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略論海外中文啟蒙教育

(2015-03-19 10:16:42) 下一個
略論海外中文啟蒙教育
玄野
 
在非中文環境下教孩子學中文是一個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隨著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的角色日漸吃重,中文能力在孩子的未來職場與生活中就變成一個舉足輕重的素質。成年後移民到歐美的華人,個人成長過程中雖共產主義印象頗重,但那些東西多無法自圓其說,人有了獨立思維後那些教條就不攻自破,而深深植入到自己靈魂深處的卻依然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精髓。其子女多受純粹的西方文化教育,是純正的西方思維。東方思維的父母對西方思維的子女,是優勢還是劣勢呢?如果您意圖在本對中華文化景仰至深的西方社會麵前努力掩蓋甚至磨滅掉自己的東方文化色彩,從而使自己能夠融入所謂的主流社會,無疑父母的東方思維對子女是個劣勢甚至負擔。從文化層麵來看,歐亞大陸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絕對主體,而這個主體主要可以分為兩個相對獨立並自成體係的文明組成,那就是地中海文明和中華文明,中間以印度文明為過渡與融合橋梁。如果你能看到西方文明孤立發展的過度與極端,明白現在已經是單個西方文明發展的山窮水盡之地,知道未來世界在政治經濟以及哲學信仰各方麵必然是東西合璧的天下,你就會發現父母的東方思維是西方思維子女求之不得的巨大財富。這一優勢是西方人無法企及的,也是生活於大中華文化圈中的人難以得到的。因為篇幅限製,此文不再展開討論這一問題的哲學與文化機理,隻探討作為父母的移民朋友如何引導子女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
 
大家遇到的問題首先是教材的選擇。中國大陸政府因為受什麽軟實力之類的名頭忽悠,花了不少錢搞什麽孔子學院和海外中文教程。孔子學院那事多有糟蹋聖人名聲的惡跡,此處不多談。海外中文教程呢,也是沿用國內以中文為工具的教育理念,長在身邊的孩子都沒搞好語文教育,還惦記著這邊遙不可及的孩子們,其教程的適定性可想而知。顯然,這邊孩子在文字方麵的能力嚴重滯後,而在義理方麵的發展與國內孩子相比,至少是持平,也可能超前。而國內的語文教材本就是義理層麵嚴重貧血,針對海外孩子的中文教育時,更是以教材的義理水平匹配其文字水平。如此,海外中文教程中五六年級的教材要在文字上匹配國內一年級的水平,同時其教材的義理層麵也同樣限製在國內一年級孩子的水平。因此,這本是呀呀學語的東西要拿來教授開始青春躁動尋找自我價值的少年,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小狗跳小貓叫之類的東西讓孩子們笑掉大牙,而藍天白雲什麽的也不過是欺哄橫路敬二的把戲而已。
 
現代心理學,尤其是上世紀以來的教育心理學的結論,多有將兒童心理視做白紙而任由教育者書寫的論調,因此在世界教育領域造成的問題十分巨大。其實,即使你要把孩子心理看作白紙,也必須看作是已經設定格式的白紙,你循著著預定格式寫就勢如破竹,水到渠成,如果你敢不顧其固有格式隨意亂寫,孩子大了以後不罵你那才叫怪事。人的思維以上的屬性,可以簡單分為知識體係與靈魂兩部分,其知識可以後天獲得,而其靈魂與獲取知識的腦部組織結構卻基本是先天所賜,人不可違拗天賜而妄意改造。世界上有四位聖人,都主要是以教師的身份出現在曆史長河中,他們是孔子,佛陀,蘇格拉底與耶穌,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兩千年來為世界檢驗的正確方法,而現代以來的教育方法,數十年實踐而已,就已經千瘡百孔漏洞百出了。也許有人置疑聖人理念是封建殘餘,教條主義雲雲,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聖人原典,你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那些僵死的教條本與聖人無關,而是後世的僵化發展,就像現代教育的過於自信自負的教學實踐一樣,偏離了聖人理念的正路,需要革除弊端,從中沉澱出一點對人類教育有益的東西,其餘的都要交給曆史了。所以,當我們麵對一個學生或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不要象宗法時代教條社會那樣僵死,也不要象現代教育學那樣以為下麵在座的都是可以任你塗鴉的白紙,而是應該有這樣的心態:你麵對的是這樣一個人,在靈魂層麵上完全平等,在智力結構上比你自己或高或低,隻在知識層麵上低於你,並有強烈的求知欲。
 
那麽,實際的教學操作中,選擇教材的策略如何呢?以個人見解,精讀教材一定要選擇中國文化中的經典作品,就是那些讓你熟讀成誦十遍以後你依然覺得有無窮味道去參悟的書籍與詩文。當然其中有一個文言文與白話文間的巨大障礙。當代中國圖書業比較發達了,而經典書籍也不幹中宣部的瓜葛,所以這方麵的教材還是極其豐富的。首先要選用帶有中文注音的教材,這可以減少中文學習難度的一半。其次,各種經典作品應該怎麽篩選。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神話故事和各代曆史是很好的讀物,選擇簡寫得極其通俗的本子來學,編寫者稍微賣弄點文采都會給這邊的小讀者們帶來巨大的障礙。因為是大幅度的簡縮,就像從一堆珍寶中挑一兩件那樣,其所攜帶的義理一般不會有問題,隻要編寫者對經典有敬畏,而不是賣弄聰明就成。再有就是四大名著的簡寫本,這要簡縮到原著的十分之一以下才適合中文啟蒙。學這些材料有一個大家不可不用的工具,就是中國製作的大量影視作品。看了這些影視作品,孩子對具體場景和義理就建立了一個現實的架構,再讀書時就是把那些中文字詞往這架構中填了,十分簡單,事半功倍。如果直接讀的話,往往幾個多音多義字就會將孩子搞暈,而對整篇文章不知所雲。以影視做協助,中文的難度又減少了三四成。這時,家長再稍做輔導解釋與監督,孩子的中文學習就基本解決了。隻要依據這些原則堅持每周三個小時的讀寫,然後將他們電子遊戲的時間拿過一部分來看相關中文影視作品,學好中文就指日可待了。
 
