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坐家

一無所長,唯餘文墨,一息尚存,筆耕不輟。
個人資料
大坐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筆----入鄉隨俗

(2011-11-30 06:50:31) 下一個

       老祖宗留下的教訓極多,其中一條是“入鄉隨俗”。

       漢代的聰明人說過,“入其國者從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諱,不犯禁而入,不忤逆而進,雖之夷狄徒倮之國,結軌乎遠方之外,而無所困矣。”

       外國也有相同的見解,如英語中有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乍一聽,沒什麽新鮮。細想想,也不高深。待到遷徙他鄉異國,這句話的分量就掂出來了。隨著年深日久,越琢磨越能體會到老祖宗的苦心,若非愛得深,怕你吃虧,怎會如此告誡?就像現在老母親送出嫁的女兒語重心長“進了婆家,別再耍小性子!”或諄諄教導小兒子“到新地方,要好好幹!”一樣。而老祖宗之所以會告誡,是因為過去的人們十分重視族群的凝聚力,注意保存族群特征,對風俗習慣的改變看得極其嚴重。從這裏很容易引出民族主義、民族氣節,以致異族統治,會從強迫改變風俗習慣開始,有“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可怕後果。而入鄉隨俗是對封閉的族群與地域觀念的變通。很顯然,這一變會促進社會的寬容與開放。

        入鄉隨俗, 這四個字,關鍵在於一個“隨”字。不是改、更、易、變、換、移、破、推、抗、拒等等。一般來講,成年之後,到他鄉異國,都會保留本身的風俗習慣,這是自然而然,是在不經意間的流露,除非刻意,否則很難消褪幹淨。隨是自然順遂,照貓畫虎、模仿跟從。除了一些與政治掛鉤的原因,它和保留原有的傳統習俗可以並行不悖,並不抵觸,並非水火不相容。遷居異國他鄉,假若不願隨從當地風俗習慣,抗拒接受,雖然不是不可以,但總嫌軸了點,過於死板,界線分明,不利於與人溝通。其實隻要不是詭異變態的風俗習慣,不妨隨了去。比如裹小腳一類肯定沒人願意,拒絕理所當然。但穿高跟鞋盡管不舒服,卻不妨試幾回。

        入鄉隨不隨俗的困擾,在上年紀且較晚遷徙他鄉的人中表現比較明顯。孟子說他四十歲以後就“不動心”,也就是不受外界影響而改變自己了。大多數人恐怕也是如此。但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根本不是問題。他們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強,容易改變自己,往往還沒挪地方,就已經從頭到腳,由內而外,披掛裝填了異地之俗,進入他國也很容易不把自己當外人。由此可以想見,世界大同至少在“俗”上比其它都來得順利。當然這俗必定是強國、大國之俗,像蕞爾小邦的漆齒、貫唇、穿鼻、墜耳、拔頸等等,估計沒幾個人有興趣隨的。而美國街頭混混的把戲也能被別國捧為時尚,趨之若鶩。

        孔子曾經打算移民“九夷”,後來幸好沒有實現,否則也許某國又要搶先申報文化遺產了。如果設想一下,他真的移民了,會怎樣做?我以為,首先,他不會改變,更不會丟棄自我,所以他才強調“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落後的地方同化不了他,先進的地方也不能讓他脫胎換骨,放棄固有的文化理念原則,比如,讓他“披發左衽”,恐怕是不可想象的,因為他為了能夠避免這點,曾經感謝過輔佐齊桓公稱霸的管仲。其次,我以為他不會像孟子那樣極端,主張“用夏變夷”,反對“變於夷”,而會“入鄉隨俗”的。

        按他的習慣,“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這裏的“聞”是與所在國的互動,既有主人的垂詢,也有他的請教,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他平時“入太廟,每事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因此“問”和“學”一定是他采取的最多行動。“問”的目的,就是了解和學習。學是孔子保持終生的態度與習慣,它比了解更深一層,包含著隨的成分。而無論了解還是學習,都是為了熟悉環境,因地因時因人製宜,發揮才能。

        根據他的思想方法,“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多聽多看,把不明白的先擱置起來,對其他問題也要謹言慎行,這樣就可以避免錯誤,減少懊惱與後悔。同時,他不會固執細微末節,專門極端,而是“無可無不可”。

