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組圖]俄羅斯的新聖女公墓

(2009-07-05 14:05:00) 下一個
                 

     

      新聖女公墓建於1524年,其中的斯摩棱斯克教堂有5個圓頂,在陽光照耀下金光燦燦,與修道院棕色的圍牆和鬱鬱蔥蔥的古木輝映成趣,是全莫斯科最典雅優美,也最具曆史意義的藝術綜合體之一。修道院內辟有一片墓地,作為教會上層人物和貴族的葬身之地。自1923年起,新聖女公墓成為名人公墓。作家果戈裏、契訶夫、法捷耶夫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羅夫斯基(右上圖)、畫家伊薩克.列維坦、電影演員舒克申、著名政治家(如赫魯曉夫、米高揚、葛羅米柯)、軍事家、藝術家和科學家都葬在這裏。幾乎每一墓碑都是一個雕塑藝術品。例如,赫魯曉夫的墓碑(左中圖)由黑白各三塊大理石互相交叉構成,中間是石雕頭像;女英雄卓婭的墓碑形象感人至深:她雙手被緊縛在背後,衣衫破碎,挺著裸露的胸膛,雙腿微曲,頭高高的向後昂起,這些各種各樣的造型都表現了死者的身份和特點。王明的墓也在這裏,一尊半身雕像,身穿中山裝,兩眼直視前方。 王明的墓也在這裏,一尊半身雕像,身穿中山裝,兩眼直視前方。對有年紀的中國人來說,王明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中國革命曆史上,有他的一頁。王明曾留學蘇聯,被稱為斯大林的學生。曾派往中國,擔任中共的高級領導。王明在擔任中共領導期間曾經犯過左傾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的錯誤。後回到蘇聯工作,直到去逝。安葬在新聖女公墓中。

