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月二十八日,是希臘的“Ohi Day”。“Ohi” (όχι)是希臘語 “不”的意思。我沒有找到相關的翻譯,所以我就叫它“拒絕日”。
一九四零年的十月二十八日淩晨四點,駐希臘的意大利大使向當時希臘總理伊奧納·梅塔克薩斯(Ioannis Metaxas)轉交了墨索裏尼的最後通牒。通牒要求,希臘同意軸心國進入希臘領土,占據一些戰略要地,否則將麵臨戰爭。梅塔克薩斯回答隻有一個字:“όχι”。(事實上他說的是:“Alors, c'est la guerre。”法語,即“Then, it's war.)。一個半小時之後,淩晨五點三十分,意大利開始從阿爾巴尼亞進攻希臘。 雅典廣播電台十月二十八日早些時候對戰爭進行了首次報道,隻有兩句話:“自今晨6點30分起,敵軍開始攻擊希阿邊境。我軍正在保衛祖國。”(“Since 0630 this morning, the enemy is attacking our vanguard on the Greek-Albanian border. Our forces are defending the fatherland”)。 這標誌著希臘加入同盟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
雖然戰爭在一九四一年三月以希臘的失敗結束,但意大利軍隊原來以為隻需兩個星期就可以結束戰鬥的計劃全盤落空,到一九四零年底,希臘在阿爾巴尼亞圍困了意軍53萬人。戰鬥在最初階段取得的勝利,是同盟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首次獲勝,大大提高了整個歐洲的士氣,也幾乎改寫了整個二戰的曆史。希特勒曾經說過:“如果意大利沒有進攻希臘並且需要我們的幫助,戰爭的進程將會大為不同,我們可以在俄羅斯嚴寒的冬天到來之前攻占列寧格勒和莫斯科,更不會有之後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這同時也是一個不畏強權、勇敢、正義的例子。當時的歐洲,隻有英國在對抗軸心國,對於希臘這樣一個小國,敢於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偉大的。很多人給予這個“όχι”很高的評價。丘吉爾說:“。。。以後,我們不會再說希臘人像英雄一樣的戰鬥,我們會說,英雄像希臘人一樣的戰鬥”;戴高樂說,“。。。自從薩拉米灣戰役(波西戰爭中一次著名的戰役,奠定了雅典此後一個世紀的海上霸主地位),希臘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偉大、光榮”。。。
從1942年,希臘開始慶祝Ohi Day。這一天幾乎等同於國慶,有慶祝遊行,主要是學生和自衛隊。
在父輩們衝上前線開始浴血奮戰的這一天,幸福的後代子孫得到一天假日,不必為和諧社會作貢獻,在家裏享受來之不易的幸福。孩子們從幼兒園裏帶回一麵小國旗,“Italy和Germany想要我們的國,”說著兩隻小手向外一推,我們就說:“‘ όχι!’。。。”愛國主義教育並不是隻有中國才有啊!
這是去年的遊行,孩子們都看著地麵,一個個心事重重的樣子。(這裏麵沒有我們家孩子。)
伊奧納·梅塔克薩斯(Ioannis Metaxas)
去年今天的晚霞,象假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