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無狂想地

曼舞飛絮的羈旅,小小的足跡漂泊在文字裏,隨心而來,隨緣而去,隨意而遊,隨喜而嬉,天地一痞。
個人資料
ling198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竹韻詩評】第3期 三人行 必有吾師

(2017-08-12 11:25:00) 下一個

 

Für Elise (Letter for Elise)Richard Clayderman - The Essential Richard Clayderman Collection

 
評論組成員:

 

總    編:

落日長河

 

主    編:

蒹      葭

 

副主編:

淡泊軒主         禪  心  人

 

編    委:

慧       眼        西       風  

朱       狄        陳  平  凹

三  映  如           

 

 

 

 

1

 
 

竹韻清音,意在言外

點評賞析/ 西風

 

竹韻清音,意在言外

——評塞外林野《入竹林百日自嘲》

點評賞析/ 西風

 

也曾抬眼望森森,應是竹風聽鶴琴。

隅角雪殘芽偶露,屏前花落酒頻斟。

三人行止觀高下,百日沉浮問淺深。

未必拋磚能引玉,橫吹鳳笛寄清音。

 

——【竹韻清幽-格律詩詞】318期 

 

 

作者網名塞外林野,多半是喜歡放浪形骸生涯的人。中國古代的隱士,多為有誌有能之人,怎樣團結更多的能人,興旺團體、單位和社會,竹林顯然在做有益的嚐試。

 

這篇作品選擇的角度別具一格,它仿佛是自己的一篇總結,又像是對竹韻群的一幅素描,也算是借他人(或作品)讀己心的感發。

 

 

 

(一)

以詩“自嘲”的作品,往往是表麵笑自己世務不通,一廂情願、自作多情的感受,實則多為憤世嫉俗並申明自己堅持理想的情懷。  如魯迅《自嘲》中先遭“未敢翻身已碰頭”,自己卻“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丁元英《自嘲》中的“大誌戲功名,海鬥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從另一個方麵講,能自嘲,方有機會成為強者,方能在追求目標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二)

這篇作品的結構十分清晰,既然願意進入一個新群,之前對那裏的環境必有期望和想象。作者的想象是“竹風聽鶴琴”,風雅之至,令人神往;同時也是作者自嘲的主要原因 - 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古今未有例外。

 

頷聯,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入群以後,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剛入群,不免先在角落站著看熱鬧,等“雪殘”後才“芽偶露”,逐漸嶄露頭角;他在手機屏前也開始所謂“飲酒賦詩”或者“飲酒讀詩”,看起來也其樂融融。

 

 

頸聯筆鋒一轉,觸及到所有大群共同的問題:素質、   人品不一, 爭論對人不對事, 等等。 竹韻總群也未能免俗,筆者也在裏麵“觀過高下”,“問過淺深”,對此深有體會。  作者在這個轉合點,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意味深長,且留下餘地 - 三人行,必有我師,人品也有高下,何況十人、百人,幾百人? 頸聯上下句分別用一對反義詞,“高下”意在後者,“淺深”重在前者。尾聯對此種感受也有所照應。

 

“未必拋磚能引玉”,照應頸聯,作者也許把自己在群裏發出的詩詞和意見,自謙為“拋磚”,實際上更像是下句中的“橫吹鳳笛”- 鳳求凰,清音待和聲,這恐怕是作者這個業餘詩詞高手入群的主要期望吧?可惜這個目的未必達到,當然,殘缺的美更有回味,更富於曲折,也更適合以詩歌這種含蓄的方式來表達。

 

 

(三)

此詩的主要特色是“旁敲側擊”,把加入竹群百日的感受,曲折委婉地表達出來,牢騷發得不失含蓄;又以“寄清音”道出“嚶其鳴兮,求其友聲”的衷曲,也符合儒家溫柔敦厚的宗旨。

 

全詩語言流暢而形象,“森森”、“竹風鶴琴”,“雪殘花落”等都是傳神的筆觸,不動聲色地描繪出生動的畫麵;  用典也很有特色, “三人行”和“橫吹鳳笛”, 一正用一反用,貼切地表達 出真情實感。

 

 

 

