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

喜得新生命,活出信望愛
正文

懷念婆婆

(2005-05-12 20:30:52) 下一個
正当我和女兒盼望着半年後就可以拿到专为婆婆九十寿辰定做的磁碗时,婆婆却走了、、、、、、夜深人静时,脑海裏不禁浮现出婆婆慈祥可亲的麵庞,往事也历历在目。 我是一岁半时被送到乡下婆婆家带的,但我对童年的记忆是从4、5岁开始。婆婆一共生养了9个子女,养大成人的有7个,是标準的“英雄妈妈”。婆婆带大了兒女,又接着带兒女们的兒女,解放後回到乡下住,便没去生产队出工,於是有人就说她不参加劳动,要开会批鬥一下。婆婆聽说後,就去仓库找到生产队队长,理直氣壮地说∶“我怎厶没有劳动?我是读过书的,我知道劳动这两个字咋写,我一天到晚不停地做,除了带那厶多小孩,给我在生产队出工的女兒煮饭,还要喂猪,背都累驼了,你说说看,这不是劳动是什厶?”生产队队长看着她的驼背,无言以对,批鬥会也就不了了之。 记得到了夏天,我们一帮小孩兒就会在床上开家庭文娱晚会,一个一个地自编自演节目,婆婆会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看。有次,不知怎厶小姨突然冒出一句,说婆婆是爷爷的“莲花白”夫人,因为婆婆生得小巧玲珑,白白嫩嫩的,象“莲花白”一样。我们当时都笑翻了天,婆婆也边笑边骂小姨∶“没老没少的,没规矩!”不过我就一直觉得这个比喻真是太生动、太贴切了。 等到我们陆续上学了,婆婆也就六十多岁了。从那时起,婆婆的爱好除了打麻将,就是看小说了。不管是现代言情的,还是古代武打的,她都爱看。我已经在上中学,最喜欢看小说,没想到婆婆一样的瘾大。记得一次为了看王安忆的那篇《张家少奶奶》,婆婆硬是卷不 手地看了个通宵。不但边看边深有感觸地叹氣,而且还勾起了她对往事的许多回忆,那是我从婆婆处聽到她的身世最多的一次。不过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关於“炒旗袍”了∶解放前夕,爷爷因为做生意亏了,为了养家糊口,当姑娘时读书读到中学二年级的婆婆找了份教书的工作。教书先生都应该穿戴整齐,但是婆婆那时隻有一件阴丹蓝的旗袍还是完好无损的,於是隻好天天穿着它去上课。等到礼拜天就会洗幹净晾幹,第二天再穿。可是遇到天公不作美下雨时,旗袍就晾不幹了,聪明的婆婆於是想出了一个“炒旗袍”的好方法——就是把旗袍放到炒菜的锅裏去不停地翻炒,直到它幹了为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