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腦退化症鎖定元凶 20年來最大發現 (ZT)

(2012-07-12 20:55:18) 下一個
  冰島科學家一項研究發現,常見於腦退化症(前稱老年癡呆症)病人腦中的物質「乙型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斑」,如果因為基因突變減少形成這種蛋白,便能有助預防記憶力衰退。今次研究變相確認了「乙型澱粉樣蛋白」是導致腦退化症的元兇,讓科研人員能夠全力集中針對這種物質來防範腦退化症。有科學家形容,這是腦退化症範疇近20年來最重要的發現。

  大腦的基因突變可以令腦部出現超過正常的澱粉樣蛋白斑,但冰島基因技術公司deCODE Genetics的科學家研究了近1800名冰島人,發現部分人出現的基因突變,反而可阻止澱粉樣蛋白斑產生。這種基因突變不太常見,隻有約1%,但隻要發生了,澱粉樣蛋白斑就減少約四成,大大降低記憶力衰退或腦退化症發生的機會。研究結果表明,80至100歲擁有突變基因的長者中,精神狀態比沒有突變的人好。相關研究周三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中刊登。

  美國西奈山認知健康中心主任、腦退化症專家甘迪(Samuel Gandy)形容,這是自20年前研究人員首次報告基因突變會引致腦退化症後,這個範疇近20年來最大的發現。

  現時沒有藥物預防或治療腦退化症,但現時幾乎所有針對腦退化症的藥物研發均是以降低澱粉樣蛋白斑為目標,這類藥物大部分仍在臨床測試階段。今年有3種針對腦退化症的藥物公布臨床測試報告,分別由輝瑞(Pfizer)、禮來(Eli Lilly)和百特(Baxter)研發,其中兩種藥物的臨床測試結果將會在1個月內公布,另一種藥的初步小測試結果亦將於下周在溫哥華一個腦退化症會議上公布。

明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