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作家朱啟熱評作品:訴不盡的母女情
(2009-12-16 19:32:22)
下一個
訴不盡的母女情
——記趙小蘭和她的母親朱木蘭
朱 啟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08-04-04 第07版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8-04/04/node_28.htm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8-04/04/content_48330914.htm
2007年8月2日,平凡而偉大的傑出華人女性、美國聯邦政府勞工部長趙小蘭的母親朱木蘭女士因患淋巴癌告別人世。長女婿、美國聯邦參議員麥康諾攜妻子趙小蘭長久跪倒在嶽母的靈柩前默哀。趙小蘭在母親的追悼會上說:“我叫小蘭,就是源於母親的名字。我是她的一部分,將傳承她的血脈和精神,直至永生。”
趙小蘭的母親朱木蘭,出生於中國安徽省一個具有孔孟遺風的書香門第家庭。甚為有趣的是,身為趙小蘭外婆的田慧英,60多歲時從安徽來美,與女兒女婿團聚;90歲高齡,還興致勃勃地參加入籍考試而成為美國公民。趙小蘭的部長辦公桌上,放著一張田慧英宣誓入籍的照片,借此表達自己對於源遠流長的家族和血脈的珍視與尊敬。
總統家庭學習的榜樣
趙小蘭1953年生於中國台北,祖籍上海嘉定。父親趙錫成初為船上的大副,1年有9個月出海在外,家中的大事小事,全靠母親朱木蘭一人打理。1961年,朱木蘭攜帶女兒離開台灣,同在美國立業紮根的丈夫團聚,繼而精打細算,挑起一個八口之家內務管理的重擔。
家庭正如一所讓女兒們避風躲雨的房子,父親是它的頂梁柱,母親則是這所房子的基石,她從不顯山露水,但卻無時不在奠定和支撐著房屋的存在,並精心嗬護著6個女兒的成長。
趙小蘭這樣概括母親對於自己的言傳身教:“母親讓我們愛惜自己,尊重自己,保持尊嚴和自己的價值觀,知道活著要為更美好的事物奮鬥。麵對男孩子或其他什麽人,我們都不會示弱。我們要自重,言行得體,不做讓自己感到難堪的事情。母親讓我們清楚地懂得,我們來自一個有教養的家庭,要儀態端莊,舉止正確。”
朱木蘭治家,基本上沿襲中國的傳統,對於規定的事,一定要做到,尤其要以身作則。
當孩子年幼的時候,丈夫在處理公務,朱木蘭就讓女兒們做功課,大家都不可以看電視。後來家庭富裕了,便請了一名管家,但朱木蘭依然要求孩子們必須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間,並在臨睡時,自己撥好鬧鍾,準時起床,趕校車上學。每逢周末,還要求女兒們一起做家務事,包括整理園中花草、清理遊泳池,甚至家門口那條寬36米長120米的柏油車道,都是由小蘭的父親帶領幾個女兒一尺一寸鋪設而成的。
此外,趙家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家中來了客人,女兒們非但不能上桌,反倒要做好服務生,為客人上菜、添飯。直到三女兒趙小美結婚,親友們來到趙府吃夜宵,當時身為聯邦政府運輸部副部長的趙小蘭還要照例親自下廚,為客人們端菜、盛飯。
趙家的另外一條家規是,女孩子在外麵的花費,要拿收據回家報賬。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鍛造自己的獨立能力,以及向社會盡更多的個人義務,趙小蘭在哈佛大學讀書4年中,曾經把自己的全額獎學金主動讓給其他經濟困難的學生,而這期間她自己的學費,曾向政府貸款,並在暑假時外出打工來賺取自己的生活費用。
朱木蘭的教女有方,眾口皆碑,也傳到美國總統老布什的耳朵裏。有一次,他在白宮接見趙錫成夫婦和他們的6個女兒,特地對夫人巴巴拉•布什說,要虛心地向朱木蘭學習如何成功地管教孩子。
始終以中國人為榮
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因為出海而無法守護頭胎女兒的降生,朱木蘭特意“罰”他為女兒起個名字。趙錫成成竹在胸地說:“就叫趙小蘭吧!希望她長大後,有花木蘭的忠勇、愛國情操,以及代父從軍的孝行。同時也要學習母親的賢淑、包容和善良的美德。”
趙小蘭果然不負父母的厚望,從對英文幾乎是目不識丁的少年來到美國,經過個人持久不懈勤奮努力,終於在2001年1月,被任命為美國聯邦政府勞工部長。新當選的總統小布什認為“趙小蘭有處理行政事務的極高天賦、飽滿的熱情,以及幫助他人創建更美好生活的意願”。
