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自閉症兒童的心靈之門
玄野
自閉症發病率在近十五年的爆發性增長,已經使得這個病症成為兒童先天精神疾患中的第一位,2014年美國學術機構的統計數字是1/45。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眾對自閉症的認識依然是模糊以至錯誤的,甚至大量公眾機構所公示給人們的一些關於自閉症的介紹也訛誤多多。因此,聯合國於2007年底決定設立每年四月二日為自閉症日(autism awareness day),以提請全世界人民的注意,共同關注和正確理解這一病症,從而警示人們來正確應對這一陌生而極其巨大的人類難題。
自閉症外在表現為孩子的心理問題,所以自閉症的治療一直以心理學為主要工具,其中更以行為心理學為中堅力量。然而自閉症的行為表現千差萬別,傳統心理學的治療幹預方案難免支離破碎,最後的效果往往左支右絀,顧此失彼。我十分質疑長期以來學術界停留在心理學層麵的策略,隻有進一步深入到生理層麵和心靈層麵才能找到實質的和一致的問題所在。相對於心理學治療,生理層麵的DAN!治療雖然不能保證每一個藥物都生效,但生效的藥物(多是營養補充製劑)往往會起到奇效,是一種治本的效果,而行為心理學隻停留在治標層麵上。因為本人並非DAN!的從業醫生,詳細情況尚須專業人員出麵介紹。另一方麵就是心靈層麵,深入到心靈層麵去幫助自閉症兒童的良好發展也同樣是心理學層麵無法可比的。下麵我們逐步分析。
眾所周知,哺乳類生命的一致特點是任何一個個體必須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替代生靈的幫助下才能存活下來並發育完善,人尤其是最典型代表。人在幼年時心靈裏的主導是對父母的依賴與信任。這種無條件的信任對人的成長有著核心的作用,對人有著全方位的最深度的影響。人在經曆了精力超過需求的青春期躁動後,進入成人階段。成人的標誌是心靈中對社會和家庭尤其是對後代的責任意識。這種意識不是培養出來灌輸進去的,而是與生俱來天命所賜的,在人成長到一定的年齡就自然地在心靈中顯現出來。這時,人的心靈中就主動地要去支撐另外的靈魂,去支撐一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或民族。從這個角度說,近幾十年流行的隻關注個人享樂的生活哲學是武斷的,有悖於人心靈的本性,也不容於人類社會的模式。這是題外之話。兒童的心靈特點與需求與成人的心靈特點與需求恰好形成匹配,這種自然機理就決定著生命的代代相傳。
自閉症的威力就在於破壞了兒童對另一靈魂的依賴與信任的自然需求,從而他們不再主動交流,也不會交流,進而不會從他人的指導下學習,發展慢慢滯後下來,漸漸變得與眾不同。 基於這個認識,我們應該製定什麽樣的自閉症幹預策略呢?既然自閉症最深層的缺失是心靈上缺乏對父母等成人的依賴和信任本能,那我們是否就應該著力於幫助他們補足這方麵呢?當他們在心靈底層的需求充足了,其他一切的生活技能就會順理成章地建立起來。他們的心靈上並不需要我們的教育和幫助時,我們挖空心思地灌輸固然可以起到一些效果,但往往因為與其意願相悖,效率低而且相應的負麵效應嚴重。許多孩子因為幹預方法選擇失當,結果造成很深的心理扭曲,外在表現就是嚴重的行為問題。
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如果他有著對你的信任,隨著他能力的增強,他會越來越願意聽從你的指導行事,你的意願就越來越深入地進入到他的意願中去。他的個人意願表達就逐漸與你的意願靠攏。有了這種信任,他才能順暢地在你的指導下學習成長。 反之,如果我們的教育和幹預措施是行為心理學所主張的那種訓練動物的方式,用強化與條件反射的方式教會了某種技能的同時,因為教育過程中充滿著違拗其意願的各類場景,從而逐漸消弭了本已微弱的信任。他的意願遭到壓抑,長大後他所表達的意願很可能與你的意願相左。人在青春期以後,隨著其能力的增強,原來被長期壓製的意願必然會加倍的尋找表達與發泄的機會,行為問題就會越來越多越嚴重地表現出來。