尾聯“拋磚引玉”的意思沒有問題,但是用得稍嫌拖泥帶水,“引玉”二字就足以說明問題。 整體上來看,“旁敲側擊”的表達方式雖然高明,但是也有瞻前顧後之嫌 - 以至於讓評論者十分期待和作者直接交流,以期他能盡訴衷曲。

 

總地來說,塞外林野先生這首七律,貼近竹友的詩詞生活,語言典雅而有情韻,行雲流水般地展現了複雜的情感和期待,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都值得大家借鑒學習。

 

 

 

 

 
 
 
 

2

 
 

即景發興,想象奇特

點評賞析/ 朱荻 

 

 

 

即景發興,想象奇特

 

評胡鴻七絕 • 五鬆山寫意(新韻) 

評論/ 朱荻 

 

青瑤不用杖藜攀,奔壑流雲直下灘。 

借個扁舟吟嘯去,一篙撐上五鬆山。 

 

——【竹韻清幽-格律詩詞】

(竹韻)第16期 

 

 

本詩的題目是《五鬆山寫意》,確實描寫了一幅有山有水的風景畫。這首詩之妙不在於景物具體描繪的工致,而在於即景發興,想象奇特,通篇有味。

 

開篇第一句就提出論點,指出上山不需要攀登。 這一與通常經驗相反的議論,一下子就把讀者吸引住了。用"青瑤"描寫山的蔥綠秀拔,選詞得當。 

 

 

第二句接下來解釋這是因為山影已經倒映在水裏。"奔壑流雲直下灘"從山引到了水。這一句作者似乎借鑒了李白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奔"和"流"在這裏是動詞作形容詞用,很生動。但是筆者感覺這裏用動感很強的詞描寫青山白雲倒映水中這件相對靜態的事情,雖然生動,但是跳躍較大。尤其"直下"二字不容易讓人聯想到"影入"。當然這可能是筆者領悟力不夠。讀完全詩再回頭仔細思量,這一句的意思還是明白的。 作者可以自行斟酌一下。 

 

第三四句,作者接下來進一步解釋為什麽不用杖藜登山。 既然山在水裏,借舟泛水,一篙上山,也就順理成章了。 詩作很有想象力,趣味盎然。詩結句"借個扁舟吟嘯去,一篙撐上五鬆山"有李白那種"將船買酒白雲邊"的浪漫情懷。 

 

 

通篇不著修飾,感覺一氣嗬成,成功地展現了一派山青水秀的景色。作者並沒有正麵描寫水,隻是通過描寫山的倒影來襯托出水的清澈,並且把自己置於山水之中,通過"吟嘯"二字表達出喜愛之情。 筆者覺得作者成功地捕捉山水恍惚之間的感覺,從側麵很好地突出了五鬆山山水之美。 

 

這種詩心和創作手法在現在浩如煙海的詩詞作品中不多見,值得鼓勵。 建議作者可以從音韻的角度再考慮一下韻字的選用。“攀”,“灘” 和“山” 均是陰平韻腳,讀起來抑揚頓挫感稍欠缺。如果能做活了“三陰平”或者選用別的韻字,可能會更好一些。

 

 

 

其實這種山水倒影的詩詞作品,古人也經常寫。分享一下我喜歡的一首辛棄疾的《生查子 獨遊雨岩》。這首詩也是語言淺顯,但是一片山水清幽氣象和作者怡然自得的心態完全寫出來了。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裏。

 

高歌誰和餘?空穀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3

 
 

鄉愁綿遠,意在象中

――淺評曼無《木蘭花慢 • 望鄉》

文/ 陳平凹

 

 
木蘭花慢
 

鄉愁綿遠,意在象中

――淺評曼無《木蘭花慢 • 望鄉》

文/ 陳平凹

 

       望群山靡迤,數鴻雁,幾離亭。又夕照霞飛,炊煙嫋去,翠黛殘青。閑寧, 撫琴向晚, 任幽懷自逸慕娉婷。無夢難成願景, 落花不悔曾經。

 

        清零,厭爍諸星,垂冷眼,歎空靈。未已望鄉人,思歸路遠,步履時停。 風鈴, 欲搖卻靜, 識淒淒逆旅瘦人形。寥引清音故曲, 隔籬倩月來聽

 

