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旅途有感

(2014-05-28 04:55:55) 下一個




在歐洲旅遊,恐怕難忘教堂塔樓中狹窄的螺旋階梯,當經過頭暈眼花甚至手足並用的費力攀爬後,鑽過小門,到達頂端平台,全城盡在腳下,會讓人獲得鳥瞰的滿足。



研究任何問題與此相仿,雖然到達一定高度後,仍未必獲得正確答案,但看到的麵寬敞了,點遼遠了。


世界各地不少城市都有借消費曆史名人吸引遊客的現象。有些衷情曾經的大官闊佬(如中國),有些則偏愛文化大師(如歐洲)。

撇開搶奪旅遊資源,宣傳美化名人與大師給城市發展注入了什麽文化因素,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有些似乎對國民素質沒有太多影響,如香山有曹雪芹的故居,一些現代作家也曾隱居此地寫作,但實在看不出雙方有何傳承脈絡,更別提對當地農民的精神追求有何提升了。有些似乎有點關聯,好像人人都在說大師、看大師、聽大師,然而深入了解後,方知基本上停留在保持曆史記憶,沉溺往昔輝煌的炫耀中,和精神相繼,疏離有日了。兩百年前的世界音樂之都
----維也納是多少“維漂”青年的理想所在,多少大師在此功成名就,創作的不朽經典井噴泉湧,不是幾首幾十首,而是成百上千。那情景就像一群火山相繼爆發,蔚為壯觀。如今音樂會照舊舉辦,且規模超前,但是除了“溫故”,令人身心震撼,可與老經典匹敵的新創造卻再也無緣誕生於此了。創造力不會遺傳,傳承的隻是文化審美情趣。如果連這點都沒有,大師就真的死了,再怎樣呼喚亡靈,也不會得到任何回應。



 
維也納,到處可見兩位名人的肖像和名字:茜茜公主和莫紮特。

茜茜公主的肖像,在我眼中,無疑是美麗的,美中不足是帶點皇家的冷漠與驕橫,與主演電影《茜茜公主》的羅密所表現的活潑純真可愛截然不同。旅遊者對奧地利皇宮的興趣大半是由茜茜公主引起的,人們長久地凝視著她的畫像,目光在她用過的器具上盤桓,尤其希望獲知她“腰如束素”,保持纖細身材的秘訣。

從遊人的多寡來看,茜茜公主的風頭顯然蓋過了莫紮特。美曲難敵美人的魅力。

在美泉宮大遊廊舉行的一場包括莫紮特作品的音樂會上,全場幾百人,歐洲人占多數自不必說,亞洲人除了幾十個日本人,隻有我們一家三口。我們相視黯然,假若那幾十個是華人,我將使勁鼓掌。白天活躍在各個景點成群結隊的華人都去哪兒啦?應該承認,莫紮特的不少作品,尤其是鋼琴曲,很難引人入勝,至少我不能領略其中的奧妙。不過,這並未讓我對獨領風騷兩百年對歐洲古典音樂影響巨大的偉人減低絲毫敬意,仍然抱著希望進一步了解他的作品及其本人的強烈興趣。

歌德說過:“莫紮特現象是十八世紀永遠無法理解的謎。”別的不說,單是家庭生活就撲朔迷離,記載抵牾,恩愛纏綿和折磨至死同時存在。一些人感歎,高智商的文化大師在感情選擇上弱爆到不如販夫走卒,而那些高雅的樂曲竟是在最低俗的債務困擾的抱怨中創作的,天才夭折是上帝刻意的安排,還是人間的悲劇。其實,從古至今眾多思想家、藝術家有幾人是被真正理解的?今天最熱衷鼓吹莫紮特的薩爾茨堡不理解他,維也納不了解他,奧地利也不清楚他是否國魂。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無誤的,他們都對不起莫紮特,都拋棄過這位世界級大師。

莫紮特是罕見的天才神童。他的才華並沒有因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定律所改變,而是與日俱增。然而,在貴族社會的眼裏,他不過是“主上所畜”的“娼優”,或者是可以被不斷壓榨為宗教與貴族歌德娛樂而編曲的機器,稍不如意,親王主教就可以公開辱罵他“飯桶、傻瓜”。那個時代的藝術家都有兩麵性,一方麵尋求擺脫宗教與貴族控製以便自由創作的道路,另一方麵為了生存與發展,又不得不投靠迎合宗教與貴族。這是莫紮特離開家鄉到慕尼黑、巴黎等地尋找機會,碰壁受挫後,返回維也納的原因。那個時代,沒有人能夠認識莫紮特的偉大與不平凡。以致死後,屍骨都不知埋在了何處。有記載說,幾天後,他的妻子才拖著病體向看守墓園的老人詢問,老人甚至沒聽說過莫紮特這個名字。也有記載說,他那貪財揮霍的妻子是隔了十七年後才去尋找。而維也納好不容易想起修整大師墓時,已是六十八年後,自然更加找不到任何線索,隻好造個假墓。

唯一可以告慰莫紮特的,是在他死後不久,布拉格舉辦了一場成千上萬人參加的追思會。我想大概是莫紮特創作的《布拉格交響曲》感動了布拉格。有這些知音粉絲,莫紮特還有什麽遺憾?



 有人說過:“住在維也納,天天想離開卻很難離開。”這話在莫紮特、貝多芬的時代完全正確。貝多芬在居住維也納的二十多年中,搬了八十多次家,平均每年四次,厭倦了伺候貴族的無聊日子,卻終究沒有斷然離去,那是他舍不得維也納的藝術環境與珍惜投資人的欣賞眼光。對此,當下北漂的文藝青年們一定感同身受。

時過境遷,現代人對維也納不會過分依戀。連旅遊者的人數與歐洲其他城市比也不算多的。到此造訪的好處,是可以享受大都市難得的安謐,遠離喧囂。我曾在一個普通市民家做客,主人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房間不大,一室一廳,廚衛齊全,隱於一條少有行人的小街道中一座十九世紀的樓房裏。屋裏的裝潢布置實用、方便、簡潔,黑、灰、白三種主色顯示出淡雅的情調,連碟、碗、茶杯、水壺都是這三種顏色,客廳窗台上兩支紅色鮮花和牆壁掛畫中黑灰白底色上突出了橘紅色的蒙娜麗莎,增添了活潑溫馨氣息,透露出主人的文化品位。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我覺得如果有《月光》《致愛麗絲》一類樂曲響起,那是在合適的地方,聽到了合適的音樂,是天然絕配。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窗台上擺放的白色英文模具:“
DO WHAT YOU LOVE”。這不就是莫紮特、貝多芬們苦苦掙紮追求的嗎?這大概是音樂之都的文化精髓,房主人得到了,並且想把它傳遞給其他人。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在維也納普通市民身上的表現,令人感動,他們不像那些推銷招徠冠以紀念名義的張揚,而是悄然融於品位中。大師們地下有知,當會相視一笑,擊掌相慶吧。或許一高興,那個世界的音樂會又添了幾首仙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好看!
師太明年三十八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轉走了,多謝!轉發的時候已經注明作者是大坐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