還有一類教學材料,就是唐朝以來的近體詩。相對於其他文言經典,近體詩所用文字基本就是白話文,其理解的難度在於情境下的意象,而不是文字本身。學習詩歌的方法與學習其他經典完全不同,就是大略的解釋結合以高強度的背誦。詩歌這東西,你用文字解釋明白了,即便你用的是學生熟悉的語言,也無法讓這些學生真正明白其中的內涵,反而是背誦後,等他們自己長大了遇到了相似的情境就自然明了個中奧妙了。這有點像音樂,很多人學習音樂時對音樂賞析十分用功,其實是南轅北轍的做法。音樂是直達心靈感覺的東西,無法用現實的實物來表達,因為現實的實物在每個人心靈中的投影都是不同的。比如,壁爐給歐洲人的感覺是溫馨的家庭感覺,這種感覺是深入心靈底層的,而對於我們中國人,那壁爐不過是現代居室中的一個浪費能源的裝飾品而已。如果用壁爐來描繪音樂中表達的溫馨,往往如隔靴搔癢,雖然作者的靈感可能來源於壁爐。所以,對中國唐詩宋詞的學習,選擇文字上淺顯的拿來背誦就成了,順便把文字也學會了。
 
去年寫過一篇《唐詩啟蒙說》,也拿過來湊個數。
 
唐詩啟蒙說
中華文化複振之刻,少兒中文教育陡然成熱點,海內外人士見仁見智,選材不一,進路各異。餘以為,中文啟蒙,以唐詩最佳。
中文教育目的在何?或以為交流手段,謀生工具。此何異於據禹王之鼎而用於廚事,揣傳國之璽而案當鎮紙?韋編所係,汗青所載,俯仰天地之道,經綸濟世之策,運籌帷幄之方,縱橫捭闔之術,百代絕學,可捐此生以事,不遑贅言。如今天下擾攘,世界各國墮落於西方生活,柴堆之上筵席,柴堆之側焰火,此恰神靈呼喚中華文明之刻。手持救世密鑰者,奈何無聽神靈之命,唯知以密鑰為廢鐵易半枚便士耶?
人類文明,主體在歐亞大陸,其他地區各有補益。歐亞文明,以中華與地中海兩極並立。歐亞之交,地中海之濱,古來群雄並起,各執太阿百年,淩虐傾軋之行不絕於史。華夏之民,內蒙江黃,外據山嶽,稱雄不唯兵,馭民必望德,劫掠之族為化,膏腴之地得寧,是為天地之獨厚。
中華文化藝術,循天象以明聖道,從物理而喻人事。自強不息者則乎天,厚德載物者法於地。自周易詩經,諸子百家,及漢唐辭賦政論,八大家散文,沿至北宋五子,宋明理學,及晚近詞曲藝術,莫不如是。此人文智慧特質,當代世界之急用。吾等居近水樓台,何不識月?
浩瀚文典,從何入手?必擇字麵淺顯而底蘊豐厚,義理深邃又切近生活者。以此,當首推唐詩。詩書禮易之聖,詩詞歌賦之雅,琴棋書畫之趣,汗牛充棟,後學者始於何處?再曰首選唐詩。唐詩根在天道,力自儒學,蘊三教精微。顯以家常日用之詞,調以藝文曲畫之韻,短則二十字,長則近千言,百遍讀來,每有新得。三歲幼童不覺拗澀,弱冠少年不謂艱深,持重紳士不以浮躁,深沉老翁不嗔幼稚。鶴發垂髫之共賞,唐詩為最。
賴神之眷顧,得識少年諸俊,或嫻靜文雅,或靈動逸群,皆融修之才也。諸父母癉精竭慮,望其得享中文之博大弘雅,托於筆者。遂於近日始授唐詩,唯願不辱重托,識字之上,領略中華文化之大意,日後境界修為還賴自勉。是作文以記。
西元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二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很受啟發。謝謝!
玄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民族解放' 的評論 : 問題是,如果等這個前提被砸實了再考慮改變,我們就都沒救了,隻剩等死的份了。
民族解放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已經是單個西方文明發展的山窮水盡之地,知道未來世界在政治經濟以及哲學信仰各方麵必然是東西合璧的天下,”

這句話是本文的前提。
問題是這個前提本身就是個未知答案的問題。拿假設的東西做前提,文章的結論就非常可疑。
整全的教育 回複 悄悄話 應試教育讓無數人變得浮躁、急功近利,凡事都傾向於在技術層麵上操作,而不願腳踏實地在心靈深處建造。這樣的心態和作風明顯反映在北美使用的幾套中文教材裏:為了省事,課文不重視品德的培養、靈魂的塑造、文學的修養、基本功練習(筆畫、筆順的學習),隻在乎死記硬背的認字,等於是把海洋一樣博大精深的中文,搗鼓成了一個魚缸。
經過刪減、改造後,缺乏思想和靈魂的課文學起來味同嚼蠟,令眾多華裔遠離中文。

要改善中文教學的現狀,必須從課本的內容和課堂的設計著手,因為前者左右了學生學中文的態度和興趣,後者關係到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整全的教育中文》即是針對以上兩個問題編寫而成的。

這裏有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教學示範視頻:
www.holisticedu.us/text_book/teaching_demo.php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