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12.22人民日報社論和毛的12.21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2010-01-08 18:41:14)
下一個
歡迎選發知青照片
顧立清,原蘭州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1967年,曾在《甘肅日報》擔任軍管會組長。1968年12月8日,顧立清組織編發的反映甘肅會寧縣城鎮居民上山下鄉的新聞《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在《甘肅日報》頭版顯要位置刊出。此後,經毛澤東主席直接過問和批示,此稿經新華社發出通稿後被全國各媒體刊發並促成席卷全國、盛極一時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熱潮”。如何看待這一“熱潮”的成因並評說其是非曲直,一直是一個見仁見智、充滿爭議的問題。
本文作者趙仕樞上世紀八十年代曾與顧立清一起共事。作為上山下鄉重磅新聞《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的組織者與編發者,顧立清不能不直接麵對人們對於此稿出台的背景、原因以及對形成知青上山下鄉潮的影響這類問題的詰問;顧立清坦率進行的回憶和分析,對於我們了解、認識以上問題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毛澤東在這篇新聞上批示號召知青上山下鄉
文/趙仕樞
提到當年在甘肅日報刊發《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的新聞稿和上山下鄉的話題時,年屆80的顧立清老人似乎不願再次提及。我隻得向他求證:“聽說毛澤東當年號召上山下鄉是中蘇關係緊張,他預感戰爭隨時可能爆發,所以希望把一些城市人口輸送到農村去。據說你組織那篇稿件,就是為了響應毛澤東主席的號召,上麵授意的……”
老人繞不過去了,隻好說:“那篇稿子不是誰授意我組織的,我也沒想到在政治上去出什麽風頭。”
那麽,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潮以及直接影響了下鄉潮的那篇新聞《我們也有兩隻手》,到底是怎麽回事呢?這些年來,顧立清一直在回憶、考慮這個問題,話頭一起,他就從五十年代開始講起——
五十年代初期,黨在帶領全國醫治戰爭創傷中 ,遇到了中小學畢業生升學和就業難題。1953年,全國小學畢業生260萬人,而初中所能容納的學生卻十分有限。1955年,合作化運動飛速發展時期,《人民日報》在8月11日發表了《必須做好動員組織中、小學畢業生從事生產勞動的工作》社論,要求各地積極幫助青年人轉到農村參加生產勞動。這是第一次比較明確地向知識青年提出下鄉的號召。接著,毛澤東在一篇文章上批語:“全國合作化,需要幾百萬人當會計,到哪裏去找呢?其實人是有的,可以動員大批的高小畢業生和初中畢業生去做這個工作。” 9月4日,毛澤東在另一篇文章批下了後來被廣為宣傳的名句:“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裏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中共中央很快作出反應,在《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中,特別寫上了一條:“城市的中、小學畢業的青年,除了能夠在城市升學、就業的以外,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下山,去參加農業生產,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
顧立清說:“下鄉下山”的概念可能就是這個期間產生的,毛澤東主席對這個問題的考慮不是一時的決定,而是一直在考慮。三年困難時期,全國開始精簡下放城市和企業人員,知識青年下鄉的事情再次被提出來。“大躍進”運動受挫,全中國有2600萬人被精減下放,中國形成第一次人口倒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又次被提上中央的議事日程。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在1962年作出了精簡職工和減少城鎮人口的決定。後來又開始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上山下鄉被稱為培養革命接班人的重要途徑,抹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把階級鬥爭和防止修正主義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964年5月4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知識青年要和工農群眾變成一體》的社論。那時候,人們對毛主席極度崇拜,對黨十分信任,上山下鄉,與工農群眾結合,在廣大知識青年的心目中無疑是一個美好的前景,對於那些充滿幻想、滿懷政治熱情的青年極有吸引力。
說到這裏,顧立清頓了一下,又接著說:“我想,毛主席、黨中央在文化大革命後期把上山下鄉運動促成高潮,可能有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全國成立革命委員會後,紅衛兵曆史使命結束,就需要動員他們到農村去;而中蘇關係緊張,為了備戰,動員城市裏的人到農村去,可能也是一個因素。”
顧立清的分析,當然有其道理。當年,那篇影響了全國的重磅新聞稿件《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顧立清說,在當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是宣傳部門的一個重要話題。1968年9月24日,《甘肅日報》發表了《鞏固偉大勝利,發展偉大勝利》的社論,祝賀全省各級全部成立了革委會。革委會的全部成立,標誌著“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聲,他就想到對城裏人到農村去的話題應加大宣傳。
甘肅的情況顧立清十分清楚:自然條件很差,人們就越不想在農村呆,都想往城裏擠,可城裏又沒有多少就業崗位,不少居民就沒有工作。他當時認為中央組織居民上山下鄉是對的,覺得那麽多人呆在城裏,不下去幹啥?