         然後,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措施與態度。一方麵看到問題,盡管知道有時說了白說,仍舊保持社會責任心,“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另一方麵就像他讚許的衛國大夫寧武子一樣,“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當所在國政治清明的時候,就展示出自己的才智;反之,就裝傻。孔子認為,寧武子自我保護的能耐很高明,“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的才智別人可以達到,但是他裝傻的本事無人可及。夫子的意思是說,裝傻比抖機靈更難,這一點和老子“大智若愚”相通。真正聰明的人不愛顯擺自己,一般人則按捺不住露個臉,顯一手的衝動。裝傻並不表示認同,這也是拒絕同流合汙,劃清界限的表示,比公然反對含蓄些。在亂世中,不會裝傻,就不能保護自己。由此可知,後世的明哲保身是如何來的了。老一輩華人移民大多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循了這一條原則。其實,這也是一種隨,裝傻不作為,便隨了外界壓力,容忍了惡習、惡勢力。

       入鄉隨俗,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許多人可以順隨其他風俗習慣,卻不可能徹底改變自己。孔先生努力了,但是人家不認,他也不願違心,看到不合心意的事情,還是不爽,遠遠避開,所以最後,隻好葉落歸根,終老故園。

        早期移民大部分是由於經濟原因,所謂“人往高處走”。“道不同乘桴浮於海”的較少。 當今之人,不再像早先那樣盲目遷徙,一定是認同移居地的文化理念、自然環境、政治製度、經濟發展水平等等,才會移民。既然認同,隨與融就沒有多大障礙。但是當地是否認同新移民,則全看外來戶是如何表現的了。從這點出發,我們再看“隨”就不夠了。隨,隻是尊重別人,保護自己的一種被動措施,僅僅是“入鄉”的初步。

        春秋末年,越國範蠡堪稱移民楷模。他協助勾踐滅吳後,害怕“狡兔死,走狗烹”,跑到齊國。父子努力耕田治產,很快就有數十萬的家私。齊國知道他的能力非凡,聘請他為相。範蠡覺得做大官“不祥”,便辭官散財,遷到陶。在這裏,他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做買賣,又發起來。《史記》稱讚道:“故範蠡三徙,成名於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每到一處,都能因地製宜發揮自己的強項,做出成績,增強自己的優勢,這是每個時代每個國家的移民都夢寐以求的。

然而,範蠡還不是移民的最高境界。商末,帝辛(紂)無道,親戚賢臣人人自危,其叔父箕子遠避朝鮮,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把祖國商的風俗習慣、社會製度等傳給朝鮮人,據說朝鮮人喜歡白色就是商人尚白的遺風,另外,朝鮮人曾把一種田畝製度稱為“箕子田”,也是箕子確立的。當時,加入東部開發者行列的,還有周族的太伯與仲雍,他們為了避開繼位的尷尬,跑到“荊蠻之地”(今天的揚州、蘇州一帶)。遵從當地習俗,也“斷發文身”。他們溫良恭儉讓的品格感染了土著,很快聚集起幾千家,並擁戴他們做了首領,形成了後來吳國的雛形。唐代大和尚踐真,渡海赴日,他的深邃學問和高尚品格感動了無數日本人,至今受到敬仰。

       

誠然,這種“仰之彌高”的境界,非絕頂精英不能達到,一般人能有範蠡的一半水平已經是燒高香了。因此,考驗移民的真正能力不在於適應性的融入,而在於創造性地影響,尤其難得的是精神影響。缺乏影響力,到哪兒都不入流的,隻能“隨”,過自己的小日子。華人移民雖然魚龍混雜,但不乏藏臥的龍虎,我希望其中的有心人能夠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單單是為自己,也是為全社會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十分敬佩那些積極奔走推動美國政府為當年的《排華法案》道歉的華人們,他們不僅在為華人爭取公道,也給美國提供了改正錯誤的機會,促進了各族裔和諧,功德無量。他們比那些誇誇其談的人更懂得美國尊崇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真諦。這是我所知道的華人在美國入鄉隨俗的最佳例子之一。實現了道歉,真正尊重包括華人在內的各族裔,我的那些曾經飽受屈辱的前輩們可以安息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