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9)
2012 (58)
2013 (52)
2014 (41)
2015 (54)
2016 (49)
2017 (21)
中國古代是嚴格的等級社會,各種身份稱謂都有不容逾越的界限,都有特定的指向。先秦文獻中所說的“公子”,主要指諸侯的兒子,周天子的繼承人和卿大夫的兒子都不得稱“公子”。它是身份等級,與好壞善惡無關,古籍中,有氣宇軒昂的公子,風度翩翩的公子,也有飛揚跋扈欺男霸女的公子。到戰國時,由於舊貴族的衰落與士階層的上升,公子身份的含義就不再嚴格了。如著名的戰國四公子:孟嚐、平原、信陵、春申,前三位都是國君的後代,而後一位黃歇則出身於士,按老規矩,該稱士子。
自從司馬遷把四公子並列,後世便染上了毛病,動輒不吝加封“四公子”稱號。如唐德宗時,淮寧節度使李希烈的部將周曾和姚詹、王玢、韋清誌是個朋友圈,號稱四公子。
明代以來越發熱衷封貼“四公子”標簽:明末陳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清末譚嗣同、陳三立、丁惠康、吳保初。民國袁克文、張學良、張伯駒、溥侗(所謂清末、民國四公子分別還有不同人選,這裏隻取一種說法)。此外還有什麽國民黨四公子、台灣四公子、京城四公子等等。柳亞子也曾寫過《四令郎歌》,把蔣經國、廖承誌、邵誌剛、陳複合稱“四令郎”,四人都是國民黨元老高官的兒子,這裏的“令郎”與“公子”意思差不多。
不難看出,曆代的評選標準不盡相同:
近年來,和被人糟蹋了的“小姐”稱謂不同,人們似乎不太願意褻瀆“公子”(不知是否與男尊女卑,女人好欺負易輕薄的觀念有關)。在各種媒體、文章與人們的閑聊中見到和聽到新發明的“官二代”“紅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之類的稱謂。這可不僅僅是八卦好玩那麽簡單,這既和“公子”有所區別,又和“公子”一樣,是當今社會某些身份地位的標識,是對一些特殊階層圈子的劃定。其確認標準是上一代的身份地位,而且非高非富非名者無資格冠名。比如,所謂“紅二代”者,與是否堅定信仰共產主義無關,大多是指文革前副部級以上官宦子弟;“官二代”指改革開放以來升官者的子弟;“富二代”則非身家上億,難免被人譏笑名實不符。毫無疑問,世人在談論這些二代們時,包含著羨慕嫉妒恨等諸多複雜情感。
我對二代們沒有特殊興趣,倒是其稱謂及入選標準更讓人好奇。品味這些稱呼,令人感歎的是文化意味的缺失(六四四君子是個例外,但已經明確與公子劃清了界限,更多強調的是道德擔當與文化色彩),再次讓我覺得中國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精神世界的倒退或停滯。由於二代們負麵新聞多,導致名聲受損,形象欠佳,所以很容易喚醒對“公子”“衙內”“少爺”“小姐”之類的早已久遠、理應淡薄的記憶。這些稱謂的流行,既是陳腐的血統、等級一類陰魂作祟,也是現實社會中固化階層或階級的反映。
掃描身份稱謂,給人的印象是:革命一圈,又回到原點。問題還是老問題,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