1968年9月底的一天,他要求《甘肅日報》駐定西記者站記者馬占海盡快把定西地區城鎮居民上山下鄉的情況了解一下。
馬占海當時30多歲,在會寧縣掌握到幾個比較突出的人,逐一進行了采訪。其中一位50多歲的婦女王秀蘭,兒子在外當工人,家裏隻有她和兒媳婦,當他問王玉秀蘭對上山下鄉有何感想時,王秀蘭不加思索地說:“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作為一名有經驗的記者,王秀蘭這句話正好是切中他此次采訪的關節點,於是,他在稿子中把王秀蘭作為一個重點來寫,並突出了她這句有點睛作用的話。
顧立清一看到馬占海的稿子就感到不錯,覺得王秀蘭說的“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既樸實,又深刻,很有感召力,於是,精心對稿子作了修改,加了編者按。1968年12月8日,《甘肅日報》在頭版右側,以半個版的篇幅刊登了沒有署作者名的消息,標題的引題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會寧縣部分城鎮居民紛紛奔赴農業生產張一線,到農村安家落戶,他們說——”,接著是主標題“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稿子發出後,顧立清說,他象辦完了一件日常工作,在腦子裏放下了。
稿子登出來第三天晚上,新華社電話打到甘肅日報社,說毛主席看了這篇稿子,認為很好,並核實稿件是否屬實,顧立清肯定地回答:“絕對真實。”他們講要派人來核實。
一篇看似普通的消息稿,為何引起主席的高度重視呢?據說,上山下鄉工作開展以來,毛澤東一直苦於找不到可以用來引路的典型。當刊登著《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的《甘肅日報》放到毛澤東主席的案頭後,他立刻讓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派人到甘肅會寧縣,實地核實這篇文章,然後轉發全國。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在頭版以整版的篇幅,原文刊登了由新華社轉發了的12月10日《甘肅日報》的消息《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市裏吃閑飯》,並加了編者按。據說“城”字後麵那個“市”字,是毛澤東主席親自修改時加上去的。同時,《人民日報》還在報眼位置的《毛主席語錄》欄裏,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裏的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誌應當歡迎他們去。”從此,由城市居民到農村去,轉化成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毛主席發表最新指示,全國沸騰。
南寧市應屆高中畢業生上山下鄉動員大會現場,學生及家長三萬多人參加會議。
喜訊傳到甘肅省會寧縣,縣城幾千群眾在紅軍會師樓前舉行了慶祝大會。
在《人民日報》發稿的第三天,《解放軍報》、《紅旗》雜誌以及全國各個報刊先後轉載《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市裏吃閑飯》一文,國內廣播、電影和電視等媒體,開足馬力宣傳上山下鄉。會寧縣由於那篇報道的原因,一夜之間變成推動上山下鄉的典型,王秀蘭也因為那句名言,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成了當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大名人,成了照相機、電影攝像機和記者筆下的熱門人物。
《甘肅日報》首發的《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新聞稿,在全國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顧立清說,對我而言,隻是覺得完成了一件本職工作,但後來卻因為這篇稿子,有人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形成歸結他和相關的記者、編輯頭上,說他們執行了極“左”路線。
首先受到衝擊的是記者馬占海。不久,報社也要動員一半人上山下鄉。馬占海完成這篇稿子後因病回蘭州休息,他被定在上山下鄉的名單裏。馬占海托人向顧立清說明情況,顧立清表態說:“馬占海身體不好,就不要下了,如果因為那篇文章,那也是我的想法,讓他去落實的。”後來,馬占海被安排到離蘭州隻有30多公裏的阿幹鎮煤礦,顧立清親自給阿幹鎮煤礦的領導打電話,他才被安排當上礦上的報道組長。
王秀蘭則因肺心病於1979年去世。在彌留之際,老人非常懷念她曾經做過的一切。她沒有留下任何遺言,留下最多的是數百枚毛主席紀念章。在上山下鄉知青陸續回到城裏後,他們家在當初搬遷到白草塬四百戶村的城裏人中,是最後回到城裏的。
王秀蘭照片。
而顧立清也回到部隊原單位,在批判極“左”思潮時,受到批判。顧立清說:“至於對那場運動的評判,相信各人有各自的感受,不是我能評說得了的。後來批判說我搞了那些極‘左’的東西,我也沒作過申辯。我覺得,自己當時在那個位子上,應該把工作幹好。但的確沒有料到,那條消息會產生那樣大的影響。也許這就是所一個時代的產物吧。”
顧立清j簡曆:
1926年出生在河北阜平,1939年參加革命工作,1948年5月入伍參軍。曾在部隊當過新聞幹事、《人民軍隊報》的記者和編輯、蘭州軍區宣傳部副部長;1967年-1977年,任甘肅日報社軍管會組長;1983年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