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聖誕節上門討錢的藝術

(2010-01-31 11:33:25) 下一個

聖誕節是互贈禮物的時刻。節前的商店裏人頭攢動,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挑選合適的禮物送給自己的親人。

作為旅居此地的外國人,我們也沒有什麽親人在此,所以也沒有什麽禮物要送。剛來法國時,經常被邀請去別人家過聖誕,於是便要針對這家的人口準備禮物,聖誕往往是全家人一起聚會的時刻,從祖奶奶到爺爺奶奶到父母雙親大家全都要到齊,於是要買的禮物很多,還要多多少少了解一下每個人的喜好,既然送禮物,最理想的是投其所好吧。當然也受到很多禮物,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禮物。原來也可以送一塊L’Occitaine 的肥皂作為禮物的。

久居法國之後就不太再去參加別人家的聖誕了,改成自己在家過聖誕了。通常是邀來中國朋友大家大吃一頓海鮮龍蝦,牡蠣,鵝肝醬,煙熏三文魚,再加上專為聖誕的甜點冰激淩Buche。接下來呢,專業的聖誕節是全家去教堂做禮拜捐錢。我們往往酒足飯飽後開始在家打撲克牌,法國人覺得不可思議,在這麽虔誠的時刻 (很多人一年就虔誠這麽一回) 你們居然賭錢 ( 打牌對他們來說就是賭錢)

不去法國人家過聖誕節,禮物是不送了。可是很快就發現有人會專門上門來討錢。各行各業的都有。一般都是我們住的這個地區的公眾服務單位,年底上門來討‘服務費了

最經典的是消防隊。他們會上門推銷掛曆。剛來法國時不懂得其中的奧秘,說我不需要掛曆。這時他們的臉色很難看。後來說給法國朋友聽,別人嘲笑我,原來上門賣掛曆隻是一個大家心裏都明白的幌子。 於是明白消防隊上門時 (通常是年輕的帥哥),趕緊掏錢,即使不拿掛曆。

聖誕節前的一兩個星期,每天有人來敲門,還專門去取了一點零錢放在家裏。討錢的人又不會帶著機器讓你用信用卡。

心想也不能隨便都給吧,我也隻是工薪階層一個,總得問問清楚。接下來就複雜了,有人上門說的職業我都不懂那個詞,還得等他走後查字典。

有一年上門一個殘廢人,遞給我一張證書說明他是戰爭中受殘的軍人, 還保證給他的捐款都是可以退稅的。我給了他20歐元,心想我可不相信他還能給我退稅,不管他是真是假,反正也就一回。沒想半年以後,還真的受到一封信裏麵是我20歐元的捐贈退稅證明。看來還不是假的。隻是從此以後這位殘廢軍人大叔就成了我家的固定捐助對象了,每年到點就上門來了,沒有商量。

近幾年搬進所謂的高尚地段,沒想到除了房價高之外,還有不少意外的支出。我住的大樓16層高,一共雇了三個固定工人。一個是住在大樓裏的 (就像是公務員一樣,全家免費住著,還是終身製,不能隨便炒掉的) 管理員,他負責大樓的綜合管理,主要是收發信件。 第二位是管理綠化的,每天上門打掃每層樓麵,修剪綠地。第三位是清潔工,負責處理大樓的垃圾,每天將大樓的幾個垃圾桶準時拖到大樓門外,然後有市政府的垃圾車來運走。我們住在大樓裏的所有住戶負責這三位公務員的工資勞保保險。有的時候我也想不通為什麽我們一個大樓需要三個全職固定工人? ! 

每到年末,我的信箱裏便按時收到來自這三位的賀年卡,我便知道又到了想到他們的時候了,又該給紅包了。法國人和中國人一樣是不講錢的,錢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可以做但不可以說。討錢也是高雅的方式,大家不言而喻,心中有數。我谘詢了一下法國朋友,一般說是優雅的人至少給50歐元或者再加上一瓶香檳。三個工人150歐元再加3瓶香檳到是不小的開銷。我覺得給錢總是怪怪的,於是總是去買一些相當於這個價錢的美麗物品,比如香水,給他們送去。一連送了好幾年,今年經濟危機,忽然想,我要是不送又怎樣,總是有人不送的吧?於是我送了兩個人,那個平時碰不大見的管修剪花草的就沒有給禮物。結果我反感到很不心定,象我不再是優雅的人了一般。那天早晨碰到他,都已經是一月底了,他依然不屈不饒的跟我說 « 新年好 »  我知道他沒有忘記我的紅包,並用這樣的方式提醒我,結果搞得我很不好意思,象是欠了他一樣,趕緊想著今天晚上就給他送去,了卻這份心事, 還找出理由說我們中國人的新年還沒有到呢。

結果這麽多年下來,我不必給我的家人買禮物,倒是這三個大樓的管理員成了我送禮物不可缺的對象。他們一下比我的家人都重要了, 實在是不太公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