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也想

對細節的觀察常常是思考的起點
個人資料
老看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強烈推薦重磅雄文:華北平原,今夜我為你哭泣!(作者:南山策士)

(2017-04-16 11:50:54) 下一個
ZT: 華北平原,今夜我為你哭泣!
 
 
作者:南山策士

  話說東勝神洲,在西方愚人節那天,爆出一條大新聞,導致全國數億台手機被刷屏。南山策士也是低頭族,看到這條新聞之後,第一感覺是愚人節的玩笑,簡直匪夷所思啊,等到發現是官方消息,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幾天之後緩過神來,寫下這麽幾點感想。有言在先,本人既不是磚家也不是公知,隻是一個經濟地理愛好者,憑著興趣愛好和常識,自抒己見而已。為躲避風沙,作者有意回避關鍵詞。

城市的誕生和成長各有其原因,畫一個圈就會崛起一座城?那是別人忽悠你

先插播一段廣告。很多朋友以為南山策士的第一愛好是文字或文學,其實大謬,南山策士是一個地理控,每次看見地圖,就像色鬼見了美女,是一定要瞟上幾眼的。家裏牆上掛滿地圖,窗台上擺著地球儀,沒事的時候,盯著地圖可以盯上一兩個小時。

西方有諺雲,魔鬼在細節。盯著地圖看得久了,你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問題。比如說某個地方為什麽會出現一座城市?可以說絕無偶然,你所認為的偶然,隻不過是那些必然的因素不為你所知罷了。

話說當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四個圈,為什麽最終隻崛起了一座城?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隻有一個香港,深圳正好站到了她的身邊。可以說,是香港,把深圳帶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

那麽,又為什麽會有香港呢?大家當然知道是因為英國殖民割據了。那麽當年的英國殖民主義者為什麽要割據香港?

內在的原因是發達的測量技術,讓他們發現,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那片水域,是整個遠東地區最優質的深水良港。而當時的大清還無所謂,一個破島算什麽,割了就割了唄。

二戰之後,世界經濟起飛,維多利亞港很快讓香港成為了遠東最大的航運中心,由此起步,香港最終成為了與紐約、倫敦並稱“紐倫港”的國際大都市。

除了香港的帶動,自身擁有優良的港口也是深圳騰飛的原因。

為什麽珠江口東岸的香港、深圳都有良港,而同處珠江口西岸的澳門、珠海卻沒有深水大港呢?

這是因為隨著地球的自轉,南北流向的河流入海口,泥沙都會向西岸沉積,水文地質條件導致西岸不可能存在深水海港。正是這個細節裏的魔鬼,讓珠江口東西兩岸出現了不對稱發展,現在西岸的經濟總量不及東岸的四分之一。

光有香港,有深水港,深圳是不是就可以騰飛了呢?恐怕還不行,還得借當時香港經濟脫實入虛、中國入世、世界產業大轉移、中國的人口紅利與低工資優勢……等等,各種各樣的“東風”,“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才有了今日深圳之輝煌。

可見深圳之所以成為今日之深圳,是有其內在原因的,並不是誰畫個圈就飛起來了。

下圖是同時起步的四大經濟特區2016年的人口和GDP數據對比:

xiong1

至於說到浦東,那就更加特殊了。浦東是什麽地方?李敖說台灣是中國的睾丸,我說上海就是中國的乳頭,是全中國最性感最膏腴之所在。浦東的騰飛,不僅站在中國第一城上海的肩膀上,而且是以自古富庶的江南、腹地廣袤的萬裏長江為基礎的。若論浦東起點之高,家底之厚,至少在全中國範圍內是沒有可與之比肩的。

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哪個城市會無憑無據的成功。政治巨擘們在中國大地上畫的圈還少嗎?四大特區,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開發海南,從浦東開始到天津濱海、重慶兩江等等十八個“國家級新區”……這中間除了深圳和浦東,真正有“新意”的有幾個?無非是劃出一塊地集中投資搞建設堆積GDP罷了。

尤其是振興東北的號角,吹了多少次了,東北為什麽就是振興不起來呢?南山策士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指出,中國這個經濟體當中,存在著兩種基因,一種是計劃經濟的基因,這個以東北為代表;另一種是市場經濟的基因,這個以深圳為代表。東北要振興,是一個換基因的大手術,那些在各種利益集團中享受正酣的袞袞諸公們,你們真的舍得換掉這個基因嗎?還是喊喊口號算了吧?

