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也談家教與家風

(2014-04-03 17:00:59) 下一個


“沒家教!”在中國是一句常常聽到的罵人話,雖說不帶髒字,卻是相當惡狠毒辣難聽,一般人都無法忍受,必定反唇相譏,或揮拳開打。可見其背後的含義遠遠超出了這三個很平常的字。

細細琢磨,這裏麵包含著深刻的精神道德、文化風俗以及社會地位的歧視。它雖然往往是由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惡濁的精神氣質、不同的文化風俗甚至單純看不順眼引爆,但實質上是諷刺對方家庭層次低下。這種低下分為兩個方麵:一是缺少文化教育,沒有文化,父母不懂事不會管教;一是出身背景不硬,生活環境不佳,家裏沒有上得檔次的人物,無可炫耀。罵出這三個字,一般來講,可以讓人獲得三重享受:淺層:泄憤;中層:羞辱人的快感;深層:占據道德、文化與身份地位高度的優越感。這些歸根結底都是嘲笑詛咒對方家庭的鄙陋粗俗,上不了台麵,是對家庭特別是長輩素質的全麵否定。這三個字鄉下人幾乎不會用,至少我在北方農村從未聽到過。一旦說出口,百分之百是有城市戶口的。因此它和鄉巴佬、土老冒等意思相近。而被罵的多半也是遭城裏人白眼的鄉下人或社會底層人,他們原本自卑,自覺低人一等,所以往往連原封不動回敬罵人者的勇氣都沒有,益發襯托出罵人者的大義凜然。

相反,誇人有家教,則不單是有道德、有禮貌、有文化,更是有身份、有地位,出身“好人家”的讚譽。

看似簡單的三個字,浸透了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精華與糟粕。

回溯中華文明的源頭,先哲們並不重視家教。眾所周知舜的家庭環境就是罕見的惡劣,父親、後母、弟弟各有一副臭脾氣,古書用“頑”“囂”“傲”來形容,沒一個好詞。誰都不待見舜,不給好臉不說,竟天天懷揣殺他的歹心,數次下毒手,若非天無絕人之路,八個舜都死光光了。依照當今世俗眼光,有充分理由鄙視舜“沒家教”。然而,不但政壇大佬“四嶽”們十分欣賞他在那種環境中“不至奸”,不學壞,極力向最高首領堯推薦,而且堯還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並最終選定為接班人。

先秦時期的教育理論也與後世差別很大,沒有“子不教父之過”的觀念。孟子就不提倡家教,不看好家教的作用,主張效仿古代“易子而教”(不必刻意質疑,先秦人都有托古說事的毛病。即便古代有過,應該也不是一種製度,頂多屬於風俗習慣。古代西方斯巴達人從7歲開始脫離家庭,進入訓練營接受嚴酷的軍事體育與德育訓練,東西方古代教育的相通之處,值得注意)。他回答公孫醜關於“君子不教子”的問題時說,因為感情和在教育過程中必然發生的矛盾衝突,所以父不適於教子。教人者必須以正確糾正錯誤,如果辦不到,就容易由於不可避免的摩擦責罰造成仇恨,不利於維護父子關係。所以“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孟子·離婁上》)當然,“不責善”不等於放任和溺愛(現在由於獨生子女導致父母爺奶愛的泛濫,不要賴到孟子身上),而是由別人進行教育。孟子的這種看法和他宣揚的有條件維係人際關係的觀點是一致的,父慈,子才會孝。君尊重厚待臣,臣才會盡心盡力。否則,對不起了。按照這種理論,連家教都沒有,怎麽會形成世代傳承的家風呢?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先秦時的頂尖人物,幾乎都沒有什麽家學淵源。都是經過自己的感悟與努力突兀而起,而且後繼無人。

當時的人憑感覺和經驗,認為對人影響最大的,是周圍的社會關係與環境。所以墨子告誡慎於所染,孟母不怕麻煩,三遷其家。所以聰明如範蠡者清楚曉得生於不同環境的長子與幼子在行事決斷上會截然不同,不是他的教育訓導就能改變的。多子家庭都能體驗到,出自相同長輩教育卻會產生不同甚至相反的多樣化子女的樂趣與苦惱。經過相同的教育會塑造出無差別的人來,是人類最不靠譜的夢想之一。

嚴格意義上的家教應該是從漢代確立了儒學地位,由舉孝廉、文學賢良的選拔人才方式,出現了幾代相繼的文化官僚家庭後產生的。如東漢華陰楊家,從有“關西孔子”之稱的楊震始,“四世太尉”,每一代都是“少傳家學”,或“少傳父業”。

