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麽時候,小寶寶開始用“
my, my”這個詞。其實,小孩子生下來是很單純的,他的世界裏一切都是自然的,空氣、大地、湖泊、草地、鮮花,而漸漸地我們把一些“自我”的概念給她,她開始認識書是我的、玩具是我的、到後來演變成為車是我的,房子是我的,等等。這讓我想起新書《The new earth》中一個同樣的場景。作者指出,當小孩子們因為被別人拿走書或玩具大哭的時候,他傷心的其實不是玩具本身,不在乎它的質地、顏色,重要的是那是“my”。人類常常在物質中找尋自我,靠物質來表現自我,但最終會在物質中迷失自我。 這本書寫的很好,是至為止,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因為書上寫了大量的人的意識深層的東西,所以可能被國內限為禁書,我希望能經常寫出一些章節跟朋友們共享。隻是會由於自己翻譯、理解上的局限,可能達不到很好的效果。
The egoic mind is completely conditioned by he past. Its conditioning is twofold: It consists of content and structure. One of the most basic mind structures through which the ego comes into existence is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字麵意為鑒定,認識,它來自拉丁語,翻譯過來大致就是“我”和事(我將它翻譯為物質)溶為一體。通俗地舉個例子講,女士們買的化妝品,很多的時候,你不是買這個產品而是“identity enhancer”, 因為它們價格高,獨特,“我的”個性才能體現。如果人人都能買得起,它們即失去了psychological價值,剩下的隻有物質本身的價值,也就沒有了對“我的”吸引力。整個消費群都是在試圖在物質中找尋“自我”,而Ego的滿意度是短暫的,人們又開始不斷地找尋、不斷地消費。這似乎很符合當今中國人推崇地自我、個性,而西方人卻開始大談回歸自然。
老人們常說“萬物皆有靈”,西方文化中,人們也相信萬物即使所謂無生命的物質都有其精神(spirit,我覺得中文用靈字更貼切)。而當社會物欲橫流的時候,人們就無法嗅到宇宙萬物的芬芳,也就無法探尋生命本身的奧秘。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無暇去體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常人是被物欲所支配。建議你觀察自己與事物的關係,沒有了這些物質,你就比別人高一等或矮一嗎?你經常談到你擁有的東西,以提高你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嗎?當發現別人擁有的比你多,你會生氣、不滿嗎?相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點,我們不能短時間內改變,但給自己一個空間,留意觀察,你就會慢慢減少Ego, 慢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