                                      芭蕾舞演員  烏蘭諾娃

     在莫斯科,有一個新聖女公墓,每天都會有大批的莫斯科市民來到這裏放鬆心靈,好讓他們平淡無奇的生活重新燃燒起希望。
  新聖女公墓是歐洲三大公墓之一。它的總麵積7.5公頃,埋葬著26000多個俄羅斯各個曆史時期的名人屍骨。這裏沉睡著著名文學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訶夫、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戲劇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烏蘭諾娃,畫家列維坦,科學家圖波列夫、瓦維洛夫,政治家米高揚、波德戈爾內等等。這些曾經對俄羅斯的曆史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世紀偉人都長眠於此,而且每個人通過自己獨特的墓碑,向世人講述著他們不同的生命故事。在俄羅斯人的心中,新聖女公墓不是告別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讀生命、淨化靈魂的教堂。今天,我們將帶領你走入這處靈魂的聖地。文學大師的最後聚會
    新聖女公墓原來隻是一塊埋葬修士的普通墓地,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19世紀時才成為俄羅斯著名知識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後歸宿。20世紀30年代,原來安葬在教堂裏的一些文化名人也被遷移到了這裏。
  俄羅斯著名作家果戈理等人的墓葬,就是在這個時候遷入新聖女公墓的。在這次遷移過程當中,一個隱藏了多年的驚人秘密被發現了,人們打開果戈理的棺材後驚訝地發現,他的頭骨居然不翼而飛。
  果戈理雖然隻活到43歲就去世了,但他寫下了《死魂靈》和《欽差大臣》等文學作品,這使他成為當時俄羅斯偉大的語言藝術家。果戈理在世時曾再三懇求後人不要為他豎立任何墓碑,讓他和大地融合在一起,但後人並沒有滿足他的要求,因為他對俄羅斯來說太有價值了。所以,人們隆重安葬了他,並給他修了一個墓碑。一個極其崇拜他的著名戲劇家巴赫魯申說服了看守墓地的修士,將果戈理的頭骨挖了出來,藏在家中並視為珍寶。當人們知道事實真相後,巴赫魯申隻得將果戈理的頭骨交了出來,但果戈理的家人托人將頭骨運到果戈理生前最喜歡的意大利時,委托人卻在途中神秘失蹤。如今,埋在新聖女公墓的語言大師依舊沒有屬於自己的頭顱。
  讓果戈理稍感安慰的是,他墓地的鄰居是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契訶夫。契訶夫隻比果戈理多活了1年,他的《變色龍》《套中人》兩部作品,是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珍品。幽默的契訶夫在生前曾勸告人們要珍惜生活,要知足長樂。他曾經說過:要是你的手指頭紮了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的說,挺好,多虧這根刺兒沒紮在眼睛裏……如果你心愛的人背叛了你,你應該感到萬分慶幸,慶幸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祖國。
  正是托爾斯泰、普希金、果戈理、契訶夫等文學大師,像一盞盞燭光,照亮了封建沙俄統治下的夜空,點燃了俄羅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火種。人們現在來到新聖女公墓每次見到他們的墓碑時,都是對自己靈魂的一次淨化。
  向逝去的藝術巨匠致敬新聖女公墓大門
    歌唱家夏裏亞賓的墓前豎立著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態是當年著名畫家列賓為他畫的肖像:夏裏亞賓坐在沙發裏,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裏,頭略微上揚,神情專注,似乎在聚精會神地傾聽。
  這座傳神的雕像不僅喚醒了人們對夏裏亞賓歌聲的追憶,更喚起了許多俄羅斯老人對他的摯愛和懷念。從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夏裏亞賓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被稱為世界“低音歌王”,他的歌聲曾經讓世界文學大師托爾斯泰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低沉的嗓音也震撼了整個世界。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歌手、俄羅斯民族的驕傲,由於受到國內激進分子的誣蔑和誹謗而不得不流亡國外,甚至還被剝奪了“人民演員”的榮譽。
  據說,夏裏亞賓生前曾賭氣說道:“我連骨頭也不能埋在這個國家。”但是在他1938年去世後,這位不朽藝術家的遺骸,終於從巴黎遷葬到莫斯科新聖女公墓,夏裏亞賓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蘇聯大劇院的男低音歌唱家列米舍夫的墓前總是布滿鮮花,但花卻並不都是他的家人所獻,他的許多歌迷總是在休息的時候來到這裏,為他們心中的偶像打掃墓碑,敬送鮮花。俄羅斯人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表達著他們對藝術的癡迷,對英雄的尊敬。
  有座普通的墓碑,讓人們回憶起戰爭的歲月,這就是肖斯塔科維奇的墓碑。1942年8月9日,德國人認為列寧格勒已經唾手可得,甚至“德軍司令部已經為他們的軍官分送了在列寧格勒阿斯托裏亞大酒店參加慶功宴的請柬”,但是,那一天,酒店沒舉行德國人的慶功宴,取而代之的是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列寧格勒交響曲》的首演。
  盡管當時列寧格勒廣播樂團隻剩下指揮和15名團員,其餘的人有些已經被餓死或凍死,但人們還是采取了各種手段克服困難:樂團在全市征集臨時樂手,空軍為樂團運來了總譜,為了使演出正常進行,蘇聯紅軍先以強大密集的火力將敵炮打啞。
  隨後,這部深刻表現蘇聯人民對法西斯侵略者的憤怒與反抗的正義之聲,便在這座英雄的城市裏奏響了。人們從街上,從掩體裏,從住所裏聚集到廣播擴音器前,傾聽著英雄的樂章,列寧格勒交響曲響徹了列寧格勒的上空,支撐人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為了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信心,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總譜被拍攝成微型膠片,通過軍用飛機飛越伊朗、北非、南美最後運抵美國。這次音樂會演出的實況在美國和南美成百家的廣播電台同時轉播,影響涉及到了整個西半球。僅1942年至1943年,肖斯塔科維奇的這部交響曲就在美國演出了62場之多。現在肖斯塔科維奇平靜地躺在新聖女公墓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他的墓碑上隻是簡單的幾個音符。這塊一平方米多的土地將永遠屬於這位偉大的蘇聯英雄。