家教在中國古代是通過庭訓、家訓、誡子書、家信、發蒙課本(弟子規、三字經一類)、詩歌等等形式進行的。如杜甫的《吾宗》:“吾宗老孫子,質樸古人風。耕鑿安時論,衣冠與世同。在家常早起,憂國願年豐。語及君臣際,經書滿腹中。”基本上包括了古代家教的主要內容。所謂庭訓是長輩對晚輩的日常教育引導,如站在庭院看到兒子從眼前走過,孔子便問,學詩了嗎?學禮了嗎?這是當時上層社會交際必備的修養與能力,自然要督促兒子下功夫。這也是庭訓的由來。學生們看到這一情景,疑心老師私心傳授秘籍給親子,便向孔鯉打聽庭訓內容,結果並無堯舜遺書之類,相反倒得出一個結論:君子是和子女保持距離的。這大概是古代“易子而教”風俗的另一種反映吧(不知毛澤東與子女的關係是否受此影響)。家訓則是以南北朝時《顏氏家訓》和宋朝《朱子家訓》為藍本,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存入明清以來大量湧現的家譜中。內容涵括道德品質、生活習慣、接人待物、學業範圍、家族經濟、政治態度、“五倫”關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等。許多家族都有定期讀譜重溫家訓的活動,一般要求家族成員必須能夠熟練背誦,目的在於提升家族成員的文化道德素質,安身立業技能,亂世中保家,治世中保財,進一步光宗耀祖。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具有高度文化修養的文人官僚(如司馬光、曾國藩、左宗棠等)往往在家訓中強調自己出身寒素,以紈絝奢靡為醜,提醒子弟保持儉樸低調的作風,希望把耕讀作為代代相傳的家風。耕是自食其力,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證,也是為自己保留從官場上失利或卸任後的人生退路;讀是為了升華誌趣,或者謀求更大發展,即做官發財,或者改善生活品質,充實精神情操。這是對曆史興衰、家族沉浮、貧富更替無常變化的認識總結。

不可否認,家訓對塑造家族成員生活習慣、精神麵貌、道德操守會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高估。否則無法解釋曆史和現實中禮崩樂壞道德滑坡的現象,畢竟少有家長會憋著一肚子壞水慫恿子女為非作歹。古人對此已有清醒認識,知道靠說和文字的約束力有限,所以在製定家訓的同時,絕少不了家規家法的伴隨,而且,真正起作用的,讓人畏葸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是嚴厲的家規。人們常說的家教嚴,實際上就是指家規嚴厲。棍棒之下出孝子,家訓靠家法支撐,嚴厲甚至是殘酷的家規才使人印象深刻。這也是為什麽當記者問小孩什麽是家風時,孩子脫口而出,周末的胖揍。家訓與家法和中國古代儒法相濟的國家互為補充與借鑒,同為古代社會意識形態和管理體製的具體表現。

如果嚴格按照家訓去做,也可以培養出傳承若幹代的家風,如華陰楊家的道德品質,楊震對偷偷賄賂他的門生說“四知”(天、地、你、我),其子楊秉“三不惑”(酒、色、財),起碼父子相承。但是道德品質的傳承較難,社會環境與風氣最先摧毀的就是這個。家風更主要表現在文化與生活習慣上。如文化技能(魏晉南北朝時的世族王家,出了幾代書法家)、審美情趣(與王家齊名的謝家,幾輩人都具有瀟灑不羈,寄情山水的情懷,所以開創了詩壇山水派的風氣,其中瀟灑一詞就是從謝安而來)。但若深究,仍是環境的影響大於所謂的家訓。這也是為什麽東漢的經學大師鄭玄家的女傭也讀經典並能夠依照情景隨口恰當引用《詩經》的句子,而王獻之的保姆也能寫出氣韻不俗的書法作品。一旦失去了那種環境,家風不再便不奇怪了。隋唐以來,還有王家後裔的超一流書法家嗎?還有引人群起效仿的大名士大詩人是謝家的嗎?還有著名的曆史學家出自河東裴家嗎?祖家還產生過比祖衝之貢獻更大的數學家嗎?

家教不可能使思想、見識、才能代代相傳。假若某一代出了一個傑出人物,那麽後代則會一代不如一代,不可能再創輝煌,成就全麵超越前輩的人物。曆史給人一種印象,好像造物主隻給一個家族一次機會,用過了,便沒有了。孔家是這樣。梁家出過任公這樣的全才,第二代已經不錯,也隻能達到某一專業的人精,再往後便默默無聞了。你的祖先沒有顯赫的名人偉人,那要祝賀你,希望在後代身上。祖先有過名人偉人,也不要沮喪,多少平凡人家都有一個可以吹牛的老祖,但重振家風再度崛起隻能活躍在幻想中。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血統論有理了,世界上的頂尖位置就被幾個特定家族世襲包圓兒,沒有大多數家族什麽事,任何努力都是白費了。

幸好,事情不是這樣。即使最容易相互影響的生活習慣、審美情趣等,也會隨著“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規律,在政治經濟地位以及生活環境變遷後而自然改變。“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單純是藝術形象,更是真實的曆史生活寫照。