趙小蘭的奮鬥與成功,不僅成為在美華裔的榮耀,更由於這位美麗而智慧的中國女性用了近半個世紀的光陰,終於打破了多年來關於“華人無法真正走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思維定式。
1983年,趙小蘭成為13名“白宮實習生”中唯一的一名亞裔人士,3年後正式從政,出任聯邦政府交通部航運署副署長。1988年又相繼擔任聯邦政府海事委員會主席及交通部副部長等職,先後處理了泛美航空公司客機被炸案、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輪觸礁漏油案,並主持了舊金山大地震後的公路修複工作。海灣戰爭期間,趙小蘭負責大規模的海上運輸調度,為軍方提供後方運輸支持,樣樣工作都幹得非常出色,並且自始至終表現出一種大度從容、處變不驚的女中豪傑本色。而這一切無不得益於母親朱木蘭的言教身傳。
就在7年前,喬治•布什總統提名趙小蘭為勞工部長的那個令人興奮的時刻,朱木蘭卻被確認身患癌症。但是這位堅毅而從容麵對人生的母親,卻樂觀豁達地說:“一個家庭,總會有人生病的。你們都有事業,都很忙,若必須如此,還是我來生病更為合適。”有一次,趙小蘭去看望病重的母親,母親卻對她說:“你現在不是應該在崗位上嗎?你肩負重任,國家和人民需要你。”
朱木蘭性格溫和,但又有主見,屬於外柔內剛的女性。50歲那年,女兒們都已長大成人,朱木蘭決心要上大學拿學位。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她選的是紐約聖約翰大學亞洲研究所的碩士班。在兩年的學習期間,朱木蘭從未誤過一堂課,甚至從未遲到過。有一次紐約大風雪,朱木蘭仍然從紐約上州威徹斯特郡家中開車到紐約市內的大學上學,最後發現課堂上隻有教授和她兩個人。及待聖約翰大學的碩士學位頒發典禮上,當趙錫成和6個女兒,看到頭戴碩士帽的妻子和母親時,每個人的眸子裏無不閃爍著晶瑩的淚花!
早在1984年,朱木蘭就籌資成立“木蘭教育基金會”,全麵讚助中國的高級海事教育,迄今已讚助了2000多名航海專業的學生。由朱木蘭與丈夫趙錫成讚助建設的“木蘭航運仿真紀念中心”,也在朱木蘭逝世一個月後揭幕,並成為一座世界一流的電子航海儀器訓練中心。
趙小蘭姐妹6人,個個不讓須眉,學有專長,出自名校,晉身主流,各有建樹,令美國白人社會刮目相看。趙錫成說:“我這個做爸爸的,一天到晚在外麵忙,女兒管得好,都是媽咪的功勞。”趙小蘭在安葬母親的時候說:“母親勞苦一生後,又忙著先到天國去為我們準備另一個家了,那裏不會再有悲傷。”
趙小蘭在曆次任職致詞時,幾乎都要無一例外地回憶小時候隨父母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父母親如何在困苦的環境中,把她帶大,她今天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愛心和嚴而不苛的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她始終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作者簡介:朱啟,本名:張玉洪,男,旅美作家。山東藝術學院戲劇係編導專業、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文學創作研究班畢業。擅長散文、戲劇與傳記文學創作,著有影視、戲劇、詩歌、散文、小說、學術論文與人物傳記作品等200餘萬字。其中《永難磨滅的記憶》《父親的骨氣》《祖國,我想對你說》《種菜小記》《母親1960》《訴不盡的母女情》《毋容青史盡成灰》等獲海內外征文比賽大獎及網絡熱評。現為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員、理事,北美聖穀華文作家協會榮譽顧問,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會員。E-mail: zqi666@hotmail.com
新年快樂,一切都好!
感謝大師鼓勵!惟有用新作說話,別無其它。
祝朱老師聖誕快樂!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