東北的凋敝,其因在此。

曹妃甸之淪為“鬼城”,其因亦在此。

這個病根子不去除,無論你在哪裏畫一個圈,都是白搭,都是忽悠。

人類已經進入海洋時代,不瀕臨海洋的地方已經不可能再產生世界級的城市。

人類進入海洋時代的起點,在地理大發現時代,從那個時代開始,人類的城市就開始往海洋靠近。五百年來,在人類現代化進程的大舞台上,相繼出現了九個世界性大國,從最早的葡萄牙到今天的美國,它們無一例外地重視海洋,重視港口、航運和海外貿易。就連典型的陸權國家俄羅斯,也將海洋和出海口視為國家的生命線,這一點在克裏米亞的歸屬問題上即可顯見。

可以說,在今天的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城市都是麵朝大海的,諸如紐約、倫敦、上海、東京、新加坡、香港、舊金山(矽穀)、洛杉磯、深圳、首爾,等等,它們代表著新生力量,代表著未來的方向。

而北京、莫斯科、巴黎、柏林、底特律……這樣的內陸城市,則代表著陸權時代的輝煌。
就像遊牧時代的人們逐水草而居一樣,現代的城市喜歡臨海而建。海洋的優勢,說到底是一種成本優勢。畢竟,海運是人類曆史上最低成本的大規模運輸方式。

當今中國的城市格局基本已定。概而言之,就是由海岸線串起來的一線城市和高鐵網絡串起來的二線城市。換句話來說,離開海岸線,中國已經不可能再產生新的世界級城市。

如果有人一定要逆勢而為,置海運的成本優勢和海外的巨大市場於不顧,美其名曰眼光向內,開拓國內市場,那麽對不起,你已經棋輸一著,這個損失大致相當於剛動子就被人吃了一個車。

刻舟求劍與抱薪救火

如前所述,深圳的成功是借助於香港經濟脫實入虛,大量的工業生產型企業需要轉移。而且不僅香港,當時的亞洲四小龍都有這樣的產業轉移需求,所以深圳承接到了大量的傳統工業項目,以及隨之而來的大量資金、人才、技術、市場等各種資源,再加上當時一貧如洗的中國內地有大量廉價的剩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出來,而且隨著中國入世,國際市場向中國敞開大門,國際國內諸多利好因素在深圳疊加,形成了一個“風口”,這才把深圳推上了巔峰。

等到浦東開發的時候,這個優勢就已經不是太明顯了,所以小平同誌才說,“浦東開發晚了,這是我的失誤”。

浦東晚了,還有補救,因為浦東在上海,而且背靠長江流域廣袤而富庶的腹地,浦東的發展還是有據可依的。

接下來的濱海新區就不是晚了,而是懸了,因為天津並不是上海,海河流域也並非長江流域可比。

再接下來的曹妃甸就直接掛了。

中國已經不再是當時的中國,世界也不再是當時的世界,地域也不再是當時的地域,世易時移,時空變換,試問地理條件尚不如曹妃甸的新區,試圖再複製深圳和浦東的成功,與刻舟求劍何異?

北京的大都市病,病根子在於權力過分集中。

不信你去看看國資委名單上的102家央企,竟然隻有十多家總部在外地,其餘的都熙熙攘攘擠在首都。其中包括中國船舶和中船重工這樣的大型重工業企業,其生產基地和市場分布在上海、大連、廣州、南京、武漢等地,卻把總部設在京城;還有像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這樣的央企,兵工廠不會也建在首都吧?更可笑的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竟然也到北京來湊熱鬧——可見這些央企,最關心的根本不是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更不是如何貼近市場,讓他們趨之若鶩的,惟有權力。

不願意向民營企業讓出更多的市場,不願意向基層下放更多的權力,這種情況下想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猶如抱薪救火——緊抱權力之薪而欲救權力太過集中之火——怎麽可能成功?

華北平原,今夜我為你哭泣!

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那麽華北平原就是孕育中華民族的溫床。從九曲黃河到巍巍太行,從中原大地到燕趙雄關,有多少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在這個曆史舞台上演繹出了令人蕩氣回腸的悲壯劇目!

但現在,華北平原已經老了。龐大的人口壓力,過度的墾殖,落後工業的汙染,令這一片古老的土地滿目瘡痍。

華北平原屬半幹旱地區,平均年降水量為583毫米,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集中在汛期6~9四個月中,水資源總量不足全國的1℅,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526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貧水線1000立方米/人。華北平原每年有大量城市汙水排入河道,由於該流域地表徑流量小,汙水稀釋自淨能力低,地表水汙染嚴重。同時華北平原許多地方地下水較普遍地存在重金屬超標和有機物汙染現象。

由於長期肩負保證北京供水的責任,河北省的水資源匱乏情況尤其嚴重。根據《河北省水資源評價》結果,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20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23億立方米,扣除重複計算量後,水資源總量20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307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準。

“目前,全省年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有150億立方米,缺口50億立方米左右,如果考慮到生態用水,年缺水量達到100多億立方米。”河北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鐵龍表示,長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年均超采量近50億立方米,平原超采區麵積達到6.7萬平方公裏,超采量和超采區麵積均為全國的1/3,形成了7個大的地下水漏鬥區,已引發地麵沉降、海水倒灌、地陷地裂等地質災害問題。河流幹涸、濕地萎縮,濕地麵積比上世紀50年代減少70%以上。

現在,北京2200萬常住人口,年用水量是的38億噸,深圳常住人口1800萬以上,年用水量23.5億噸。上海人口2400多萬(其中浦東新區人口500多萬),年用水量100億噸以上。以河北省的水資源現狀,如何能承載新增一個深圳或浦東的新區用水需求?

指望白洋澱嗎?

