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習李等為官者之高山仰止--張良與素書(上)
玄野
劉邦曾評價張良道:"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這樣的評價堪稱史上冠絕人臣了。當然用美國人崇尚的派座次的語言來評價張良是對留侯的輕身淡薄的誤解,也是筆者的無奈。最近偶讀張良的素書,驚歎其絕妙,與趙普的半部論語得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相比,此書所治之強漢則遠在趙宋之上。素書在修身齊家安邦定國方麵的價值直逼論語和道德經,其在文化方麵的整體價值也在太上感應篇等箴言類著作之上。中國曆來將素書束之高閣,實為大憾。正值中國政治與文化氛圍逐漸向正統回歸的時刻,將張良與素書推薦出來,此人此書於國人的理身理家理國都有點石成金之妙。至於國人及官員們是否聽是否用,就看中共的境界與國人的造化了。
首先我們簡單追溯一下留侯事跡。張良以方寸之動定萬裏之疆,鑄強漢成百代典範,古今中外為官者,除留侯之外又有何人?張良在劉邦的諸次重大決策中幾乎全部是決定性的作用,完全是眾說紛紜之下一錘定音的角色。典型如鴻門赴宴,燒毀棧道,韓信封齊,簫散楚兵,定都長安,分封雍齒等等端定成敗之計,不勝枚舉。至於點韓信英布彭越三王鼎立與霸王關外鏖兵,則見留侯胸懷氣魄之大,運天地於心中如棋局爾。這些智慧在素書中都可以找到依據。另外一點在中國史書中言之不詳,就是初漢何以崇尚黃老之術而令百姓休養生息?固然這和劉邦的老成有關,和六國士族對暴秦的痛悟有關,但為何沒有崇尚戰國時期的顯學儒家,而單單崇尚道家呢?我感覺張良的濃厚道家理念可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慎密考證尚需仰賴史學方家。
張良一生有許多傳奇,最著名的傳奇就是素書的獲得。圮上老人所授之書正是素書,而非史記中所言的太公兵法或傳言的黃石公兵略等等。素書是修身的智慧,人際的精華,治國的韜略。至於圮上老人所言穀城山下黃石之謂,不過是悟道之人的詼諧之語而已。蘇東坡有留侯論,認為圮上老人故事是六國高人見張良智慧高絕,獨欠一忍字,所以用圮上失履來點撥他。蘇軾未論及素書,而素書則是六國高士將畢生所論付諸真人而已,其書得其人,是人之幸,抑或是書之幸?
張良明生命之本,淡泊榮辱之道。劉邦分封時出口予其齊國三萬戶,而且還是任由張良挑選。張良謝絕,隻象征性地擇取與劉邦相遇處的下坯留地。這三萬戶實際上是諸侯中的最高數字,為蕭何萬戶的三倍。張良晚年事跡更是一副仙風道骨。他去世前八年聲言要隨赤鬆子學道而練習辟穀,這一時刻正值高祖病重。張良此為,可能有多重意味。學道不過一種愛好而已,更重要的一點是張良踐行了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的要訣。皇帝病重,張良不願卷入帝王繼承的漩渦中,辟穀修道也是最佳姿態。高祖崩後,呂後垂簾,聽說張良辟穀,認為這是對肉體的折磨,親自登門勸說,"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最後命令張良進食。呂後在曆史上是以殘忍著稱的,而對張良卻體貼入微,司馬遷用一"德"字描述呂後對他的感情。這一感情可能要在武則天對狄仁傑的感情之上了。老子道"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實然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