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陳佩斯藝術的精髓是什麽
陳佩斯繼承陳強先生的衣缽,是一位電影藝術家。而偶然的一個巧思他將影視製作過程中的階段性作品獨立出來,從而發明了小品這個藝術形式。陳佩斯雖然因為堅守個人理念而遭遇數十年的壓製,但其藝術價值卻在國人心目中無法替代。回顧他的作品,基本都是街頭巷尾之事,幾乎從無高大敘事,也從不沾各種噱頭的光,為何能夠被國人推崇備至呢?原因就在於其藝術表達的真實,這是陳佩斯藝術的精髓。
回顧共和國以來中國的各種宣傳與藝術,都是服務於黨和國家的利益,何時曾向人們傳達一下人世間的真實?不過是因為逐個給人們安裝個傀儡的提線已經是不可能的工程,所以就用這種馭民之術讓大家主動跟黨走,把大家變成不需要提線的木偶罷了。
改革開放以後,香港藝術湧入大陸。這些藝術作品受製於幫派頭目的喜好,照顧到民族情緒,又必須迎合百姓胃口,進軍大陸市場後還要通過電影管理部門的審查,這造成香港影視劇是所有節目中添加劑最嚴重的產品。當我們有了足夠生活閱曆以後再回顧自己少年時那些追過的劇,那些讓我們意氣風發的情懷,一種吞了異物的感覺,令人作嘔,卻又是幾十年前吞下的,嘔一生也幹淨不了。
反觀陳佩斯的作品,雖然其某些作品的內容有時代局限性和職業局限性,但藝術追求的方式從來不屈從於政治,也不利用民族情緒去換取熱度,完全靠自己的內功把真實的生活表達出來,用誇張的手法把生活的亮點凸顯出來。比如胡椒麵一劇,核心一段的表演完全沒有一句台詞,全靠動作眼神把北京膀爺的形象表達的淋漓盡致。不像其他人的作品,當時覺得挺好,越回味越覺得鬧心。那部作品真實而且特別準確,沒有對北京人的諂媚,也沒有弘揚什麽正能量之類的做作,準確表達了一個普通北京工人的豪放,不拘小節甚至無視禮節的特點。最後時刻要順走餐館物品時也準確表現了一個普通人所擁有的正義感、從眾心理和沾小便宜的心理。看作品時覺得他倆演的行雲流水,其實是一部精雕細琢的作品,他們做到了對諂媚觀眾諂媚權貴諂媚民族情緒之類問題的免疫。 而我們再回味其他演員的作品,有太多染疫的作品,某些人的作品甚至可以用病疫纏身來描述。在他和朱時茂的另一個作品拳擊手中有一細節,就是韓喬生問他名字時,他說叫陳小二子,被調侃是日本人。陳佩斯沒有利用民眾的反日情緒做文章,而是回答說自己是純種中國人。這樣的處理方式就極其平和,完全就是人們最普通的思維,永不過時。
陳佩斯的藝術是誇張的,而唯其誇張,才更準確的表達了真實,凸顯了真實,如同漫畫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