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微博時代,很少寫博客了。因為參加培訓班,每天要交作業,索性把作業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誰不會說話,說不溜英文,難道還說不好中文。我自認是個 很會說話的人,然而在孩子教育上,我的語言常常是蒼白無力的。今個花言巧語、糖衣炮彈;明個吆喝訓斥、五雷轟頂;一分鍾之前,我可能是溫柔可人的最好媽媽;一分鍾之後,我可能搖身變成尖酸刻薄的市井刁民。我在自己扮演的雙重角色中糾結,孩子們在我扮演的雙重角色中迷惑。
聽說過體育教練、健身教練、駕駛教練,這次訓練班首次見識了人生教練。她根據情商的三個要素:情感的留意,接受,有意識的行為選擇,對應地推出提高情商 三大技巧:“Acknowledge, Validate, Ask Empowering Question”,通過巧妙地運用到日常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從而實現積極引導、真誠對話,激發個性的有效結果。
根據訓練班上給出的家長的能量表征(7種),我發現自己是典型的“二號”媽媽,現將“我”二的表現展現給大家看看。別笑,我們這些所謂高智商的家長,在孩子教育中常常很二,不信看看下麵的實例,不要對號入座喲。
場景:孩子在練鋼琴,有個地方總出問題。
媽媽:寶寶,這段彈得不對 (教練分析:媽媽注意的是行為結果,沒有注意情感—情商第一要素)
女兒:我知道,可是我想不起來老師怎麽彈的了。
媽媽:我說你上課的時候一定要集中精力吧 (分析,想當然地認為孩子沒好好聽)
女兒:I did.( 一邊說,一邊繼續彈,開始表現不耐煩)
媽媽:我說了多少遍了,你下課後,哪怕你當天不練琴,抓緊時間彈兩遍,會鞏固你的記憶…. (分析:自認為對的,給出所謂經驗之談,沒有接受情感---情商第二要素)
(女兒無語,開始用力彈,完全沒有韻律)
媽媽:你怎麽回事,不好好彈就別彈 (分析:自己開始生氣,發脾氣。沒有幫助孩子做出有意識的行為選擇,情商第三要素)
女兒:fine, (女兒憤然離開鋼琴,)
媽媽開始喋喋不休。。。。。。
根據教練的分析,“我”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沒有發現造成她情感的原因,把自己的經驗強加給孩子,而不是啟發孩子找自己的答案,挫傷孩子的自信,從而引起矛盾激化。
同樣的場景,在我與教練的對話中,產生了不同的效果
教練(扮演媽媽):寶寶,聽起來你有些不耐煩了,跟媽媽說說看,怎麽回事?(分析:點出的是孩子的情感,從而建立心靈的溝通,不指責行為結果)
我(扮演女兒):我想不起來老師怎麽彈的了。
教練:噢,怪不得你這麽煩燥,人都有想不起來的時候,越著急越想不出,媽媽也有這種時候(分析:表示理解,讓孩子感到情感被接受,從而得到情緒上的解脫)
女兒:媽媽,我該怎麽辦呢?(分析:孩子情緒好轉)
教練:試試看,你能想出什麽高招來,讓自己下次能記住??(分析:采用“使其強大語句”,啟發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女兒:下次我們可以帶一小錄音機去
教練:好主意,我就知道你很會想辦法。
在這段對話中,教練把三大要素自然地融和,傾聽孩子的感受,了解問題的症結,從而啟發孩子自己想辦法、找出路。
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它可以完美親子關係,也可以疏離家庭和睦。做為家長,我們的出發點通常是好的,創造條件,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音樂、美術,希望通過藝術地感染,陶冶他們的情操。而現實生活中,鋼琴課、中文課已經成為家長、孩子間打不開的心結,適得其反。我希望通過十四天的訓練,改變傳統的家教式說話方式,實現與女兒的真誠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