          唯一的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去世後,被安葬到新聖女公墓。他是前蘇共最高領導人當中唯一沒有被安葬在克林姆林宮紅牆之下的一位。在赫魯曉夫去世30多年後,我們驅車前往莫斯科西南部,去尋訪這位前蘇聯領導人的墓地和他的那座富有傳奇色彩的墓碑。
  新聖女公墓不是因為埋葬著赫魯曉夫而名揚海外,但赫魯曉夫該為葬在這裏而感到榮耀。
  1971年9月11日,前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去世。按照慣例,作為蘇聯最高權力的擁有者,他的遺體應該安葬在克林姆林宮的紅牆之下。但出人意料的是,赫魯曉夫的遺體被安葬到了莫斯科西南部的新聖女公墓,遠遠的離開了紅場、離開了他的前任們。據說,由於反對斯大林的赫魯曉夫生前就說過,他不願意和紅場上的斯大林埋葬在一起,而靠發動政變逼他下台的原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勃列日涅夫,也不同意在紅場上為他建立墓碑,所以赫魯曉夫最終被埋葬到了新聖女公墓。在前蘇聯的最高領導人當中,唯獨赫魯曉夫沒有被安葬在紅牆之下。
  赫魯曉夫的家人請當時蘇聯最有名的現代派雕塑家涅伊茲維斯內為赫魯曉夫雕刻一尊塑像,好對他的一生做個形象的總結和評價。這很有戲劇性,因為赫魯曉夫生前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評價過雕塑家涅伊茲維斯內,罵他吃的是人民的血汗錢,拉出來的卻是臭狗屎。“驢尾巴甩出來的玩意兒也比涅伊茲維斯內的作品強”。赫魯曉夫甚至在莫斯科美協成立30周年的展覽會上,當眾說涅伊茲維斯內是同性戀者,不畏強權的雕塑家當時馬上反駁說,“請您現在給我找一個大姑娘來,我當場向您證明我是怎樣一個同性戀者”,他的回答讓當時在場的人大驚失色。
  但當赫魯曉夫的家人告訴涅伊茲維斯內,請他雕刻塑像是赫魯曉夫的遺願時,寬容的藝術家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但涅伊茲維斯內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任何人不能幹涉他的創作。
  赫魯曉夫的墓上立著一塊高3米寬2米的墓碑,墓碑由黑白兩色的花崗石幾何交叉組成,赫魯曉夫的頭像就夾在黑白幾何體的中間。雕塑家涅伊茲維斯內通過黑白兩色和交錯的花崗石,表現了赫魯曉夫鮮明的個人性格和他的曆史功過。赫魯曉夫的頭從花崗石中探了出來,緊盯著來往的後人,傾聽著後人對自己的評價。
  當地人介紹說,這是一塊很知名的墓碑,一半白色一半黑色,象征著赫魯曉夫的一生有許多正麵的東西,也有不少負麵的東西。赫魯曉夫是個好人,但他犯了很多錯誤。如今在人們的眼裏,批評他的並不多,可現在連想起他的人都不多。
  幸運的是,新聖女公墓裏埋葬的政治家並不多,這使得墓地少了一些政治上的爭論而多了一些藝術上的優雅。
  每個墓碑都是一頁曆史
    新聖女公墓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一個旅遊景點,每年吸引著上百萬的遊客。當地的朋友驕傲地說,許多外國客人都喜歡到這個墓地來,是因為當你來到這個墓地參觀的時候,就仿佛穿越了我們國家的整個曆史,也就是說在這裏你能看到俄羅斯的曆史進程,這裏陳列了俄羅斯的整個曆史,這裏安葬的都是俄羅斯曆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每當我來到這個墓地時,就好像在翻閱曆史,每個墓碑都仿佛是曆史的一頁,能引發人們許多的回憶。
  在中國,許多中青年讀者都看過一本叫《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的蘇聯小說。而小說中的原型卓婭、舒拉以及這本小說的作者,兩位小英雄的母親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都安葬在這裏。
  據說,卓婭塑像現在的表情和姿勢,就是年僅17歲的她被德軍絞死後的真實情景。凶殘的德軍不僅強暴了她,而且在她犧牲後,還將她的一隻乳房割掉了。當卓婭英勇就義的事跡傳到莫斯科後,斯大林給當時的城防司令朱可夫大將下了一道命令,將殺死卓婭的德軍步兵團的番號立即通報給了所有的紅軍部隊,命令說:在未來的作戰中,隻要俘虜了這個團的官兵,一律格殺勿論,不許接受他們的投降。在卓婭死後,她的弟弟舒拉也進入坦克學校學習。他畢業後以指揮員的身份參加了戰鬥,獲得了衛國戰爭一級勳章和紅旗勳章,在戰爭勝利前夕,他也不幸犧牲。如今,這個英雄的家庭被埋葬到了新聖女公墓,他們的遺體和那些在二戰中犧牲的元帥將軍們埋葬到了一起。


  新聖女公墓的雕塑各具特色,是整個俄羅斯雕塑藝術發展的一個縮影。名人生前都會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雕塑家,請他在自己死後,為自己雕刻一尊最能體現本人曆史價值的作品。
  世界著名的米格戰鬥機的設計者米高揚的墓碑,設計得非常簡潔,一架飛入雲霄的米格戰鬥機反映了米高揚畢生的理想和追求。一位畫家的墓碑就是與他相伴一生的畫板。
  河水順著堤壩奔流而下,形象地反映了岡得洛夫為俄羅斯水電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本書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臨終前的最後一刻,被雕塑家永遠地定格在了一塊石板上:他的一隻手放在書稿上,飽受疾病折磨的身體微微抬起,眼睛凝視著遠方。墓碑下麵還雕刻著伴隨了他大半生的軍帽和馬刀。
  新聖女公墓飽含著濃厚的文化韻味,墓主的靈魂與墓碑的
  藝術巧妙結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羅斯墓園文化。時至今日,來新聖女公墓參觀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許多俄羅斯人在休息日也會來到這裏,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掃一掃墓碑,獻一束鮮花。在這些偉人的麵前,他們自己的靈魂被淨化了,同時躲避著現代社會對他們身心造成的傷害。
  蘇聯解體後,新聖女公墓也麵臨著生存危機,而且公墓已經沒有太多地方可以繼續埋葬名人了。現在,許多富有的俄羅斯新貴,想通過捐助一大筆錢使自己死後也能夠埋葬在新聖女公墓。這一想法遭到了大多數俄羅斯人的反對,他們不允許任何人用金錢來玷汙這塊俄羅斯人心目中的聖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