——【竹韻海外】《特輯三 • 歸鄉》

 

鄉愁是詩歌永恒的話題,也是本首《木蘭花慢• 望鄉》長調的主題。  詞眼正是詩題“望鄉”二字,在本首詞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 鄉愁是那一山夕照、一行鴻雁、一座長亭、一抹晚霞、一縷炊煙、一闕琴音、一行步履、一串風鈴、一身孤影……   這林林總總的景觀描寫,情境交融,美不勝收。

 

        這裏所寫之景,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即為主觀之“意”,而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所以說,意象是沾染或滲透了詩人感情而有所變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觀情理和客觀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簡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下麵筆者就用分析意象的方法具體分析本首詞。

 

        上片首字“望”既領啟下文,又切合題意,觀景順序由遠及近,從遠方的“群山”、“鴻雁”、“離亭”,到眼前的“夕照”、“炊煙”、“翠黛”,這些蘊含故友送別、悲歡離合的傳統古典意象的選擇,引發遊子羈旅思鄉之情。同時,又以時間為序,串連起這些意象,懷鄉之情愈見濃鬱。

 

       接下來,一句“閑寧,撫琴向晚”不但承接了上麵從傍晚時分入夜的時間順序,而且由摹寫景色轉到內心感受的心理活動。這才有了“任幽懷自逸慕娉婷”的悠悠一歎。杜牧《贈別》詩雲:“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娉婷意即美好的青春年華。表達身居異國他鄉,依然羨慕故鄉度過的青春歲月,但這一深層意義含而不露,意在言外,點到即止。

 

 

       行文至此,作者意猶未盡,更進一層抒發胸臆,引發讀者共鳴。“無夢難成願景”,在這裏作者將思鄉心切、難以成眠入夢,回鄉之願難以一下子實現的惆悵和感傷輕輕道出。“落花不悔曾經”,盡發人世滄桑之歎,同時又賦予了望鄉人始終眷戀故土、執著紮根於故鄉的形象,營造出一種哀而不傷的“有我之境”。

 

      下片仍遵循時間順序(“厭爍諸星”),由“落花”意象很自然地過渡到群星閃爍夜晚裏的望鄉人,一下子連用垂眼、歎氣、停下腳步這三個動作,將作者回望故鄉、心中戀戀不舍、求而不得的徬徨心態展露無遺。

 

      

 這個時候,作者又不失時機地引入一個代表故鄉生活的“風鈴”意象,將自己的一腔懷鄉情感寄托其中,“欲搖卻靜”, 看似寫風鈴在風中搖擺不定的姿態,實則映襯望鄉人欲回鄉而不得、隻能從心底思鄉的忐忑心情。 而“識淒淒逆旅瘦人形”,更以擬人手法,將風鈴能辨識出望鄉人客居天涯的枯瘦形狀,飽含人道主義關懷,帶來些許溫暖亮色。

 

        尾句以“寥引清音故曲, 隔籬倩月來聽”收束全篇,給人意猶未盡之感,這一聲聲催人淚下的故園曲調,何不隔著籬笆(泛指牆)請天上的月亮來聽一聽呢!這裏呈現的意象,仿佛就是一幅極其唯美的月下聽曲圖,大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之概,隻不過這裏是“月下使人愁”、“曲終人未散”罷!

 

 

 

        本首詞也有不足之處:一是整體意象偏古典化,雖蘊深意,然亦陳舊,難見創新;二是上片意象繁複,有堆砌之嫌,彼此關聯度不太大,較為淩亂,而下片結構顯得單薄,敘景抒情稍嫌拖遝,且意境未作更多提升;三是為湊韻存在個別生造詞之嫌,語氣稍微滯了一些,如厭爍、寥引等,在一定程度影響閱讀的通暢感以及對詞作內容的理解。

 

        由此可見,一首詞作的構思是否巧妙主要在於它是否創造出了深邃、引人人勝的意象。綜合而言,本首詞的創作有得有失,瑕瑜互見。可取之處,就在於它依托一係列反映鄉愁的意象,將望鄉人的思鄉之情體現得淋漓盡致。而缺陷也在於意象過多、過散,令人頓生蕪雜之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017.08.0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