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毒舌為什麽這樣火

(2015-02-20 14:34:24) 下一個


近幾年,文藝界一些人連年推出毒舌係列節目,媒體也熱衷報道毒舌語錄,並精心設計毒舌名人秀。不能不承認,這確是搶眼的火爆看點,圍觀爭睹,收視率居高不下,表演的、做秀的、看官們都像吃藥上癮,樂此不疲。

人們不禁要問:毒舌為什麽這樣火?

首先要看毒舌毒在哪兒。略一掃描,不難發現,當今的毒舌多以損人或人身攻擊為主。說者對被損者無所顧忌,從長相、行為到親屬,損到家,損至完醜,可謂毀人不倦。

損人為什麽會贏人追捧呢?

毒舌不是小人,他們絕不背後放箭,總是當麵讓人下不來台。有時語氣會陰冷,但語言肯定火辣。火辣必定令人耳目一震,刺激想象力。他們沒有刀子嘴豆腐心的慈悲,明擺著刀子嘴就是刀子心的剽悍。剽悍並不總令人反感,也讓人敬畏。

毒舌不是撒潑罵人,要高一檔次。伶牙俐齒,妙語連珠,想到善良人所未曾想,說出無聊人所未曾說,是不乏創造性的抖機靈。同時,製造出被損者笨拙、憨萌、尷尬、無奈、應對失當、手足無措、扒光現眼的可笑境地。觀眾則有損人取樂的趣味傾向,與看拳擊、摔跤、鬥牛、殺雞、吵架相同。這是人性中固有的惡。有人一肚子邪氣,發泄不出來,看到別人恣意宣泄,有一種被激發的爽翻快感。

毒舌的毒,與國人普遍存在的不滿情緒相適應,與觀眾情投意合,焉能不火?麻辣鮮香苦澀臭俱全,才是毒舌的最佳境界。不火那是毒性不烈或毒過了頭,沒有把握住火候。一不留神,就把作踐當成了有趣。

演員也許是喜歡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但是年年重複,就與藝術創造無關了吧。

有些演員自嘲或明確將自己定位於“就是供人娛樂”的角色。從古代“主上所畜”取悅媚人的“倡優”,到為什麽人“服務”,再到“娛樂觀眾”,這條九曲黃河,如果讓侯寶林等老一代藝術家重回人間,不知“在川上曰”什麽?侯先生對相聲作出的最大貢獻,是改變了以前藝人們以自損和互損逗樂觀眾的俗套子,把相聲引領進藝術花園。如今,叫人說啥好!不單相聲、小品,乃至電視劇、電影都葉落歸根了。這是迷途知返,發揚傳統,還是眾望所歸?

曆史上真正的毒舌都是統治階級中的實權人物,如皇帝和酷吏,一句話,打入天牢,要了吃飯家夥。當今的毒舌與他們相比,隻是取個樂子,毒性降至零,成了打情罵俏般的溫柔了。春秋時,諸侯公卿們說話都會隱藏戾氣,委婉曲折地表達殺機。明明身後千乘勁旅,卻輕描淡寫,鞠躬致敬,仿佛禮貌串門子。這種虛偽的貴族範兒後來再要模仿,就被人揭穿為“口蜜腹劍”。然而不能因為一掃口是心非的假模假式,就換成真槍實彈的毒舌裝備。

古代藝術家也有毒舌,關漢卿在《銅豌豆》裏自損,不能說不惡;借竇娥之口發毒誓,不能說不狠。那時元朝統治太黑暗,隻能拐彎兒抒發不滿和憤恨。這與時下不可同日而語吧。雖說當局也力求管控意識形態,但多金的演員和做秀者似乎無大不滿,或者說不敢也沒想有所表示。毒舌所向,往往是弱者或不足對自己構成嚴重威脅者。要說不滿,也是嫌所賺不足以滿足更加奢華的狂歡。

毒舌在損人的同時也是自損。畢竟多數人隻是喜歡玩笑,而不迷戀有失厚道的毒舌。情凝毒舌,以毒舌賺取眼球的作秀者都是在自毀形象。假若不在乎形象也就罷了,可偏偏都是以精英大腕著稱。真心賣狗肉,也沒啥,不過,那就把羊頭送給真賣羊肉的吧,別糟蹋了善。

毒舌在損人時,不管其內心的真實想法是激將、愛恨、或是別的什麽,表現出來的都是對人的不尊重,對人性惡的一麵持欣賞態度。

毒舌並非一無是處,起碼能做到暢所欲言,不加掩飾,給人一種心直口快的感覺。然而卻極易落下子貢討厭的“以訐為直”的毛病。正直不是對別人具有強大的攻擊力,不是黑虎掏心,再加一個大背跨把別人摁倒扒光,放大身上的黑痣與瘡疤,借此驚悚耳目,嘩眾取寵,而是客觀、公正地找出病灶,維護健康。

毒舌作為當今趨之若鶩的一種社會現象,發人深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