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5名學生是遇難者更是烈士當震醒良知zt..."> -----------------------5335名學生是遇難者更是烈士當震醒良知zt..." /> 震後首個母親節:一枝鮮花送媽媽(圖)zt 2009-05-09 08:31:25 - 博客 | 文學城
正文

震後首個母親節:一枝鮮花送媽媽(圖)zt 2009-05-09 08:31:25

(2009-06-05 19:04:30) 下一個
震後首個母親節:一枝鮮花送媽媽(圖)zt2009-05-09 08:31:25



-----------------------

5335名學生是遇難者更是烈士 當震醒良知zt

汶川大地震一年了。在網絡和民間千呼萬喚之後,政府沒有食言,我們終於知道了一個苦苦追問的數字:在四川,有5335名名學生在慘烈的災難中消失。

5335個孩子,可以充滿幾十個操場生龍活虎地運動;可以充滿100多間教室,聚精會神地聽講。 現在他們沉淪在廢墟下,一任親人呼喚:天堂中沒有地震,孩子你還好嗎?風來了雨來了,孩子你會冷嗎
5335個孩子,在十三億人目光的關注中,在曆史的長河中,他們永遠不會沉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犧牲了的孩子,已經成為共和國的小烈士--由於他們的犧牲,民族在哭泣中進步,國家在反思中提升政治文明,而人性的力量、生命的尊嚴正在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成長。

遇難的5335名學生,始終提醒著我們尊重生命的意識。

大地震裹挾走86633條鮮活的生命,為什麽還有這麽多人仍然頑強地關注究竟消失了多少個孩子?那是因為,關注孩子,是人類延續生命的本能,也是文明程度提升之後的必然要求,關注孩子,就是關注民族的生死存亡,關注未來和希望。

我們經曆過罔顧婦孺生死的饑荒年代。思想家顧準,曾在1959年底的大饑荒中記錄下一段慘痛的曆史,農村中死掉一些孩子與老人,人們不再關注,而隻是在乎青壯年的生死,並非人們冷血,是為了家族與生命的延續,強勞力要比老弱婦孺的生存更為重要。在這個時候,人已經不成其為人,而僅僅是生產工具--物質的和生育的。好在這一切已經成了曆史。

尊重生命是一種細膩而深沉的情感,愛護老弱婦孺,是一種高貴的教養,它凝注著我們對整個人類、整個自然界的深情,凝注著我們對生命延續的關切與祝福,凝注著我們的自信與自尊。而這一切,需要有整個社會的高度文明高張起一幅暖色的背景,這種暖色的文明又往往要建立在相當程度的物質基礎之上。

因此,民間對遇難學生人數的關注,是文明程度提升之後,公民意識的自然呈現。而政府踐諾公開遇難學生人數,也在尊重生命這一層麵,與民間形成了良性互動。

遇難的5335名學生,始終提醒著我們對社會正義的捍衛。

眾多校舍在強烈地震中垮塌,掩埋了孩子們,也震醒了一些人的良知。

是的,誠如四川省官員所稱,校舍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地震烈度過大,災區房屋抗震標準過低。然而“自然災害中公共建築能否免予質量追究”,這是一個嚴峻的、很難回避的課題。有四川省官員公開表示,不主張追究大地震後的建築質量問題,有失輕率。幸好,我們聽到昨天同樣來自四川官方擲地有聲的承諾:社會上有人提到倒塌建築存在質量問題,省委、省政府態度很明確,隻要有確鑿證據證明建築設計和施工確屬存在違法問題的,有關職能機構將依法查處。

是孩子們的死去,讓百姓關注,是否在眾多事故和災害中暴露出的“豆腐渣”工程,也有在災區公共建築存在的可能?而地方政府的莊重承諾,讓我們對社會正義的維護增強了信心。

遇難的5335名學生,始終提醒我們對防災減災意識的反思。

大地震中學校的垮塌,孩子們的慘死,讓我們開始強烈關注如校舍等公共建築的安全與質量,強烈關注它們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而且,這種關注已經付諸實踐,在災後重建中,校舍的安全已成重中之重。有建築專家稱,這一次,很多校舍鋼筋的密度之大,讓蝴蝶都飛不過去,能抗九級地震!

我們相信,不僅僅是在災後重建,今後,在各地的校舍建設與維修中,對建築質量的重視會前所未有,膽敢伸向建築質量的黑手,會有所猶豫。因為,畢竟連共和國總理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要把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


遇難學生的犧牲,讓我們從災難中收獲了公民意識覺醒與製度性反思的階段性成果。讓我們酹酒臨風,向廢墟中的孩子們承諾:我們會繼續努力,讓你們的心不再寒冷,讓你們的弟弟妹妹不再擔驚受怕。

=============http://news.china.com/zh_cn/focus/512jinian/11075582/
[打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