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癡莫怕笑

在青春漸逝的歲月裏,我很喜歡說一句話,尤其是喝酒的時候。“所謂天長地久,都是年少無知”。這多少是對那挽留不住的青春的一種自嘲式的哭訴,來平衡那被時間無情掠奪的無助。
正文

懷念應該懷念的

(2009-06-05 16:09:53) 下一個
多半人類的節日都是在懷念,可是我們真的在懷念該懷念的嗎?
 
上學的時候,我們經常有郊遊去懷念什麽的,從端午時的屈原到初秋的毛澤東。也許是年紀小吧,對懷念誰並不在意,甚至希望天天都去懷念懷念,免去了學習之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的變化,對懷念這個形式也開始失去了興趣,甚至開始厭惡,最後到莫不關心。
 
前些日子重看南懷瑾先生的《老子他說》, 我就在想,不是說宇宙中的每件事都是有意義的嗎,那人類生存繁衍的意義在哪裏呢?我們的祖先5000年前的智慧,到了現在能傳承下來的已寥寥無幾,更不要說發揚了。老子的大道能領悟的應該是不多,雖然道觀很多,香火很好。要是人類越發展越退步,為什麽人的單個個體是向前發展呢?
 
隨著互聯網的發明,表麵上人類的所有知識都可以輕易地共享了,這該是多大的一個進步啊。但我們真的可以從蝴蝶標本上看到它翩翩起舞嗎?拿那本5000字的道德經來說,大概100代人過去了,多少人能領悟這無上大道呢。而且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對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興趣寥寥,這恐怕才是文明消逝的根本原因吧。
 
其實我想看到我這篇文章的人不會很多,又大多認識,所以被口水淹死的可能性很小。若是放到什麽天涯社區去,準被罵“吃飽了撐的”“無病呻吟”“扭捏作態”甚至“傻B”“白癡”之類。但如果你去參觀精神病院,被罵也不會生氣吧。當然了,清醒地生活在精神病院是另一種感受了。
 
說回來,在短短的幾十年裏研究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值得嗎?真的能悟道升天,與天地同壽嗎?這個很難講,還是反著說吧。
 
一個人生意失敗,兒子車禍死了,老婆得了精神病,父母也都重病在身。他送走了所有該送走的人就想去自殺,但發現中了1000萬的大獎,隨後他開始了很多屬於他自己的生活。(具體的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吧,不過那個不是什麽博文,是一個小說的開篇)。
 

我其實並不打算給我的書做廣告,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不去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那我們和浸泡在培養液中的那個他有何分別呢?不管你是追求平安的生活,刺激的生活,樸素的生活,奢華的生活,有什麽分別呢?小說中的秦安可以選擇一個新生活,可以選擇貧窮或富貴,平坦或坎坷,但一旦選擇了,即使是虛擬的生活,他也無法再控製。我們呢,我們無法去選擇我們的起點,或者說我們已經選擇了而無法改變我們的起點。真正能夠辨別自己是不是生活在真實的世界裏的方法有兩種。一,死亡。虛擬的死亡會喚醒你。二,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當你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你就可以分辨自己的處境了。

 

也許你說我的小說或電影看多了,謝謝你,你至少和我有了一點點的共同語言。也許你說我瘋了,那麽證明看看。你知道,不要輕易說誰瘋了,因為那是很難證明的。

 

我沒有寫跑題,今天的話題是《懷念應該懷念的》。我所說的一切就是,我們之所以懷念,就是要去懷念先輩的精神,那些不以歲月或時代所改變的精神。那些精神的力量可以讓我們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讓我們認清自己所處的世界。

 

屈原的精神在於,他可以在濁世中保持理性與知性,並用自己的生命去點燃一盞燈火,在歲月的長河中長明不熄。

 

20年前的那件事該不該紀念我不知道,但我會懷念它,不是他或她,而是那件事。它帶走的不隻是我的一段青春記憶,還有我的激情和夢想,良知和理性。我要懷念它,並在懷念中尋找一些殘破的知性,希望可以在我短暫的生命裏留下一些真實而且珍貴的傳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癡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imei1926的評論:
我外公是一個天津英國輪船公司的職員,薪水在那時應該很高,所以媽媽小時候的生活還是不錯的。後來文革來了......
當然文革影響了很多家庭,我也很喜歡打聽那時的事情。可媽媽很害怕去回憶,我知道她是不想把那個時代的傷痕傳遞給我。
可是對於文化傳承的打擊是很難去修複的,何況後來對民眾的引導導致了大家對文化的漠不關心。
謝謝你的評論
yimei1926 回複 悄悄話 你寫的我很懂,我們這代人(文革中才開始讀書的人)很缺乏讀和了解“我們的祖先5000年前的智慧”,應加上5000年來的智慧,信仰,憂國愛民,光輝燦爛的文學遺產,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