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翔曾開發國軍主力戰機 國軍怕兩岸合造大飛機泄密

(2009-06-29 18:23:20) 下一個
  主筆孫力舟/6月22日,台灣《中國時報》題為“漢翔登陸造飛機軍方憂機密外泄”的文章稱,對漢翔公司赴大陸投資甚至與大陸企業合作組裝民航飛機的打算,台灣軍方感到憂慮。那麽這個漢翔公司與台灣軍方到底是什麽關係,島內外各方如何看待此事呢?

  上海航展搭鵲橋

  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漢翔)的李世昌(音譯,Li Shih-chang)稱漢翔的代表在今年5月的上海國際航空展中與中國國有的商用飛機公司的代表見了麵。

  5月27日,漢翔的董事長邢有光率領“中華航太產業發展促進會”代表團,到上海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總部拜訪。李世昌說,雙方正在討論生產商用飛機的理念,雖然還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不會放棄任何商業機會。《中國時報》則稱,漢翔計劃參與生產一款商用919型客機,並預計在2014年出廠首架飛機。

  漢翔已證實此計劃,稱其屬於台“經濟部”主導的“搭橋計劃”的一部分,但強調該計劃仍處於報請台“行政院”核準的過程中,因此不便透露細節。對於兩岸航空工業合作有可能導致泄露台灣“國防機密”的說法,李世昌說:“漢翔公司曾與9個國家的16家公司合作過,因此具有防止機密泄露的經驗。”新華網3月6日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當天透露,首型國產大飛機將命名為“C919”。

  其實,早在2008年12月28日,董事長邢有光就曾表示,根據台灣“經濟部工業局”的兩岸民航合作計劃,該公司將積極爭取赴大陸投資。邢有光說,未來隻要法令“鬆綁”,漢翔不排除與大陸廠商建立戰略聯盟,生產組裝民用航空飛機。他還說,漢翔初步鎖定大陸商用飛機公司(俗稱大飛機公司)為合作對象。由此可見,漢翔對大飛機項目早有想法。

  漢翔曾是台軍下屬機構

  漢翔公司總部位於台中市,其前身是台灣“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這個機構的曆史可以上溯到1946年9月在南京成立的“航空工業局”,其職能是整合各個飛機修配工廠的工作。1949年,該局被遷往台灣,由於大量技術人才起義或投誠留在大陸,1954年該局被縮編後更名為“空軍技術局”,隸屬“空軍總司令部 ”,1969年更名為“航空工業發展中心”。1992年,該中心被改製為“國營事業機構”,1996年改為現名,歸台當局“經濟部”管理,從隻生產軍用飛機轉為軍用、民用飛機都生產。

  迄今為止,漢翔是台灣惟一的大型飛機製造公司。漢翔公司與美國的貝爾飛機公司、諾斯羅普、蓋瑞特等公司合作生產了戰鬥機、直升機和飛機發動機,也自行研發了一些教練機、模擬駕駛機等。漢翔最著名的產品是1988年完成的F-CK-1戰鬥機,該型戰鬥機被命名為IDF“經國號”,成為台空軍的第二代主力戰機之一。

  台軍怕敏感技術外泄

  美聯社報道稱,台“國防部發言人”虞思祖對漢翔與大陸公司可能達成的任何協議都表示疑慮。他說:“我們當然關注,但我們無權幹涉他們的商業合同。”確實,20世紀90年代以後,漢翔公司已不再歸軍方管製,並早已關閉“經國號”戰機的生產線。《中國時報》稱,漢翔仍掌握台軍新型導彈等高機密武器技術,並承擔“經國號”維修任務。對於台灣當局允許漢翔赴大陸投資,甚至與中國合作組裝民航機,軍方將領私下都感到不可思議,他們認為在過去由軍方退役將領擔任漢翔董事長時,根本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島內仍存在意見分歧

  6月22日,台“中央社”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蔡同榮表示,漢翔公司有80%的業務來自軍方,是台灣很重要的軍工企業,台灣“國防機密”可能因為漢翔與大陸的合作計劃而泄露,美國也會擔心向台灣提供的軍事技術可能被轉到大陸,影響台灣向美國購買武器。他呼籲“經濟部”叫停這一計劃,否則民進黨將向“經濟部”表示抗議。馬英九上台以來,海峽兩岸的各方麵交流日趨密切,國民黨內主流意見對於推進兩岸交往持積極態度。

  台“中央社”稱,國民黨團副書記長呂學樟表示,他不認為漢翔這樣做會導致“國防機密”泄露,但台相關部門應評估其利弊得失。國民黨“立委”帥化民則說,漢翔的技術等級還不如大陸,不存在泄密問題。

  國民黨“立委”林鬱方卻認為,漢翔目前還在負責維修“經國號”戰機,而且80%以上的業務都與台灣軍方有關,因此在與大陸公司的合作中,要把台灣的“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