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話說“誹謗”

(2013-08-15 03:32:52) 下一個


言論自由是民主權利的重要一項。這是全人類當然也包括中國人的共識,尤其是當中國人在總結亡國教訓時會更加痛切地認識到,明確將“蔽塞言路”列入末世必備的特征之一。

古人對言論的重視程度,從他們造的有上百個帶“言”字旁的字可見一斑。根據原始思維分類細密的特點,從這裏隨便找出一、二十個因言受過、遭貶、獲罪的相近略異的字詞,一點不讓人驚訝,可以想見古代出言謹慎的習慣和動輒得咎的惡劣環境。

有個現象,耐人尋味:有些字詞原本清白,也被人塗上色彩,轉用來羅織早已不疏不漏的言網、文網。比如,歌謠、民謠之“謠”被駢接成“謠言”的謠。

非常遺憾,一說起言論自由,絕少不了“誹謗”貼身相伴。言論者如果誇大其詞,即成誹謗;被議論者對不中聽的言論往往冠以“誹謗”反唇相譏或依此定罪。所以,誹謗是扼殺言論自由的毒藥,也是檢測鼓吹言論自由者文明程度的敏感試劑。除了居心叵測心理陰暗,沒有人真心喜歡它。

可能並非人人曉得,誹謗這個詞具有的貶義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人嫁禍於它的。

誹從非出,非則和字形一樣,是皮毛相背的意思。加言字旁,最初表示不同意見。

謗從方出,方的本意是相靠的船。引申為比較、評論。《論語/憲問》: “子貢方人”,孔子嫌他有點像胡同大媽嚼舌頭,就說,賜同學,你自己做得好嗎?我可沒那閑工夫說三道四。

誹謗組成一個詞,在早年間是異議、勸諫的意思。是下對上,社會下層對社會上層的批評議論權力。據說在堯舜部落聯盟時曾經為了及時收集聽取意見,特意樹立“誹謗之木(形狀類似後世的華表)”(見《呂氏春秋/自知》《史記/孝文本紀》等),讓部落成員們把意見寫在上麵綁的木板上。這種做法和實行過的“進善之旌(在某種旗下直陳己見)”“欲諫之鼓(擊鼓宣告有意見要說)”等原始民主措施一樣都成為部落聯盟的習慣法。以後逐漸完善,先秦時出現了一套監督規勸製度或傳統禮製,它是由周厲王朝重要大臣召公表述出來的:

                      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    誦,百士諫, 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國語》)

《漢書》記載略有不同:

                  古者聖王之製,史在前書過失,工誦箴諫,瞽誦詩諫,公卿比諫,士傳言諫,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
謗在這裏和上麵的“傳語”差不多,都是傳遞評論國政鄉情信息,不是惡意詆毀的意思。

戰國時齊威王曾下令:

 群臣吏民能麵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謗在這裏也不是後來的那種貶義詞。即使如此,齊威王的胸襟仍然令人讚賞。

從召公的介紹可以看出,在周天子的周圍,有一個龐大的網絡,從高官到平民,從親戚到外人,幾乎毫無遺漏的動用了所有能發揮點滴能量的人,運用了所有文字與思想載體形式,從各個方麵、不同角度溫和地規勸、警戒、監督、修補和規範天子的言行。先哲們在設計這個網絡時,思路之縝密,用心之良苦,不能不讓人感歎。

然而,這個古製裏麵也包含著不可克服的缺陷。一,所有人的做法都是規勸、說服,光擺事實,講道理,僅僅是禮製上的義務。這一點削弱了古製效力,使之不具備權威性。二、對規勸、說服、意見,建議,王要通過自己的“斟酌”,決定如何行事。這一點進一步保證了王權,使任何對王權不利的輿論起不到絲毫作用,淪為表麵的擺設。如果遇到商紂這樣雄主,“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那麽古製遭到顛覆就是必然的了。

