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9)
2012 (58)
2013 (52)
2014 (41)
2015 (54)
2016 (49)
2017 (21)
遊記是社會各階層與不同年齡的人們都比較喜歡的一種文學體裁,由於它寫實性較強,所以往往成為研究曆史和社會的寶貴資料;親臨山水名勝,遊目騁懷,不免發些議論,高手便寫成了優美動人的散文,使讀者在增廣見聞汲取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美感享受。
中國知識界奉行“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祖訓,邊走邊看邊問邊記,幾千年下來,遊記特別發達。
早期的遊記都是記些道聽途說的奇聞異事,《山海經》大概就是集中了許多人的旅行八卦微博,反映了當時人對外部世界的陌生,充滿了好奇和神秘感。《穆天子傳》應該是中國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遊記,有人根據該《傳》記載,認為周穆王西行到達了中亞,他與西王母的會見是中西兩大首腦和兩種文化首次有案可查的握手。很長時間裏,遊記基本保持了實錄眼見耳聞的特點,成為國家檔案館與曆史學家研究的資料。《史記》《漢書》等都得益於此。不獨中國,西方早期的史書很多也是據此寫作的。但是由於偏重於文化風俗的知識性和搜奇獵豔的趣味性,許多記載隻是傳聞,難免失實。於是今人看起來頗感匪夷所思,充滿神話怪異。所以《穆天子傳》與較晚的《馬可波羅遊記》讓後代研究者真假難辨,深感頭疼。這一點從南北朝的《水經注》《法顯傳》開始扭轉,到《大唐西域記》全力發揚光大,向嚴肅實錄的史書類型發展。
與此同時,自《蘭亭序》始,經唐宋文人努力,把遊記從史書類型中分離出來,他們汲取了山水遊記詩歌的精華,創造了一種清新活潑小巧的文體。在風景描寫的基礎上,直抒胸臆。明清時發展到極致,日趨短小精巧簡潔。一篇遊記,多則千把字,少則一兩百字。桐城派文人的代表作----姚鼐的《登泰山記》僅用五百字左右,敘述了所見泰山地區景致,決不涉及其他,惜墨如金,呈現一種圖畫或照片的效果。如:上山時,“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結尾如扼咽喉,呼吸急促,被逼迫強吐珠璣,用字到了吝嗇的地步:“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圓。少雜樹,多鬆,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這種文字現代人喜歡的不會多,那是一代文人的審美情趣。
白話文興,幾百字的文章要包含豐富的內容,非大家絕難做到。短小精幹的遊記少了,單純寫景的也不多,一出手起碼幾千字。49年後,大陸逐漸形成一個新的風格,以紀實為主,由景及人,引發對社會和人物的評價,從中抽取精神價值。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旅遊在他們眼裏都不是單純的玩樂,而是精神靈魂的提升。這裏麵既有孔子仁者智者樂山樂水的影子,也有古代遊記賞心、縱意、遺情、散懷、悟道的韻味,還有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烙印,讀來絕不輕鬆。
文革後,以餘秋雨為首,刮起一股所謂“大散文”的旋風,顛覆了以往遊記的傳統,不專注寫實,轉而出典入史,糅合史論,評價一城一地,臧否曆史人物,起點不低,落筆很難,把握不好就混成個課堂講義或學術論文模樣。由於對作者文史哲的全麵素養要求頗高,別說一般人不容易效法,大概作者也難以為繼。
網絡的普及給許多旅遊愛好者提供了新天地。在這裏遊記和食譜成為不多的平和舒心角落。由於寫者踴躍,有圖有文,讀者眾多,所以各大網站的遊記都是一派興旺景象。目前網絡遊記大致可分為幾類:一、簡介,以圖為主,略作說明。二、日記,大概多是作為家庭或個人經曆存檔。三、旅遊指南,熱心為後繼者指點各地景點與食宿交通,提供方便。四、介於傳統遊記與大散文之間,觀察各地文化風俗,抒發感慨。一般來講,網絡遊記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以往各種遊記所沒有的圖片。圖片代替了實景描寫,給人直觀感受。如果缺少圖片,可能頓失顏色。另外,與單純文字遊記相比,作者幾乎沒有為了驚悚視聽以假混真的必要,讀者不必時時舉著鑒別的放大鏡,為不知所從頭疼。
不同時代,有不同風格與審美韻味的遊記,隻要出於真實見聞、獨特視角或深刻感悟,無論讀哪一種都可以從中獲得啟示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