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不轉帖

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
個人資料
木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知易行難

(2010-04-08 20:18:51) 下一個

知易行難

 

木愉

 

 

公司要雇員都去聽一個人際關係專家講課,目的是為了改善服務質量,也為了同事之間的和諧相處。講課的人是個中年女性,一個醫院的市場部主管。她顯然學貫五車,把如何跟人和睦相處的道理講得一套一套。然而她自己的實踐卻似乎跟她的理論相悖。她談到她的工作曆史,談起在這家醫院做主管的經驗。不經意間,她說她的部門裏的人都呆不長,最近有個副手卻呆了18個月,讓她大喜過望。

 

我在想,呆不長的原因可能有許多,比如報酬,比如工作性質,比如工作環境,比如人際關係。布魯明頓是一個工作機會不多的小鎮,最近幾年,好幾家大公司都遷移到墨西哥去了。所以,如果員工流失高的原因是報酬更高的工作機會,那肯定是說不通的。衛生行業一般付的薪水不低,所以人員流失高的原因很難說是因為其他地方有高薪在吸引。環境當然也不是原因,醫院比機器轟鳴的廠房應該要好許多。工作性質更不是,在醫院的辦公室裏工作,也算是白領了,難以想象人們有什麽理由到了這裏又馬上要離開。隻有一點是可以假設的,那就是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緊張是唯一可以讓人信服的原因。

 

真是這樣,那就有些好笑了,因為該女士可以在人際關係上高談闊論,卻無法在實踐上身體力行。其實,這種葉公好龍的現象屢見不鮮、時時翻新。我讀大學時,一個同學熱衷倫理學,在年級裏倡導成立了倫理學學會並任會長。說起善的來龍去脈,口若懸河,然而正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卻南轅北轍。宿舍裏一輪到他值日打掃衛生,他可以一天不見人影,直到午夜時分才偷偷潛回睡覺。平時借了同學的飯票菜票金錢,能賴就賴,能拖就拖。正是從他的身上,我才第一次認識到倫理學家跟他倡導的倫理原則原來是可以分離的。

 

小人物如此,大人物也一樣。傑弗遜曾經確鑿地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主張,並把它寫進了《獨立宣言》。然而也是他,在現實生活中遲遲不願放棄家中的奴隸。

 

抽煙不好,生氣不好,熬夜不好,吃可口可樂不好,一般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要真正按照道理去做,卻就不容易了。個人和人類的很多問題就是因為知和行之間的不諧和造成的。

 

這種言行不一的現象正應了中國哲學的一個論斷:知易行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