從夏朝開始,帝王們不斷地向民主權利衝擊,其間有過失敗,但最終得逞了。周厲王時,“謗”已經成為必須處罰的罪名。他為了堵住國人批評的嘴,否定了國人論政議政的權利,並派特務“監謗”,一被告發,立即殺掉,結果沒人敢說話了。厲王自以為得計,吹噓有本事“弭謗”。召公說,你這是堵塞,而不是消除。治水要疏通水路,治民應開放言路。否則,水路壅塞必然衝決,百姓沉默也會爆發。召公一語成讖,不久,厲王被國人趕出了國都,差點連兒子也受到牽連。在這裏,“謗”也不完全是言過其實,不負責任的惡意詆毀之意。

直到漢代,仍有人使用誹謗本身具有的批評意思。如賈山在《至言》中說,秦“縱恣行誅,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光剩下阿諛奉承苟活自保的人,結果天下大亂了,沒人敢報告實情。

使誹謗真正具有現代人所理解的那種貶義,是從秦朝開始的。李斯說每逢新政策頒布,文化人便從各自立場出發評論,“入則心非,出則巷議”“率群下以造謗”。荀子的高足不愧是秦朝的第一支筆,既能為文字整容,也能給文字換血。信手拈來的一個“造”字,便輕鬆地棄祖先的優良傳統如敝屣,把“謗”枷鎖示眾,為已經繁多的言論罪又增加了一條。漢代人路溫舒一針見血地指出,秦時,“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於世,忠良切言皆鬱於胸,譽諛之聲日滿於耳,虛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誹謗與妖言並列,顯然失去了與直諫平行的批評含義。

漢文帝時曾經廢除了誹謗妖言罪,但是實際上,誹謗的惡名卻再也沒有減輕,一直成為曆代朝廷、論敵、法律離不開的常用詞。而誹謗之木,也化身為風光神秘的華表,淪為裝飾門麵的擺設。

不可否認,喜歡施放明槍暗箭誹謗的人,或者自以為正義在手,出口傷人,專做人身攻擊者(即子貢討厭的“訐以為直者”),古今中外都有不少。這些人必須受到輿論譴責和法律製裁。

同樣不可否認,曆代統治者習慣壓製不同意見,不容許任何批評異議,他們對不合自己心意的言論經常使用的武器是掛上“誹謗”的牌子,遊街示眾,然後斬立決。外國在這一點上也不手軟,古羅馬時,被判犯誹謗罪者的前額要打上
Kkalumnla)的印記,這裏麵有不少是批評揭露權勢者醜行的勇士。專製者忽視或不明白:權利與義務是緊密相連的,統治者在扼殺民主權利的同時,也失去了民眾為國效力的義務。這是曆史上外族入侵後,許多百姓漠然視之的原因之一。

有鑒於此,古人曾經主張為了保護苦口良言的生存權,吸引健康的批評意見,甚至可以不惜寬容誹謗。“鳥鳶之卵不毀,而後鳳凰集;誹謗之罪不誅,而後良言進。”既然山藪川澤都免不了藏汙納垢,美玉不可能毫無瑕疵,作為國君就應該忍辱含詬,在接受權威榮耀的同時,也聽取觸犯忌諱的惡語惡聲吧(所謂“國君含詬”)。說這話的人,是西漢名臣路溫舒。當然,在中國古代,這種清醒認識往往是曇花一現,難能長久留香。而以誹謗、妖言、謠言等為名,因言獲罪,則是固守的傳統之一。

美國雖然在立國之初就確定了言論自由的原則,但是同時也長期保持了因殖民地、意識形態和宗教影響實行“依言定罪”的陋習。按照學術界的一般認識,直到
1969年布倫伯格判例,才使美國普通法院較清晰地改變了陳規。可見民主的權利來之不易,即使早有明文規定,如不經持久力爭,仍然享受不到。

孔子出於本身的立場,討厭社會下層砭刺上層(惡居下流訕上者),對上層打壓下層則無表示,很有些不公。我覺得不管高低貴賤,隻要不是造謠生事、恣意謾罵、惡意詆毀,即使批評的話說得重一點,也遵循“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規則,就能為營造一個良性運轉的社會環境提供必要條件。

誹謗的本義沒有正名昭雪的必要了,但是華表能否卸下讓麵目全非的濃妝,重現原本清新粗糙的素顏呢?在禁絕毀人不倦的大字報、小字報的同時,疏通言路的正常渠道,保證反映群情意願、表達不同觀點、揭露時弊的言論自由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