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均壽命發展曆史(中國相對於世界)

(2011-07-22 18:43:45) 下一個
今天看到閣下關於中國人壽命較長的的那篇文章,其實這和吃什麽關係並不很大,關鍵原因在於新中國的分配製度和醫療衛生製度的公平性。

為什麽這麽說,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解放前中國的人均壽命是是30多歲(1935年南京大約39歲,1949年大約35歲),與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沒有多大差別,見後附(世界平均壽命的變化)。而新中國成立後,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中國的人均壽命就提高了近20歲,已經接近了發達國家的水平,到80年代初,更是達到了大約70歲的水平(1978年為68歲),達到了發達國家的平均年齡,甚至已經超過部分國家。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由於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所起的的巨大成就,給世界衛生組織以巨大的鼓舞,提出了“2000年人人健康”的口號,並致力於在全世界推廣當時中國的醫療衛生模式。而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中國的人均壽命隻上升了3歲,這也恰恰是由於分配製度和醫療衛生製度的公平性下降了。

世界平均壽命的變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比較)

年代 世界平均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950—1955 46.0 48.4 62.0 68.7 41.6 43.2

1955—1960 48.6 50.9 65.4 71.2 44.6 46.2

1960—1965 50.9 53.4 66.6 72.8 47.5 49.2

1965—1970 52.8 55.3 67.2 73.8 50.2 51.9

1970—1975 54.6 57.1 67.9 74.7 52.3 54.0

1975—1980 56.3 58.8 68.4 75.7 54.2 56.6

1980—1985 57.9 60.5 68.8 76.2 56.0 58.0

1990—1995 60.8 63.9 69.8 77.0 59.5 61.9

2000— 63.8 67.2 70.7 77.9 62.8 65.7


影響人均壽命的因素中,經濟總量和衛生資源是身重要的,首先說經濟因素,中國在經濟水平上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但人均壽命卻能和發達國家相比,其原因就在於分配製度的不同,解放前中國的分配製度嚴重不均,少量人非常富有和大量人口的赤貧,導致中國人普遍營養不良,生存質量較差,因此人均壽命和其他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差別不大,對當時中國人口狀況的粗略描述是“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新中國建立後,雖然生產力水平發展較快,但並不能馬上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的現實,但分配製度的改變,使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從而使平均壽命大幅度提高,這一時期中國人口狀況變為“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直到計劃生育政策的出台,才使我國的人口狀況逐步改變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但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分配製度又發生了變化,貧富分化逐漸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總體水平上漲雖然較快,但平均壽命上漲減緩,近30年的時間僅僅增長了不足5歲。考慮到以前分配製度的慣性因素,實際上漲非常有限。

其次中國的醫療資源問題,中國醫療衛生水平極端底下,大多數人民根本無法享受現代醫療服務,解放後,雖然我國醫療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但國家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醫生比例、病床比例,大大提高,新生兒死亡率下降極快,計劃免疫製度的推行,傳染病控製水平提高,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達到最高水平,尤其是農村合作醫療製度,被世界衛生組織作為樣板,在全球推行。而改革開放後,農村合作醫療製度被迫終止,中國的衛生資源利用率大幅度下降,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很快下降為世界最差水平,看病難問題十分突出。這些都是中國近年來人均壽命增長緩慢的重要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