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2025 (1)
中華文明千年遞降的症結--道德與理性的悖離(五)
玄野
五 道德與理性悖離的中國文化原因
道德與理性的融合一致是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巨大貢獻,但另一些方麵的缺陷導致中國在近代的一蹶不振。在西方的科學和理性分析衝擊之下的潰敗,其原因在於聖賢所遺留的直覺上的正確結論,在普通君子士大夫的手中變成了半教條的理念,這樣的東西到了嚴謹的邏輯分析麵前就顯得粗陋。隻有深信這些哲理的人才會用心去嚴謹地證明,典型如萊布尼茲見到太極六十四卦圖以後發明了二進製。而一般人尤其是資本驅動下的外國人和崇洋媚外的中國人都更傾向於將這些直覺的真理簡單化神秘化甚至妖魔化。
中華文化中,合乎理性的人倫天道規定性是從長期的和廣泛地域內的在統計意義上的準確,而不是對個人的單個事件的準確。同時,由於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大部分情況下,人的生命軌跡因為多重因素的作用而能夠沿著這樣的軌跡發展。這有點象量子力學對自然規律的描述。單個微觀粒子在某時刻的運動規律是不可預知的,而粒子構成物質以後卻又極其準確地遵循自然規律。中國哲學沒有明確的正視這一區別。宋儒以來,中國文化界有用八卦來衍生現實世界的哲學派別。這種做法沒有明確自己是在討論宏觀的統計意義上的社會現象,還是個體案例上的的具體現象。其結論雖然正確,卻太籠統了。中國文化中的另一習慣是重視靜止的狀態,不討論發展的過程。比如:評價聖人時,往往用"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這種評價是描述聖人達到最高境界時判斷事物的能力,而絕對不是描述聖人自己的思維成長過程,更不是說聖人能夠生而知之。中華文化本身的高超品質足以令仁者智者拍案叫絕,其欠理性分析的狀態卻不能說服普通大眾。中國文化上世紀在世界範圍內的缺位,也在客觀上導致了道德與理性的悖離。
半學術半教條化的後世儒家對道德和理性的悖離也有責任。秦漢之前的中國,民眾的感情可以十分真摯的袒露,詩經中大量詩篇都以人的坦率感情為主題,而這些感情不但是理性世界的必然,而且也是儒教道德的基礎所在。這一問題放在當代自由主義的觀點上就矛盾了,因為自由主義崇尚自由的情感,否定道德教條。而這在孔子那裏卻體現著道德與感情,理性和自由的融合一體。所以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自漢代以來,後世對儒家經典的理解趨向教條化,因為對活躍而難以掌控的人類感情尤其是對愛情的懼怕,人們逐漸回避甚至否定愛情在人類道德建構中的基礎核心地位。詩經首篇關雎是一個典型。漢代以來的儒家正統認為,關雎是歌頌後妃之德。當大家沒有能力在自由的愛情中合乎理性地推導道德的譜係,退而回避愛情,用灰色的說教來支撐僵化的教條也算守成的策略了。詩經是禮樂教化的經典之首,關雎又是詩經首篇,而後妃之德隻能間接地通過許多層次才能影響到民眾內心。如此重要的篇章采用間接教化的方式,顯然不合理。現代以來的許多學者認為此篇描述的是一個典型的愛情過程。如果與社會道德聯係起來,大家會領悟到,此篇的核心在於家庭感情基礎的建立。家庭,幾乎是人類社會中首要的概念,在國家,民族甚至宗教之上。關雎所述,就是從兩情相悅,到互相傾訴,再到正式婚禮的成立家庭的過程。經過這個過程的家庭往往擁有堅實的感情基礎。顯然,中國古代在婚嫁文化中過多注重門當戶對的物質條件,以及個人被迫融入既成環境的模式,而不鼓勵從自然所賦予人的天性出發,經過關雎中所描述的婚戀過程而塑造適合於個人的堅實的家庭環境。現代人看,古代的宗法社會是對人性自由的束縛。殊不知,這些僵化的教條式的生活模式也與聖人所倡導的理想社會和所宣揚的道德大相逕庭。道德本是自然生發的,又通過理性的方式塑造,所以也必然與人的本性相契合。中古時代,統治階層學術階層以及宗教階層對自由感情的懼怕,導致了一直到上世紀初的漫長歲月中人類真摯感情遭到壓抑。也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吧,既然沒有耶穌孔子等天命之人再世,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全文請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8&postID=1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