出生。1986 年,珍妮第一次來中國,作為交換學生在南京大學中美文化交流中心學習中文。當時布萊恩在交流中心工作,他們一見鍾情。來中國之前,珍妮完全不會講中文,比珍妮早來中國幾年的布萊恩以語言優勢當起了珍妮的“生活指導員”,幫助她補習中文,帶她結交中國朋友,帶她到處旅遊。對珍妮來說,布萊爾好像是電影《印第安納瓊斯》裏的冒險家,“他帶我去玩的地方從來不會出現在遊客指南上”。

  布萊恩與珍妮在1993 年結婚。在婚後最初幾年中,夫婦倆定居在密蘇裏,珍妮在當地醫院做高級護士,林登則進入教育谘詢業工作。夫婦倆在當地開了一家畫廊,主要展覽和出售亞洲藝術品。珍妮告訴我們,畫廊的生意不錯,營業收入在家庭總收入中的比例逐年升高。

  畫廊生意給布萊恩帶來的一大好處就是,他有機會以購買藝術品為名,一年數次返回中國,“我早就料到我們終有一天會舉家搬到中國。布萊恩實在太喜歡中國了。為中美文化交流做一些事情,這是他長久以來的願望。現在的他活得非常美滿。”珍妮這樣告訴我們。

  定居喜洲

  “我的名字叫做林登,美國人。但我的家在中國大理喜洲鎮,那裏天藍雲低,住著一群友好善良的白族居民,還有一望無際的稻田。”布萊恩·林登這樣介紹自己。

  布萊恩身高一米九,作為喜洲唯一的異國麵孔,布萊恩一家是鎮上名人,無論是三輪車夫、賣喜洲粑粑的小販,還是街頭曬太陽的白族老人都認識他們。,他們管他叫做“林登”,還知道“林”家的大兒子今年14 歲,叫做林峰;小的12 歲,叫做林源。林家的兩個孩子不去學校,母親給他們請了美國家庭教師補課。除此之外,他們與鎮上的孩子沒什麽不同,“與鄰家孩子玩得挺好,媽媽不在的時候挺瘋的”。

  珍妮看到兩個兒子開心,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5 年前,雖然同意布萊恩將家搬到中國,但在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內,她對未來的生活存在著疑慮。“我們不是那種可以將小孩子扔在美國自己跑到中國來發展的人。當我們決定要來,就是想好全家搬來的。”珍妮解釋。

  舉家搬至中國後,林登一家遇到了一連串的麻煩。珍妮告訴我們,剛決定來中國定居,他們就想好了要在中國開一個以文化交流為目的的會所,所以在選址方麵特別慎重。他們最初選擇了江西景德鎮,“布萊恩喜歡瓷器,我們在那裏也有朋友。”不過這個計劃很快就落空了,景德鎮並沒有他們開設會所需要的理想房子。另一方麵,當地氣候讓他們全家感到不適應。所幸布萊恩在景德鎮認識了新的朋友,一個在景德鎮做瓷器生意的雲南人,他向夫婦倆推薦了喜洲,說那裏氣候宜人,有許多空置老宅,一定會有布萊恩想要的房子。

  布萊恩在1985 年去過大理,認為大理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氣候舒適,擁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如天堂一般。”帶著希望,布萊恩一家從景德鎮遷到了雲南喜洲。

  回想起當時那段飄泊的生活,珍妮說最舍不得的就是兩個兒子,“由於父母的原因,他們不得不告別美國的小朋友們來中國。到了中國後經常搬家,更多的時候全家人都是住在一間小小的酒店客房內。”

  那時候的珍妮暗下決定,如果喜洲再不成,無論如何也要逼布萊恩回美國。珍妮承認,相比布萊恩的熱情衝動,她則更為內斂沉穩,是性格使然,也是做了母親的緣故。“他總是會突如其來冒出許多想法,興高采烈地跟我說我們要幹這個,我們要幹那個;我是那個一直拖他後腿、告訴他必須再想一想的人。”珍妮笑著說。

  布萊恩一下子就愛上了喜洲。與麗江古城、大理古城等已廣為人知的鎮子相比,喜洲保持著最淳樸最原始的風貌。那裏的人基本上都從事與旅遊有關的工作,過著悠閑自然的生活。這個不到一裏就到洱海、不到五六裏就是蒼山的雲南偏遠小鎮,不僅融合了當地少數民族文化,更兼具了開放包容的氣質。早在清末期間,不少喜洲人就從故鄉走出去,留洋美國、英國、日本。老舍曾盛讚喜洲為全中國最體麵的小鎮,說“進到鎮裏,仿佛是到了英國劍橋”一般。

  由於是白族聚集區,當地的房屋充滿著白族特色的“三坊一照壁”:整個建築由三個坊以及一組照壁組成,兩坊山牆之間設耳房以及漏角天井。四合院則由四坊建築組成封閉式的院落,幾個四合院可以組成兩重乃至四、五重院落,稱為“重院”。白族文化注重建築內部的藝術裝飾,無論是屋簷還是門窗都飾以精致的雕塑、彩畫、大理石畫,精巧美觀。

  布萊恩的喜林苑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三重院落。早前由一戶楊姓富商建造,後來一直空置在那裏,布萊恩和珍妮看到它時,整個院落已經長起了半人多高的雜草。夫婦倆對這幢宅子一見鍾情,尤其是珍妮,“之前我們在當地已經定下了另一套房子,但我始終覺得不夠滿意,原來的那套房子太小,不適合經營我們的會所;當我第一眼看到了這套房子,幾乎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我仿佛能看到我們將來在這裏的生活,於是便抓住布萊恩大喊,就是這裏,這就是我要的。”

