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失去曆史記憶的土地上(二)

(2016-04-24 02:57:28) 下一個

去秘魯旅遊,大多數人就是為了一睹馬丘比丘的風采。有人說那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人們觀看的心情肯定不一樣,探奇、朝聖、慕名、思古、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項紀錄,或者僅僅信步遊逛,因人而異。大概有獨特經曆的南美人不光是看風景,還會比別人更能領略其中的奧秘,觸動內心的敏感處。智利詩人聶魯達一踏上山頂,立刻激情澎湃,寫下長詩《馬丘比丘之巔》,感慨在這裏“尋到能繼續創作詩歌所必需的信念”。我不是詩人,沒有老聶那種強烈感受。也許是照片看得多了,親臨其境,反而覺得沒有站在雅典衛城中感受的那般震撼。石頭打磨得再光滑,拚合得再嚴密,沒有超乎匠人水平的藝術創造,終究是樸素無奇僅供遮風避雨的尋常居舍而已。埃及、希臘、羅馬、瑪雅都不是僅僅堆砌石頭,而是充分發揮想象力,施展鬼斧神工,注入了生命,賦予石頭鮮活的感染力。因此,才能在最大強度上撞擊我們的心靈。何況那些堪稱完美不可複製的藝術品年代久遠,相比之下,十五六世紀的馬丘比丘立顯粗陋。

這裏的自然風景險峻奇詭遠勝於房屋建築,麵前尖聳的瓦伊拉比丘峰像刺向蒼天布滿綠鏽的青銅矛,讓人心生敬畏。雖說滿目殘垣斷壁,卻不像經曆了浩劫,隻是茅屋頂和樓層隔板都已朽爛無存。我不想多問導遊,他不會比專家知道得更多,而且他也坦承說不清楚。一般導遊都是機械翻炒宣傳馬丘比丘最力的美國人賓漢姆在《失落的印加城市》一書中的說法,了無新意。站在這裏,任何人都會像屈原那樣發出“天問”:“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咳,到遠隔重洋的秘魯旅遊,都能拉扯出中國古董,我是不是老得可以了?娘胎裏帶來的底色,怕是至死也漂不白了。

印加王國的興盛期相當於中國的明朝和歐洲的文藝複興時,相比於遙遠的大洋彼岸,他們停滯得太久了。人們與其讚歎印加人的工程技術,不如探究一下他們在其他方麵落後的原因。馬丘比丘墓葬發現的173具古屍(其中150具是婦女,很多在30歲以下。也許其中有印加人訓練培養專為宗教儀式服務的美女“太陽貞女”。有誰曾為她們獻過一掬惜美傷逝的淚水?這麽多女人,男人去哪兒了?)能告訴我們嗎?隨葬的綠玻璃珠子(賓漢姆認為是歐洲的產品)能告訴我們他們與什麽人有過交往嗎?出土的上百件青銅生活用品和工具以及更多的石器、陶器又能告訴我們什麽呢?人們對馬丘比丘臆斷的多,想象的多,不但模糊了年代,而且使本來就混沌一團的結構布局與實際用途更加撲朔迷離。印加人不是馬丘比丘的最初建造者,但他們可能是最後的放棄者。在這種旅遊愉快,生存艱難的地方,他們為何而來,又為何而去,沒人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我們無知而來,懵懂而去,這是旅遊的魅力?或者像鍾會見嵇康那樣,“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不必深入了解交流,便心領神會,也是旅遊的境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