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邊緣

與自然比, 人類很渺小; 與動物比, 人類並不高貴.
個人資料
正文

西方文明貢獻給世界的偉大財富----工程師文化

(2015-01-18 16:31:14) 下一個


在海外多年,很多媒體追捧的國外的概念,比如什麽法製民主人性化誠信素質高之類的,絕大部分是虛的假的 YY 的。但是西方社會有兩個東西,我認為真的需要我們去研究、學習,然後吸收轉化為我們自己的內在財富。我覺得這兩樣事物,才是西方文明崛起的關鍵,也是他們貢獻給這個世界偉大的財富。其一是工程,其二是金融。

作為一個和理工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人,金融我就不指手畫腳了,畢竟不是專科出身,也沒有業內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工程師文化的看法。

其實工程師文化這個詞的定義十分的廣泛。你說物理學家算不算工程師?建築工人算不算工程師?其實嚴格來講,從文化這個形而上的層麵,他們也應該都算。

如果沒記錯,這個詞兒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因為 IT 行業的爆炸式發展,一群矽穀的公司的風格,如穿著休閑,時間自由,頭發蓬亂,放蕩不羈,公司裏這裏擺個雕塑那裏放個裸體畫之類的,被很多媒體再煽風點火添油加醋的一炒作,就火了。

但是我認為這不是工程師文化,這最多隻算是公司風格罷了。

我看到的,感受到的西方的工程師文化,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從兒童時的樂高玩具, 年少時跟著父母做屋子修修補補的工作,青年時打工買二手車折騰來折騰去。人生在這裏會出現分水嶺,好一些的家庭繼續深造,真正進入工程師的某個專業。大部分人則去打體力工,進入規範的流水線。

但無論是哪一種人生,這個社會的洋人給我一種他們依然保留著遊牧民族的不安分,與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的感覺。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收到過塑料的扳手做為禮物。而成人的夢想,則是有一車庫的工具放在價值上千的工具櫃中。整套整套的螺母,整套整套的扳手放在超市裏供人選購。更有許多超大型的商店, 占據最好的地段,專門出售格式各樣的工具與原材料。

做為一個男人,這真的是無法拒絕的誘惑。







這是屬於創造的浪漫,來自於改造這個世界的不安分。拿起厚重而鋒利的衝鋒鋸的時候,你的靈魂仿佛與百萬年前那個舉起木棒的先祖相連。這,就是工程師。

而當上麵這些東西,散布在每一個家庭的車庫裏,散布在每一輛公路上奔跑的汽車裏,每一個孩子都知道如何用改錐去擰緊一個螺絲,每一個少年都知道如何用千斤頂頂起車來換輪胎以便繼續泡妹子,每一個成年人都知道如何將木板拚搭成漂亮的露台。這種文化,就形成了。

這才是工程師文化。矽穀的年輕人的自由與青春隻是它表達的一小部分,而這種文化自身,則要深邃的多,包容的多,廣闊的多。

我還記得很多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踏進我當時同學家的車庫時,看到滿牆工具時所感受到的震驚。現在回憶起來,那種震驚裏夾雜著一種恐懼。我隱約覺得我發現了,這些國家強大的源頭。而我們真的缺少它。

所以,我們要學會它。

十幾年過去了,我從隻會擰螺絲釘,學會了使用各種尺寸的鋸子,學會了使用不同用途的電鑽,知道了怎麽修理汽車,明白了房子結構,搞清楚了怎麽搭木頭才不會倒。

然後我又發現了,各種新鮮的信息工具層出不窮。用了 iPhone,不停的自動化自己的信息庫,使用 Mac 來提高效率,使用終端來與電腦對話,學習各種語言與數據結構。

然後我又發現了,各種家用產品百花齊放,我換了陶瓷刀,買了麵包機,用洗碗機來處理碗筷,用慢燉鍋來給自己熬早餐粥,嚐試膠囊咖啡,用烤箱給自己做美味。

然後我又發現了,同樣的感覺出現在了各個方麵,金融,醫療,教育,稅務。每當我看到這種成體係的東西,每當我看到一種新的創造,我的腦子中,總是會浮現出我那位同學家車庫上,整整齊齊擺放著的工具。

那代表著無限的可能。

我依然在探索的過程中。不過,我可以對我這麽多年的感悟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工程師文化,是一種內心的欲望與恐懼的表達。對創造的欲望,對世界的恐懼。因為欲望而創造,因為恐懼而改造。創造世界,改造世界。

這種欲望是如此的強烈,這種欲望驅使著我們從樹上爬了下來,生起了火,蓋起了房,馴服了馬,開上了車,造出了原子彈,發射了好奇者。而這種恐懼也是如此的強烈,逼迫著我們不停的看向周圍的一切。還能不能更好?還有什麽可以做的?還可以怎麽做?

工程師文化就是這樣兩種感情所催生的。永遠想要去改造些什麽。而工具帶來了無限的安全感。永遠想去創造些什麽,而工具給予了創造的可能。

這種感覺很難用語言所描述,我覺得它可能更接近女人看到美麗的衣服與精致的化妝品時候的感受。那種渴望,那種衝動。這是工程師文化的來源。

但僅有這個來源是不夠的。欲望與恐懼畢竟是不可靠的人類情感。而西方社會則在這幾百年裏,發展出了一套嚴格的,製度的,詳盡的規則來約束這種情感。當然也有約束不住的例子也很多。但無論如何,這個社會用最大的力氣,將這種感情導向了有益的方向。

人類本身無法磨滅的欲望與恐懼,與社會所製定的約束與導向,共同造成了工程師文化的興起。也成就了西方在近代的輝煌。

如果你覺得這些都太大太空,下麵是我所能想到的關於工程師文化的一些關鍵點:

1. 熱愛創造。你願意弄髒自己的手,捏出個什麽,搭出個什麽,並引以為豪。

2. 愛你的工具。工具是工程師的命根子。不管是扳手,還是軟件,還是報表。它們的祖先,是人類第一個舉起的那根木棒。

3. 永不滿足。總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總有可以優化的地方,總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4. 理性思維。不做無用之事。明白實驗與犯傻之間的區別。

5. 好奇。對自己專業的好奇,對不同專業的好奇,對生活的好奇,對世界的好奇,對宇宙的好奇。

6. 熱愛自己的專業,並一直向下挖。

6. 瘋狂到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世界。這句話最近也很火。但是真的,工程師,確實是這麽一群人。而且他們真的在改變世界,已經改變了好幾萬年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想知道工程師文化是什麽,最簡單的辦法,是去買一把漂亮的扳手,用它去擰緊一個螺絲。如果你真的適合這種文化,在看到那把扳手時,你就應該明白我在說什麽。


---------轉自網絡,作者 : 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