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也想

對細節的觀察常常是思考的起點
個人資料
老看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溫總就教育/創新議題又發話了。他是真著急,但說話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麵。

(2009-11-23 21:41:25) 下一個
我相信,溫總與錢老都確實看出了國內教育問題的症結所在,也都真心期望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但他們又都不敢把問題講白、講透。這麽高階的大人物尚且如此,我們平頭百姓就隻有歎氣的份了。

怎樣才能培養創新型人才?本老看客以為其要點無非是四個“非。。。化”。即:教育非政治化、校園非官場化、學術非功利化、資源非壟斷化。

說起來這麽簡簡單單的幾個“非。。。化”,在國內的氛圍中,不要說沒有人敢來推動之、實現之,即使是堂堂的溫總、錢老,連打開天窗說亮話、正麵提及它們的勇氣都沒有。不為其它,隻因它們涉及到國家的政治體製。

我今天沒有時間展開來扯這幾個“非。。。化”。我隻想強調說明一點:“教育非政治化”並不等同於要放棄“教書育人”。恰恰相反,在全社會道德沉淪的背景下,教育必須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培養年輕人的道德準則與行為規範的重任。令人扼腕歎息的是,現代的中國教育,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就充斥著泛政治化、泛意識形態化的假大空一套。這種毒害、扭曲人的靈魂的東西,是投機、鑽營的溫床,與學術、創新格格不入!

——————————————————————————————————

ZT 溫家寶的感傷:對錢學森的意見深為讚同
  鳳凰網 2009-11-23 14:36:13

新華社昨天全文播發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首都科技界大會上的講話。溫家寶說,隻有培養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類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中國才有希望。 11月5日《人民日報》刊發了錢學森的最後一次係統談話,話題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上。錢學森的談話開門見山:“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都是些人雲亦雲、一般化的,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東西,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一直是這個樣子。我看,這是中國當前的一個很大問題。”

溫家寶的講話稿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約12000字,其中約1500字專門緬懷兩位最近去世的科學家、我國科學界的傑出代表:一位是錢學森先生,一位是貝時璋先生。

溫家寶說,中國的現代化是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科學技術是推動這場變革的重要原動力。隻要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起來,中國這艘巨輪就能產生無盡的力量,任何人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堅信,中國科技一定能夠支撐和引領我們偉大的祖國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中國的現代化一定能夠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下為講話節選)

貝時璋老先生去世時,我沒有趕上去告別。那個星期天我到他家裏去吊唁。這位老先生在去世的前一天,就是10月28日上午,還邀請北大醫學部生物物理教研室林克椿教授等6人進行討論,一位107歲的老人邀請科學家來討論什麽呢?在得知2009年的諾貝爾獎揭曉以後,他心情一直不平靜。他想起林克椿教授 1981年在斯坦福大學化學係作訪問學者時,曾經發現了“由鈣離子促進膜間結合而誘發螺旋狀脂質體”的現象。當時這個成果很受重視,1982年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麵文章的形式予以發表。我們有的科研成果其實離諾貝爾獎並不是很遠,也許就一步之遙。他女兒跟我講,那天,老先生精神特別好,跟大家討論了一個小時,而且最後還講,我們要為國家爭氣。

我希望老一代科學家像錢老和貝老一樣,繼續在重點科技攻關和創新領域發揮關鍵作用,善於發現和培養青年才俊;青年科學家要繼承發揚老一代科學家獻身祖國的高尚品質和甘於寂寞的奉獻精神。隻有大批青年科學家不斷成長起來,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中國的科技事業才能興旺發達,後繼有人。

10月31日,錢學森先生去世了。那天是星期六,早上我還是按時上班。他是8點零6分去世的,我是8點15分知道的。我趕到了301醫院,向這位給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德高望重的科學家鞠了三個躬,來表達我對他的敬意和哀思。

當天夜裏,北京雨雪霏霏。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錢老的音容笑貌一直縈繞在腦海裏。我起身找出當年的日記和與錢老的通信。睹物思人,思緒萬千,一樁樁往事曆曆在目。

我跟錢老認識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那時,我在中央分管科協工作,他是中國科協主席。1990年7月3日,我到他在國防科工委的辦公室去談工作,我們兩人談了很長時間。我的日記記得清清楚楚,他說,整個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大的係統工程,作為社會形態應該包括三個方麵,就是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因此,我們必須提出要建設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然後他又強調還有一個基礎,就是地理環境。

我作總理以後這幾年去看望錢老,他談的更多的不是科技問題了,幾乎每次都是教育問題。他反複提到,創新型人才不足是現行教育體製的嚴重弊端,也是製約科技發展的瓶頸。他提出要更加關注教育改革和發展,注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他說,中國現在沒有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按照培養科技發明創造人才的方式辦學,沒有自己獨特創新的東西,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他還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曆說,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我對錢老提出的這兩條意見深為讚同。後來,我每到一所學校,都向師生們講述錢老的這番話。

我們要把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這需要從娃娃抓起。不僅要重視發展高等教育,努力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更要重視發展小學、中學教育,培養孩子們的創造精神,打好人才成長的基礎。隻有培養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類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中國才有希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ibuko 回複 悄悄話 再加思想非統一化,價值觀非經濟化,人格非群體化,生活非攀比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