此處需要重申一下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是心靈上的對話,而不是一個工匠在塑造和鑿刻無生命的雕塑。心靈永遠是對等的,在這樣的對話中不能出現一方完全淩駕於另一方之上的情況。這一理念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教育尤其適用,雖然他們的人際交流能力很弱,他們的心靈感受能力卻並不差,甚至在許多方麵會比常人更敏銳。當我們靜觀這些心靈時,你會感覺到他們的靈敏與透徹,然而從人際交流上看,這些心靈卻是冰冷堅硬的。這是一塊冰呢,還是一塊冰冷的石頭?我們的體溫能將一塊冰融化,對石頭卻無可奈何。首先我們必須用心靈去感受另外一個心靈的狀態,而不是用生硬冰冷的條目去衡量。如果我們堅持用體溫去溫暖他們,你會體驗到那個心靈的融化。反之,如果我們將自閉症心靈看作是無法融化的石頭,用僵硬的條目去衡量,用死板的方法去訓練,最後他們在我們麵前真的要變成石頭了。
同時,我們不得不強調一個被當代人時刻提起的概念--愛。自閉症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需要體驗與普通人所得到的同樣的愛。因為有著交流方麵的隔閡,他們就需要更明顯的愛。人在心靈幼弱時感受到充分的愛,在其體魄健壯心靈強大時才會向外界表達出愛。技能強弱是第二位的,人對他人與社會的感情傾向是第一位的。當他對外界是一種愛和友善時,再微弱的技能都會對他人有助益與貢獻。當他對外界是一種痛恨與仇視時,強的技能卻會導致更嚴重的損害。這與司馬光所論“德者才之帥,才者德之資”是同一道理。更簡單的理解,我們比較一下+1和-100那個更大。結論極其顯然,隻是人們更樂於談論可以嘩眾取寵的智巧,而不願提及愚拙而淳厚的善,從而隻比較絕對值而忽略了正負。
中國政府在前些年一直沒有充分正視這一問題,而隻承認一個近乎可笑的估計數字,1/500的發病率。其潛在的意思是說,自閉症還沒有構成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如此的樂觀態度是令人不安的。最近看一些報道,中國政府終於采納了一個保守但已經算靠譜的數字,1/100。這意味著什麽呢?如果我們按國人壽命為75歲計算,十五歲以下兒童有1%是自閉症,那麽就會有280萬的自閉症兒童,因為之前的自閉症發病率遠低於1%,所以我們可以粗略估計中國所有自閉症人口會在四百萬上下。因為每個自閉症案例都會全方位的影響到整個家庭,而每個家庭平均三口人,那麽全國就會有大約一千二百萬人生活在自閉症導致的焦慮中。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麽?如果再展望未來,即使自閉症發病率徘徊在1%,中國陷於這一焦灼的人口最終也會達到四千萬以上。然而自閉症發病率的上升卻遠沒有這麽平緩,而是如同北京房價那樣扶搖直上。人們對虛幻的房價的重視遠過於對這個切實的自閉症焦慮的重視,而政府部門的錯誤態度尤其突出。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中國政府必須全方位麵對這個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了。
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麵對工業化,如何定位生命的價值觀。自閉症的產生,其罪魁禍首是工業化造成的自然環境問題,胚胎發育的微環境已經改變,從而影響到了人的神經係統和其他某些係統的健康構建。當代人並不明白自己對地球生態環境的依賴程度,生態環境的極其微小的改變就可能導致生命繁衍的鏈條斷裂,胚胎發育過程對其所處的生化微環境的依賴完全超乎我們的認識與想象,任何一個不應出現的化學物質都可能導致胚胎發育的嚴重問題。問題根源在於現代社會對生命價值定位的錯誤,人類欲望的放縱,無所不用其極地滿足人在各種感官上的刺激,而結果是生態環境的變遷和脆弱的生命微環境的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