家教的局限性是客觀存在,無可否認。十分重視家教的曾國藩也認為家教對人成長的促進作用,隻占“四分”,其餘六分是天生的。事實上,家教就其作用來講,這個比例可能仍然偏高。太多事例證明,不管多嚴的家教也抵不過社會環境。小孩一旦進入社會,以往家教的框框立刻崩潰。所以,說“沒家教”,真是冤枉人了。

但是每個家庭又都對後代抱有很大期望,少不了諄諄教誨。謝安曾經問過子侄,人生如夢,死後更是什麽都不知道了,你們的好壞跟我有啥關係,但是為什麽我還要企盼你們好呢?謝家人都有“文藝範兒”,魏晉南北朝人又講究說話不能太白,要帶些意境與詩情,當別人都在搜腸刮肚拚湊答案時,謝玄說人人都希望把“芝蘭玉樹”種在庭院台階旁。企盼芝蘭玉樹,不能不講究家教。怎樣教,則是一門學問或藝術。謝安很欣賞謝玄的回答,一頷首,便在無形中將情趣浸潤到子侄們的心裏。

謝安平日很少板起麵孔教訓晚輩,老婆劉氏責怪丈夫不管教子侄們,其實誤解了老公。有學者說,謝安是在按《老子》的思想實行“不言之教”。在與子侄遊山玩水、談玄說理、評詩品文中,完成了潛移默化的家風傳承。他本人瀟灑曠達的名士風度與他營造的詩情畫意環境氛圍,使嫁到王家的侄女謝道韞也覺得十分留戀,相比之下,她眼裏的王家簡直了無情趣。這個例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長輩的以身作則才是家教中最有效的成分。曾國藩懂得這個道理,給妻子的信中說,“吾夫婦居心行事,各房及子孫皆依以為榜樣,不可不勞苦,不可不謹慎。”上梁不正下梁歪,中華民族養成現在這般樣子,無論歪、正,都是上梁的作用結果。

中華文明的基本骨架,兩千多年前已經由諸子百家拚接固定,以後又被外文明和異族文化所熏染,形成了一個多重複雜人格的龐大族群:既有君子,也有小人,;既有光明,也有陰暗;既有英勇,也有怯懦;既有儒雅,也有粗俗;既有聰明,也有愚昧,既有創造,也有毀滅,既有激進,也有保守等等,具體到每個個體也都同時兼備這些,也就是說每個人身上都是善惡共生。這種狀況不能歸功或歸咎於一家,而是每一家都貢獻了自己的基因,融匯在中華文明的血液中,難分難解。

在這種文化與社會背景下,家教的作用不可能太大,家風主要也隻能在生活習慣上傳承得久遠些。務實的曾國藩在強調家風時,主要提出節儉和勤奮(黎明即起)兩條,並沒有奢望其他,足以發後人深省。

其實,中國人對此心知肚明。武昌首義後,黎元洪對英國記者袒露了心聲,要送五個子女們留洋,去美國。促成選擇“易國而教”的原因,不外乎對革命前途的懷疑和對傳統家教乃至國內教育水準的否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同意沉魚妹妹:借現在的一個俗詞,家教這個詞充滿了正能量,有普世價值,盡管東、西方家教的內容有所同,有所不同。嗬嗬。
wumiao 回複 悄悄話 有家教的主要表現是遇事不慌,從不急躁,不打人罵人,心底寬厚,為人不卑不亢。
愛亂跑 回複 悄悄話 人一出生, 其實就是個小動物, 是需要順化的,放回森林變野種, 如果在邪惡中長大可能變壞種,惡種
jackie780 回複 悄悄話 大陸中國人失去了家教傳承,當下的幾代家庭無家教可言
沉魚 回複 悄悄話 不要因為中國傳統家教的弊端就把家教這個詞給否認掉了。也不要覺得西方不比家教,相反,隻怕上層的西人,比得比現在的中國人還要厲害。隻不過家教的內容不同罷了。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拖欠工資,孽待仆人、工人和傭人,符合儒家“禮”。
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國粹也。
惡性競爭,劣勝優汰,是保證奴才不威脅到主人地位的必然結果。

貪汙腐敗、剝削壓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的文化;
結黨營私,敲詐勒索是儒家官僚的智慧和美德。
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是儒家的官場文化傳統;
納妾嫖妓,賣國求榮是儒生的道德文化操守。

其實下麵的民族主義思想,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不管多麽野蠻、愚昧和落後的傳統文化,都自認為是最先進的:

中國傳統文化說:孝者,肖也。也就是孝的基本條件,就是子女要像父母,情感態度價值觀技能上要像父母。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複古法祖的儒門大家:張載:《張子語錄》

《中華民族全民腐敗的根源》: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9024-1.shtml

文化深度的深思,反省,更新和進步,甚至革命,確實是中華民族崛起的竅門。
這也是為什麽中國高速發展的原因。

壟斷積累了太多的勢能,到達極限的時候,就轉化為動能了!
這就是專製社會崩潰的根本原因。
也是中國興衰周期的根本解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