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吃素不是養生之道 (ZT)

(2011-12-23 14:49:34) 下一個

越來越多人吃素。然而一項研究表明,純素食主義者容易患上“新陳代謝症候群”,這是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究竟吃素是健美、養生與環保,還是引發疾病的“禍端”?


營養學專家說,穀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水果、蔬菜和肉類都是作為主食的輔助、補益和補充。盲目吃素並非養生之道,不但不能預防疾病,甚至可能引發疾病,隻有恰當的素食方式才是健康的保證。


素食告別富貴病


早在1847年,英國便提出食素,隨著現代肥胖病、高血壓等“富貴病”日趨嚴重,素食又成為當下流行的飲食方式之一。


按照國際素食者聯合會成員的意願,完全素食主義被定義為一種不食用肉、家禽、魚及它們的副產品的習慣,最苛刻的全素者甚至拒絕奶製品、蛋類和蜂蜜。不過,目前最流行的素食者是“奶蛋素”和“半素食主義”,前者即食用蛋和奶製品,後者隻是比普通人少吃葷腥。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營養科主任陳啟眾對食素的好處給予肯定。他說,堅持一段時間的食素,的確對一些人的減重有效,尤其是一些體型肥胖的人。


他說,蔬菜等很多素食含有大量纖維素,可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有利於人體健康。而且,素食者得慢性病的機會絕對要比肉食者少得多,會對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及結腸癌、直腸癌等起到預防和減輕症狀的作用。


負麵體會


雖然素食讓素食主義者們近乎膜拜,但是,他們中也有不少人有負麵體會——頭暈。


陳啟眾說,這主要是貧血。素食者的貧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缺鐵性貧血,另一種是巨幼紅細胞貧血。


他說:“人體每天需要15毫克的鐵,如果供應不上,就會出現頭暈等症狀。拿巨幼紅細胞貧血來說,它是因為人體缺乏維生素B導致。


他認為,營養專家口中的“建議多吃素”並沒有錯,而是人們理解錯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漸漸發展成隻吃素不吃肉。


其實,純吃素食無法完全滿足人類生存所需的氨基酸,而且由於植物性食物含有大量的草酸、纖維素,會影響鈣、鐵、鋅、鎂及其他礦物質的吸 收,長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容易出現營養缺乏症,比如缺鐵性貧血、夜盲症等。陳啟眾建議純素者可以多吃黑木耳、萵苣、蓮花菜等含鐵多的食物,還有一些酵母 裏多少會有維生素B。


美容說法不成立











豆製品如黃豆是最好的肉類代替品。

一些女性吃素是為了美容、減肥、健康。


陳啟眾說:“素食可以淨化血液,預防便秘及痔瘡的產生。但是,不科學地吃素可能造成身體營養缺失,甚至加速衰老。”


陳也說,女士們若完全不吃肉,對皮膚沒有好處,脂肪是加強細胞組織的必要成分,適量地攝入脂肪,還會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而且,缺少脂肪供應的肌膚會失去彈性,變得衰老。


此外,素食女性會使人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比例失調,內分泌及代謝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月經周期紊亂。


葷素搭配最好比例


陳啟眾給予的葷素搭配的最好比例是1:3,即一分肉食三分素食。


豆製品是最好的肉類代替品,用黃豆、小麥磨製成粉,加入香菇、海帶、魔芋等,含有植物性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


食用適量幹果,並增加日曬時間,以補充維生素D。


吃些發酵食品,如饅頭、啤酒等。通過發酵可以分解植物性食品中的植物酸,提高食物中鈣、鋅的利用率。


該避免的食物


為了喚起食欲,一些素食者還常愛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增添過多的油或是調味料,這些做法產生的熱量並不比純吃肉的少。糖和動物脂肪一樣容易升高血脂,並誘發脂肪肝和高血壓。同樣,植物油和動物油含有的能量是等同的,一樣可以引起肥胖。


為了增加素食的變化,許多食物加工廠做出如素雞、素魚或是素火腿等加工品,此種加工製品都添加不少的人工添加劑,所以素食者最好還是直接食用新鮮蔬菜、豆類和五穀雜糧比較好。


而且,要避免用鹽過量,這也是素食常見的問題,所以在鹽的食用上,最好用低鈉鹽或是薄鹽醬油來取代傳統的鹽,以免吃進太多的“鈉”,導致高血壓的危險。


聯合早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