據河北省水資源公報顯示,2015年2月份,白洋澱蓄水量2.58億立方米,水質評價為劣Ⅴ類水;2014年12月份白洋澱蓄水量2.42億立方米,評價為劣Ⅴ類水——劣Ⅴ類水基本上就是廢水,連澆灌農田也不能用。

數據表明,被寄予厚望的“華北之腎”白洋澱,已經得了慢性腎炎,自保已是難事,指望它來支撐一個新深圳、浦東每年數十億噸的用水需求,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對於曾經孕育中華民族的這一片土地,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華北平原得到休養生息,休耕、休漁,還林、還草,讓土地恢複肥力,讓河湖恢複清澈,讓天空恢複湛藍。

曆史並不是沒有給我們機會。現階段我們正處在中國曆史上最大的城市化進程中,從華北平原轉移出去的人口,剛好可以滿足天津、青島等沿海城市對人口的需求。

如此天作之合,我們竟然視而不見!在某些磚家的鼓搗之下,回過頭來折騰已經遍體鱗傷的華北平原,怎不令天下有識之士痛心疾首!

作為一介寒儒,南山策士能做什麽呢?除了寫下這些無用的文字,恐怕就隻能北麵河山,無語凝噎了。

華北平原,今夜,我為你哭泣!

不得不說的廢話:南山策士之策

北京的城市病,雖已入膏肓,但未至不治。

對於這個問題南山策士之前有過論述,以下不厭其煩,再囉嗦幾句:

一、中國不可遷都。

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曆史大趨勢之下,把首都放在北方有助於(1)加重北方的分量,調節南北平衡;(2)鞏固邊疆。北方曆來是外患入侵之地,定都北京,有“天子戍邊”之意;(3)調配中央政府資源,促進“三北”地區發展。

二、“四大中心”足夠支撐北京繁榮,剝離其他功能有助於北京去除大都市病。

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這四大中心的牌子,已經完全足夠支撐北京作為首都的繁榮。而剝離事實上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央企總部基地”等非首都功能,將有助於北京去除目前嚴重的大都市病。

三、具體策略:

1、北京市要破除京津競爭的舊思想,大力推動和促進京津融合,把一部分非首都功能轉移到天津,幫助天津做大做強。通過行政區劃調整,把河北廊坊的三河、大廠、香河、安次、廣陽劃入天津市,燕郊居民將成為天津市民。此舉將讓北京新機場建在京津交界處,成為兩市事實上共建共有的機場。國家層麵應明確提出將天津建成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一個強大的天津,將吸收北京的許多非首都功能,有助於北京大都市病的紓解。

2、將102家央企中的絕大多數,疏散到全國各地最有利於其產業發展的城市。

類似中遠集團與中海集團重組之後將總部設在上海,可將三峽集團遷回宜昌,中國船舶和中船重工這類央企放在上海、廣州。

3、將北京市黨、政、人大、政協、紀檢、法院、檢察等部門悉數遷往通州。

4、在北京市六環外某處擇地興建政府集中辦公設施,類似美國白宮,國務院各部辦委署集中辦公,便於監督,方便群眾,有助於建設廉政親民型政府。中央紀委、最高法、最高檢亦應同時遷入此地,獨立辦公。

5、合並河北省唐山市和秦皇島市,成立新的“唐山新區”,承接部分央企、來自北京的市屬企業、市屬高校和其他不適合首都建設發展的企事業單位。

xiong3

成立唐山新區的理由:

(1)唐山是整個京津冀地區除京津之外最大的城市。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唐山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起點較高,可以節省大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2)唐山新區濱臨渤海灣,擁有唐山港、京唐港和秦皇島港,具備成為世界級城市的硬件條件。一個強大的唐山,將與京津互為犄角,構築一個穩定的三角關係,有助於京津唐城市群的繁榮和發展,猶如長三角之有滬杭寧,珠三角之有深港穗。嚴格來說京津冀還隻是一個省域概念,並不成其為一個城市群。

(3)唐山新區地處灤河下遊,水資源充足。且有臨海優勢,今後萬一缺水也便於通過海水淡化來解決問題。

(4)唐山新區地處華北地區通往東北地區的咽喉地帶,發展唐山新區有助於加強華北與東北兩大經濟區的聯係,帶動東北的振興和發展。

(5)其轄區曹妃甸設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綜合保稅區,前期已經投入大筆資金,設立新區繼續開發可以盤活前期投入,減少國家和社會的投資損失。這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除了不夠標新立異之外,在(唐山+秦皇島)設立新區無論哪個方麵都比白洋澱更合理,更有優勢。這些優勢都是明擺著的,都是常識,用不著磚家來指導。

按常理,中國這麽大一個國家,做這種戰略決策應該高手如雲,為什麽竟能鼓搗出如此難堪的方案呢?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決策機製啊?簡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少折騰為妙。

南山策士是資深“地命海心”病患者。以前多是為深圳操心,這次病發得厲害,真的把心操到海裏去了。明知是廢話,卻不吐不快,沒辦法,一是技癢,二是愛中國。

願天佑中華!

—— 原載: 深南智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