  布萊恩與珍妮原本想把這套房子買下來,但詢問過後才知道這是一幢“重點保護單位”,不能出售,隻能租借,並且對宅子任何的改動都必須與當地政府協商。由於布萊恩是第一個向當地提出想要租借房屋的外國人,當地政府格外重視,針對是否要批準租借經過了長達兩年的研究。布萊恩的好人緣再一次發揮了作用, “最後他們告訴我說,他們非常認同我做文化交流的想法,甚至還答應說如果會所建成,他們可以幫忙介紹一些住客。”布萊恩告訴我們。

  在2007 年,布萊恩終於租到了夢中的家園,夫婦倆特地從昆明請了設計師參與裝修。為盡量保持宅子的原有風味,他們隻是在家具等軟裝潢上動了腦筋,並對宅子作了修複工作。

  裝修後,宅邸大致被分為了兩個區域。走進正門,前兩個院落主要是客房以及前台、酒吧等公共區域,最後一個院落則是布萊恩一家人的生活區。為了使住客更好地了解喜林苑的建築結構,即便是布萊恩一家的生活區域也是半開放的,有遊客在網上發帖說,每天下午可以看到林家的兩個孩子坐在院子裏寫作業;到了周末,布萊恩一家會召集全鎮小孩在這裏上免費英文課。

  布萊恩為宅子取名為“喜林苑”, “喜”就是喜洲的喜;而“林”就是布萊恩的姓氏“林登”。

  有一次在接受中央電視台的采訪時,布萊恩這樣描述喜洲的家:“蒼山離我們家很近,大約隻有三千多米,大概走20 分鍾就到山腳了。我跟我的兩個孩子三個人爬山爬到很遠的地方,盡量在天黑以前跑回來;這裏有洱海。天青青的,沿著洱海走一走,看看海邊那些非常漂亮的大樹,以及一些很美的寺廟……”

  經營喜林苑分淡季旺季;每年冬季,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到氣候如春的雲南過冬。這段時間也是布萊恩最忙的時刻,他總是盡量抽出時間陪遊客們多處遊覽,帶他們去看充滿民族特色的寺廟、距離喜林苑不遠處,飛虎隊留下的雷達站、或去當地百姓家串門;在不忙碌的時候,他最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守著他的院子,“這個宅子已經有200 多年曆史了,我有時會想,它比任何人活得都長久,看到的也多。在過去那麽多年裏,它見證了多少故事。我願意就這麽守著它,在這裏養老,我也願意將來的子孫後代都在這裏生活。”布萊恩告訴我們。

  文化交流

  “一年365 天,我大概有200 多天都是奔波在火車上的。”布萊恩說。除了經營喜林苑,另外一項重要工作是四處搜集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品。在喜林苑,我們看到了許多來自布萊恩收藏的異石、根雕、佛頭、具有民族特色的繡品以及字畫等。這隻是他的一部分收藏,另外一部分目前已運回美國,擺放在他們在美國的文化會所之內。

  布萊恩熱愛中國文化,一部分的原因是小時候崇拜李小龍,另外也受到了父親的影響。老林登先生經營畫廊,收藏了一些來自亞洲的藝術品。在耳濡目染之下,布萊恩對藝術品非常有興趣。來了中國認識了許多中國本土藝術家以後更是如此。在中國學成歸國後,布萊恩夫婦投資了一部分錢在美國開設了文化交流中心,把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的藝術作品推廣到美國。當時的布萊恩每年都會數次來中國去偏僻村落收購充滿民族特色的家具、畫作以及各種藝術品,再運回美國出售,生意興隆。

  搬到中國以後,全家人更是對少數民族的藝術迷戀不已。珍妮尤其喜愛少數民族的刺繡以及飲食文化;布萊恩則似乎什麽都喜歡,他還與當地不少少數民族藝術家成了朋友。在喜洲,有一個老人專門從事複原當地特有的洞經音樂的工作,布萊恩與他成了忘年之交。每當有外國遊客來到喜洲,布萊恩總喜歡帶他們去老人家裏看一看他收藏的眾多白族樂器。看著自己同胞們瞪大眼睛嘖嘖稱奇,布萊恩覺得很得意。

  喜林苑的平均入住標準是每晚100美元。考慮到喜洲是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這個價錢算不上便宜。珍妮告訴我們,喜林苑走精品會所路線,大部分客人來自海外。大多數外國人從未聽說過喜洲,所以布萊恩以及珍妮想要將會所經營好,所要做的不僅僅是推廣喜林苑,也必須推廣喜洲。這也是夫婦倆熱心向外國人介紹當地文化特色的原因。

  2008 年4 月開張後,喜林苑第一批客人來自德國。一群德國畫家通過網絡與布萊恩取得聯係,說想到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考察和寫生,讓布萊恩幫忙安排整個行程。除了雲南,布萊恩帶著他們去了貴州等地作了考察。珍妮透露說,為海外團體安排行程是一件特別吃力的事情,除了費心安排行程,還要照顧整個旅行團的一切事務。她記得當時德國畫家因為攜帶的寫生工具實在太多,布萊恩不得不包租了好幾輛車,才勉強裝得下所有的器材。

  這樣的活動也讓布萊恩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有人迷戀中國的字畫,索性長期居住在喜林苑裏靜心練習毛筆字。喜林苑也會不時舉辦各種活動,介紹當地文化。

  珍妮告訴我們,接下來布萊恩的願望是在喜洲開設一個高端文化交流會所,為保護和推廣當地少數民族藝術做點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秋天的腳步 回複 悄悄話 熱愛文化,還要每晚100美金!還是在那麽一個小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