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詩謎聯話
作為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況且是從小地方出來的窮孩子,上大學的時候除了認真上課,閑暇時看看電影、讀讀小說以外,幾乎沒有什麽特殊的愛好。大學畢業隨即出國,國內那急劇變化的幾年便有些陌生。因此,當國內掀起武俠熱、三毛熱的時候,我正在為自己的博士論文而奮鬥,對於金庸、瓊瑤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等到人家的熱頭都過去了,我才趕了個晚場。幸好這時候大部分書籍都可以在網上看到,在麵對諸多數據頭疼腦漲之際,瀏覽一兩章武俠小說,確實可以得到一時之清涼。
金庸的武俠小說可以說都讀完了。有的還看了不止一遍,至今還會偶爾翻出幾頁來溫習溫習。說實話,金庸的小說裏被人評為佳作的諸如《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等等,寫得並不盡善盡美。我知道這樣寫會引起很多庸秘的反對,我也知道有不少華人文人正在推薦金先生入主諾貝爾文學獎。可我總覺得金庸的小說往往虎頭蛇尾,開頭鋪得很大,氣勢充足,到了後來就有些刹不住車的感覺,所以幾乎所有的小說的結尾都是突然收住,使人悵然若失。這可能是因為金先生的小說都是在報紙上連載,後來整合成書的。剛開始框架極大,可寫著後麵忘了前麵,時間到了就一筆打住。有些像中國過去的評話,分段來看令人回腸蕩氣,合在一起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麽。所以說金先生的才氣是有的,就是缺乏計劃性。不過,金先生對自己的這種文風可能很欣賞,否則在以後多次的修訂重版時這些缺陷是可以改進的。比起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的結構要細致的多,幾十部巨著,唐宋元明清上千年的時間空間,安排的恢恢宏宏,就像一座巨大的宮殿,何處支柱、何處安梁都有頭緒可循,加上書中的人物多是在曆史上實有其人的,讓你覺得中國曆史上好像真有那麽一個江湖存在,並且延續了幾千年。然而,梁羽生的書在武功上更注重程式,反而顯得千篇一律,沒有金庸的書中那種給人以充分的想象餘地的功力。金先生還是描寫愛情的高手,每本書都可以找到一條愛情的主線,而且本本形式不同,讓你能設身處地進入腳色,感受一個個躍然紙上的人物。
瓊瑤的小說當然不是武俠,同列於此顯得不太匹配。但作為描寫愛情者,瓊瑤也絕對是一個高手。那些小男小女的纏纏綿綿,同樣令人掩卷長歎,誘走了多少不同年齡段的讀者的眼淚。但是,瓊瑤的書很難給你留下什麽印象,我看了十幾本,不但書名全忘了,書中主要的故事情節也統統留給了過去。我在以前的小文裏曾經寫過一些謎語對聯,記得瓊瑤的一本書裏有幾個很有趣的謎語,書的內容不記得了,隻記得是描寫師生愛情的,有兩個到現在還能寫下來。其一:“多雨時節遇到你,隻為有情才分離。打一用物。”其二:“粉蝶兒紛紛去了,怨情郎心已成灰,上半年杳無音訊,這陽關易去難回。打一字。”我記得當時讀到此也曾為它們費了不少心思,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最近的書,那就更無法令人回味了。有好些據說是超級大師、著名作家的書也很難讓你終卷。可見有名無實的事實在太多。
詩詞對聯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組成部分。一本好的小說再加上詩詞的點綴可以說是錦上添花。金庸在這一點上就自己承認不如梁羽生,梁的小說裏的那些詩詞歌賦,充分說明了梁先生的文化底蘊。可是我們讀小說的時候,往往急於知道故事情節而把那些美好的詩句略去不念。小時候讀《紅樓夢》,對裏麵的詩詞歌賦也是感到頭疼的。後來才慢慢的感受到曹雪芹的博學與細膩,因為《紅》裏麵的每一首詩、每一闋詞都十分切合書中人物的身份與心態,象:“半卷湘簾半掩門,碾玉為土冰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是林黛玉詠白海棠的詩,但是它多麽像林黛玉自己的寫照。一個多愁善感、有著冰玉一般透明的心的美女展現在我們的麵前。而:“疏是枝條豔是花,春妝女兒競奢華。閑庭曲欄無餘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台種,無複相疑色相差。”是隻有十四歲的富家少女薛小妹無憂無慮的慢吟低唱,在她的眼裏,一切都是錦繡爛漫,富貴秀麗,連傲寒的紅梅也感覺不到嚴冬的麽礪,春天百花盛開,妍紫千紅才是歌詠的對象。記得毛澤東講過:“《紅樓夢》要讀五遍才有發言權。”年輕的時候是不以為然的。現在,我倒覺得讀五遍是遠遠不夠的,該書的內涵是那樣的博大精深,所以世上才有紅學和諸多的紅學家。中國的古典章回小說往往有像曹雪芹所批判的充滿了淫詞豔賦的濫暢。但《紅樓夢》則完全不同,也不像金庸先生的小說鋪得太開而無法銜接。
《紅》書裏也有許多燈謎對聯,琳琳琅琅、目不暇接。比如也是薛小妹所作的《浦東寺懷古》:“小紅骨賤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紅學家們猜了一個世紀,還是沒有一致的答案。有人認為是木工用的吊鬥,用來打墨線和求垂直的。若把夫人的夫字理解成人夫的夫(繁體字裏是有單立人旁的),這個謎底答得還算是有道理。薛小妹共作了十首懷古詩,內隱十種俗物,書裏沒有給出答案,紅學家們也沒有定論。僅此一例,可見《紅樓夢》內容豐富之一斑
對聯在古代,是文人的一種遊戲。所以對仗工整的多,內容充實的少。《紅樓夢》裏有一聯,是賈雨村罷官遊曆時所見:“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寫在一個破舊的和尚廟前,有點看透世事的味道。還有像古代諷刺貪官汙吏的:“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為山乎?”用之於現在貪汙腐敗成風的世道,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五年前曾經訪問過五台山,哪裏有一座海龍王廟,據說十分靈驗。每天求簽還願的人成千上萬,早上四點起來還要排上幾個小時的隊。在廟裏掛滿了各種尺寸的匾額,大書某某部某某局某某長,某某省某某縣某某主任。還願的貪官們大概是還沒有被逮起來,嚴打一過鬆了口氣,花了大錢送匾來了。那海龍王心裏一定很煩,因為:“隻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不作半點事,朝來拜、夕來拜,叫我為難!”俗話說得好: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假如你們的禱告靈驗了,那菩薩豈不成了包庇貪官的壞蛋?雖然說: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但多做點好事,多做點善事,總比去求海龍王強。
世上的事物,從不同的側麵看會有不同的結論。像杜工部晚年寄寓成都作“昨夜秋高風怒號,卷我簷上三重茅”的時候,慨歎風大屋漏,衾寒床濕。其實工部草堂並非破陋不堪,甚至還算是田園風光:“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雖然“盤飧市遠無兼味”,仍舊“樽酒家貧隻舊醅”。時值安史之亂之後,流離失所、無依無靠的人比比皆是。杜甫雖是客居,但有酒有肉,生活質量是很不錯的。並且,他的住處風景優美,“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若不是老杜生就一幅悲涼心態,他完全可以像李白那樣多寫一些浪漫的詩篇。
文章已經寫得很長,學一學金大師一筆打住。多年不曾動筆,總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真正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在此,把此句作為上聯求對,並作為本文的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