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鼓浪嶼的誘惑

(2009-08-17 17:44:23) 下一個




        現代繁華與自然海景的愛情---這是我對廈門的評語。
        廈門高樓林立,但卻沒有感到壓抑;廈門車水馬龍,但卻少有塞車;步行街人潮澎湃,但卻秩序井然。街麵清潔、市井繁華、霓虹閃爍、海風習習,好一派現代都市海景。

        廈門的都市風情我並不想多說,真正讓我心動的還是那個美麗的鼓浪嶼。如果把鼓浪嶼比作一個美麗的姑娘,那麽環抱鼓浪嶼的碧海就是這位姑娘的白馬王子。

        鼓浪嶼並不大,清秀小巧、婀娜多姿,圓潤的曲線散發著迷人的欲望。
        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我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了明麗雋永。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讓我流連忘返,然而最讓我無法忘懷的還是登上日光岩後的心曠神怡。 俗話說“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日光岩是鼓浪嶼的龍頭,登臨極頂,風光鼓浪嶼、時尚廈門、自然之大擔、小擔諸島盡收眼底,原來世界竟然比我還小!原來人生還有如此幸福的感覺!

        歐洲建築風格隨處可見是鼓浪嶼的另一個特色。誰都知道,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屯兵鼓浪嶼訓練水師,揮師東征收複了被荷蘭殖民者侵占38年之久的台灣島。但是鴉片戰爭後,廈門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這個世界真的無法判斷對與錯,昔日的國恥卻成了今日的風光,誰要是去欣賞,還得留下買路錢呢!

        鼓浪嶼還有一個代名詞:琴島。
        我漫步在鼓浪嶼的小徑上,那來自四麵八方、悠揚婉轉的琴聲不絕於耳,真可謂在音樂的太空中遊弋。這裏的悠長曲徑,一草一木,小巷人家,似乎都綴滿了音符與節奏,一如琴島岸邊終日拍蕩的陣陣浪濤。 那清脆悅耳的鋼琴聲,從老式建築裏麵,透過白玉蘭茂密的樹葉飄蕩出來,述說著一段古老的故事。

        追根求源,這道風景又歸結到了鴉片戰爭頭上。但我必須聲明,我絕對沒有要美化侵略者的意思,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鴉片戰爭後,伴隨著西方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也開始湧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孕育了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由此,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鼓浪嶼是現代氣息和古典文化糅合的暢想曲,是東方古韻與西方浪漫鑄就的音符,也許那個鋼琴造型的碼頭就能說明她的今天。古典,浪漫;美麗,豐滿;高貴,樸素;厚重,熱烈。
        不得不承認,她的美麗蘊藏著西方的基因。
        擁入鼓浪嶼的懷抱,我真的好不想離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