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蔣介石愛將遺孀:我為何對宋美齡沒好感

(2009-06-30 14:20:44) 下一個
蔣介石愛將遺孀:我為何對宋美齡沒好感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展開,彼時的南京城,氣氛異常緊張,張靈甫死後沒有給王玉齡留下多少家產,而作為 國軍 烈士遺孀的王玉齡,也沒有得到國民政府的特殊照顧。

    王玉齡:宋美齡要接見我們,都是些寡婦,結果,我根本就懶得去,但是人家就講,好像是應該去去。大家都去,一定勸我去,那我就去了。去了結果到了 總統府 ,我們都坐在外麵,坐在外麵等很久,我都等得不耐煩了,結果有一個海軍武官跑出來講,今天夫人身體不太舒服,所以你們請回吧,就這樣。那一刻你是覺得心裏有一種很涼的感覺是吧?

    1949年4月,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強渡長江,蔣介石政權土崩瓦解,王玉齡先隨國民黨撤退到台灣,之後又遠走美國,讀書打工,尋找新的生活。

    那個時候挺苦的,因為第一沒有錢,第二還要靠自己做工,那真是日夜的都在做事情,有時候太累了,我一看到太陽的時候,好舒服。我說我這一次回去,

    回到台灣我要睡一個月。

    19歲是王玉玲生命的分水嶺,在此之前,這位富家千金小姐完全不知憂愁為何物,而似乎是在一夜之間,她不得不迅速的長大成人,成為一個毫無積蓄,必須要獨自撫養幼子的女人。王玉齡說,人的潛能和變化,有的時候連自己都覺得難以相信。在美國奮鬥了幾年,王玉齡把媽媽和兒子接到身邊一起生活,而在1973年的時候,身在美國的她收到一個好友帶來的口信,說,有一個人想請她去北京看一看,這個人,就是周恩來。據說,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隻有兩位客人可以自由地出入中國,一個是楊振寧,另外一個就是這位國民黨名將的遺孀王玉玲。

    王玉齡在航空公司服務了20年,直到退休,2005年,王玉齡隨兒子來到上海,頗為意外地接到了當年華野指揮官粟裕大將之子粟剛兵的邀請。

    王玉齡現在跟隨兒子在上海定居,從19歲守寡到現在,她一直沒有再婚,60年過去,當年19歲的少女如今已經是耄耋老人,在上海的玫瑰園,王玉齡給丈夫做了一個衣冠塚,每到清明節的時候都會去祭奠。但是在她心裏,一直有這樣一個願望,那就是在那片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叫做孟良崮的地方,終有一天,她可以找到丈夫的遺骨。

    2007年4月,王玉齡受到邀請,前往孟良崮,在丈夫殞命的山洞裏,王玉齡放上了一束花環,張先生就埋在裏頭,他們就要把那個洞上麵做一個墓,弄好了以後再把這個骨頭(放進去)。我就跟他們開玩笑,我說留一個位置給我吧,

    他說你還早了,我說放在那裏等著吧,也快了。

    我從來沒有講過,告訴過他我愛他,所以後來他死了以後,我倒挺後悔的,我就覺得我這個人怎麽會這樣吝嗇啊,連一句話都不肯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